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方法探析

2022-04-03 21:59戴轩辕
江苏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异类通感个性化

【摘 要】学生在学习音乐时会受自身的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影响,必然会对音乐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个性化审美素养,必须发挥其积极性,全面激活通感机制,增强音乐感知能力。而建构和运用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方法,能够有力促进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感受音乐的美妙。

【关键词】小学音乐;个性化审美;“听视”通感;“听动”通感;“异类”通感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7-0031-05

【作者简介】戴轩辕,江苏省泗洪县明德学校(江苏泗洪,223900)教师,一级教师。

通感是人感觉转移和联通的心理活动机制。音乐审美通感是以听觉体验为中心的视、动、嗅、味、触等多种感觉的联动共应。虽然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但仅靠听觉体验个体难以实现对音乐艺术的完美认知,因此,调动个体的其他感觉机能,形成通感效应,是培养学生音乐个性化审美素养最有效的方法。

一、音乐个性化审美“听视”通感表征

听觉与视觉通感是音乐教学中最常见的审美体验方式。

1.听觉与静态视觉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静态视觉资源包括绘画、图案、照片等,在此类通感状态中,静态视觉形象变成灵动的听觉形象,图像变成流动的音乐。如教学苏少版《音乐》三下《頑皮的小闹钟》时,在辨识新曲音符环节,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听唱音符,他们容易感受到音符的物理特性(声音),但却不易感受到表现“小秒针转动”个性特点的艺术美韵(乐音)。如果在听唱音符教学中适时展示“钟表”图谱形象,将两个相同音符相连,让学生在进行视觉体验的同时练唱相连音符的长音,那么他们就会感受到“小秒针转动”旋律和节奏的美感。此类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方法的价值取向是:(1)实效性。所选用的静态视觉形象应具有审美实效,能够真正促成学生听觉转移,让他们在音画相融的艺术情境中增强审美感受。(2)目标性。选用的静态视觉形象应紧扣教学目标,贴合音乐主题,与音乐本体的思想情绪和情感基调保持一致。(3)童趣性。呈现的静态视觉画面应富有童真童趣。

2.听觉与动态视觉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适宜的动态视觉资源包括动画、录像、影视作品等,当然,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对其进行课程化改造。低年段教学宜用神话、游戏中的虚拟形象,中高学段教学宜用真实形象和科幻形象。借助音乐动态视觉体验,将音乐形象具体化,能帮助学生突破音乐认知障碍,特别是抽象知识理解的障碍。如在教学苏少版《音乐》六下《牧歌》时,仅凭听觉感受,学生很难领略美丽动人的草原风情。如果在听赏音乐时,为学生呈现“蓝蓝的天空”“茫茫的草原”“成群的牛羊”“马背上欢唱的牧民”等动态视觉形象,那么教学效果显然会更好。教师在进行此类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时,应注意:(1)适度性。动态视觉形象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运用过当会让学生迷失音乐听觉审美之根本,所以要取舍精当、运用适度。(2)活泼性。动态视觉形象要生动活泼,即使在教学乐句、乐段的音符表现特点时,也可让五线谱上的音符“动”起来。(3)夸张性。音乐动态视觉形象应体现艺术夸张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3.听觉与色彩视觉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

色彩虽然也是静态和动态视觉形象的表现要素,但其对音乐审美的视觉体验具有特殊效能,故本文单独进行讨论。音色与颜色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1]音乐家眼中能够看到不同调式音乐的不同颜色。这种“天然联系”实质上是主体的情感倾向表征。色彩能激发人相应的情绪和情感,如红色容易让人兴奋、紧张、激动,黄色能带给人快乐、幸福、庄重的感觉等。音乐色彩审美体验往往融在静态、动态视觉审美体验中。如教学苏少版《音乐》四下《西风的话》时,教师可以遵循G大调色彩对应规律,将大红色作为视觉形象构成的基调,运用多媒体视频展现田野、池塘、树林等秋色风光,以收获的温馨烘托欢快、活泼的氛围,让学生领略秋风暖心的音乐审美感受。在此类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中,教师要注意:(1)鲜明性。根据音乐主题和教学情境,突出主体色调,构成鲜明的色彩情调,呈现亮丽的色彩视觉形象,渲染音乐氛围。(2)丰富性。遵循课程序列,在多样化的音乐情境中,让学生逐步丰富色彩感受,体验多种音乐情调。(3)和谐性。色彩视觉形象必须和谐一致,同一首乐曲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色彩形象须前后统一,同一主题单元的音乐教学,视觉体验的色彩基调要保持一致,即使要变化,也要过渡自然,让学生在色彩体验中深切感受音乐的主题情调。

