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轨迹与趋势❋
——以1990—2021 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文献为例

2022-04-02 06:58蒋晓萍
外语与翻译 2022年1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蒋晓萍

陈微子

邓 聪

广州大学

1 引言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人类活动,自人类有史以来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 年代,随着跨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1995 年成立的中国跨文化交际协会(CAFIC)标志着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出版了不少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论著,也发表了数以千计的跨文化交际论文,先后召开了16 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显著。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所起的作用日趋明显。30 多年来,不同学者在不同阶段对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进行过相应总结,但时间跨度多为20 年以内,数据更新不够完整。到目前为止,文章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很少有对国内跨文化交际的全面性综述。本文基于中国现有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对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历程进行总体性的综述和探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与分析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三个问题:1)1990—2021 年间中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历程;2)1990—2021 年间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焦点;3)1990—2021 年间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趋势与启示。

针对研究问题,本文借助CNKI 计量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和VOSviewer 对跨文化交际相关文献数据进行分析。该软件不仅能专门针对文献的共被引进行分析,并能挖掘引文空间的知识聚类和分布,且还提供其他知识单元之间的共现分析功能,如作者、机构、国家/地区的合作等。VOSviewer 是一款用来构建和查看文献计量图谱的免费文献计量分析软件,是基于文献的共引和共被引原理,可用于绘制各个知识领域的科学图谱。而CNKI 可视化分析功能是读者可针对检索结果从多维度分析已选的文献或者全部文献,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检索结果文献之间的互引关系,页面中以球形状表示被引关系、参考文献、引证文献、文献共被引分析、检索词文献分析、读者推荐分析、日指数分析、文献分布分析等。

2.2 数据来源、处理与描述

本文以CNKI 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对于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的翻译,国内普遍接受的是“跨文化交际(学)”和“跨文化传播(学)/跨文化交流(学)”这两种译法。“一般来说,以外语和语言学为背景的学者倾向于前者,以传播学为背景的学者倾向于后者”(胡文仲2010:29)。本文是基于外语研究背景,故主要使用“跨文化交际学”这一概念。但鉴于外语届也有部分学者采用“跨文化交流”这一术语进行研究(袁昌寰2001;胡作友、任静生2007;罗薇2017),为使数据更为客观、全面,也将“跨文化交流”作为数据的检索条件之一。1990 年,胡文仲选编了《跨文化交际学选读》,首次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译为“跨文化交际学”,一名之立,影响深远(池舒文、林大津2014)。因此,笔者将文献检索时间跨度设置为1990—2021 年,设定检索式为“主题=跨文化交际或跨文化交流”,“篇名=跨文化交际或跨文化交流”。截止2021 年5 月31 日,结果共检索出1211条记录。

3 1990—2021 年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历程

3.1 总体趋势

基于CNKI 计量可视化分析,笔者用Excel 对1990—2021 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的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年度发文量进行统计,以了解中国跨文化交际领域的发文量,并呈现出该领域的历时研究成果和趋势。

“衡量某领域发展的重要指标就是学术论文数量的变化,对其文献分布作历史的、全面的统计,绘制相应的分布曲线,为评价该领域所处的阶段,预测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重要意义”(邱均平、杨思洛、宋艳辉2012:79)。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起步时期主要以论文集、编著、专著等学术成果为主。如池舒文、林大津(2014)所述,在1985 至1994 期间,学界不断推出跨文化交际研究论著;此外,胡文仲率先向国内引进美国跨文化交际学,其1988年所编著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是国内第一部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论文集(赵中源1990),随后,众多学者如关世杰(1995)、贾玉新(1997)等都陆续发表跨文化交际研究相关著作,奠定了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础。本文聚焦于中国知网CSSCI期刊与核心期刊论文,不囊括其他形式的相关学术成果研究。如图1 所示,1990 年和1991 年两年间中国知网尚未检索到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相关论文。直至1992 年,中国跨文化交际论文崭露头角,此后稳步上升。随着全球化背景以及信息技术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2004 至2007 年发文量增长势头明显,在2007 年迎来第一个高峰。2007 至2017 年发文量虽上下波动,但年平均发文量达到64 篇,且在2017 年迎来第二次高峰,发文量回升到75 篇。此后,2018 年至2019 年出现高峰之后的连续回落。2020 年发文量又呈现回升的趋势,尽管在2020 年发文量回升至53 篇,与2017 年的发文量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这30 年期间,前14 年(1990—2004 年)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发文情况在小幅波动中平稳发展。2005—2017 年较上一阶段发文量明显增加,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发展的高峰期。2018—2021 年这一阶段发文量总体趋于缓慢,且呈现回落沉淀的趋势。

