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婷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京 21115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发展不仅体现在金融资源规模增长上,更体现在金融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以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等方面。社会资源配置是指以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代表的社会经济资源在不同行业(部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投入使用、安排和布置,是对全社会的物资资源所进行一系列安排、分配和搭配。因此,金融资源配置就是指在一定经济制度下,金融资源配置主体通过资源配置机制在各个生产经营者、行业(部门)、地区之间进行金融资本数量和投向上的分配组合,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则是指对金融资源配置过程效果的评价,即金融资源配置主体通过资源配置机制对金融资本在各个生产经营者、行业(部门)、地区之间分配的有效程度,它能够反映金融对实际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和效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选用存贷比来衡量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总体效率水平及其发展变化。存贷比是一个区域金融机构在某一时期的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的比值,反映了该区域存款转化为贷款的能力,从而反映储蓄转换成投资的能力,这一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通过对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江苏省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后,可以得到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测评结果。图1表明,2006—2018年间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总体效率呈稳步提升态势,2018年突破了0.8,但仍有提升空间。江苏省13个地级市在2006—2018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如图2所示)表明,13个地级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着一定的差距,将13年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均值由高到低排序,排名第一的南京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指标均值是排名最后一位徐州市的1.4倍。图3表明,2006—2018年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金融资产配置效率水平的发展变化,13年间三大区域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均稳步提高,其中苏北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速度最快,已逐渐赶上甚至超过苏南地区。
图1 2006年—2018年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存贷比)
图2 2006年—201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金融资产配置效率水平(存贷比)
图3 2006年—2018年江苏省三大区域金融资产配置效率水平(存贷比)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改善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从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角度,分别对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水平进行测评,能够达到分析研究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各类功能作用发挥程度的目的。
金融资源配置经济效率是指以同样的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投入取得最大产出,可用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除以江苏省贷款总额来衡量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经济效率。金融资源配置社会效率是指金融资源配置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促进和支持程度,体现了金融资源配置的社会发展促进作用。由于不同产业部门利润率存在差异,作为一种稀缺生产要素的金融资源的配置也是存在差异的。鉴于包括农业在内的第一产业往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可用江苏省第一产业增加值除以江苏省贷款总额来衡量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社会效率。金融资源配置生态效率是指金融资源配置是否有利于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即金融资源配置能否有效支持低能耗、低污染产业的发展。鉴于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往往集中在第三产业,并且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研究用江苏省第三产业增加值除以江苏省贷款总额来测度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生态效率。
通过对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江苏省2003-2017年间相关数据的运算,分别得到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以及生态效率发展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15年间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先升后降,基本保持平稳;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社会效率有所下降;而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的生态效率有所上升;并且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经济效率远高于生态效率,而后者又远高于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社会效率。图4反映出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鲜明特点,即从不同功能的角度进行考量,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发展不平衡。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经济效率较高,并且对低能耗、低污染的生态产业支持力度在逐年提升,但是对农业等社会薄弱环节产业的支持却一直比较有限,并且不断下降。
图4 2003年—2017年江苏省金融资产配置经济效率、社会效率以及生态效率走势
金融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金融市场中实现。通过金融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使金融资源不断地流向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通过不断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完善金融市场,构建有广度、深度和流动性的金融市场体系,有助于提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降低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提升金融普惠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持续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疏通金融市场传导机制,使金融市场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进而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自主性和有效性,达到提升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顶层结构设计,优化资本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三农企业、小微企业、绿色生态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此外,还要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高金融市场竞争力,发挥“鲶鱼效应”,进而提高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主体,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中介,因此,优化金融机构体系,能否有效促进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直接关系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能否提升。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江苏省大型股份制银行的战略转型,发展江苏省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优化银行信贷结构,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支持社会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产业升级,助力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鼓励江苏省金融机构克服疫情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积极开展业务、产品、服务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为储蓄高效转化为投资提供丰富的金融市场工具,从而更加有效地配置资金,缓解各类企业特别是三农企业、小微企业的资金瓶颈制约。此外,要促进江苏省金融机构对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应用,加大金融科技高端专业人才引进,降低金融机构经营成本,从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高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在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导向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从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目标和需要出发,积极强化政府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补贴政策等各类政策和社会制度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弥补金融市场调节的缺陷。一方面,要通过政府政策与制度,引导金融服务江苏省实体经济。十九大报告指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中,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府政策和制度,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优化信贷配置,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鼓励绿色金融发展,在提高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经济效率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此外,要通过政府政策和制度,引导并促进银企合作、地区经济合作、人才和技术交流、信息共享,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积极发挥金融聚集的协同效应、规模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以及竞争效应,促进金融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最终达到促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和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繁荣发展良性互动的目的。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基础条件。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加快江苏省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城乡征信制度和体系,建设互联互通的社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健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制约机制。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江苏省社会信用环境。在积极培养社会信用观念,树立诚信典范榜样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强化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同时,促进多种信用形式的有机融合,相互渗透,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优化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提高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此外,还要大力培育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评级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机构,并吸收借鉴国外先进行业准入和监管经验,提升专业中介机构专业诚信度与服务能力,进而提升资信审计报告和评估报告的质量,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金融法治环境。完善金融法治环境在厘清金融市场交易规则,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规范引导金融创新行为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从而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