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22-04-03 14:46张莉萍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初中物理培养

张莉萍

摘要:当前阶段课程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初中物理这门课程具有比较强的创新性以及实践性,因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最终使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思维;培养

引言

创新思维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在生活中所要使用的是发散思维,也就是在问题处理中,多层次、多角度、多结构地思考能打破传统理念和思想束缚,摆脱自身知识储备限制,获得开放的思路。创新思维拥有广阔性、敏捷性等特征。问题的解决,不能使用单一方法,需要在众多方案和途径中选择最合适的手段。初中物理教育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当前课程改革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对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落实方法,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此外,当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同样也会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识,进而在之后的学习中更轻松。当前时代发展要求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但是科学发展要依靠大量的人才,因此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学校工作的重点。学生在将来只有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在新时代更好地发展,在未来的就业当中也会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则既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集中精力,也要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后对相关物理知识进行预习、钻研、探究及灵活应用。例如,在开展“浮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乒乓球、木球、铁球,学生通过实践就会对“浮力”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同时会对不同的“变量”有一定的认识,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浮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交流、互动、探究,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性”教学,使学生对“浮力”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在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强化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例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能够在观察物理现象、挑选研究对象、明确研究问题、量化描述性质、寻找实验规律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进而使学生在“实验物理”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二)探究物理实验现象

以“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为例,教师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实验操作: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固定到酒精灯上部,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水發生的现象。在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每间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和水的现象,直到水沸腾持续2分钟后停止读数。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如实记录水的温度数值,各实验小组记录的温度数值存在一定差异,分别为98.6℃、98.5℃、98.9℃、98.7℃等,这些实验数据与教材中写明的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点为100℃存在一定差异,引起了大部分学生的质疑。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自己的测量结果准确吗?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测量结果准确,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测量结果不准确。教师借助理论知识与实验结果的冲突点,引入创新能力训练,让学生尝试探究下为什么实测沸点数据与教材中的100℃沸点存在差异。经过学生深入思考和教师引导,学生一致认为水中杂质、大气压不同等因素是造成实测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

(三)利用分层提问开展教学

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学生提出问题的角度出发。思维培养中,质疑能力是很重要的品质,是思维原动力。在学生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思维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任务,给学生设计难度不一致的问题,比如凸透镜的含义是什么?凸透镜都有哪些成像规律?当教师将问题设计好之后,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实力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综合实力基本一致。在教师分好小组时,可以给学生留部分交流探究时间,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学习其他学生分析问题的技巧,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当学生将问题解决完毕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进行阐述,这样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分析学生对这节知识的认知程度,并结合教学知识给学生阐述问题的分析过程以及解决答案,加深学生对相应物理知识点的理解。

(四)融入多媒体教学方式

碰到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时,也会通过多媒体的方式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实验过程。但是在教师展示完相应的实验视频之后,没有针对视频上的内容进行二次教学,而是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没有主动探索知识点的能力,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初中物理实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视频中的实验内容,通过探究提问的教学方式,指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有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有效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逐步形成。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着眼于解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努力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持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喻四银.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2):72-73.

[2]徐艳梅.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策略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2):58-59.

[3]陶世伦.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0):58+60.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初中物理培养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