3.2 期刊分布

期刊是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跨文化交际学的文献在期刊中的等级分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中发文量较高的期刊。经统计,1990—2021 年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中,登载跨文化交际论文发表数量排名前10 的具体刊名及其刊文数量依次为:《外语与外语教学》(39)、《中国成人教育》(37)、《教育与职业》(32)、《外语界》(31)、《语文建设》(31)、《电影文学》(28)、《中国教育学刊》(25)、《外语教学》(22)、《教学与管理》(22)、《黑龙江高教研究》(17)。除了《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界》等外国语类核心期刊,《电影文学》也跻身学者们分享研究成果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刊物。期刊发文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某一学科在其研究领域的发文倾向。由上述期刊分布情况来看,这10 种期刊中,5 种为教育类,3 种为外语类,可见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受到教育学界和外语学界的共同重视,同时,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也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

3.3 CiteSpace 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列表

关键词是每一篇文章核心内容的浓缩,通过对某一领域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领域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表1 是根据CiteSpace 软件,用Excel 表格归纳整理出的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列表。需说明的是,“此处的中心度为‘中介中心度’(Between Centrality),它是测度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的指标,高中心度节点通常在连接其他节点或者聚类上有结构性意义”(张文鹤、文军2019:91)。

表1 CiteSpace 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表

将表1 的高频和高中心度关键词进行合并和分类,可以大致将中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热点分为三个主要的研究取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外语教学研究、文化差异。由表1 所知,在高频关键词列表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可谓是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普遍关注的热点,在排名前12 的高频关键词中和在排名前10 的高中心度关键词中都占比较大,属于高频、高中心度的关键词。自从海姆斯(D.H.Hymes)提出交际能力观以来,中国学者林大津(1996)、贾玉新(1997)、胡文仲、高一虹(1997)、高永晨(2005)等对交际能力、尤其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过(高永晨2006:1)。通过对文献进行定性分析,我们发现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组成要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研究。如高一虹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几种重要模式以及这几种模式的一些局限性(高一虹2002)。杨盈、庄恩平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框架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构建,解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素,以及依据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提出了外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杨盈、庄恩平2007)。胡文仲阐释了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要素,辨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区别,而后又基于前人学者的研究,归纳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其中包括知识、动机和行动(胡文仲2013)。

二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测试和对策研究等。如毕继万对跨文化交际和第二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的探索,他认为在跨文化交际和第二外语教学中存在“语境导向”问题,这种“语境导向”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了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毕继万因此提出了两种规则: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认为跨文化交际受到这两种规则的指导,第二外语教学需传授这两种规则以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毕继万1998)。李映(2002)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性的,综合前人学者的观点,他归纳出四个层次:了解(熟悉和了解外国文化知识)、理解(理解外国文化中的价值观部分)、评价(正确评价中外文化的差异)和运用(灵活运用学到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总结了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次性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胡文仲(2013)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中的恰当地位,从认知、感情和行为三个方面,归纳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如认知层面采取讲课、阅读有关材料等方式,感情层面采取典型案例分析、实地体验等方式,能力层面语言能力可通过讲课等方式习得。迟若冰、张红玲、顾力行(2016)以某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教学团队在英国Future-Learn 平台上开设的《跨文化交际》慕课为例,分享了团队在教学设计与制作方面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慕课形式对“跨文化交际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为推动我国的跨文化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启迪我们如何利用新兴教育技术平台,推动跨文化教育的发展。

“文化差异”是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的另一个相对高频词、高中心度关键词(频次为50,中心度为0.38)。跨文化交际与普通的文化交际不同之处在于一个“跨”字,即交际双方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人们在谈话中产生文化冲突、造成文化障碍。因此,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曾利娟(2001)剖析了词汇内涵和风俗、宗教、价值观等因素对交际中信息获得和信息准确性的影响,以及道德和价值观差异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可见文化因素是造成跨文化交流障碍的主要原因。饶纪红(2005)论述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包括价值观、时间观、伦理观和等级观,并分析了导致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了解这些差异和其原因,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更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方宁、陆小鹿(2012)阐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与语言选择和身份认同的关系,提出要遵循“谈话制约理论”,围绕“社会身份”进行语言选择以消除文化差异引起的理解障碍。

