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茜茜 李 毅 封 威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10)
地域文化中蕴含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地方文化的精髓。污水厂建筑作为地方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水处理工艺需求的基础上,也需融入地方环境,运用地方材料,彰显地方特色,弘扬地方文化。污水厂建筑有着大体量、多形式的特点,其设计不仅反映着水处理工艺的发展水平,也彰显着时代的技术特征和形象品味,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污水处理厂也被赋予了美观造型方面的要求。本文以襄阳市观音阁污水处理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设计过程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襄阳市观音阁污水处理厂地处襄城区观音阁村南部,毗邻汉江,与习家池风景区隔岘山路相望,距襄阳唐城影视基地仅1.6km。地处岘山临江处的观音阁始建于东晋年间,是文人墨客集聚之处;习家池是全国少有的从汉代保存至今的鱼池;唐城是襄阳史学、诗歌、汉水、岘山、宗教等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污水厂项目的整体设计对于襄城区区域形象有着重要影响。
观音阁污水处理厂原日处理规模10万t,是襄城主城区唯一的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襄阳市观音阁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内容包括对旧有建筑的改造和新建符合扩容(10万t)需求的建构筑物。新建建构筑物包括提升泵房、污泥泵房、污泥浓缩脱水车间、加药间、转盘滤池、高效沉淀池。
地处湖北省西北部的襄阳,是我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三国文化和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建城以来的2 800余年内,襄阳孕育了超然物外的习家池文化、大气恢弘的军事文化以及的源远流长的书画文化。
习家池修建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园林,也是襄阳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明代《园冶》一书中记载的郊野园林要“构拟习池”便足以彰显其在中国私家园林中的重要性。习家池风景幽静,得大自然群山环抱的秀丽、流水潺潺之灵动,又有人工建设的亭台水榭——湖心亭和习氏祠堂掩映其中,既彰显了自然园林形态的野趣之美,又体现了人工营造雕琢的精妙智慧,隐约间蕴含着飘逸超然的美感。
襄阳是国家中部的区域经济中心,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在襄阳的历史中,发生过楚巴邓鄾之战 、秦国大将白起攻鄢、刘秀兄弟舂陵起兵反新莽、水淹七军、关羽攻曹仁等170余次重要战役,襄阳城也因此而得名——“天下之腰膂”。魏晋至宋元时期,在我国南方政权与北方民族的对峙中,襄阳城作为荆襄战区的重要城市,在战争中与鄂州、荆州等城市共同构成了江城防御体系。
襄阳人杰地灵,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方面能人辈出。《楚辞》的主要作者王逸和宋玉就来自襄阳,其中王逸还编撰了《楚辞章句》一文。在书法领域,襄阳更是产生了梁鹄、邯郸淳(三国时期),丁道护、杜审言(隋唐时期),米芾、米友仁(北宋时期)等多位大家。书画文化在襄阳发扬盛行,源远流长。
由于军事地理位置重要,自西周中期襄阳城建立以来,多个朝代统治者都对其进行了修复和加固,从两汉时期的“三城鼎立”、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的“双城并置”、到元明清时期的完善格局,襄阳城在汉水天险的屏障之下一直“固若金汤”。凭借丰富的地域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空间格局,襄阳城有着“华夏第一城池”之美誉,地域建筑元素主要包括山环水绕的整体格局、双城多轴的城市框架和荆风楚韵的建筑风貌。
