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19年我国档案数字化研究热点及趋势
——基于对核心期刊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2022-03-31 13:39:38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范珑瀚赵栩莹
办公室业务 2022年6期
关键词:档案馆档案管理数字化

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范珑瀚 赵栩莹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数字化工作是实现档案信息化、推动档案事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目前,国内与档案数字化研究热点分析相关的论文成果仅有3篇,其中2篇论述了高校档案数字化的研究进程,该领域的研究仍缺乏系统深入地梳理。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核心期刊中的文献构建知识图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我国档案数字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讨论的“档案数字化”指的是当前数字时代文件、档案管理工作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在传统狭义和广义的概念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拓展,和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管理等都有交叉。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核心期刊能够反映某学科或研究领域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是学术信息交流与提高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历史文献原生性和再生性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将数据来源限定为《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档案管理》《浙江档案》《北京档案》《档案与建设》《历史档案》《民国档案》9种核心期刊,使用文献计量法,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知识图谱,通过节点和连线等要素,可以直观地展现我国档案数字化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演进历程。

在中国知网中以“档案”并含“数字化”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时间限定为1995年至2019年,检索日期是2020年12月18日,共检索出1781篇中文文献,对检索到的全部文献逐一核对并进行数据清洗,剔除非学术性和与研究主题关联较弱的文献,最终获得862篇与主题密切的有效文献。

二、我国档案数字化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通过对关键词频数进行分析,结合关键词中介中心性可以了解并概括我国档案数字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热点主题,使用CiteSpace的突现值探测功能可以梳理研究前沿的演变,关键词时区图可以清晰地展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一)研究热点分析。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核心概括与精炼表达的词汇,其频次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将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节点类型选择Keyword,数据挑选标准选择Top100,裁剪类型选择MST,输出高频关键词汇总表。由于样本数据的检索条件是主题词为“档案”并含“数字化”,所以在表1及以下对关键词频数和中介中心性的分析中均排除“档案”“数字化”“档案数字化”等关键词的影响。

表1 高频关键词汇总

序号 频数 关键词 序号 频数 关键词1 137 数字档案馆 10 56 电子文件2 85 数字化加工 11 55 档案信息化建设3 80 档案馆 12 52 数字化档案信息4 70 数字化建设 13 50 档案局5 69 馆藏档案数字化 14 49 档案信息6 63 档案信息资源 15 46 数字档案室7 60 档案管理 16 45 纸质档案8 59 文化机构 17 41 档案工作9 59 电子档案 18 38 档案数据库

中介中心性是衡量目标节点作为“桥梁”联结其他节点的能力,是考察其在相关研究领域中核心程度的指标,值超过0.1可被称为关键节点,汇总结果如表2所示。结合表1可以看出,除“档案”“数字化”“档案数字化”等关键词外,频数与中介中心性均排名靠前的有“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加工、数字化建设和档案管理”等内容,而“数字化转型、档案目录中心、档案网站和大数据”等主题中介中心性高,但频数较低,说明其是档案数字化领域相关研究的基础性焦点内容,截至目前仍缺乏进一步分析与探索。

1.机构建设。包含“数字档案馆、档案馆、文化机构”等高频词,“数字档案馆”的频次与中介中心性均位列第一。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逐渐步入正轨,从理论探讨延伸到实践探索层面,经历了试点探索、区域建设和普遍实施三个阶段。近年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档案馆建设、单套制数字档案馆模式开发以及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同时,各级各类档案馆、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数字化建设也是热点之一,其关注焦点主要在历史资源保护与数字化开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图情档一体化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数字图书馆的理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与发展前景研究,以及近年兴起的“云展览”“云讲座”“云直播”等内容。

表2 关键节点汇总

0.65 2005 数字化加工 0.23 2006 档案工作0.62 2003 数字化建设 0.23 2013 档案服务0.58 2003 档案管理 0.21 2015 大数据0.53 1999 电子文件 0.17 2001 历史档案0.42 2018 数字化转型 0.16 2009 数字档案室中介中心性年份关键词中介中心性年份关键词0.73 2001 数字档案馆 0.25 2001 电子档案0.68 2001 档案信息资源 0.25 2001 档案网站0.37 2003 档案信息化建设 0.15 2006 档案数据0.34 2003 档案目录中心 0.12 2002 档案信息0.33 2001 档案馆 0.1 2006 纸质档案0.31 2001 文化机构 0.1 2004 档案数据库0.28 2002 馆藏档案数字化 0.1 2002 数字档案

2.数字化业务工作。“数字化加工、数字化建设”等高频词都属于数字化业务工作范畴。数字化加工是利用数字转换技术将各种实体形态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形态的档案信息,并以数字的形式进行存储的一项具体业务,是档案数字化中的基础流程。在数字化业务工作方面,学者们更多关注自建和外包实践中的风险与防控,工程质量的监督与验收,各行各业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管理分析等内容。