由表1 以及上述分析可知,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既有理论层面的思辨,也有实践层面的探索。首先,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围绕着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组成要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进行探讨,这体现了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理论和框架模式的探索,为跨文化交际实践研究,尤其是外语教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外语教学研究取向的定性分析,发现这类研究不但印证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对外语教学的指导地位,还揭示了跨文化交际研究和外语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外语教学研究不仅是一种研究方向,也是一种研究视角,同时外语教学研究还会涉及到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跨学科发展相辅相成。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差异”作为另一研究热点贯穿跨文化交际研究发展始终,跨文化交际研究离不开对“文化差异”这一主要话题的讨论。在全球化进程中,全球联系日益密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更为频繁地接触和交往,人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这就需要培养具有理解、尊重、宽容、变通能力和素养的跨文化人才,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这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外语教学研究、文化差异三者联系密不可分的原因所在。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的“跨文化交流学”译名最早出自于关世杰(1995)的著作《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跨文化交流”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关世杰1996),主要使用于传播学领域。但“跨文化交流”这一术语的使用不只局限于传播学领域,还有部分外语学者使用“跨文化交流学”进行研究。如:其中有学者将跨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认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实现跨越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的交流。他们针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常见的差异、中国学生常犯的跨文化交流方面的错误及其原因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改进跨文化教学进行了探讨(袁昌寰2001;罗薇2017)。另有学者聚焦中西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现象,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文化差异的特征,为中西方在跨文化交流过程减少文化冲突提出见解(李速立2008;胡冰、张瑾2012 等)。

在上述期刊分布的分析中,《电影文学》排名第六,说明了《电影文学》刊物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认可度,体现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跨学科特点。同时,“跨文化交流”是“跨文化交际”的相似概念,通常用于传播学界,也同样呈现其跨学科性质。有学者(聂小华1999;管建华2003;徐锡祥2007;李军2018)基于跨文化交流的跨学科特点,将文化交流与音乐、戏剧和电影等结合,探究在跨文化艺术背景下,中国艺术如何应对多元文化冲击带来的文化冲突和挑战,如何在坚守自身艺术的精华部分的同时,汲取其他优秀艺术的“养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如:李军从丝绸之路和文艺复兴的视角,对13 世纪至16 世纪欧亚大陆的跨文化交流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中国艺术史和西方艺术史自古以来相互渗透与交融,不是截然断开的。传统的跨文化交流研究大多只涉及东西方之间单向的交流,并没有揭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彼此的有机联系或互动性。实际上,在欧亚大陆的跨文化交流中,不仅有中国对西方和文艺复兴的影响,也有中国受到外来世界的影响。学者们应该具备“跨文化艺术史”的视野,将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融合在一起,促进欧亚大陆的跨文化交流(李军2018)。

虽然“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流”的主要使用领域不同,但两者关系密不可分,无论是学者们从国际政治和传媒的角度,还是从语言学、外语教学等角度参与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目的都是为了丰富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成果,促进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更进一步发展。

图2 显示的是在本文检索条件下,CiteSpace自动生成的1992—2021 年间的突发性探测关键词可视化图谱。“某个聚类所包含的突发节点越多,那么该领域就越活跃(Active Area),或是该研究的新兴趋势(Emerging Trend)”(李杰、陈超美2016:110)。在本文的数据中,笔者探测到7 个突发性关键词。

图2 1992—2021 年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突发性激增关键词

如图2 所示,图中所显示的突发性关键词均是跨文化交际过去30 余年间的研究热点,其中,近几年的突发性激增关键词主要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从2017 年之后所检测到的突发性关键词可以看出,文化交际能力仍是研究的主旋律,这说明2017 年之后中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向稳定,暂无新的激增话题出现,这体现出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长期以来重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跨文化能力也一直贯穿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始终(王晓宇、潘亚玲2019)。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热点,需要通过共现关键词的知识图谱来呈现。

3.4 VOSviewer 共现关键词和作者分布

为了直接揭示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了解该领域的高产作者和研究动向,需要借助VOSviewer 软件,呈现跨文化交际学领域的共现关键词和高产作者的可视化图谱。“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关联与结合,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微观结构和内在相关性,挖掘学术研究的发展动态与热点领域”(杨蕊、王光明、张连生2020:2)。