襄阳是一座山水之城,城内有岘山、鹿门山,汉江穿襄阳城而过,其城市边界由山、水及城墙共同界定。襄阳古城整体呈方形布局,面积约为2.5km2,周长约为7.3km,东面长2 200m,西面长1 600m,南面长1 400m,北面长2 400m。在襄阳古城的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了独特的水系条件来建造吊桥、护城河、瓮城等防御设施,形成了完善而坚固的山水防御体系。
襄阳古城的形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最终形成了多城多轴的城市框架。多城指的是襄阳城为加强防御而在拱宸、阳春、临汉等6座城门外分别加筑的瓮城;多轴指的是襄阳城发展的三条轴线,第一条是连接西门吊桥和东门吊桥的东西向轴线,第二条是连接小北门与南门的南北向轴线,第三条则是串联起昭明台、岘山亭、岘首亭,文笔峰与岘山的南北向轴线。多城多轴的空间格局体现了襄阳城在建城过程中与自然山水格局的呼应与共存。
襄阳地处湖北省,其地区的建筑形制受到了荆楚文化的充分熏陶。荆楚地区的建筑延续着荆国和楚国的风貌,表现出浓厚的荆风楚韵,建筑特点如下。
(1)壮观宏伟 古代楚国的建筑单体偏好通过多种手法营造恢弘的气势和壮观的艺术形象。在建筑风格上,偏好将建筑放置于高高垒砌的夯土台基之上,以营造体量感。大尺度的挑檐和层叠的屋顶则能够更进一步的凸显建筑高大厚重的形态特征。
(2)装饰华美 楚国建筑多采用黑灰、净白、朱红三色,屋面大都采用曲线,使得视觉效果灵动的同时也极具美感。《楚辞》中对建筑的形容有,“经堂入奥,朱尘筵些。砥室翠翘,挂曲琼些。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帱张些。”表明楚地建筑对多元化、浪漫化装饰的喜爱。
基于项目位置的重要性,本次设计充分考虑了地域文化在项目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引水入园的景观布局,双区两轴的园区结构和灰瓦白墙的建筑立面。引水入园的景观布局从宏观整体上与襄阳城的山环水绕的城市格局相呼应,两区两轴的园区结构从框架结构上与襄阳城的城市体系相对应,灰瓦白墙的建筑立面从色彩造型上与襄阳城的建筑特色相吻合。
项目在设计中引入水系,与襄阳古城水城一体的格局相互呼应,与习家池风景区的水元素相得益彰。水系既能为厂区补充水生植物景观,又能为增设的亲水平台、亭台栈桥提供场所,丰富视觉效果变化,提升厂区品质感。
图2 观音阁污水处理厂鸟瞰图
在规划结构上,园区吸收地域特色造园手法,形成了“双区两轴”的园区格局。两轴指的是园区内以一横一纵两条主要道路依托的两条轴线,横向轴线从新建的浓缩脱水车间西侧延伸至生物池西侧,纵向轴线则从园区入口处污水厂南侧延伸至预留污泥处理用地南侧。双区指的是分别以纵向轴线为分隔的一南一北两块区域,在污水厂运行流程中,两块区域处理工艺相对独立,能够互为备用。
污水厂的单体建筑也充分体现了荆楚建筑的特点,屋顶采用灰色瓦面,墙身采用大面积白色真石漆加以朱红色线条,建筑底部加以仿石基座。
图3 观音阁污水处理厂单体效果图
(1)屋顶 建筑单体的屋顶以襄城区风貌指导颜色暗灰色作为底色,与古城沉稳古朴的原色相呼应。屋面采用重檐起翘的曲面形式,重叠的层层极具曲线之美的屋檐由装饰性的斗拱承托而起,彰显着力与美的平衡。屋脊之上设有脊兽和鸱吻,在保护建筑构件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也蕴含了美好的寓意。
(2)墙身 建筑墙身采用大面积白色,沿门窗洞口周边辅以朱红色线条,在与灰色屋顶形成对比的同时也体现了荆楚建筑简洁大气的风格特点。在荆楚风格的建筑中,朱红色多被用于城楼、大门,象征着威仪与庄严。
(3)仿砖基座 建筑单体的底部被饰以仿砖贴面,吸取了荆楚建筑文化中的“高台”之特色。浅褐色仿砖贴面是设计中三段式建筑立面的重要一段,显得建筑外观宏伟、位置高敞,给人以庄严之感。
建筑语言凝固恒久,各个城市的建筑居一方地脉,伴一方水土,应有其独特的魅力显现。城市的独特风貌和建筑形式需要得以传承,污水厂建筑也应融入地方周边环境,展示城市风貌、彰显城市内涵、承载城市文化。襄阳市观音阁污水处理厂从襄阳古城中提取地域文化元素,并加以提炼和演绎,一方面可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另一方面则能实现襄阳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历史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