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霞
本文通过分析福建智造业发展概况,为福建智能制造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下提供一条跨企业成本协同管控的新途径。主张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从战略与组织保障、基础设施搭建、平台应用、业务模块和效能效益评价 5 个部分来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福建智造业新型成本管控体系,并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环境成本数据质量控制对策。最后,对提升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福建智造业成本控制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言。
一、前言
2012 年,工业互联网的定义由美国 GE 集团在其发布的白皮书《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中提出,其主要内容为利用工业自动化、数字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重建世界的工业体系。智能制造是指制造业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服务以及管理中的活动糅合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的新型技术,实现决策、控制的自动化和执行的精准化。成本管理是增强公司效益、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关键。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动态优化企业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于实现福建智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的福建智造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基础
针对福建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形势,为推动发展智能制造业,福建省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变提升实现福建智造。为贯彻《中国制造 2025》规划,驱动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制定了“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九条措施”,确定了智能技术装备等主攻发展方向,预计行业规模超千亿元、要形成二十家核心骨干智能企业等目标。发布了如《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福建实施〈中国制造 2025〉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作为福建制造业重点市泉州,为推进智能制造技术的工业转型升级,市政府颁布了《泉州制造业 2025 发展纲要》和《关于加快“数控一代”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争取更好地实现泉州“数控一代”全省示范性基地,争当我国制造业领头羊。同期,在福建还先后设立了省智能制造业发展推进会、省智能制造业专家委员会,以构建地方信息交流平台,强化各方协同,进行共享和集成合作。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再加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对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重视,为进一步深入推动福建智能制造业科技和产业,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发展基石。
(二)发展现状
福建对智能制造业发展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已筛选两批共二十余家智能制造业试验示范企业,其中福、厦、泉等地的智能制造业发展相对较好,入选企业也较多。福建省的智能制造业进展速度很快,在多个领域已作出重要成绩,如机器人生产技术、电子显示屏控制技术、水暖厨卫产品生产工艺关键技术、电子轴承及复杂控制系统等;目前建成了 8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 个国家工程研发中心、11 个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器;具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33 家;突破了一批长期以来依靠进口的高档技术装备制造问题,如半导体感光晶片、高档数控机床等;培育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福建省的规模以上工业研究费用占企业主要业务收入持续增加,生产技术中达到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有 45 种,超过国内领先水平的有 81 种,有效国家发明专利 12768 个。厦门市智能生产企业数量将近 40家,拥有云端计算中心等一批信息服务平台,市政府制定了《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中小型公司在智慧生产、创新和两化融合、研发创新、企业品牌建设、工业信息服务化和物联网开发与应用等领域的融资补贴,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到千万元。但和国内先进省份比较,差距很大:第一,智能制造行业起步相对较晚,而福建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大公司规模也相对偏小,知名大公司都没有,龙头效应也不够,而且相关的基本配件和技术海外依存度较高。其次,科技理论比较单薄,技术创新研究成果欠缺,福建的重点研究学院也很少, 985 大学 1 所、211 高校 1 所,重点科研机构也较少。最后,福建的传统工业产品仍占比相当大,新兴产业占比较低。
三、基于工业互联网环境的福建智造业成本控制体系构建
(一)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成本管控体系层级构建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业成本管控体系可按以下五个层级来构建:
(1)战略及组织保障。成本管控体系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石,首先要在企业战略上进行规划,并在组织上给予保障。该阶段主要涉及企业数字化策略制定、机构与企业人才准备、投资三个方面的发展规划,主要用于为企业对工业及互联网平台进行应用而制定发展策略及资金和组织等方面提供全面保障。
(2)基础设施搭建。该阶段,主要涉及基础设备搭建、大数据基础设施管理、异构互联网融合技术以及网络安全等四大方面的基础设施构建,重点为企业应用工业平台提供所需要满足的基本技术设备要求。
(3)平台应用。该层次主要分为设备上云、周边云协同、服务上云、大数据挖掘应用、工业 APP 应用和创新服务五大模块,用以提升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功能与业务。
(4)业务模块。该层次主要涵盖了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个性化订制、网络化协作,以及服务化延伸等五大方面的服务模块,用以提升公司通过工业互联平台进行具体业务上的服务。
(5)效能效益评价模块。该层次主要包括对企业实施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成本管控体系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竞争力提升方面的评价,并通过数据为提升这三个方面的效能效益提供指引与改进方向。
(二)基于工业互联网环境的福建智造业成本数据质量控制对策
1.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成本大数据的特点
数据分析已逐渐成为智能制造公司的核心价值。由于成本数据分析运用度越高,其公司的整体经营发展效益也越高,所以对成本大数据分析的统计质量管理也十分必要。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成本大数据分析具备如下特征:(1)量大。很多数据感知设备被广泛接入制造体系中,部分公司数据量已超过了 EB 量级;(2)产生时间快。智能制造生产速度相当快,数据生产和采集频率可达到毫秒级;(3)模态多样化。智能制造的信息有结构性、半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信息;(4)价值密度相对较低。智能制造大数据的价值密度分布还不够均匀,存在“二八定律”即 20%的數据占 80%的价值。gzslib2022040114242.成本数据质量问题的表现
