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艳 缪以恒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全球媒体格局以及国际舆论场域已经发生变化,虚拟社区、自媒体等成为国际传播的线上补充,口语传播水平却面临良莠不齐、缺乏规范的窘境。让世界读懂中国是建立高质量国际合作的重要前提,需要以官方与民间两类传播主体的口语传播能力提升为重要实现路径,有关各方需要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口语传播能力。
【关键词】口语传播力;语言能力;核心素养;自我提升
一、引言
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VR 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全面、深入影响当下国际传播格局及未来走向,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虚拟社区、自媒体等成为国际传播的线上补充,我们不得不思考其中传播因子“人”的传播能力和效果,尤其是网民更加深刻地参与到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中,更应该注重最基本最原始的传播——口语传播。国际传播新形势下,需要加强口语传播能力的研究,以应对因媒介生态的变化所带来的新变动和新要求。
二、口语传播能力及其现存问题
(一)口语传播能力及其重要价值
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的原型和本源,是人类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组织、发送、反馈信息并产生有效互动的一种传播行为,口语传播研究主要关注人类借助“口说语言”或者“言谈”产生影响的过程。口语传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传播样式,无论是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还是辩论、表达、演讲、吟诵、说服、播音、主持、解说等诸多形态都是口语传播。它不仅建构了人类世界观,而且往往也内向操纵着人类的社会行为与习惯。笔者将口语传播能力界定为:传播者依托语言基本功,充分整合、运用信息,挖掘信息潜在意义,通过话语艺术与技巧,结合恰切的副语言符号,将信息文本的本质内涵与隐喻意义同差异化的受众诉求、媒介平台以及传播环境有机融合,确保信息接受者理解、会意与共情,进而达成有效沟通的能力。
媒介环境学派核心人物沃尔特·翁曾说过“一切言语都植根于口语之中”“它是一切传播的基础”。在国际传播的全媒体时代,众多介质传播中,以人的感官接收系统为划分依据,口语传播是最原始、最本源的传播,具有全息、直观、高效等特点。传播主体的口语传播能力的高下往往关系着其能否准确、恰当地传递信息、表明态度,展现中国立场与风范,进而促进国际间理解、信任甚至达成合作,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现存问题及挑战
1.国际传播主体多元化,水平参差不齐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格局以及国际舆论场域发生了变化。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推动国际舆论场从国家和媒体主导向国家、媒体、企业、社会组织乃至广大网民多方参与过渡。尤其是“全员媒体”时代使得人人传播成为现实,在国际传播中,传播主体多元化、丰富化,但也呈现出草根性、反权威性等特点,面临着良莠不齐、缺乏规范的窘境。
2.受众的主动性、参与性增强,要求同步提升
全媒体时代,传者和受者的身份随时转换,受众在认知、态度、行为及审美等多方面发生转变。其一,主动性增强。受众会对信息进行对比与选择,并主动参与整合传播的部分环节,实时评价分享,对于媒体的态度不再完全是仰视或被动接受,逐渐强化个人思维与观点,批判意识提升,体现出较强的主体意识。其二,参与性增强。受众一方面延续着口碑传播的传统节目观后评价方式,另一方面会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BBS、论坛等虚拟网络社群以及节目的官方微媒体矩阵即时评论节目内容,裂变式传播个人观点,且彼此间进行着有效互动。国际传播背景下的口语传播如何考察到网民在属性、反馈机制、信息传播机理、内容偏好、传受心理、技术应用等层面的差异性,选择最适合的传播形式或渠道深度融合以达成最优传播效果是传播主体面临的挑战。
3.新传播语境及责任
新形势下,以创新媒体技术形态、变革国际传播理念、传播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的中国国际传播理论探索与实践不断开拓创新。新旧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方式不断更新、丰富,当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剧变促使传播语境也在发生变化,多元主体交织的社交化、移动化、数字化环境中,沟通更加自由通畅,但一些谣言、非法信息也随之出现。传播者应顺势应变,充分考虑新语境变化,担起传播主体责任,当好真实信息传播的守望者、把关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实现文明传播。
4.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亟待提升
目前还有不少传播主体对于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传媒生态了解不深,这样在国际传播中就不易于坚持客观立场,较难保持理性分析,接受群体的认可度就不高。有些传播主体,甚至一些有影响力的大 V 在傳播中自说自话、直白生硬,甚至出现不当言论,就会使传播对象反感、感到威胁,有些传播主体认知有限,缺少国际视野,一些过激言论或偏激行为可能会被国外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用、传播,产生误解, 造成无法挽回的不良影响,因此,提升国际传播主体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势在必行。
