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捷宇,许力强,胡雅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广东深圳 518000
牙齿最主要的功能是咀嚼食物,其次是支撑人体面部的美观性。随着年岁的增长,部分人群因先天及后天的因素,牙齿出现菌斑附着、牙间缝过大、牙体缺损等问题,导致牙齿的咬合功能及美观性受影响[1]。针对这一情况,患者往往会选择进行牙齿修复治疗。现临床常用的牙齿修复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烤瓷全冠和铸瓷贴面。前者是将患者牙表面磨除1.5~1.8 mm,随后制作内层金属牙冠,再于金属表面镶嵌瓷性材料,最后粘贴于患牙表面,可修复牙体形态,改善菌斑附着情况[2]。但修复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牙齿过敏、牙周炎等并发症,影响牙周健康,主要与牙表面磨除导致患者牙周组织受到损伤有关[3]。后者是将患者牙表面磨除0.2~0.8 mm,再将人工修复体粘贴于患牙表面,可减少对牙体组织的磨除,在极大限度保留牙体组织完整性的情况下修复牙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护牙周健康。基于此,本研究随机选取深圳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将探讨瓷贴面口腔美容修复方案对牙齿修复患者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5.32±5.22)岁;牙齿修复类型:牙体缺损8例,牙切角10例,氟斑牙12例。观察组:男 13例,女 17例;平均年龄(45.41±5.27)岁;牙齿修复类型:牙体缺损9例,牙切角8例,氟斑牙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同意书信内容并与之签订。
纳入标准:伴有牙齿间缝隙大、牙体变色或缺损;为活髓牙牙体;牙槽骨吸收情况不大于1/3;首次接受牙体修复治疗。排除标准:有下颌关节受伤史患者;严重的口腔相关疾病患者;牙体伴有明显松动患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对照组:实施全瓷冠牙体修复,在自然光下进行VITA 3D比色,通过数码相机对牙齿进行拍摄,并在修复前对口腔进行清洁,对伴有口腔疾病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进行牙体的预备工作。①牙体预备:对需要治疗的患者部位进行牙槽神经局麻,麻醉起效后,将牙体唇面磨除1.5~1.8 mm,直角肩台为龈下0.5~0.8 mm,在预备邻面时将倒凹去除,聚合度保持在 2~5°,0.8~1.5 mm 的舌面预备量,预备体线角之间需保持圆钝。②模型制备:采用传统工艺制作,以金属为內冠,制作厚度0.5~1.0 mm的全瓷冠。③试戴粘贴:模型制作完成后,对患者患牙表面进行酸蚀处理,做好清洁,并保证干燥。接着给患者试戴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模型与患者牙齿匹配后,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若无不适情况后取下,进行调磨和抛光,应用氢氯酸液体对全瓷冠进行清洁,于1 min后清洗全瓷冠表面的氢氯酸液体,随后烘干处理,应用粘结剂对全瓷冠进行固定。
观察组:实施瓷贴面牙体修复,进行比色、牙齿拍摄、口腔清洁、口腔疾病治疗等处理,并实施常规排龈后再进行牙体预备。①牙体预备:对患牙牙槽神经进行局麻,将牙体唇面磨除0.5~0.8 mm,唇面颈缘修为0.3 mm浅凹状,邻面预备位于接触点之唇侧0.2 mm,最后将倒凹和锐利的线角消除,上下切牙设置为包绕和开窗型,可减少瓷贴片受损。②模型制备:将模型制作成厚度0.5~1.0 mm的烤瓷贴面。③试戴粘贴:对患者牙髓表面进行酸蚀处理及清洁,并保证干燥。随后引导患者进行烤瓷贴面的试戴,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并询问患者的舒适感受,合适后将瓷贴面取下,进行调磨和抛光,将瓷贴面的粘贴面清洁完成后进行烘干,最后使用光固化粘接剂,将其粘接于预备好的患牙唇侧。
两组均随访至治疗后半年。
①修复效果:在修复后1个月、修复后半年,依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USPHS)修正标准进行评估[4],包括颜色匹配度(1~3分)、边缘密合性(1~4分)、崩裂(1~4分)、形态匹配(1~3分)、继发龋(1~2分)、脱落(1~2分)及牙龈健康(1~4分)7个方面,总分为(7~22分),分数与修复效果成正比。
②牙齿健康情况[5]:修复后1个月、修复后半年,从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 pocket depth, 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及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4方面进行评价。SBI应用0~5分记分,分数越高,牙龈出血越严重。PD应用龈沟深度评估;PLI应用菌斑厚度评价,计分标准为0~3分,分数越高,菌斑越严重;AL为测量袋底与釉牙骨质界的距离。
③记录两组观察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差异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修复后1个月,两组USPHS各方面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半年,观察组USPHS各方面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修复效果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repair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1 两组患者修复效果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repair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P值颜色匹配度修复后1个月2.44±0.37 2.42±0.31 0.227 0.821修复后半年(1.81±0.44)*(2.13±0.53)*2.544 0.0140.7230.0270.7380.0130.9260.026边缘密合性修复后1个月3.17±0.69 3.23±0.61 0.357修复后半年(2.41±0.61)*(2.82±0.78)*2.268崩裂修复后1个月3.38±0.45 3.34±0.47 0.337修复后半年(2.46±0.58)*(3.91±0.77)*2.557形态匹配修复后1个月2.51±0.40 2.52±0.43 0.093修复后半年(1.82±0.51)*(2.13±0.54)*2.286