图3 为中国跨文化交际学共现关键词的知识图谱,该图的信息可以结合右下角的时间颜色轴来观察,黑色、深灰色、灰色、浅灰色和灰白色分别代表2000 年、2005 年、2010 年、2015 年、2020 年前后的共现关键词。由图3 可以直观地看到,特定时期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从而发现某个领域在特定时期的研究热点。表中所呈现的黑色关键词为早期的研究热点,如交际学、非语言交际、目的语、价值取向和文化适应等,这一时期(2000 年前后)的研究主要是对不同文化之间产生的文化差异现象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等相关概念进行早期探索。深灰色关键词有:文化交流、认知能力、研究方法、语用失误、全球化等,这个时期(2005 年前后)我国跨文化交际学方面的研究热度高,发文量迅速增长,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达到顶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全球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将研究视角投掷于国际视野。同时,这个阶段的研究包括对“语用失误”的归因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语用认知能力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的完善和转变。灰色关键词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育、翻译、文化冲突等。这个阶段(2015年前后)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对外语教学和文化冲突讨论热度不减,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对翻译研究的探讨也逐渐增多。浅灰色关键词主要有交际英语、培养途径等。灰白色关键词有:中西文化比较、专业英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从图3 可以看出,从浅灰到灰白色关键词,都体现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英语教学能力培养的关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中国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研究领域,胡文仲(2010)也曾指出,国内跨文化研究一直偏重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在跨文化研究中占的比例很大,这也和图3 和高频关键词所呈现的信息一致。

图3 VOS viewer 共现关键词可视化图谱

图4 显示的是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作者分布的知识图谱,展现了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主要学者以及高产作者。标灰白色圆圈的为高产作者,颜色越白、圆圈越大表示作者影响力越大。结合文献记录将主题论文的作者频次进行统计,发文量多于5 篇的作者是胡文仲(10)、高永晨(10)、林大津(6)、樊葳葳(5)、高一虹(5)。这五位高产作者中,胡文仲是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要引领者之一,在1992 年至1998 年间,胡文仲在《外语教学》和《外语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率先介绍了美国跨文化交际学,以及对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如何起步和发展等问题提出建议。此后,其他学者紧跟其后,深入和拓展对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从而不断产出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林大津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进行探索,其发表的多篇跨文化交际综述类文章对中国跨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被引用量较高,其中一篇被引用量达到35 次,体现其较高的影响力和研究价值。其余三位高产作者主要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研究过程进行探究,强调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需指出的是,不能仅以发文量来决定作者的影响力,除了上述发文量居前五名的高产作者,还有其他学者以不同的学术成果形式为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图4 VOS viewer 作者分布可视化图谱

3.5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跨文化交际各个阶段的研究前沿和学术成果,有必要了解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的历程。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对促进跨文化交际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跨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这一平台,学者们集思广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互相启发思路,为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做出进一步贡献。

1995 年5 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举办的跨文化交际学术筹备会中,胡文仲首先就跨文化交际性的定义、起源、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以及目前状况,做了题为“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的演讲。1995 年8 月15 日,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成立,其宗旨是开展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建立并发展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研究会决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从2015 年开始改为年会。

1995 年8 月16—19 日在该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了中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为:文化学、交际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中国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是学术界的一大盛事,标志着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7 年,中国第二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研讨会召开,其主要议题包括:(1)理论思考;(2)语言与文化;(3)语言与交际风格的文化差异;(4)价值差异等。从第一届和第二届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可以看出,这两届研讨会体现了对跨文化交际的早期探索,主要围绕着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概念、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化价值差异等相关议题展开讨论,这也与前面VOSviewer 所呈现的共现关键词图谱信息相符。

中国第三届和第四届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分别于1999 年和2001 年召开,其中第三届研讨会的主题为“跨文化交流——文化身份与文化调适”。研讨内容包括全球化与多元化、对比研究与文化教学和传媒与文化研究等,第四届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新世纪的文化交流”,主要研讨内容包括:文化与语言教学、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传媒与文化研究。由此可见,第三届和第四届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和议题具有明显的共性,都集中于对全球化、语言教学和文化传媒进行探讨,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特征,同时反映了世纪之交的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状况,即外语教学和全球化开始并持续成为研讨会中心议题。

此后,连续举办的中国第六届至第十三届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都持续对全球化与外语教学等相关议题展开讨论,这期间学者们还从多学科、跨学科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学进行研究,如翻译和社交媒体传播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成为这几届研讨会中的热点话题,这充分体现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跨学科、跨文化的发展特点。同时,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两次顶峰发文量,分别在2007 年(发文量为79 篇)和2017 年(75 篇)。学者们兼收并蓄、集思广益,涌现了众多新观点,既有理论探索又有实际应用研究,共同推动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发展。