三、建议和对策
在国际传播主体中,既有官方(专业)传播主体,也有民间传播主体。笔者针对两大群体给出以下建议。
(一)官方(专业)传播主体:注重语言能力+核心素养提升
1.语言能力培养
语言能力方面,应通过口语表达基本功、即兴口语能力、修辞艺术使用、话语逻辑转变、叙事策略更新和副语言运用等的专项训练来提升传播主体参与国际传播的水平。
扎实的吐字归音和气息运用,能显示出传播者的精神面貌,增加交流对象的好感,恰切的表达技巧能够增添口语传播的审美性及韵律,可以使交流者心无旁骛地理解信息内容;即兴口语表达要求传播者在密集的信息和紧凑的语流中,善于发现和筛选有价值且具有时效性的信息切入点,进行话题新鲜点的发现和提炼,通过语境感知和氛围营造,结合已有知识储备进行思考、整合、组织语言;在口语传播中善用修辞艺术,在语音、词汇、句式、辞格等方面采取修饰性和策略性的表达方式和手段,可以使表达富有感染力;清晰的逻辑决定话语表达的规范性和缜密性,时刻影响着传播效果的走势,传播者要重视认知逻辑、文化逻辑、结构逻辑和表达逻辑4个层面的不同和转换;在国际传播中,通过小人物视角叙事、情感引导叙事、善用对象国话语体系叙事,有利于国外受众的接受和认可,也更适合当下小屏传播、多媒体传播的趋势;传播主体还可利用眼神、表情、手势、站姿甚至着装、发型等副语言来辅助表达,起到补充、强调、否定、重复等作用,增强传播效果。
2.核心素养构建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必备的文化素养、国际化通识积淀和专业的公关处理等技能的培育来构建传播者的国际传播核心素养。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确保传播者口语传播的精准到位;作为知识传播和教育传播的载体,国际传播主体的文化积淀、人文学识也通过其口语表达传递于受众。必备的文化修养则是对人文文化、科技文化中的部分学科有了解、研究、分析、掌握的技能,具备独立思考、剖析、总结的能力;传播主体应具备一定的国际化通识积淀。国际化通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传媒和语言5个层面。通用知识是传播主体精确理解新闻语义、明确立场、即时改善态度以及独立进行决断的关键支撑;传播主体应重视风险甄别、评估、认知和管控等能力的改善,补充专业技能和国际常识,有效借助专业权威和语境分析进行“参与式风险沟通”。①当危机产生之时,应第一时间获取国家或所属组织的统一口径,通过完善的风险决策规避谣言、舆论所带来的情绪恐慌,进而重构社会信任与维护国家形象。
(二)民间传播主体:注重自我提升+外部助推
1.自我提升
(1)听、看、思、说、练,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虽是最本源、最基础的传播方式,但要做到逻辑清晰、表达恰切也需要一定的积累和练习。民间传播主体可借助学习软件或多与专业人士交流并通过聆听、观察、思考,结合自身情况多说勤练,在科学用声、表达技巧、话语策略等方面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甚至可以进入高校进行专业的研修学习。
(2)开拓视野,提升修养
开阔的视野是传播者理性、全面思考的基础,也是增进与他者互信、互鉴和共享,减少知沟、避免冲突摩擦的保证,应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保持“开眼看世界”的态度,不断开拓视野,提升自身修养,才能逐渐形成世界广泛接受的通用文化。
(3)发挥自身职业优势
优质的传播内容是口语传播力的基础。国际传播主体丰富多元,来自不同行业、领域,每个行业都有所属群体共同的能产生共鸣的职业共同体故事。在国际传播中,应鼓励来自不同行业的民间传播主体的口语传播更多涉及所属职业共同体的故事,以话语内容的接近性来缩减文化差异,建立主体间的强关联关系,增强情感亲近,提升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合。
(4)保持政治敏感
国际传播中需要较高的政治敏感,民间传播主体相较官方传播主体的政治敏感低,其可能会被同化、被意识形态霸权者劝诱。因此,要加强自身政治素养、主动学习理论并联系实践,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家方针政策,避免被不良势力影响利用。
2.外部助推
(1)相关部门应重视
中央和地方的宣传及教育主管部门应通力合作在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中重點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开展语言类、艺术类、中外交流类相关活动,增强民众传播意识,提升全民口语传播水平。
(2)发挥主持人等专业传播主体的典型示范作用
主持人等专业传播主体的口语传播能力是经过专业院校培养、打磨,经工作实践捶打、历练以及用人单位激发、提升而型塑的,他们条理清晰的头脑、准确规范的吐字、恰当贴切的表达技巧、自如大气的风度,能够显现出较强的专业导向性。另外由于经常处于媒体国际传播的窗口位置,可以接触到前沿的信息、新鲜的理念,其口语表达具有明显的示范价值,能够形成一定的辐射效应。
注释:
①刘婧:《风险管理的人文导向》,北京出版社2010 年版,第 196 页。
(作者王文艳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讲师;缪以恒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
本文系中国传媒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两性一度’的播音主持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2101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