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思瑶 王振宏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陕西省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健康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安 710062)
气质研究发现,一些个体对环境刺激具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加工能力,更强的情绪和生理反应,更容易察觉细微信息以及更易受过度刺激等特点,而一些个体却相反,研究者据此提出了感觉加工敏感性(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SPS)模型(Aron & Aron, 1997)。该模型被应用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成为探讨个体-环境因素交互影响儿童多样性发展的重要理论模型(王振宏等, 2020; Pluess et al., 2018)。依据该模型,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是指儿童对环境信息的认知加工深度、情绪与生理反应大小、对细微信息的觉察、易受过度刺激等特征(Aron et al., 2012; Greven et al.,2019)。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体现了儿童的气质性差异,这种气质性差异也就是儿童对环境刺激反应的特质性差异。不同儿童的感觉加工敏感性不同,这种差异被认为是婴儿时期就已形成的稳定特质,同时也受儿童成长过程中环境经验的进一步影响,高感觉加工敏感性儿童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低感觉加工敏感性儿童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小(Greven et al., 2019; Pluess, 2015; Pluess et al.,2018)。高感觉加工敏感性儿童在消极环境中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风险会增加,在积极支持性的环境中会发展得更好,而低感觉加工敏感性儿童在消极环境或积极环境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都较小(Greven et al., 2019)。由于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不同,加之不同儿童所面对的环境影响因素不同,这种交互作用就促进了儿童多样性的发展结果(王振宏 等, 2020; Greven et al., 2019; Pluess &Boniwell, 2015)。
基于感觉加工敏感性模型,研究者开发了相关的测量工具,用于评估儿童的感觉加工敏感性,主要包括自我报告的高敏感儿童量表(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Scale-Self Report, HSC-Self Report)(Pluess et al., 2018)、父母报告的高敏感儿童量表(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Scale-Parent Report, HSC-Parent Report)(Slagt et al., 2018)、高敏感儿童评分系统(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Rating System, HSC-RS)(Lionetti et al., 2019)。Pluess等基于感觉加工敏感性理论模型以及Aron和Aron(1997)的感觉加工敏感性问卷,编制了自我报告的高敏感儿童量表(HSC-Self Report),用于测量8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的感觉加工敏感性。该量表包含12道题目,分为三个维度,即:易刺激性(ease of excitation, EOE),指容易受到外部和内部压力事件的刺激(如在短时间内做很多事情时会感到紧张不安);审美敏感性(aesthetic sensitivity,AES),指捕获审美意识或正面感官刺激(如被艺术和音乐深深打动)及低感觉阈限(low sensory threshold, LST),指容易对强光、噪音等外界刺激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唤起(如对强光和噪音的反应)。研究表明自我报告的高敏感儿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Cronbach’s α=0.72)(Pluess et al.,2018)。Slagt等(2018)将其改编成父母报告的高敏感儿童量表(HSC-Parent Report),该量表同样包含12道题目,分为三个维度,即: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及低感觉阈限,可以用来测量包括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的感觉加工敏感性,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Cronbach’s α=0.77)。Slagt等(2019)运用父母报告的高敏感儿童量表在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儿童中进行研究,结果同样证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Cronbach’s α=0.79)。
国外以往研究运用自我报告和父母报告的高敏感儿童量表,探讨了感觉加工敏感性与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交互影响。一项采用自我报告量表的大样本学校干预研究发现,通过实施反欺凌干预,具有高感觉加工敏感性的男孩相较于低感觉加工敏感性的男孩更容易从干预中获益,表现出受欺凌和内化症状水平显著下降(Nocentini et al.,2018)。Slagt等(2018)运用父母报告量表的研究发现,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和父母教养方式能交互预测学前儿童的外化问题,高感觉加工敏感性儿童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条件下表现出较多的外化问题,而在积极父母教养方式条件下表现出较少的外化问题。另外,研究也发现高感觉加工敏感性儿童比低感觉加工敏感性儿童更容易受到压力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更容易感知到家庭支持的积极影响(Scrimin et al., 2018)。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个体与环境因素交互影响儿童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