修复后1个月,两组PD、SBI、PLI、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半年,观察组PD、SBI、PLI、AL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牙齿健康情况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dental health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两组患者牙齿健康情况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dental health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注:与修复后1个月组内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P值PD(mm)修复后1个月2.12±0.49 2.15±0.41 0.257 0.798修复后半年(2.77±0.58)*(2.46±0.52)*2.180 0.033 SBI(分)修复后1个月1.37±0.15 1.39±0.14 0.534 0.595修复后半年(2.02±0.32)*(1.79±0.21)*3.291 0.002 PLI(分)修复后1个月1.37±0.19 1.39±0.24 0.358 0.722修复后半年(2.02±0.34)*(1.79±0.29)*2.819 0.007 AL(mm)修复后1个月2.05±0.46 2.03±0.43 0.174 0.863修复后半年(3.42±0.78)*(2.79±0.52)*3.681 0.001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牙齿受各种因素影响会出现牙缺损、牙切角、氟斑牙等情况,使其美观性和结构性受到一定破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要求的提高,口腔美容修复引起越来越多的患者以及临床医师的关注,因而如何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已成为现今的研究重点。既往研究表明,全瓷冠牙体修复可有效促进牙体损伤修复,矫正牙齿外形[6]。但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周炎、牙龈过敏等并发症,修复效果欠佳[7]。瓷贴面牙体修复尽量减少对患者牙体组织的磨损,并应用与牙组织生物相容性较高的材料进行牙体修复,缓解对牙龈的不良刺激,用于牙齿修复治疗患者可能会减少牙龈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修复效果好。
相关文献显示,采用金属为内冠的全瓷冠用于牙体修复时,在人体口腔微环境的影响下,附着于牙体上的金属內冠会因应力集中而出现疲劳,使其生物力学优势下降,从內冠开始崩裂最后导致全瓷冠的崩瓷[8-10]。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USPHS各方面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瓷贴面牙体修复可降低牙齿修复治疗患者修复并发症发生风险,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该修复方式是将陶瓷制作的修复体直接粘结在牙体上,可减少对牙体组织的磨损,保护了牙体的完整性,极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牙齿的咀嚼功能和强度。并且在粘贴过程中应用酸蚀技术,使牙釉质在酸蚀后可发生粘蛋白的覆盖,唾液中的矿物质盐可诱导釉质再矿化,有利于牙釉质光泽恢复,并可促进材料更好的融入至牙釉质中,在矫正牙齿的同时,对牙周进行基础治疗,有效减少牙周炎、牙齿过敏的发生[11-14]。此外,还会应用黏度较强的粘结剂,可减少修复体对口腔唾液及水分的吸收,并且可防止修复体在口腔湿润复杂环境中,因不良应力的产生而导致绷瓷或自体溶解,有效保证修复体的稳定性,长期维持牙体较好的修复效果。赖永才等[15]对184例牙齿修复治疗患者的研究显示,采用瓷贴面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全瓷冠治疗组17.39%(P<0.05),本研究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26.67%)(P<0.05),与之相符,进一步证实了瓷贴面治疗的安全性。
续表1Continuation table 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D、SBI、PLI、AL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瓷贴面牙体修复可减少菌斑附着、牙龈出血,缓解牙周袋加深,从而维护牙周健康。全瓷冠是以金属为内冠表面附着烤瓷粉而制成,具有耐磨、颜色、外观与天然牙相似等优势,但其在口腔内会受到体液(唾液、龈沟液等)侵蚀,以及食物中所含有的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损害,促使修复体中的金属离子与酸性或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自冠内析出于口腔中,促使牙周组织发生炎症和色素沉着,影响牙周健康[11]。而瓷贴面所用的主要原料为铸瓷,此种材料与牙釉质生物学特性相似,有较好的相容性,可降低牙龈对修复体的排斥,并减少对患者牙周软组织的损伤和刺激,减轻牙周的炎症反应,因而有效缓解龈沟出血和牙周袋加深[16-17]。此外,酸蚀和耦合剂的联合应用,增强了瓷贴面与牙表面的贴合程度,可有效防止附着丧失,且瓷贴面修复表面光滑,不易有菌斑堆积,有助于牙齿健康维护,这一发现与魏思维[18]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瓷贴面口腔修复可减轻牙齿修复治疗患者牙龈出血、附着丧失及牙周袋加深的情况,维护牙周健康,修复效果好,且治疗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