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为
摘要:问题设计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问题设计的有效、高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考和对文本的理解,师生互动中能很好的暴露出学生思考的偏差、语言组织能力的强弱,更有利于老师引导学生准确的捕捉信息、提炼要点、概括总结,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抓住课上的提问环节,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實践,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关键词:有效设计;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问题是师生互动的关键,在一问一答中既能训练学生在考试中的答题能力,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达到高中教学的目的,又能利用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走进学生内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要善于从宏观上驾驭文本,高度重视对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和资料的收集、储备、整理和提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为纽带巧妙设计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趣”。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标,针对不同文本,在讲授新课时,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典故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可以以评书讲解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的方式来做导语,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在分析烛之武性格的时候,也许学生对“夜缒而出”的感触不是很大,可以先播放《赘婿》从城墙上“缒”的片段再结合冯梦龙中《东周列国志》的“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跟学生交代圉正类似《西游记》里的弼马温一职),如果此刻问一下学生“如果你是烛之武,在你七十岁的时候敢让人给你拴上绳子从城墙上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三层楼那么高往下送吗?”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是怀有一颗多么爱国的心啊才勇敢的“夜缒而出”,因此不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他怎么的清高、不懂得营销自己像毛遂那样懂得自荐,但我们必须向他高贵的灵魂致敬时,学生鼓起掌来。这样问题的设计就会让学生对烛之武这一人物的义、勇、智佩服的五体投地因而增加学习热情,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二、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精”。
教学问题设计要“精”,是指语文教师在设疑时围绕中心、总体设计,在“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绝不随心所欲、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乱设疑。创设的问题要在整理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小而具体,讲求过程、不重结论,具有可思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小狗包弟》讲解中,对于文革时期学生很陌生,所以对文章想要表达的感情理解上有困难,问题的设置就应围绕课本本身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可以设计问题如“在表现文革时期的文章中,为什么作者不去写一些大事件却写小狗包弟的故事”, “小狗包弟为什么被送上解剖台” ,“为什么小狗包弟必须死”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就会联想到是社会原因--文革,文革时期连一条小狗的命运作为主人的作者都不能主宰,最后让小狗包弟悲惨的死去,更何况是人的命运呢,文章的中心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就突显出来了。
三、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巧”。
现代教学的事实表明: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的精巧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而且还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因为问题问的巧,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不断加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教育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教与学的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语文课要想获得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善教者不是奉送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实践去掌握知识,并自己生发出新的问题并能自己解决问题。
例如《孔雀东南飞》,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诗的最后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作者安排他们殉情的顺序为什么不是让焦仲卿先“自挂东南枝”,然后让刘兰芝“举身赴清池”?这样,问题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学生在短暂思考之后自然能得出焦仲卿有自己的纠结,他拥有儿子和丈夫的双重身份,既要尽孝,又要忠于爱情,只有刘芝兰“赴清池”他才能幻想破灭勇于反抗以争自由。本节课的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就悄然实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四、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活”。
教无定法,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教师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拉近学生、教师之间的距离,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因文而异,因生而异。
《归园田居》可以围绕“归”来发问: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循序渐进体悟诗人陶渊明的“厌弃官场,超脱自然”。
《陈情表》可以通过分析诗句中敬辞、谦辞分析作者李密对君主的敬仰,以说服君主让自己尽孝在前、尽忠在后的拳拳之心。
《鸿门宴》可以从项羽语言“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
五、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实”。
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课堂设置问题和布置作业的原则是少而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一节课都有必须解决的问题,必须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具体针对某一个重点知识点进行问题设计,哪怕一节课只解决一个问题,让学生真的理解该问题设计思考的角度,真正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采薇》一文学习完之后可以设计针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情景扩写让学生很好的体会文章内容,感受诗人情感,把握借景抒情中反衬的手法。且布置作业必检查,检查作业必反馈。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语文教学应该是一幅画,水墨丹青有空白;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描绘出世界的绚烂,勾勒出生活的缤纷,唱出生命的旋律,通过设计问题来提高学生能力,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热爱生活,善待生命。
参考文献:
[1]钱海燕.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65.
[2]滕国彬.论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中学语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