曾小玲
如今,各学科教学均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也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而小学高年段学生在思想意识和学习能力上都较之前有大幅提高,处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技巧,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加大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度,让学生自主学、高效学、开心学。
在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只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上课时为了完成课时教学任务,只顾滔滔不绝地讲授,不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就逐渐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听众”。另一方面,教师一味依赖教学参考资料或定向思维,会让学生失去思考和表达的欲望。面对问题,教师要积极思考,转变做法,努力提升现阶段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树立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核心思想是“尊重”“参与”“发展”。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尊重他们独特的学习体验,给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参与学生的成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營造课内、课外双循环的学习氛围。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会觉得语文知识有些枯燥。为此,教师要积极营造课内、课外双循环的学习氛围,“开明”一点,学生就“自由”一些。其实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并不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外“单打独斗”,而是可以“内外兼修”。教师可以创设更多集体性的自主学习项目,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最终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共同提升。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时,我设计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课堂说汉字”“课外解汉字”“课堂赏汉字”“课外写汉字”“课堂展汉字”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将学生每4~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指导他们自己制订研究目标、计划(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跟踪了解他们的研究过程,适时提醒、修改计划,帮助推进,指导完成研究报告并集中展评。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他们分工明确,相互督促,推进有序,且能各展所长,学习效果非常好。
指导课前、课后双辅助的学习技巧。在小学高年段语文的自主学习活动中,由于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都拥有较大的支配权,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技巧,以确保自主学习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虽然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已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系统的学习能力还在逐步培养之中。教师可采用课前导学(导学案)、课上群学(小组合作)、课后对学(一对一互助)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一课时,可结合单元双线主题“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和“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原则来设计教学步骤:课前设计《家乡的风俗》的导学案,将课文中的识字障碍扫清,梳理课文内容,收集查找藏戏和唐东杰布的相关资料,并拓展学习关于其他地区独特风貌的内容;课后设计《我与藏戏》的对学单,将课堂上探究过的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人物形象、藏戏特点和个人学习感受等与结对同学互查互帮,有效辅助课堂学习内容的落实。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有长足进步。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师、学生双主体的观念,积极营造课内、课外双循环的学习氛围,做好课前、课后双辅助学习技巧的指导,激发学生潜能,让他们在课堂内外的自主学习行为变得更加规范与高效,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责任编辑/李慕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