目前,自我报告和父母报告的高敏感儿童量表在西方得到广泛应用。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对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将基于感觉加工敏感性理论模型的基本观点,参考父母报告的高敏感儿童量表(Slagt et al.,2018),修订编制一套适用于测量我国学前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的父母报告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对学前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的概念、结构及影响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的结构和指标体系,初步确定了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的六个维度,除父母报告的高敏感儿童量表(Slagt et al., 2018)中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低感觉阈限三个维度外,依据儿童发展的感觉加工敏感性理论模型,加入加工深度、情绪反应性、对细微信息的觉察三个新增维度。加工深度被认为是感觉加工敏感性的核心特征(Aron & Aron, 1997),高感觉加工敏感性个体能够使用更深层或更复杂的处理策略来规划有效的行动,并会将注意到的事情与过去的经历和其他类似的事情联系起来并加以比较(Aron,2002; Aron et al., 2010, 2012)。情绪反应性被定义为个体容易出现更强烈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Aron et al., 2010, 2012)。高感觉加工敏感性个体会在更大程度上感觉和整合感官信息,以回应他人的情感状态,这可以促进或提高个体对环境细微之处的认识和反应(Homberg et al., 2016)。对细微信息的觉察是指在涉及到注意细微差别的任务上,高感觉加工敏感性个体会更多地使用与“更深”处理信息相关的大脑区域,因而在区分细微差别的知觉任务中的速度与准确率也更高(Gerstenberg, 2012)。因此,本研究将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低感觉阈限、加工深度、情绪反应性和对细微信息的觉察作为量表的六个维度。
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的易刺激性、低感觉阈限、审美敏感性三个维度的题目,通过对HSC-Parent Report(Slagt et al., 2018)翻译得到。由1名英语老师及3名心理学博士生进行翻译,随后进行回译,确保翻译的正确性。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的加工深度、情绪反应性、对细微信息的觉察三个新增维度题目的确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选择了3-7岁儿童气质量表(CPTS)(张凤 等, 1998)、3~7 岁儿童气质量表(NYLS)(汪向东 等, 1999)等能够部分反映加工深度、情绪反应性、对细微信息的觉察题目;二是由研究者结合理论基础和操作性定义,并与领域内专家以及幼儿园老师进行讨论编制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括37道题目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初始量表。
运用包括37道题目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初始量表,在西安市随机选取1所幼儿园内小班、中班和大班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第一次施测。共发放问卷212份,回收有效问卷197份。被试详细情况见表1中的样本一。
表1 被试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分布情况
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的计分方式采用7点计分,1到7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非常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不确定”“有点同意”“非常同意”“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表示感觉加工敏感性越高。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筛选题目,对部分题目做进一步修改。采用主成分分析及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自由提取出六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且删除了各因子上载荷值小于0.4的题目。此外,综合考虑条目内容的理论意义,对于存在轻微的多重载荷现象的题目,仍予以保留或进行修改,形成了23道题目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
运用23道题目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在西安市随机选取4所幼儿园内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第二次施测。共发放问卷980份,回收有效问卷909份。被试的详细情况见表1中的样本二。
对其中的312个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值为0.87,Bartlett检验p<0.001)。采用主成分分析及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自由提取出六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积解释率为57.25%。结合特征值和碎石图抽取因子,逐步删除7道各因子中载荷低于0.4、内容不属于同一维度,以及对统一因子影响显著但明显与其他题目不属于同一类的题目。对剩余的题目再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通过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提取出四个因子,累积解释率为54.80%,载荷范围0.45~0.82。四个维度分别为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低感觉阈限、情绪反应性,共16道题目。
对其中597个样本的四维度(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低感觉阈限、情绪反应性)16道题目的量表数据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对构想的多因素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四因素的模型拟合指标较低(χ2=418.11, χ2/df=4.18,RMSEA=0.07, TLI=0.80, CFI=0.83)。其中,情绪反应性维度的路径系数低于0.4,修正指数均提示该维度交叉载荷较高,删除后分别对剩余三个维度的题目重新进行估计,模型的拟合情况均得到改善,达到了可接受水平(χ2=117.71, χ2/df=2.35,RMSEA=0.05, TLI=0.94, CFI=0.95)。因此,删除情绪反应性维度,形成三维度(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和低感觉阈限)12道题目的三因素模型。
