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奋强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护理风险管理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护理安全的有效手段[1]。护理风险是指在对病人进行全程护理过程中导致病人出现机体受损等一系列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风险管理模式为精准识别风险类型,对其风险进行评估并加以处理,规避或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此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工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急诊抢救室所收治的患者病情多较危重,对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及心理素质考验极大,因此改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迫在眉睫。本文以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对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的影响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受试对象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本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诊的40例急诊患者,按先后顺序进行自然排序,奇数为研究组,偶数为参照组。参照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50.63±5.82)岁;研究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平均年龄(52.17±6.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或家属均同意且在其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研究,另外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接受其全过程予监督。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由急诊科护士按照医院规定的工作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和急救。
1.2.2 研究组 患者接受风险管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具体详细措施如下:①设立风险管理小组:以护士长为风险管理小组主导,护士长带领小组成员查阅知网、维普等大量文献资料及以往临床出现过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对其诱因进行总结,并依据总结与临床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②风险管理措施:运用分析法及逻辑推理预测风险发生系数,完善急诊抢救室相关流程、应急预案,制定规章制度等,将风险最大程度降至最低。③风险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全面培训,护士长根据急诊抢救室内护理人员业务操作技能熟练度及知识掌握程度制定相关培训措施,将风险管理措施制定成讲义、视频,定期开展专题性讲座,将常规护理风险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可以进行举例说明,并进行集中讨论与分析,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相关护理技能,提高护士急救的质量和速度,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④加强交流与沟通:护士用平和的语调与患者沟通,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体质量、既往疾病史及过敏史等,详细记录并告知患者或家属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意外事件、预期效果,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应增加陪护时间,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⑤风险预案:保证救援室的所有药品和仪器处于应急状态,其所需的药品和仪器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实行轮班查房、轮班交班。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统计两组护理人员在操作、考试、文书写作、无菌操作四个方面的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质量水平。②护理工作满意度: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水准、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具体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证明患者的满意程度越高,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选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质量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情况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质量情况比较(,分)
组别 n 操作评分 考试评分 文书写作 灭菌操作参照组 2019.47±2.7820.15±2.4519.17±1.5819.28±1.80研究组 2023.62±3.2124.08±2.9522.58±3.0423.29±2.48 t 7.573 6.754 7.364 7.842 P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 例(%)
急诊治疗的对象是病情危重的患者,具有病种多、年龄跨度大等特点,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与其它科室相比,这类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发生医患纠纷或各种风险事件,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就医体验和医院的整体社会形象。因此,从患者和急救室的具体情况出发,完善护理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尤为重要[4]。
本文研究表明,研究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均<0.05),提示风险管理模式在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中不仅具备可行性,而且具有积极的意义。风险管理模式旨在培训护理人员分析抢救时潜在或存在的风险并予以处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专业素质,加强急救室安全管理,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工作加以规范,针对以往发生过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反思,加强病人及其家属的交流,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期改善纠纷发生情况,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在护理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护理管理人员的观念应该发生相应的转变,建议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念,“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构建安全文化的关键[5],有助于管理者发现和解决问题。护理管理者提倡“主动报告,不惩罚”原则,这样才能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同时也克服了以往隐瞒风险隐患及不良事件的心理,护士乐意将缺陷上报并在科内及院内与其他护理人员分享经验教训,达到了共同提高和警惕的目的。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护理人员需坚持不懈地深化学习防范护理风险的相关知识,增强识别能力,确保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