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维畅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史宁中教授指出,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要达到“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表达中实现思维的发展。结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长方形周长”这节课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放手探究,在练习设计中环环相扣、拓展提升。
趣味化课堂始终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型课堂,在课堂伊始融入趣味元素,迅速将学生吸引到主题上来,有利于课堂效率、效果的“双效”提升。
【片段一】
(播放录音)森林运动会开始了。蜗牛我呀,正和好朋友刺猬在不同的赛场上练习跑步呢。同学们,假如你是我,你会怎么跑?来,伸出你的小手,跟着我俩,一起跑一跑吧!
问题1:“蜗牛和刺猬围着赛场跑的一圈长度正好是这两个图形的什么呢?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问题1:“估一估,它们谁跑的路程更远?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2:“想要准确地知道它们分别跑了多远,我们要怎么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帮助它们解决问题。”
教师通过“森林运动会”情境导入,和学生一起伸出手跟着小动物跑一跑,在动手中回顾前一课所学“周长”的相关知识。随后,教师让学生估一估谁跑得远,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准确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应是课堂的主人,要有在课堂上“当家做主”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老师”等环节,邀请学生自主讲解、激烈辩论、放飞思维,成为课堂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片段二】
问题1:“我们先来帮助小蜗牛探究长方形的周长。请大家拿出学习单,动手量一量、算一算,尝试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问题2:“你测量了哪几条边的长度?你是怎样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的?”
学生可能会找出以下方法:
方法一 5+3+5+3=16(厘米)
方法二 5×2+3×2=16(厘米)
方法三 (5+3)×2=16(厘米)
对于方法一,教师追问:“你能在这个算式中找到长方形的四条边吗?每个数分别表示长方形的什么?”然后,教师点拨:“像这样四条边相加,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计算它的四条边之和。”
对于方法二,教师追问:“你能在这个方法中找出四条边吗?用这个方法计算依据了长方形的什么特征?运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可以让计算变得更简便。”
对于方法三,教师追问:“看看这个算式,谁有问题要问?这个方法中5+3是算的什么?为什么要乘2呢?5+3是将一条长和一条宽相加,也就是长方形周长的一半。这里不加括号行不行?看来小括号太重要了,用这种方法时千万不要忘了。”
问题1:“同学们,我们一起找出了长方形周长的多种计算方法,这些方法中有的直接把四条边长度加起来,有的借助长方形的特征将计算变得更简单。这些不同的方法有什么相通之处?”
问题2:“无论是哪种方法,其实都是在计算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和。你喜欢哪种方法?理由是什么?”
问题3:“简洁是数学永恒的追求,所以,人们常常使用(长+宽)×2这种最简洁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问题1:“小蜗牛的跑道是长方形的,如果我们把这个长方形像这样缩短,就变成什么图形了?缩短到什么时候会变成正方形?”
问题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个正方形正好也是小刺猬的跑道,想要解决小刺猬的问题,首先要做什么?”
问题3:“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要想计算它的周长,你能想到几种方法?这一次,我们来邀请一些‘小老师’上来给大家讲一讲。”
问题4:“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最简便?我们常用边长×4来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问题1:“仔细观察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计算方法,你发现哪些方法之间有相似之处?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2:“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们帮助蜗牛和刺猬解决了它们的问题。谁能做个‘小老师’,为大家总结一下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在学习单上独立测量、思考、计算,随后在集体交流中带领学生探索长方形周长的多种计算方法,并通过摆放实物教具、不断提出追问等方式,让学生彻底领悟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本质。有了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基础,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就较为简单了,因此教师就可以彻底放手,让一个个“小老师”站到讲台上来给同学讲解,把机会交给学生,体现了由扶到放的生本课堂理念。此外,教师尤其要注重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用丰富的形式让学生思考长方形周长三种计算方法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之间的异同之处,在异同比较中掌握多种方法,同时理解方法之间的关联与意义。
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以难度较小的口算为起点,阶梯式提升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规律,实现思维的拓展。
【片段三】
问题1:“让我们趁热打铁,用学过的知识快速口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①长为9米、宽为1米的长方形;②长为8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③长为7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
问题2:“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的周长都一样,但形状不同。”
问题1:“形状变了,但四条边相加的结果相同,所以周长不变。长方形的周长与形状有关系吗?和什么有关?”
问题2:“我有一个更难的挑战,你还能想到和它们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吗?你还能想到和它们周长相等的其他图形吗?”
本环节,教师通过口算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在热情的比拼中巩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将思维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自己在计算中发现周长与形状无关。随后,教师依据题目中有规律的长和宽,提出更难的思维问题,学生可能找到周长相同的长方形、正方形,甚至平行四边形等,在生动有趣的探究中拓宽了思路和眼界,在趣味新颖的练习中提升了思维和推理能力。
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重构课本中的问题,将学生原本较难理解的情境以生动、趣味的方式呈现,化难为易,又在探索解决方法中不断延伸,化简为丰,让学生的思维“火热”起来。
【片段四】
问题1:“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到了知识还要运用到生活中。这不,淘气正想用围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他看到这些形状,觉得围成长6米、宽4米的蔬菜园比较美观,请问他要准备多长的围栏呢?”
问题2:“正准备围的时候,聪明的淘气发现旁边有一堵墙。假如你是淘气,要想节省材料,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问题3:“这样靠墙围的话,什么没变,什么变了?现在需要多少米的围栏呢?”
请学生在学习单上自主尝试分析、画图、计算,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随后请学生上台汇报做法。
问题1:“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题中还有一个数学信息,墙长10米。这个信息有用吗?”
问题2:“如果墙缩短为5米,这道题的答案会不会发生变化?”
问题3:“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知道了怎么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找到了长方形周长计算中的‘变’与‘不变’。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周长计算的问题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探索。”
教师将片段三中的练习与本环节“围栏杆”的题目相联系,从计算长方形周长到计算长方形围栏的周长,进而过渡到包含墙时的围栏围法,环环相扣,沟通了数学与生活,让知识点变得丰满。为便于学生理解,教师精心设计幻灯片中的情境,先出示没有墙时的围栏,然后以淘气的视角,吸引学生发现左边有一堵墙,这时还可以产生更节省材料的方案吗?把课本上学生不好理解的“靠墙围”,通过趣味、生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再围绕“墙长10米”进行变式。从一点出发,牵引出更多环环相扣的问题,学生在感受“变”与“不变”的过程中,逐渐融会贯通,点亮了思维的火花。
在“生本课堂”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也应突破“多说”的禁锢,抓大放小,在思维拓展等对学生有难度的“大事”上下足功夫,把学生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小事”还给学生,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