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精准教学策略,已经成为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大数据的出现,给初中数学精准教学提供了可能.基于此,笔者以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切入点,针对大数据平台下的精准教学策略展开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初中数学;精准教学;展开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8-0014-03
收稿日期:2021-12-15
作者简介:蔺红英(1988.7-),女,甘肃省会宁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初中数学精准教学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批准号是:GS[2020]GHB0913.
精准教学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由奥格登·林斯利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等进行测量,进而提出决策依据.精准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必须要拥有大量的数据作为依托.但是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无法对数据进行全面地收集、分析,制约了精准教学的展开.而大数据的出现,教师可借助大数据平台,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并对其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为更好地开展精准教学提供了可能.
1 借助大数据,了解学生的学情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更加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必须要全面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大数据平台的背景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为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促使学生在多方位的交流中,拓展了自身的思维,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解学生的学情是开展精准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决定了精准教学开展的质量.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了解学情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采用察言观色、学情调查问卷、课后批改作业和试卷等途径,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展开了解和分析.但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数据分析也不够精准.而在大数据平台的帮助下,教师可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针对学生日常数学预习效果、课堂学习状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日常测试等展开分析,并结合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结果,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在日常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可借助大数据平台,将课前预习的内容发布其中,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中的调查和提问等,了解学生的数学课前预习情况.同时,还可以借助数据平台中的连接,与数学基础知识差的学生进行连接,明确其在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展开精准性的课堂教学.2 基于数据突出重难点,实施精准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存在一个疑问:明明课堂教学过程安排的十分有条理,且教学内容丰富,但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常常兴趣比较低下,致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研究中发现,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就是缺乏基本的数据支持.基于此,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初中数学精准教学质量,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点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据此明确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进而更好地完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平行线的判定”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认知,提升课堂教学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就借助了大数据平台分析,了解到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数学学习节奏、喜欢的学习方式等.据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先借助微课导入的形式,引领学生在对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線进行观察中,激发自身的数学学习兴趣.接着,结合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引领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重难点的探究学习.如此一来,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准,更加具有针对性,可显著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3 依托大数据分析,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 在具体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与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不相符,致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精准教学时,应灵活运用大数据平台,对初中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展开调查.接着,结合大数据平台分析的结果,灵活选择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研究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法等,促使学生在针对性的数学教学中,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平行线判定”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堂教学手段,教师就借助了大数据平台,对数据展开分析,并结合分析的结果,了解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方式,据此选择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4 基于数据分析,开辟好“处方”作业
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课后作业,不仅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和深化,也促使学生在课后作业训练的过程中,提升和发展了综合能力,落实了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但是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后作业模式下,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展开,这种课后作业模式难以满足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此,在精准教学模式下,教师可灵活运用大数据平台,针对数据分析的结果,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依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处方”,促使每一位学生在针对性的训练中,实现自我发展.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就借助大数据平台,对学生本节课学习的结果展开分析,明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有的学生针对判定定理学习中存在疑问,有的学生针对判定定理运用中存在不解,有的学生则无法利用平行四边形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等,基于这一现状,教师设置出具有针对性的“处方式”课后作业,促使学生在针对性的课后训练中,深化和掌握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全面提升了数学学习质量.gzslib2022040317475 结合数据分析,提升课后复习质量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后复习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初中数学学科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个从浅入深的过程,且数学知识具有极强的系统性、整体性,前面的知识点是后面知识点的铺垫,后面知识点又是对前面知识点进行巩固、理解的关键.因此,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之后,必须要关注数学的复习工作.在以往的复习教学模式下,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对重难点进行罗列、再次讲解等,但是这一复习教学模式下,效果不佳,难以达到既定的复习目标.面对这一现状,在大数据平台上,教师可灵活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错题、考试情况等展开分析,结合数据统计和分析的结果,明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点.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课后复习计划,不断提升课后复习的质量.
6 依托数据分析,开展精准性教学评价
以往,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基本上都是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但是这种教学评价模式具有滞后性,针对性比较弱,难以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精准地反应出来.基于此,教师可借助大数据平台,将学生本单元、本学期、本年度的数学考试成绩,以及日常学习情况等,进行纵向分析.并结合分析的结果,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并据此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如此一来,真正提升了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求,实施精准化教学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大数据平台下的数据分析,给初中数学教师开展精准教学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结合即时反馈性、教学分层、形成性评价的原则,依据大数据分析结果,了解学生的学情、突出重难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设计“处方式”课后作业、实施针对性课后复习和教学评价,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准、更加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陈森.大数据精准分析在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23):147.
[2] 陳迪权.精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20.
[3] 陈乐安.大数据视域下初中数学精准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5):20-21.
[4] 鞠峰,徐贤成.大数据精准分析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作用[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