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融入感统训练实践研究

2022-04-02 07:55余俊婷泉州市鲤城区常泰街道仙塘小学
体育风尚 2022年4期
关键词:感统情感游戏

余俊婷 泉州市鲤城区常泰街道仙塘小学

增强体育锻炼,提升素质教育,已经成了当前教育的主流实践方向,特别是近些年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暴露出了应试教育下的一些弊端,学生在学校学习时一味地重视课业成绩,忽视对身体的锻炼,这导致学生身体素质较低。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身高明显低于韩国、日本青少年的身高,深究其原因是我国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和运动。从这个调查的结果中就可以看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在各个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的重视体育课程,促进体育课程的全面落实和真正贯彻,从而助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和自由进步的佼佼者。同时,随着体育课程日益受到重视,老师也开始探析新的教学实践方法,创造新的教学路径,感统训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出现在了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之中,成了老师日常选择的教学策略。因此,本论文探究的就是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中感统训练的实践策略和路径,笔者希望本研究可以为相关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小学低年级体育融入感统训练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主要的目标在于增进学生的体能锻炼,让学生掌握体育课程的一些专业的技能和操作要领,但是在这过程之中却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所以在体育课程中设置感统训练,可以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和自主权,从而激发自己的情感和认知,在体育游戏开展的过程中老师需要给予及时的指导、正向的鼓励,从而带动学生的情感和感觉意识,这样不仅保证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且在寓教于乐的体育游戏中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价值,驱动学生感性认知的发展,这对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及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二)融入感统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体育游戏中融入感统训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心理健康层面上,体育游戏融入感统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刺激多巴胺等激素分泌,使学生获得愉悦心情的同时释放心理压力;在生理健康层面上,进行体育游戏感统训练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监控体育游戏开展的强度和频率来控制刺激学生的心肺功能、有氧能力等,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目的。体育游戏感统训练的内容越丰富,方式越多样,可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价值。当前低年级体育中有许多体育游戏是以小组和团队为组织形式开展的,这样的体育游戏在开展过程中,通过游戏设计,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更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还增加了发展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功能,更进一步的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团队体育游戏不仅具备体育游戏所具备的基础功能,更在体育游戏的基础上,着重突出了体育游戏的团队协作性,通过体育游戏开展,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组成团队进行协作,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心理、生理健康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这些都是促进学生情感价值的关键因素和组成部分。

二、感统训练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感统训练的内涵

感统训练是针对儿童的发展提出来的一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儿童感知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切实的改变这一问题,数百名专家共同研究,一起讨论,最终由美国教育学家爱尔丝提出了感觉统合理念(以下简称感统)[1]。其主要是指行为有机体能够在环境中科学、有效、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感观、感觉、感知,从而真正的从外界获取不同的感觉信息,比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信息,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输入大脑之中。大脑在对信息处理后,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应性的反应,然后进行下一个行动或者行为选择。感统训练其实质就是对有机体行为认知的改变,通过“刺激——反应”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环境,从而改变内在的认知和行为倾向系统。在这过程之中,引导者主要是对有机体感官感觉机能的激发,从而让有机体能够从内在的、潜在的系统出去学习或者接受新事物。

(二)感统训练的基本特征

感统训练是行为有机体在和环境互动中,所形成的感觉和感受,因此这也决定了感统训练的基本特征,其主要是以围绕感觉、感受为基础进行的,本文经过了梳理和总结,认为感统训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感觉性强。感统训练主要是让行为有机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其自发的感受、感觉,从而获得感官上的熟悉,进而让有机体能够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认知,能够切实地将行为有机体的内在潜能激发出来,探析有机体的内在技能,从而帮助有机体形成全面的认知系统,让有机体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

(2)综合性高。感统训练中,要全面的刺激行为有机体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个感觉系统,让行为有机体能够在综合性的训练中习得本身自为自在的发展系统和感觉认知,从而在面对事情的时候能够自主的解决和探析。在此基础上,帮助行为有机体形成稳定的价值认知系统,能够对环境形成自己的认知图式和实践基础,真正做到自身的全面提高和整体促进。

(3)共情性强。共情性指的是行为有机体能够切实地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促进自己与他人的良性互动和友好相处[2]。这对于引导者的要求很高,需要引导者合理地指导,有效地促进行为有机体的情感共鸣,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切实的增进对他者的理解,要适度的放弃一些自我的成分,不能过于的自我,而应该成为社会化的自我,从群体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真正意义上促进行为有机体团结协作和互帮互助的素养和品质。

(4)情感性高。感统训练主要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价值,驱动学生感性认知的回归,这就决定了感统训练中必须将学生的感觉、感知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在课程教学的实践中,既能够学习到课程的内容和技能,也能够获得对课程的认同,逐渐增加对这门课程的情感投入,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课程的长远学习。同时,感统训练是需要老师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将情感的训练增设到课程的实践教学之中的,将知识与情感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能够实现双向培养的目的,这样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五育”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

三、当前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体育活动项目少、形式单一

在当前的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体育活动项目少、形式单一化的问题。深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老师没有意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另外部分老师也认为低年级的学生,认知发展不健全、智力开发不全面,不适合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这造成了老师在体育活动的设置上,往往只是布置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比如跑步、体操、跳绳等,长此以往的简单化体育活动让学生失去了体育锻炼意识和参与素养,久而久之会淡化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兴趣和能动性。与此同时,部分老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往往让学生自由的安排课堂时间,这导致学生会对体育课产生认知不清和混乱的现象,学生不知道体育课到底是做什么的[3]。因此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将学生放置在体育课的主体位置,增设体育活动项目,拓展体育课程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具体实践之中。

