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明
熊小添 眉山市三苏祠诗书画院三级美术师,四川省美协会员,乐山嘉州画院画师。曾获四川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和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袂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川促会书画艺术展”二等奖,入选四川省青年美展、省钢笔画展、省抗疫画展等。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熊小添山水画集》。
熊小添山水画的精神启蒙来自幼时所受四川嘉州画派之影响。清代书画家张船山有诗云:“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潺绕郭流。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旧时嘉州画院就坐落在凌云山顶,与乐山大佛相距不足百米。先贤苏东坡留恋乐山大佛:“少年不愿万户候,亦不愿识韩荆州。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正是这山雄水秀、丹壑争流、人文兴盛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游于传统山水语境又恣意创新求变的嘉州画派,其创始人李琼久和李道熙先生,堪称那个时代最有开拓精神的先驱,他们作品中表现出的画境、画艺、画品,正是博大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写照,更具有令人钦佩与追求的无尽情愫。
成长之际,小添长期受教于中国美协会员、乐山市美协主席陈烈先生和四川省文史馆馆员、中国致公画院副院长、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程峰先生,打下了素描、水彩、写生的坚实基础,也打开了感知自然、体会生活的视界,让其领悟到写生是离人生最近的绘画方式,它不是鸿篇巨制,却是人类感受的直接反映,最朴实、最真切、最直击人心。随老师学习,仿若悠游山水,看风云变幻、摹世态人情、画心之所向,练下的是童子功,学到的是情操陶冶与人格修养。
2015年起,小添跟随我专攻山水画。深入研习唐宋元明清诸家,大量临摹沈周、文征明、龚贤、石涛等先贤,深入峨眉山和蜀中各地写生,拜谒自然山川,感悟笔墨构成,融入诗韵情怀,展现胸中丘壑。一路走来,收获良多。小添山水画具有“诗性情怀”,即来自生活的感悟、来自人生的追求。来自生活的感悟,即古人所说的“外师造化”,而在“外师造化”时,最关键的是要用画家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令自己心灵震颤的东西。画家与普通人同处于生活中,画家之所以成为画家,就在于他没有停留于普通人的过日子阶段,而是不断深入生活去写生、去捕捉鲜活的生活素材与独特的创作灵感,转化为作品的思想、艺术的追求、时代的精神。如《雪霁》《化境》《芳华》。
黄宾虹先生总结山水画创作过程有一句话:“登山临水,坐望苦不足,山水我所有,三思而后行。”即用心灵跟大自然对话,细致观察,抓住最有特点的瞬间、最能打动心灵的地方,然后从容下笔。从生活到作品明显要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体察、感悟生活;第二阶段是将生活感悟与人生追求熔冶为诗性情怀;第三阶段是将诗性情怀发而为形,形成笔下丹青。潜心通感,扪心作画,虚心做人,概莫能外。如 《阳春水韵图》《沈周诗意图》 等。
屈子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传承先贤、尽写山川、描绘时代、发扬文化任重道远。恰如凡·高所言:“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从去年起,小添正式供职于眉山市三苏祠诗书画院,开始专注创作东坡诗意山水画,如《东坡春意图四屏》等,这几幅画在笔墨语言的经营上,既有对传统笔墨的理解,又有对当下形式语言的突破,在她的作品当中,图式语言打破了传统的表現手法,更多表达方式具有自由性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