二、音乐个性化审美“听动”通感表征

动觉即运动感觉,反应机制依存于人的全身肌肉和关节。达尔克罗兹等研究发现:“在不断变化的音乐环境中可以激发和抑制运动觉。”[2]25课堂教学中,音乐运动是孕育美感的体态律动,即“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与认知”。[2]43音乐不仅是听觉艺术,也是动觉艺术,听、动觉之间由节奏、旋律、情感等结下通感之缘:一方面,音乐需要动态表现,音乐元素的艺术特点要在唱或奏的活动中表现出来,通过多种形式的律动、舞动而形成鲜明生动的动态美;另一方面,动态表现是人的音乐审美特点,伴随着音乐有广泛的身体运动。[3]动觉感知是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天性和本能,他们音乐个性化动态审美思维非常活跃,行为表现主动而自由。因而,“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结合动作进行教学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4]

1.听觉与模仿动觉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方法。

模仿动觉表现为个体模仿动作时的感知。学生可以模仿教师示范的动作,也可以回忆已经熟悉的或通过观察、想象而来的自然生态动势——花草的摇摆、麦浪的波动、鸟儿的飞翔、骏马的奔腾等,然后进行模仿体验。如教学苏少版《音乐》一下《龟兔赛跑》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仅借助听觉从单簧管和大管的音色、节奏、速度对比中感受兔子和乌龟的不同个性,难以奏效。但在听赏音乐的同时,模仿轻快跳跃和平稳爬行的动作,则会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兔子灵巧和乌龟沉稳的个性特点。在进行此类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时,教师要把握:(1)课程性。模仿动作应根据音乐表现对象的特征进行精心设计,从而让学生在声势动态体验中理解音乐知识和技能。(2)适应性。模仿动作的难度要适当,低年级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较差,应遵循肢体部位的生理特点,围绕拍手、捻指、跺脚、拍腿等基础动作开展模仿体验,锻炼动作表现的基础能力;高年级学生身体协调能力逐步增强,可适当提高难度,由基础动作衍生出美丽的变式动作,在个性化动作创新中深化音乐审美通感体验。(3)经验性。模仿动作要贴近经验动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个体经验动作,如吃穿住行等生存动作、家庭卫生劳动动作、校园和社会活动动作等),若将经验动作改造成音乐模仿动作,教师需要进行艺术创编,进行价值区分,以促进学生音乐动作习惯的养成。

2.听觉与即兴动觉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方法。

即兴动觉是对即兴动作的感知。即兴动作是在音乐情境中当即发生的肢体运动,往往由审美灵感催发而成。音乐即兴动作自然发生、自由展现,反映学生对音乐意蕴的直觉理解。在音乐熏陶中,学生情感涌动,表现出独具美感的即兴动作。如教学苏少版《音乐》一下《大鹿》时,教师可先根据音乐节奏和情节的变化,鼓励学生应时而动。再在小结时激发学生即兴动作体验:“大鹿和小兔团结起来对抗老狼获得了胜利!我们该怎样表示庆贺呢?”学生随即边唱边拍手、点头、挥拳,甚至携手欢跳,可以从中鲜明地感受到音乐主题情调。此类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的价值取向是:(1)自发性。在音乐教学情境中,即兴动作是学生自发表现的动作,最能激发学生音乐本能和智力潜能。(2)多样性。不同动作和着音乐节奏和旋律,形成音乐律动,显现出多样且统一的审美效果。(3)个体性。即兴动作是个体表现的动作,彰显着个体听觉与动觉的直接联结。学生在即兴动作表现中不仅思维活跃,而且情感洋溢、信心满满。