(二)独立化的活动偏多,合作式的活动偏少

在当前的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实践中,部分学校受限于体育教学设备和器材的不齐全、不到位,导致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中没有足够的硬件支持。

这就造成了体育教学活动单一化、简单化、独立化,而协助化的、合作式的体育活动偏少。部分体育老师为了教学的方便,侧重于开展独立化的体育教学互动,这样可以减少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但在这种教学实践导向下,学生的个人主义意识会非常的强烈,容易失去集体主义的素养,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对体育课程的错误认知,不利于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素养。长期以单一化、结果论为导向的体育实践教学会让学生沦为精致的实用主义、利己主义者。因此需要体育老师增设合作式的体育教学活动,从而借助课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素养,促进学生的长远学习和发展。

(三)教学方式僵化,教学实践路径古板

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好动性强,这就需要老师结合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实践工作。但是部分老师在体育教学实践的推进和落实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僵化,教学实践路径古板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老师还是遵照传统的教学实践模式,在具体体育活动开展之前,首先给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和实践要点,其次让学生根据所讲的内容进行体育活动,在这过程之中,老师没有进行具体的示范和指导,这样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不知所措。同时部分老师没有将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引入到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比如感统训练法、感觉总体训练法等,这就让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基于此,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探析体育教学方式,调整体育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程的实践之中。

(四)感统训练方面的体育游戏设置不科学、不合理

当前低年级体育游戏的实践中,存在着体育游戏中感统训练的不科学、不合理问题,深究其原因,还是部分的体育老师没有全面的认识到感统训练的实质含义和本质内容,因此在具体体育游戏的推进中,造成了感统训练的偏颇,因此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情感价值的目的。另外,部分的老师存在着完成教学任务的心态,所以在体育游戏感统训练中,没有用心去设计体育游戏,这就导致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没有很好的体验和参与感。基于此,老师需要改变观念,回归到体育课堂教学本身,站在感统训练的角度,开展体育游戏,增进学生情感价值和感性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融入感统训练策略研究

(一)将感统训练与体育游戏深度的融合起来

为了切实有效的增进体育游戏中的感统训练,就需要老师在体育课程的设计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将体育游戏与感统训练有效的融合在一起[4]。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目标上,体现感统训练帮助学生全面成长的目的,将学生心理素质和感觉系统的培养明确置于其中,这不仅包括提升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了学生情感的成长、良好行为养成和个性有效培养,能够使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与其他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和其他学生友好、和谐的相处。这就要求老师在体育活动中,要秉持“感觉-思维-技能-知识”的单线实践原则和操作过程,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可以达到整体性的提升和综合性的促进。

例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游戏活动中要让学生全面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协作关系,激起学生之间相应的情感体验和感觉体会,要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切实的参与,真正的提升自身观察、注意、记忆、感觉、思维等认知能力,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养成各种心理品质、习得实践精神和科学体验态度,助力学生养成耐心、细致、踏实、认真的良好性格特征。感统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老师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要合理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不要过于重视胜负,而是要关注游戏过程、体验游戏意义,这样会让学生在“老鹰捉小鸡”的体育游戏中体感度更高、感觉性更强,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老师需要与学生一体,共同参与体育游戏

感统训练和体育游戏融合点在于为每个学生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与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除此之外,要通过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使学生在自愿和愉快的情绪中,刺激脑神经纤维网络,进而增进知识和开发智力。因此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到体育游戏中,在体育游戏的推进中要将学生自动感觉放置在重要的位置,体育游戏中学生的感觉系统越多,体育课程的学习效果会越好。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实践要求,不断增设新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各类体育游戏的体验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感觉训练和认知培育,从而促进神经结构的完善[5]。所以老师应该科学合理的利用体育器材和设备,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当学生在体育游戏中遇到困难时,老师要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从而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真正让体育课程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从而助力学生形成体育课程的关键素养和核心品质,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比如在400 米接力跑步的活动中,老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述清楚400 米接力跑步注意的要点,其次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400 米接力跑步。老师需要站在终点站,给学生计时,每组学生跑完之后,老师应该及时的鼓励学生,关心学生,询问学生跑步感受,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对象,更能激发自身的情感、感觉认知。同时,每跑完一组,老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组内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这样学生可以在小组的氛围感染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体育素养,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集体主义的思想。

(三)利用团队体育游戏,融入感统训练

在当前的低年级体育实践教学中,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推进中,往往给学生布置一些单人性的游戏,单人游戏虽然有利于帮助学生增长体育技能,但是却导致学生失去了集体主义的意识,在此背景下,增设团队游戏成了做好感统训练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在团队体育游戏中,学生之间能够形成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素养。这要求老师能够将体育团队游戏和感统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浓厚的团队氛围中感受周围同学的情感,从而形成正向的价值认知和内在稳定系统。

比如在足球游戏中,老师要给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让学生知道自己承担的角色,这样有助于让学生很快地投入到角色之中,形成对角色的正确认知。此外老师在学生足球比赛的过程中,给予正向的情感激励,让学生在技能与情感的双向教学之间中去参与足球游戏,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意义上形成对足球的喜欢,才会自觉主动地去参加足球活动。

五、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落实好各个科目的教学实践工作已是题中之义,尤其现阶段,国家大力倡导要加强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是指出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这就驱动学校应该落实每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把真正培养好、发展好学生放置教学实践的第一位置。其中体育课程作为“五育”培养的课程之一,对于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这要求体育教师要切实重视好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发挥其应用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学生的整体学习和全面成长。

猜你喜欢
感统情感游戏
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玩具设计研究
把握感统训练黄金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感统失调是怎么回事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不可不知的感觉统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