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为,梁益铭,马季容,杨姝君,郑建强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西安 710065)
在现代海战中,作为主战武器的反舰导弹从发射开始,就处在敌方天、空、地各种传感预警系统的监视之下,敌方利用预警信息,就会引导其舰空导弹、“密集阵”火炮等进行拦截。为了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新型反舰导弹都采用机动变轨弹道。所谓变轨弹道,是指为了增加敌方对我反舰导弹的预测难度,并尽可能缩小敌方反应时间,提高突防概率,反舰导弹从发射开始,在燃料消耗、导航精度和作战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实现的弹道轨迹变化。顾文锦等采用比例导引进行机动弹道设计,未考虑接近目标时攻角过大问题;庄益夫等采用变结构导引律进行机动弹道设计,但是由于引入符合项,存在抖振问题;毕开波等分析了导弹机动变轨的突防效能,但仅限于几种典型的机动变轨方式。
基于Kappa制导算法,文中提出一种大气层内机动变轨方法,可实现导弹任意方位的大空域变轨,且攻角变化缓慢,过载分布合理。
Kappa控制算法应用于大气层内的中制导,也可解释为使导弹末速最大的中制导方法,这对于打击远距低高度目标是非常关键的。
用来表示弹目相对距离的垂直投影,视线角可以写成:
(1)
当较小时,视线角可表示为:
(2)
视线角速率可以表示为:
(3)
设导弹和目标不机动,接近速度近似为常值,即:
(4)
以向量表示预测拦截点的位置;向量表示导弹当前位置;为导弹速度;为期望的导弹末速,则比例导引可写成:
(5)
更一般的,可表示为:
(6)
式中:,为比例系数。
根据制导方程:
(7)
式中:为弹目距离;为导弹速度大小;为导弹质量;为=+分量确定的阻力;为推力;为升力系数。
为了保证末速最大,系数,的最优值分别为:
(8)
当→0,→0时:
(9)
由于制导指令生成于惯性系下,不存在比例导引视线系转序问题,只需给定终端速度方向矢量,即可实现导弹以任意方位攻击目标。
导弹采用虚拟目标变轨方式,给定一系列三维坐标点(,,),=1,2,…,,≠≠,将每一个坐标点看做一个虚拟目标,利用Kappa导引实时生成过载指令,形成一条光滑的轨迹,使其通过所有坐标点,并满足限制条件||≤max。
Kappa制导本质是通过抑制视线的旋转来达到命中目标的目的,若目标速度为零,则在命中点附近导弹速度方向将收敛于视线方向。记
(10)
若Δ=+1-或Δ=+1-较大时,则切换目标后指令会有较大的跳变。考虑改变命中点的速度方向。
若三点共线时,即
(11)
则曲线在(,,)处的导数为:
(12)
若三点不共线时,设过三点的曲线为一空间圆,圆心为(,,),半径为。
由三点到圆心距离相等,可得:
消去,得到:
(14)
记为:
(15)
又圆心与三点共面,则:
(16)
展开记为:
+++=0
(17)
则:
(18)
于是空间圆由以下两式确定:
(19)
对式(19)求全微分,得到:
(20)
则曲线在(,,)处的导数为:
(21)
记
(22)
则(,,)处速度的矢量可以表示为:
(23)
当导弹接近目标时,g会趋于零,制导指令将发散,导致切换指令出现大的跳变。给定一个切换距离,当弹目距<时,即切换到下一个目标。
(24)
式中:为当前时刻;为切换时刻;Δ为切换时间。
综合上述分析得到:
(25)
对提出的变轨制导律进行六自由度仿真,导弹方程组参考文献[7]。弹道形式为跃起弹道。设导弹速度为600 m/s,以m为单位给定5个目标点:(5 000,1 000,1 000),(10 000,1 500,1 500),(20 000,1 000,1 000),(30 000,1 300,1 300),(40 000,0,0)。||<10°,||<10°,当弹目距<300 m时切换到下一虚拟目标,过渡时间Δ=2 s。仿真结果如图1~图4所示。
图1 轨迹
图2 弹目距
图3 攻角
图4 侧滑角
图1为导弹三维轨迹,可知导弹光滑的经过所有预设的虚拟目标点。图2为弹目距,导弹按照预设的切换条件切换4次,最终脱靶量几乎为零。图3、图4分别为导弹攻角和侧滑角,攻角最大为1.8°,侧滑角最大为1.3°,满足指标要求,且攻角变化缓慢,过载分布合理。
研究了基于虚拟目标的大空域变轨技术。采用变轨弹道可以充分发挥导弹的机动能力,从而使拦截弹无法准确预测弹道,极大的提高导弹的突防效能。基于Kappa制导律设计了变轨弹道,通过空间圆确定虚拟目标点的速度方向,减小了目标切换引起的指令跳变。采用二阶平滑方式,使过载指令平滑过渡。该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机动弹道设计的灵活性,且过载分布合理,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