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 伟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对农民进行职业化培育是伴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全球性课题,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对现代农民开展职业培育活动,进而形成不同层次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在西方,农民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职业,故而针对农民职业化培育的相关研究比较成熟。西方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源于亚当·斯密的人力资本理论,而舒尔茨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于1964年在其经典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农民自身能力直接影响了生产力的差别,因而要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在职教育,扩展知识范围,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1]。在实践方面,温格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当促成社会主体与教育机构建成培育共同体,共同完成培育职业农民的任务[2]。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三农”事业的巩固与发展,国内学者将西方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主要从培育对象遴选、教育政策制定、教育平台搭建等方面展开。崔红志[3]分析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应当遴选农业专业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经营者等拥有产业基础的人。张恩广等[4]研究指出高职院校应当统筹扩容和提质两种发展战略,优化专业整体布局,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生态。在政策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2年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 “新型职业农民”这个基本概念,要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自此之后,中央每年1号“三农”文件都会要求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依据前农业部文件精神,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其中每种类型又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而三种类型的高层次新型职业农民则主要由高等教育,特别是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负责[5]。为此,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应当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人一直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保障[6]。当前,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柱力量和领军人物,同时这些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离不开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与普通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能够把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职业化、专业化、事业化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这种目标定位与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结构要求相契合,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相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最大优势。农业现代化呼唤适应中国市场意识、具有现代农业思想与知识、生产发展实践经验丰富、创新创业意识显著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走上历史的舞台,他们是促进中国三农发展的主力军,是推进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和产生示范性带动效应、引导广大农户增加收入的带头人,而高等职业教育正是以培养高端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有责任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教育部每年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均显示,50%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生源都来自农村,体现出高职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天然联系,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对“三农”事业的亲和性。可见,高职院校在引导农村生源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坚持本土化发展,稳定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性优势。而且,高职院校侧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继续教育也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对高素质职业农民的需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有责任承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重任,促进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在农村广泛转化、应用与推广。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众多高职院校普遍使用的人才培养方式,而且高职院校的立身之本就是要与行业之间建立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在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集聚了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因此,高职院校有责任以产教融合为核心,以“现代学徒制”改革为切入点,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利用行业资源积累的优势,通过双元培养机制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学校教师到农村挂职锻炼,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授,联合企业共同研制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规范的课程标准,开发基于能力本位的新形态教材和课堂教学新模式,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
在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肩负着引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推广的重要使命,因而他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现代农业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而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形式上既注重学历教育,也注重能力教育,为社会提供特色专业的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成建制培训、送教上门以及各种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相比普通本科教育具有鲜明突出的职业化特质,构成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保障。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有责任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为价值取向,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发相应的培训教育课程,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习惯,顺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潮流。
自2012年中央1号首次在全国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7]。但是,在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体系中,还存在为数不少的制约性和瓶颈性因素,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水平和质量。
202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大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但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举办涉农高职院校162所,仅占各类高职院校10%左右,数量明显偏少。即便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江苏省,曾经的八所农业中专经过合并升级和改制,现在仅剩三所涉农高职院校,其他都转型为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而且,全国各类高职院校普遍注重城市科技人才培养面向,较少考虑专业与农村产业的融合,与涉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力度也不够,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后劲不足,从而影响了涉农专业建设的质量,导致了培育主体力量的薄弱。