形成三维度12道题目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后,本研究进一步对该量表的信效度进行了检验。
在西安市随机选取3所幼儿园内小班、中班、大班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测试,进行信度检验、结构效度检验及效标关联效度检验,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27份。被试的详细情况见表1中的样本三。为考察量表的重测信度,正式施测间隔8周后,抽取第二次测试中200名小班、中班和大班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测试,进行重测信度检验,回收有效问卷151份。被试的详细情况见表1中的样本四。
3.2.1 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
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共12道题目,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低感觉阈限。采用7点计分,计分方式同上。
3.2.2 效标问卷
(1)负性情绪性。气质研究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表明负性情绪性与儿童的感觉加工敏感性呈正相关(Pluess et al., 2018; Slagt et al., 2018),因此,本研究采用儿童行为问卷-非常缩略版(Child Behavior Questionnaire-Very Short Form, CBQ-VSF)(Putnam & Rothbart, 2006)中的负性情绪性分问卷作为效标来考察问卷的效度。该问卷是在原儿童行为问卷(Child Behavior Questionnaire, CBQ)(Putnam & Rothbart, 2006)的基础上改编的。在本研究中负性情绪性分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2。
(2)神经质、开放性及外倾性。已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感觉加工敏感性与人格神经质和开放性呈正相关,与外倾性呈负相关(Lionetti et al., 2018;Pluess et al., 2018)。本研究采用杨丽珠(2008)编制的幼儿人格发展问卷中的情绪稳定性、智能特征及外倾性分问卷作为效标来考察问卷的效度。幼儿人格特质与大五人格结构相对应,其中,情绪稳定性对应神经质,包括8道题目;智能特征对应开放性,包括17道题目;外倾性包括9道题目。该问卷由教师评定,本研究将教师评定改为父母评定版。本研究中,情绪稳定性分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0,智能特征分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88,外倾性分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7。
研究采用Amos24.0进行结构效度检验,采用SPSS24.0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效标关联效度分析。
3.4.1 项目分析
选取样本三中数据进行项目分析。首先,该量表属于非能力测试,因此通过计算被试在答案范围内作答的程度作为量表“通俗性”水平,即难度指标(金瑜, 2005)。其次,各题目分数与各维度总分的相关系数作为题目区分度的指标。根据表2所示,各题目的难度介于0.59~0.88之间,区分度介于0.59~0.78之间,说明量表题目具有可接受的难度与较好的区分度。
表2 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各题目难度与区分度(n=527)
3.4.2 信度检验
信度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的信度良好。总量表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3,各维度 Cronbach’s α系数在0.60~0.70之间。总量表8周后重测信度为0.84,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54~0.64之间,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结果见表3。
表3 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数和重测信度
3.4.3 效度检验
首先,对527个样本进行结构效度检验,各指标均在测量学可接受范围,说明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的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及低感觉阈限三因素结构效度良好(χ2=131.19, χ2/df=2.57,RMSEA=0.06, TLI=0.91, CFI=0.93)。12道题目的因子载荷见表4,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见图1。
图1 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表4 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完整版及载荷值(n=527)
其次,总量表、审美敏感性维度及低感觉阈限维度均与幼儿人格中的智能特征和外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呈显著负相关;与气质中的负性情绪性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的效标效度是合理可接受的(见表5)。
表5 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r)
本研究基于Aron和Aron(1997)提出的感觉加工敏感性模型,参考已有西方的HSC-Parent Report(Slagt et al., 2018),并结合中国文化背景下对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的理解,提出并修订了一套适用于我国学前儿童的感觉加工敏感性测评的三因素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在修订过程中,对题目进行多次修改和筛选,并对三因素模型进行了验证,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最终确定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其中,修订后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共包含12道题目,包括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及低感觉阈限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4道题目。