伴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国内外迫切需要具备理解、尊重、宽容、变通的跨文化国际人才,以便构建未来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先后于2018 年和2019 年召开的中国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分别以“跨文化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跨文化研究:跨越边界、构建桥梁、促进交流”为主题,围绕着跨文化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跨文化教育与“一带一路”倡议、跨文化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跨文化教育与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等内容展开探讨。这两届会议都集中探究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对话发展之道,研讨会的主题契合当下人类对跨文化交流逐步认识、思考和研究的大势,是中国和世界的共同需要。同时,研讨会以新的方向推动了多元文化世界的多样性发展,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理想,促进跨文化的多元和谐与共同繁荣,将“促进跨学科对话与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020 年11 月,中国第十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通过线上视频的形式召开。大会以“跨文化研究的本土创新——多语言、多民族、多学科”为主题,通过主旨发言、专题研讨、分组发言等形式,聚焦于跨文化翻译研究、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跨文化话语研究、全球化研究等重要分议题,探讨和交流关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次研讨会以本土文化创新为新视角,反映了学者们探索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新的方向和出路,为国内外从事跨文化研究的多学科和多语种等相关业界人士搭建一个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跨学科对话与合作,促进中国的跨文化交流和发展。与此同时,尽管主题上体现本土创新,但分议题仍停留于对跨文化翻译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的探讨,分议题创新度较低,与研讨会主题契合度不高。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从最初对语言、文化等相关主题讨论,到第三届会议开始结合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对多元文化、信息技术、媒体文化等主题展开讨论。整体上,其讨论的主题愈来愈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并趋向于跨学科研究,体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沟通和共融。

4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趋势和启示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对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走向和研究趋势做出如下研判:

第一,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总体呈增长态势,与外语教学紧密结合。从1990—2021 这30 余年来,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先后经历了从崭露头角到蓬勃发展、再到上下波动、稳步发展的过程,研究在发展中虽有所起伏,但总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30 余年来的发展趋势表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始终贯穿于中国跨文化交际的整个研究过程。可以预见,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稳步发展,未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会有所增加,且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的研究仍是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流。

第二,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方法日趋成熟,以内省思辨为主。从最初理论思辨类研究独占鳌头,到近年来实证研究逐渐增多,如国内有一批学者如揣琼、王向东(2009)与黄文红(2017),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将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还有学者应用SPSS 分析软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实证研究,如苏超华(2016)对翻转课堂下跨文化敏感度培养进行实证研究,丰富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证研究。但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研究仍以内省思辨为主,相对于思辨性研究,实证分析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第三,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对象不断细化,研究领域趋向多元化。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初始阶段,学者们借鉴和学习国外跨文化交际理论,对中国跨文化交际进行最初的理论探索。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蓬勃发展阶段,学者们聚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一阶段的研究从对不同文化之间产生的文化差异现象,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等相关概念进行早期探索,到细致考察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教材与课程,教学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等具体对象,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对象不断细化。此后,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逐步多元化,尝试与翻译学、语言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结合进行研究。与此同时,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全球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跨文化交际学术研讨会皆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对话发展之道,可见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紧跟时代步伐,探索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新议题,逐渐与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接轨。

反观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丰富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研究内容和主题。目前,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聚焦于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教学的探讨,根据本文的检索策略,以2020 年和2021 年为例,这两年检索到的相关文献有76 篇,其中有关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英语教学的论文共有56 篇,占比73.7%,可见,近两年来,新发表的论文中学者们仍倾向于此话题的探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得到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和充分的讨论,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的均衡发展,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和视角,挖掘新的突破点,可加强对其它相关主题,如电影、音乐、饮食、建筑等领域的研究和探讨,对跨文化交际学进行多维度探讨。

第二,重视实证研究,拓展研究方法。如前所述,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方法侧重思辨和内省,在定性研究上比较成熟,但缺乏基于大量数据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李烔英2002;史兴松、单晓晖2015)。由于实证研究方法是国际跨文化交际主流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彭世勇2008),我国不仅需要了解和认识其主流研究的研究方法,还需增加对国内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缩短与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差距。此外,不同学科之间如心理学、社会学,都具有普适性的研究方法,跨文化交际学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质,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可借鉴和运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文化人类学常用的实地调查法和社会语言学的统计调查法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第三,加强中国跨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有一定量的跨学科研究,今后的研究可继续加强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跨学科性,可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与跨文化交际研究进行结合,根据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从更多元的视角和理论上丰富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同时,加强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科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具有跨学科学术背景和身份的学者,在未来的时日里通过更为详实的调研和更为细致的探究,共同推进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纵深发展。

5 结语

本文借助CNKI、CiteSpace、VOSviwer 这三个软件对1990—2021 年中国跨文化交际进行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绘制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知识图谱,发掘这30 余年来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提出了其对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发展的启示。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就不应囿于目前研究视角、对象和方法的束缚,需在更宽阔的领域寻求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创新点。本文立足于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30 余年的研究现状,以期全面反映国内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概貌,为今后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一个“小窗口”的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国内学者们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中国跨文化交际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注释:

1 文中参考了众多的文献资料,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出,在此谨表歉意和谢意。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