3.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馆藏档案数字化”词频排名第五,“档案信息资源”词频排名第六,中介中心性排名第二,此外还有“档案信息、档案数据库、数字化档案信息”等高频词都属于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范畴。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馆藏档案资源建设、数字档案资源库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具体又包括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原生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收集,各种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元数据库等档案数据库建设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利用等内容。该方向的研究焦点集中在馆藏现状分析、具体实施方案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便捷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等,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以现实利用需求的迫切程度为指导,分批次分重点地有序进行。

4.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电子文件”中介中心性排名第五,“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频数均排名前列,说明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是档案数字化研究的焦点内容。我国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是在谋求信息化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应运而生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试点接收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进馆,并在各地进行技术试点。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文件的种类和数量规模都呈现指数型爆发增长,2010年中国首届电子文件管理论坛召开,旨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选择、有重点地研究解决中国电子文件管理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各省市、高校和机关单位也相继以电子文件为主题,举办各种学术年会与研讨会等活动。2012年,国家档案局发布《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规范电子档案的移交与接收过程,多次印证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一直是我国档案数字化领域的基础内容和热点话题。近年来,研究集中在电子文件的归档与长期保存,区块链、云存储、云计算等技术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应用。

5.档案业务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的中介中心性排名第一,词频排名前十,可见档案管理是档案数字化领域相关研究的核心内容,且更侧重于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探讨。分析后发现重点研究主题有信息化或数字化背景下新型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问题、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模式的探索、档案数字化业务的管理以及各类特殊载体和重要行业档案的管理。目前研究集中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高职、医疗等行业的档案管理和音像档案管理中的融合与应用,以及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二)研究前沿的演变。使用CiteSpace软件的Burst Detection功能得出我国档案数字化突现关键词排名(如图1),用来检测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的主题内容,相当于是该时期的研究前沿,还可用来对研究热点进行解读。图中深色条纹阴影区域为热点词活跃年份,可以观察到共有16个突现关键词。

图1 历年突现关键词

最早突现的关键词为“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档案信息、计算机”等,说明在研究初期,学者们就对数字档案馆及其信息资源的建设模式和技术实现方式密切关注。同时,较为典型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数字化建设,包括数字图书馆、传统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该时期的研究前沿。与前后位关键词的突现值相比,“数字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值出现较大变化,并且二者的突现强度非常高、持续时间长,代表其是档案数字化研究中非常有意义的转折点。

(三)研究趋势展望。在CiteSpace中选择显示频数≥5的关键词,进一步采用时区视图揭示2015至2019年档案数字化研究内容的演进情况。时区图侧重于从时间跨度上解释知识变化的过程,每个关键词会固定在数据集中首次出现该词的年份,即每个时间间隔展示的均是该阶段新增的关键词。2015年是所选数据集的起始年份,该年的所有关键词都会固定在此区间。

2016年核心期刊在档案数字化领域发文较少,相比2015年,新增主题有“档案部门、民国档案、档案整理、档案信息”等,例如档案部门参与我国传统村落档案工作的方式,还有数字档案室的建设;2017年的新增主题明显增多,频数最大的关键词节点是馆藏档案数字化,可见这段时间的研究主要围绕档案信息化建设时代背景下的馆藏档案数字化来展开,包括数字化加工人员的培养与约束、外包公司与外包工作、数字资源建设以及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档案安全问题;2018年的新增主题集中于档案业务工作,包括数字转型后档案的保管期限、立档单位与归档范围的再研究以及文件级档案的整理等内容;2019年档案数字化研究更加多元化、社会化,趋向于和其他学科与研究领域深层次地结合,大数据相关研究受到高度重视,是如今档案数字化研究的前沿内容。在数字背景下,学者们同样关注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包括档案工作者的职责与培养教育、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等主题。数字档案馆建设与数字化工作仍然受到关注,说明数字档案馆研究始终是档案数字化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内容之一。

三、结语

近年,档案数字化研究呈现多元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扩张、研究主题的增多、研究项目的细化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档案数字化概念自其兴起至今已相当成熟,目前正处在由“数字化”走向“数据化”“智慧化”转变的过程中,相信大数据背景下各行各业数字档案馆(室)的建设、向数据化转变以实现信息资源深度挖掘和电子文件纵深发展、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以及高新技术的结合应用将会是未来几年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内容。

猜你喜欢
档案馆档案管理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关于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开发利用的思考
兰台内外(2017年6期)2017-05-30 06:46:41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浙江档案(2017年10期)2017-03-31 06:27:31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when与while档案馆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