3.听觉与个性动觉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方法。

个性动觉是对个性动作的感知。比起即兴动作,个性动作表现音乐意义会更加清晰、形态呈现会更具审美价值。个性动作是自觉动作,学生对音乐声韵会产生独特的感受并情不自禁地用自己喜爱、擅长的创意动作进行表达,呈现的动作在多样变化中形成协调声势。个性动作体验能反映学生的审美积淀和对音乐内容的自主理解。如教学《大鹿》时,教师依据故事情节,分组开展个性动作体验,结果呈现出比较典型的3类动作表现:突出老狼贪婪和无奈的动作,突出小兔机灵和聪明的动作,突出大鹿和小兔团结的“手把手挽牢”的动作。学生在动作表现中深刻感受到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此类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的价值取向是:(1)自觉性。学生的个性动作是自主设计和表现的产物。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对个性动作的构成、创意、效果都能胸有成竹,在表现形式和技能运用上彰显个性精神。(2)组合性。个性动作要衔接连贯、自然组合,彰显音乐表现的智慧光芒。组合动作不是针对音乐要素的个别特点(如节奏的快慢)表现其物理性状,而是针对音乐要素多方面的特点(如节奏的快慢、强弱、缓急)或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如节奏与旋律、调式的融合)表现其美感意蕴。(3)特色性。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动作表现的目标内容,然后大胆想象,发挥自身动作技能的特长和优势,以特色动作表现音乐审美的独特感受。

4.听觉与舞蹈动觉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方法。

舞蹈动觉是对舞蹈动作的感知。音乐与舞蹈在艺术表现上“声形合一”,这是音乐听觉与舞蹈动觉通感的自然条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舞蹈动作体验是针对完整的音乐作品实施的艺术表演活动,这主要表现为:一是课堂教学表演,可在单元教学完成后,围绕单元主题选定一个“音乐舞蹈”项目,师生共同进行二次艺术创编,学生进行表演训练;二是课外实践表演,利用校内外主题活动的机会,推进音乐教学的社会拓展,融合生活资源,精心编排音乐舞蹈节目,并组织学生表演展示。此类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的价值取向是:(1)完整性。舞蹈动作不仅是组合动作,更是整体动作,能比较完美地表现音乐艺术形象。其教学着力点应放在音乐课程的“表现和创造”领域,进而打开艺术审美通感空间。(2)创造性。舞蹈动作能突破人本能动作的局限,更加张扬个性精神,在丰富的想象中创造意蕴,将动觉感知带入完美的艺术境界。教学中,教师应当聚焦集体舞蹈动作体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动能力以及个性特长动作的表现能力。(3)真挚性。音乐和舞蹈的生命力源于真挚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动作表现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要让学生在舞蹈动作体验中学会肢体表情、面部含情、眼神传情。

三、音乐个性化审美“异类”通感表征

音乐的嗅觉、味觉、触觉(肤觉)体验比较奇异,且有共性特点,笔者姑且将这些感觉统称为“异类”感觉,将此类通感称为“异类”通感。“异类”通感是对音乐意蕴较深层次的个性感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异类”通感更多的是凭借经验,间接获取相应信息,感知无形的存在,如音乐的味道、温度、质地等。