农民的传统观念往往是希望子女在受过高等教育后在城市发展,而非返乡就业创业,所以涉农专业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这种观念也造成了农村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多为考虑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热门专业,抑或金融专业,而涉农专业自然变成冷门专业。在这种传统观念下,走出农村的大学生在入校后就会将城市作为自己的未来发展空间定位,即便所学专业实际上是涉农专业。譬如,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毕业学生宁愿选择城市的旅行社、酒店或景区,也不愿意回农村从事乡村旅游工作,而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也仅有少部分返乡,大部分毕业后留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这就造成了农村高学历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短缺,涉农企业人力资源补给青黄不接,也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重视程度不足,未能针对乡村就业创业等内容给予充分引导。
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设置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脱节严重,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更加偏向于理论类且偏重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而现代农业以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为主,需要的是农业科学技术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现代农业、实用农产品技术等专业基本上都是面向传统的种植业,而其他非农高职院校不仅逐步删减农业相关专业设置,且在人才培养上也未针对现代农业进行专业方向细分,譬如在全国旅游类高职院校中,较少设置关于民宿、农家乐相关的专业,同时在旅游管理专业方向细分上也没有现代休闲农业方向,这就使得学生毕业时难以将乡村旅游岗位作为首选职业考虑。
当前,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在现代农业中被广泛应用,而且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信息技术等产业也在深度融合发展,因而衍生出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等一系列新业态和新模式,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增长极。尤其是在疫情当下,人们更愿意远离城市的喧嚣,将城市生活场景迁移到农村休闲生活之中,也更愿意通过互联网实现农产品的“无接触式”购物,这些变化对高等职业院校尤其是涉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涉农高职院校课程结构单一,以传统农业技术课程居多,不适应多变的现代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发展,而其他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对现代农业重视程度更为薄弱。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关键在于师资,尤其是面向现代农业的双师型师资力量的配置,但是包括涉农高职院校在内的高职教育非常缺乏知农、懂农、爱农的双师型教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师资要求兼具扎实的现代农业科技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现代农业科技实践经验,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往往不仅在教师招聘上设置硕士、博士研究生高学历的门槛,缺乏对他们产业经验和背景的评价,而且在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上注重科研成果等级,不注重专业研究的行业应用,从而在价值引导上使得教师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往往比较淡漠,过于学术化的表现自然难以得到农民的欢迎,更不能为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带来实际性的改变。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志、智、技”是高等职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价值取向。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围绕“立志、强智、持技”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构建社会支持服务体系、培养服务三农建设意识、提高专业吻合匹配程度、开发新型培育课程体系、打造涉农双师教师队伍等五个维度着手,聚力破解上述现实问题,培育出一批真正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
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为协同的三元良性互动系统,形成完善的社会支持服务体系,从而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化培育效果和质量。
首先,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属于公益事业,而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理应成为推动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驱动核心[8]。第一,明确政府支持帮扶对象。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等是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代表,应当在培育对象上对其提供精准支持和帮扶。第二,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现有农业生产企业主、家庭农场主、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等主体的基础上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推动他们在身份上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并引导更多高素质农民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第三,保障专项培育资金配套。地方政府应当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所需要的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改善教育培训设施设备、聘请双师型师资、建立实训基地,并通过政策杠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整体上提高教育的软硬件水平。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自身也应当充分发挥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关键主体作用,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现代职业教育需求,提供优质精准的教育服务,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分类与分层相结合,以满足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同时,涉农经济主体是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侧,也是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注重与涉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稳定涉农企业在高职院校中的话语权和主体地位,为毕业学子提供现代农业科技的实践育人平台。譬如,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结合,形成了以“校地联动、教产衔接、开放共享、终身学习”为特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苏南模式”,该模式入选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大典型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业内产生了积极的效应[9]。
最后,涉农企业与高等职业教育是利益共同体,同时也有义务和责任助力高职院校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为此,应当赋予涉农企业更大的话语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尊重其对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并且构成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依据,同时与涉农企业联合攻关农业科技项目,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技能[10]。
当前,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差距大,传统农业观念充斥在学生及其家长的思想中,对农业的理解出现认识偏差,从而造成来自农村的学生更想祛除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印迹[11]。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当主动扛起服务三农建设大旗,从宣传、招生、培养等多方面进行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整。
