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超声造影对早期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负荷的诊断价值

2022-04-01 12:49钟志蓉梁键锋纪宗萍代建成陆俊名中山市中医院超声科广东中山528400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增强型高负荷淋巴管

钟志蓉,梁键锋,纪宗萍,代建成,陆俊名(中山市中医院超声科,广东中山 528400)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乳腺癌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决定患者治疗方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1]。随着乳腺癌筛查成像系统的改进,其早期诊断率更高,淋巴结受累的发生率则相应降低[2]。研究表明,低负荷淋巴结转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降低局部复发率[3]。术前确定高负荷淋巴结转移可直接进行ALND,无需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因此,如何区分高负荷和低负荷转移淋巴结至关重要。前哨淋巴结(SLN)是接收来自原发肿瘤淋巴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结。本实验以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经皮下注射超声造影剂显像SLN 并根据增强模式分析SLN 的转移负荷,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为早期乳腺癌是否有SLN 转移及转移负荷提供一种新的术前评估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乳腺外科收治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纳入标准:(1)经穿刺活检或局部切除术确诊的乳腺癌;(2)术前临床分期为Tis、T1、T2;(3)临床触诊腋窝淋巴结阴性;(4)拟行SLNB 者。排除标准:(1)有腋窝手术史;(2)妊娠或哺乳;(3)对超声造影剂过敏。最终纳入研究对象95 例,年龄34~61 岁,平均(47.8±6.5)岁。5 例患者因超声造影未能检测到SLN 而不纳入,即评估增强模式的患者90例,临床资料见表1。本研究获中山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者均知情同意。

表1 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EPIQ 5或GE 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eL18-4、ML6-15 高频探头,频率5~12MHz,配备对比脉冲序列造影成像技术,使用低机械指数(MI<0.09)以减少微气泡破坏。本研究中使用的超声造影剂是意大利博莱科公司生产的声诺维。术前1 d 行经皮内超声造影,经患者同意后签署超声造影知情同意书,以2 mL 生理盐水将SonoVue 冻干粉制成微气泡悬浮液,依次在乳晕周围12、3、6、9 点皮下注射0.5 mL 造影剂后局部按摩10~30 s,同时开启对比脉冲序列成像系统观察淋巴管和SLN 增强情况,记录其大小、数目、位置、距体表距离及增强模式,并进行体表标记。根据灌注模式,将SLN 分为3个类型:I 型为均匀增强型,整个淋巴结显著且均匀增强;II型为不均匀增强型,淋巴结实质内见不规则低或无灌注区;Ⅲ型为无增强型,整个淋巴结无或微弱增强。将均匀增强SLN 定为良性,不均匀增强和无增强被定为转移性。同时根据淋巴结转移负荷将其分为低SLN 负荷(0~2 个SLN 转移)和高SLN 负荷(≥3 个SLN转移)。

1.3 SLNB和病理评价

术中美蓝染色和吲哚菁绿荧光追踪后观察淋巴引流模式,在分割淋巴管及淋巴结时与超声造影结果比较;手术切除淋巴结,测量大小并将SLN 单独送病理检查。镜下见癌细胞浸润者为转移性SLN。

2 结果

95 例患者术前超声造影SLN 的检出率为94.7%(90/95),增强结果显示67 例(74.4%,67/90)淋巴结阴性;23 例(25.6%,23/90)转移患者中,6 例为高负荷淋巴结转移,17 例为低负荷淋巴结转移。84 例(93.3%)淋巴结表现为低淋巴结负荷,6 例(6.7%)淋巴结表现为高淋巴结负荷。不均匀增强模式患者中15 例(15/50,30.0%)前哨淋巴结为受累淋巴结。32 例(32/50,64.0%)为非转移性淋巴结。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SLN 状态诊断的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97.6%,阳性预测值为60.0%,阴性预测值为96.5%,预测准确性为94.4%。SLN 经皮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淋巴结负荷及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见表2、表3,超声造影结果见图1。

图1 超声造影结果

表2 早期乳腺癌SLN经皮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病理结果对照(例)

表3 早期乳腺癌SLN 经皮超声造影淋巴结负荷及病理结果对照表

3 讨论

SLN 是接收来自原发肿瘤淋巴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结,其组织病理学状态是整个腋窝区域淋巴结状态的可靠指标。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能有效、安全地预测区域淋巴结的状态。如何尽早、准确检测出是否存在SLN 转移尤为重要。以往定位SLN 的方法有放射性核素及染料法双重技术,其检出率超过95%,假阴性率为5%~10%,但放射性核素法易造成医源性污染,临床应用受限。染料法手术损伤大,易出现过敏反应、注射部位坏死等并发症。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其应用于肿瘤的诊断评估[4]。