相对传统数据分析,智能制造成本大数据分析架构更复杂,涵盖范畴更广阔,成本数据质量问题如下:(1)数据采集的数据源较广泛,不同数据源之间存在冲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质量的可靠性极为重要;(2)数据的规模很大,如果数据获取、存储、计算等环节存在错误,传统人工检错方法无法适应海量的数据检查,无法快速找到存在问题的数据,无法及时提取出有效、有价值的数据;(3)数据处理生产速率较快,而且错综复杂,易产生不一致的数据;(4)由于数据处理来源类型复杂多样,具有各种结构形态的数据,使得在不同的数据源间,甚至同一数据源内部,出现了矛盾和不统一的现象,再加上数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各部门配合,大大提高了数据中出现问题的概率。
3.提升成本数据质量的对策
(1)构建成本数据质量评价规范。智能生产下的成本大数据品质评估,要兼顾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准确度。完整性是判断数据能否符合实际生产运营要求的关键,一旦数据波动超过正常范围,就要准确找出产生变化的环节和根源,为调整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案提供数据支撑。一致性是检验收集的大数据与实际生产数据是不是一致,但因为大数据总量庞大,逐步检测不可行,需要通过合规记录法来检验大数据能否符合需求。最后,准确度更多用来分类和记录某些个体数据错误。
(2)全面实施成本数据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监控。通过分析所采集数据源的品质,人们能够全面认识和把握生产数据的品质。然后经过与历史数据的比较,就可以对大数据质量控制水平作出评价,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地处理办法,以便于逐步提高大数据分析的数据质量水平。
(3)构建成本数据质量提升工作制度。大数据质量问题来源包括:信息方面、技术方面、过程和管理方面。不管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数据质量的问题。所以要对问题产生的源头做出系统性剖析。
四、提升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福建智造业成本控制水平建言
(一)完善工业互联网政策体系
和其他地区比较,福建工业网络的发展和优势也各不相同。在政策设计时,要全面参考国内发达区域成功经验,健全福建工业网络顶层规则系统,并强化在资本、人力、科技、融资、税务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为福建工业互联网发展营造良性社会发展环境。具体内容主要有:(1)加大对产业网络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运用模式创新等相关工作的统筹规划与政策协调,积极推进产业网络和实体经济的深入融入;(2)改进政府监管模式,建立支撑新兴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新型体系,努力营造公开、共享、包容、创新、公平的良好发展环境;(3)进一步健全福建工业互联网发展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健全有关规章制度,以逐步完善福建工业互联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二)打造并发挥大平台的引导作用
目前,福建已引入了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保研究院、国家海岛研发中心等国家的重点研究机关和大型高新技术项目。中国机械科学总院海西分院等 15家国家重大研究机构也已扎根于福建,并起到了技术龙头效应。要更加发挥大平台的带动功能,通过主动加强科技研发,集成社会化创新发展的公共服务资源,着力推进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福建经济的转变升级。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中小型公司之间的合作交流,并通过建立常驻专家组,具体指导企业研发示范项目,推动智能制造业蓬勃发展。
(三)发挥云端数据对跨企业成本管控平台的动态支持作用
通过在工业网络平台上构建高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公司能够动态、连续地监测整条供应链。并使得工程项目的初期成本费用设计工作,以及成本费用管理技术手段与方式能有效运用。在这些工业网络应用模式下,业务一经产生,即能够利用网络终端进行审批与管理,录入与具体业务有关的会计信息,办理成本费用监控、核算等有关会计服务,以及对传送在云平台上的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并且不断改进与完善整套成本费用管理体系。这将使成本费用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不断下降与合理控制。
(四)要提升基于工业互联网环境的成本控制信息的全面性
成本主要出现在企业经营业务流程中,而且是高度系统化的。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以及企业售后服务的运作都会产生相关的成本。由于是系统的问题,就必须系统化管理与监控。通过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管理者就能够全方位地掌握包括企业原材料库存量、供货商网点分布、关键物流方法和物流成本等信息;利用企业云端平台上的原材料库存信息,设定企业最佳的生产时机和最优经济订货批量,由此减少企业的仓储成本;利用企业云端查询供货商网点的分布,设定最终调拨地点,由此减少企业的配送成本;通过对云平台上制造流程中的有关成本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进行实时数据分析,严格控制产品流程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利用流程管理提高产品品质,还能够减少由于产品不合格所形成的售后成本。公司利用这些更加全面、系统的管理,将使得公司整体业务流程成本控制达到最优化,进而给公司带来更大价值。
(五)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快闽台对接,主动开拓境外合作开发
福建方面要充分发挥闽台民众的地缘、人缘等优势,全力推动闽台协作,加大企业研发合作,共同培育发展数控装备与智能装备行业。在闽台协作方面,近年来,福建机械工具行业协会联手台湾工院,已形成了一批由闽企和台企的协同研究项目,并共同开发了一批数控加工专业设备。在海外协作方面,要充分发挥福建省“海丝”核心地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与海外研发合作和項目协作的力度,如中科院海西研究所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学院联合,共同进行新型发电机驱动技术的研究,并共同培育博士生,福建省睿能技术公司与美国微芯技术中心联合等。要进一步发挥福建省工业联合会的民间社团功能,在前沿学科领域,加强对国外前沿技术的关注,积极做好海外科学技术的引入工作,并做好与本土企业的互动与转化。
(六)要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强化配套服务支撑
福建省要确立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策略。对前沿技术的研究工作离不开高级人才培育工作,要贯彻人才培养的优先策略,提高人才培养意识,着重做好高级应用人才培养引进。要营建良好的科技人才创业环境,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把握全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培养聚集计划的发展契机,积极促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项目申报选拔工作,对高水平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在优惠政策领域方面予以倾斜,引导人才培养项目落地快速发展;扶持企业创办人才培养机构,进一步完善福建人才培养的企业培育计划,加速培育一支符合本省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综合性高科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