首先,加强宣传力度。高职院校应当广泛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加大对涉农高职教育的宣传,同时也要加大对涉农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从事农业工作或者成功就业的典型案例宣传,不仅注重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引导,还要突出三农建设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学生就读涉农相关专业,扭转就业离农的发展趋势。其次,拓宽招生广度。高职院校应当改变固化的思维,不仅需要鼓励在读的涉农专业学生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积极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同时还可以积极利用社会招生政策,吸引农民参与学历教育,既扩大了生源数量,又提升了农民知识素质和能力水平,形成示范辐射效应。最后,延伸培育深度。高职院校还应当积极主动开展“三下乡”活动,鼓励学生将在学校学的农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生产经营过程以及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理解,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兴趣,培养毕业后去农村就业创业的意愿和支援“三农”建设的情怀[12]。譬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组织的一项学生实践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树立起在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的信念和志向,该校生物工程学院“情暖童心”社会实践团队还在2022年荣获了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彰。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发展,与现代农业相关职业的人才也在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培育出具有市场意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农业种植、农业生产、农业经营管理以及农产品营销等全产业链知识和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各自办学特点进行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专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匹配程度。
首先,对于涉农高职院校或者开设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应当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并聚焦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人才需求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调整和改进专业设置,建设产教融合程度高的涉农专业群,发挥专业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集聚效应,同时针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种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标准,以促进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产教融合,使涉农教育的供应侧迎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侧。譬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级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聚焦现代农业数字革命,解构传统的以单一农业生产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农村服务3个职业岗位群,开发出以农作物高效生产等7个岗位模块为支撑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极大满足了地方现代农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13]。
其次,对于没有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应当以专业教育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为发展指向,寻求专业设置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生长点和发展空间,根据区域现代大农业的发展趋势,调整专业方向设置,培育新的融合型专业或者专业方向。以旅游类高职院校为例,可以在旅游管理专业方向中增设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在酒店管理专业方向中增设民宿经营与管理专业,承担起旅游类高职教育服务“三农”建设的社会责任。
课程始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体系的建设质量直接决定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败,因此开发新型培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提高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保障。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摸底现代农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素质结构,分类分层,因材施教,开发符合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岗位能力需求的培育课程体系,重构和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14]。譬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构建了模块化、菜单式、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在园艺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上除了人文通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三个模块外,还增开了平菇种植、金针菇种植、农业信息技术等专业拓展课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网络营销等创新创业课程,实现了课程菜单化,顺应了现代农业市场需求。其次,现代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课程需求更加精准,所以应当邀请这些主体融入课程体系的研发之中,突出产教融合理念,分析现代农业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以及知识和技能要求,从而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助学者,让更多人愿意成为师傅,保证培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课程体系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们毕业之后终究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有一番作为,他们所学的理论终究需要运用到农业生产和建设之中,因此需要建立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同时鼓励学生参与面向农村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或者通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或比武获取各类证书,实现学分兑换,优化学习成果认定结构。
当前,高职院校招聘教师对学历有基本要求,因此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来自于高校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应届毕业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完全并不了解行业,为此高职院校应当采用“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大力培育既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实践能力的 “双师型”“师傅型”师资队伍[15]。
首先,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考核的机制来提高教师的质量,定期对教师理论学习、实践学习以及自身学习进行考核,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发教师学习自主性。此外,对于教学能力强、主动向“双师型”教师靠拢的教师,在职称评审时给予必要的倾斜。同时,高职院校需要根据本校教师的水平,提供培训课程,通过集中探讨、学术研究以及合作学习,使得教师群体也获得相关技能证书,促进双师型教师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其次,对于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高职院校应当积极与他们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选派专业教师利用教师工作站参与服务三农的学习与实践,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场所建设成教师的挂职锻炼基地,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在实际参与过程中,还可以了解三农建设急需哪些人才,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最后,高职院校还应当加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引进,通过“传帮带”机制夯实师资梯队建设,以培养出更多专家级别的双师型教师,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水平。譬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扩大招聘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者,加快引进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工匠到学校任职任教,并遴选其中的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人才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助农工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综上,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新农业发展的鲜明特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三农问题”中农民素质水平低这一困境的钥匙,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等职业教育在政策制定、历史经验、自身特性等层面都彰显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使命[16],因此应当自觉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力军和急先锋作用,承担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时代责任,进而培育出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乡村全面振兴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