本研究探讨了经皮超声造影对早期乳腺癌患者SLN定位的作用,并通过实时动态观察增强模式评价其价值。本组95例患者术前超声造影SLN 的检出率为94.7%,说明术前经皮超声造影对于SLN 的定位具有较高的检测能力。5 例假阴性行淋巴结清除术,病理显示淋巴管被肿瘤细胞浸润而阻塞了主淋巴管,导致造影剂无法通过淋巴管到达SLN。

经皮超声造影除了准确地对SLN 进行定位外,还能对SLN 的转移负荷进行判定。以往的研究将增强模式分为3 个类型:I 型均匀增强型、II 型不均匀增强型和Ⅲ型无增强型。均匀增强表示淋巴结无转移,造影剂在淋巴结内均匀扩散;不均匀增强可能与肿瘤浸润相关,是由于转移灶在前哨淋巴结内堆积或阻塞、破坏细小淋巴管形成充盈缺损区;无增强是由于肿瘤细胞浸润大部分淋巴结进而取代所有正常组织,或阻塞了主淋巴管,造影剂无法到达SLN。因此,许多文献将均匀增强型SLN 定为良性,而不均匀增强型和无增强型被定为恶性,并根据淋巴结转移负荷将其分为低负荷SLN 转移(≤2个SLN 结转移)和高负荷SLN转移(≥3个SLN转移)[5-7]。

本研究结果显示67例(74.4%)淋巴结阴性;23例(25.6%)转移患者中,6 例为高负荷淋巴结转移,17 例为低负荷淋巴结转移。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SLN 状态诊断的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97.6%,阳性预测值为60.0%,阴性预测值为96.5%,预测准确性为94.4%,说明该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转移性SLN 的转移负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所有均匀增强模式的患者均未发生SLN转移,结果与Nielsen等[8]研究一致,证实均匀增强对SLN 状态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临床应用潜力大。

本研究不均匀增强模式的患者中15 例(15/50,30%)SLN 为受累淋巴结,32例为非转移性淋巴结,充盈缺损与肿瘤浸润有关。肿瘤细胞首先侵犯局部皮质,随着持续增殖,阻塞或破坏小淋巴管,从而形成不增强区域。Macdonald 等[9]研究表明淋巴引流量与区域组织压力正相关,与淋巴回流阻力负相关。因此,当不均匀增强型SLN 包括受累淋巴结和未受累淋巴结时,良性和恶性淋巴结之间的重叠很大,仅依靠增强模式无法准确预测SLN 的状态,但是大多数不均匀增强模式的患者为低负荷SLN 转移,仅有3名患者为高负荷SLN 转移,表明不均匀增强模式多为低负荷淋巴结。

无增强模式意味着高负荷SLN 转移。本组研究中,100%无增强患者SLN 有转移,3 例为高负荷SLN转移,2 例为低负荷SLN 转移。在这种情况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确切数目应通过组织病理学进行评估。因此,当术前超声造影不增强时,应行SLN活检。

经皮超声造影仍存在技术限制。本组研究中,5例的SLN 未能识别;此外,其增强模式与组织病理评价之间尚难达到满意的契合度,良、恶性SLN 的增强模式存在部分交叉。低负荷与高负荷SLN 增强模式的分布有差异,说明经皮超声造影对判断SLN 的肿瘤负荷是可行的。此外,本研究纳入的为早期乳腺癌,临床分期偏早,浸润性较低,Ⅲ型的SLN 例数少,有待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易于操作且重复性高,可以有效识别SLN,并根据其增强模式进一步识别转移性SLN,评估腋窝淋巴结负担,为乳腺癌患者分期、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猜你喜欢
增强型高负荷淋巴管
淋巴管栓的研究进展*
基于增强型去噪自编码器与随机森林的电力系统扰动分类方法
足部淋巴管分布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
煤化工空分高负荷工况下的运行优化与实践
基于淋巴管系统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探讨新冠病毒致肺损伤的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
乙烯装置增设甲烷氢压缩机解决甲烷收率高生产瓶颈
脾脏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一种基于STC增强型单片机的大电容测量
美国LWRC公司M6 IC增强型卡宾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