1.听觉与“异类”感觉个性化审美通感“经验唤醒”教学方法。

音乐不能产生嗅觉、味觉、触觉(肤觉)等方面的信息,但在音乐熏陶中,唤醒生活经验、激活感觉记忆,人们能够获得这些感觉的主观感受。一方面,生活经验是实现音乐个性化审美通感的基础条件,对于“异类”通感的唤醒作用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小学生富有童真稚趣,对于“异类”感觉的反应非常灵敏。在音乐审美中,有价值的生活经验能够孕育“美丽的音符”。因而提取有价值的生活经验,能够形成音乐个性化审美“异类”通感的独特效应。比如欣赏欢乐、愉快风格的音乐时,现实中并没有花香、蜜甜和阳光温暖,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调动已有经验,能真切感受到这些生活中的味道和温度。这是种奇妙的感觉,不是真实的存在,但却有真实的感受。小学音乐教学应在复苏学生经验及记忆,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帮助其融会音乐审美与生活审美、音乐感受与生活感受,加深音乐个性化审美“异类”通感体验。

2.听觉与“异类”感觉个性化审美通感“语言启发”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个性化审美“异类”通感教学应积极发挥语言的审美启发和意义引导作用。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的导向功能,抓住良好契机,拨动学生情弦,点燃联想火花,激活“异类”通感,形成审美共鸣。教师要做到语言亲切、精炼、生动,审美启发自然、巧妙、及时,一句话如同一句诗,一个词语如同一个音符,语言、表情与音乐情调相一致。其次,教师应积极发挥歌词语言的表意功能,遵循词曲共映关系,借助歌词意义将音乐意蕴明朗化,进而引发学生音乐审美“异类”通感体验。如教学苏少版《音乐》二上《小乌鸦爱妈妈》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温暖”的感觉:“小朋友,妈妈是怎样爱我们的?”学生作答后,教师继续引导:“是啊!妈妈的爱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那我们是怎样爱妈妈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明主旨:“你们的表现都是对妈妈的爱!瞧,小乌鸦又是怎样爱妈妈的?”接着,教师朗诵歌词,动情渲染:“妈妈老了,躺着不能飞去觅食了,小乌鸦叼来虫子,嘴对嘴喂妈妈吃……”这时,学生会产生温暖的感觉,实现听觉与触觉的有效通感。

3.听觉与“异类”感觉个性化审美通感“媒介传导”教学方法。

音乐审美“异类”通感体验常常需要借助媒介传导方能实现。用于教学的实物在引发“异类”通感时是传导相关信息的媒介,如凭借鲜花可以品味音乐的芳香,对学生而言,这种“芳香”归于音乐审美的嗅觉感受,“鲜花”起到传导芳香的媒介作用。常规或自制的教具和学具,也是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意义,促进审美“异类”通感的实物,但其本身代替不了音乐本体发出的美妙声音,其价值在于以象征或变形的特色形态传导音乐审美“异类”通感信息,发挥媒介传导作用。即使是乐器的演奏或触摸,也要经过逐步熟悉的过程才能感知其音色特点,而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虽然对理解乐曲有积极作用,但乐器同样代替不了乐曲本体,因而它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媒介。另外,因为审美通感是多种感觉的联动共应,所以音乐教学经常需要发挥视觉、动觉功能,才能实现奇特的“异类”通感效应,让学生獲得音乐听觉的特殊感受。如教学苏少版《音乐》三下歌曲《嘀哩嘀哩》时,教师可以依据歌词意象,呈现春色美景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聆听清脆的鸟语、潺潺的流水的同时,感受花草的馨香和春天的温暖,以审美通感的复合效应实现学生对歌曲意蕴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何艺珊,马强.音乐调性与色彩的联觉特征研究[J].艺苑,2017(3):96-101.

[2]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孙惠.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杰夫·托德·提顿与音乐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4]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04.

本文系江苏省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小学音乐教学主体性通感能力与个性化审美素质校本培养研究”(SQ2018GHZD02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通感能力培养的小学音乐个性化审美素质教学研究”(T-c/2020/20)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异类通感个性化
基于像似性理论的俄汉语味觉通感形容词研究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说通感
通感修辞很美妙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企鹅里的异类
毛毛虫中的异类
鱼中的异类
鹦鹉中的异类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