在本研究中,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3,各维度的 Cronbach’s α系数在0.60~0.70之间,该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Boterberg & Warreyn, 2016; Slagt et al.,2019; Slagt et al., 2018)。此外,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84,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54~0.64之间,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12道题目的三维度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与英文版的HSC-Parent Report(Slagt et al.,2018)相比,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中易刺激性维度与审美敏感性维度的题目与原维度基本保持一致。HSC-Parent Report中的低感觉阈限维度主要涉及噪音及含有暴力的内容,如“我的孩子不喜欢观看那些有很多暴力内容的电视节目”,“巨大的噪音让我的孩子感到不舒服”,以及“我的孩子不喜欢吵闹的噪音”(Slagt et al.,2018)。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不同的社会环境,这些题目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学前儿童。此外,感觉加工敏感性得分较高的儿童还对诸如强光、被触摸、强烈的气味等更广泛的外部刺激同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Aron & Aron, 1997; Greven et al.,2019)。因此,HSC-Parent Report中低感觉阈限维度的题目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有研究指出低感觉阈限被定义为对细微的外部刺激的敏感性(Pluess et al., 2018; Smolewska et al., 2006),所以本研究在原有量表的基础上新增了对细微信息的觉察维度,主要测量儿童对刺激差别量的感知与识别。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对细微信息的觉察维度的部分题目与低感觉阈限维度的部分题目聚合到了同一维度,因此,本研究将这部分题目都归入低感觉阈限维度,即英文版HSC-Parent Report(Slagt et al., 2018)中的低感觉阈限维度更多地测量了儿童对刺激绝对感觉量的感知与觉察,而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中的低感觉阈限维度不仅测量了儿童对刺激绝对感觉量的感知与觉察,同时也测量了儿童对不同刺激差别量的感知与识别,综合地考察了儿童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
在国外编制与修订的父母报告的高敏感儿童量表的研究中,使用气质问卷中的负性情绪性分问卷和人格问卷中的神经质、开放性与外倾性分问卷作为效标问卷(Slagt et al., 2018),本研究也采用适合中国学前儿童的幼儿人格发展问卷(杨丽珠, 2008)中的智能特征、外倾性与情绪稳定性分问卷和儿童行为问卷-非常缩略版(Putnam &Rothbart, 2006)中的负性情绪性分问卷来检验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的效标效度。已有研究表明,儿童的负性情绪性气质特征也是某种特定环境因素的敏感性因子,高负性情绪性儿童在积极环境中发展得更好,在消极环境中发展得更差(高鑫 等, 2018; 王振宏 等, 2020; Pluess & Belsky,2013)。因此,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的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及低感觉阈限三个维度及总量表均与气质中的负性情绪性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该量表具有可接受的校标效度。此外,易刺激性维度、低感觉阈限维度与幼儿人格中的情绪稳定性(对应人格中的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其敏感性的分值越高表明情绪稳定性越差。本研究还发现审美敏感性维度、低感觉阈限维度与智能特征(对应人格中的开放性)、外倾性呈显著正相关,这些研究结果与国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Pluess et al., 2018; Slagt et al., 2018)。总量表与幼儿人格中的外倾性、智能特征呈显著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感觉加工敏感性也是一种与人格结构相关但又不同的特质(Aron &Aron, 1997)。这些结构都说明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效标效度是合理可接受的。
修订后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但为了保证量表的稳定性和普遍适应性,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测试人群,对其进行进一步验证,以便最终修订出普遍适用于我国学前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测评的量表,为开展感觉加工敏感性测量研究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从而推进我国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相关研究的发展。另外,修订后的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没有区分父亲报告还是母亲报告,未检验父亲与母亲报告的一致性。因此,未来研究可采用父亲报告和母亲报告两种报告方式分别对量表结构作进一步验证。
(1)中文版父母报告高敏感儿童量表共包括12道题目,包括易刺激性、审美敏感性及低感觉阈限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4道题目。(2)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测量我国学前儿童感觉加工敏感性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