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凌枫
在青少年篮球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是促进学习效果的关键要素。通过在青少年篮球教学过程中对各环节分层实施设计,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感受,更好的展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本文主要从分层教学概念、传统青少年篮球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分层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开足开齐体育课的提出和双减政策的落地,中小学体育社团得到快速发展。篮球作为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项目之一,通过展现强调规则、抗挫能力和团结协作的价值观,实现教育的功能,并深受青少年喜爱。为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更好的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合理在篮球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能够有效满足这一需求。
1 分层教学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1.1 概念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不同要素指标,合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级小组,各层级在备课、教学、指导和评价各环节中设置不同要求,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基础上得到發展提高。这种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定期进行评价考核动态调整,学生在弹性的分层教学中不仅身体素养得到发展,心理素养和社会认知也能获得提高。
1.2 分层教学有利于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分层教学是对学生身体发育情况、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要素进行评价,按照特定的指标进行分类教学。人在发展过程中,生理、心理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学习过程中,还影响教学活动,如果在教学中按部就班,就会出现“胖子吃不饱,瘦子吃不了”一刀切的情况。分层教学并非通过学生间差异分组,降低学生学习标准,而是充分发掘学生潜力,使每个层级的学生都乐意接受且有挑战的学习内容,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1.3 分层教学符合体育素养发展要求
体育素养是当下研究热点之一,聚焦体育素养,构建体育素养体系是世界各地教育变革和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向,完整的体育素养发展强调要将身体、心理、社会和认知领域相结合,将心智的发展与运动体验感受相联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相继发布了有关体育素养的纲要。本文在国内外体育素养相关研究理论之上,梳理篮球活动中体育素养各要素价值,结合近年来我国校园篮球课程广泛开展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聚焦,提炼借鉴国际经验,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收获。
1.4 分层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只有教师教授的内容在学生的适应范围之内,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而分层教学能够满足教师教授的内容适应不同层级的学生,充分展现教学互动,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广阔的平台。
2 青少年篮球教学课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学校篮球课主要流程是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习,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在一阶段学习后:身体发育、学习能力较为落后的同学练习效果不明显,身体发育、学习能力正常的学生达到训练目标,而身体发育突出、学习能力较快,有能力学习和掌握更丰富内容的同学却没有得到更多的指导。并且在一般教学比赛中,通常是班级所有同学参与,部分同学体会不到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也会使其对篮球运动产生抵触情绪。学校篮球课和篮球训练是存在差异的,一个是通过篮球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篮球知识和技术,并简单开展比赛活动。而训练则是为了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而开展的专项身体练习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将这两点进行有效区分,导致教学形式枯燥、单一。
2.2 评价手段过于单一
一般学校篮球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是通过设置考核标准,比如一分钟上篮、投篮,但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且所有的考核评定都集中在身体素养层面,仅关注通过身体活动使身体素质层面得到发展,而忽略将篮球活动与学生心理、社会、认知领域发展教学进行串联。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比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获得相同的学习效果时,可节约大量的时间。如果只按照统一的结果性评定标准,则不能有效准确的评价学生个体学习效果。
澳大利亚在体育素养评价中强调纵横连接,弱化绝对的竞争目标,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趣味性的环境中开展篮球活动。并将他们参与篮球活动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帮助学生主动参与篮球活动,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影响他们参与活动的动机,并内化为早期成功的运动经验与身体素养,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习惯打下基础。
3 青少年篮球分层教学在各环节中的应用
3.1 备课阶段分层
备课是一次体育课或训练课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教师或教练员首先需要根据实施对象依据特定指标进行分层,例如:体育课以身体发育情况和学习能力为指标进行分层,篮球社团课以年级进行基本分层等等,根据分层后的对象调整授课计划并制定教案。在篮球教学的备课中,可以根据分层水平按照相同练习内容不同负荷量、相同练习内容不同练习环节、相同练习内容不同练习强度调整教学要求和目标,为实现理想训练效果打下基础。
对学生进行初步分层,通过不同层级的标准和考核目标,学生可以根据初步自我评估选择自己对应的层级。通过这样的选择,能够把分层标准相差不大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学,使教师能够制定合理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学。同时,对不同程度学生进行不同教学任务层级划分,设定不同层级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校调整不同教学特点的教师进行教学,并在体育教学资源上为更低分组层级的学生提供倾斜与照顾,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针对性更强。这种从学生的不同程度出发以满足不同水平层次、不同体育基础的“按基础能力进行分班”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缩小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而产生的教学困难矛盾,使体育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潜在发展能力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这种分班形式有利于缓解教师的课堂工作量。由于学生能力水平相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的集中教学,减少差异教学安排,在教学方法上无需过多调整,使教师能够更专注地组织好学生教学安排,加快学习进度,强化教学重点,从而减轻了教师工作量和教学压力,使教学实施条件及教学安排得以简化。但这种分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需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能力提高较快的学生可以到层次更高的班级学习,而有些跟不上的则可以到学习进度适宜的班级学习,这样就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备课分层,为学生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3.2 教学指导分层
教学指导阶段是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的环节,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充分展现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创建课堂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激发求知欲望,还可以提升学生对篮球活动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体育课堂分层教学中,对于篮球基础不同的学生对篮球的认知存在差异,在课堂情境构建时教师通过挂图、多媒体、录像、音乐等形式展开教学时,应适当把握分层情境创建。
在基本运动技能初学阶段,不同层级可统一进行教学,随着教学的深入,不同层级学习进度的差别逐渐展现。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级学习情况调整学习进度,提出不同要求进行不同指导,例如,在学习三步上篮时,对于学习能力更快的组别,应指导学生如何在比赛中运用该技术,且如何能够有效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该技术;对于一般组别的学生,在进行教学活动后,教学要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困惑,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学习能力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训练方法,例如分解训练法、重复训练法、直观法、语言法等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通过对不同层级学生进行不同指导方法的应用,可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得到提升。
3.3 评价分层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在评价体系中还需要将分层教学法进行合理运用。由于不同层级学生所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不同,教师在应对不同层级的教学活动中教学侧重点也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评价中也不能采用统一标准。若想达到科学的分层评价,教师应制定完善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不能局限于身体层面,还应包含心理层面、社会层面、认知层面并结合身体测试数据进行评价,比如,可以在教学刚开始时进行一些身体素质的指标测试和运球绕标志桶计时等测试,在一个阶段结束后再一次进行测试,能够纵向比较学生自我前后发展进步水平,更直观的看到通过训练带来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获得的自信、满足等心理指标进行评价。针对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应采用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并通过篮球游戏强化其规则意识、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消除自卑的心理。其次,在學习过程中教师应感知学生取得的细微进步,对其进行言语方面的鼓励,这一进步不仅局限于篮球技术,还包括勇于展示自我,帮助老师同学,完成在团队中的任务等等,通过篮球活动使其感受乐趣和成就感;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让其追求更高的层次,鼓励其在体育活动中领导他人进行合作与包容,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要求,不断提升其篮球水平。针对学习能力较快的学生,要对其提出严格要求,让其在细节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也要提出不同的测试标准,弱化绝对评定标准,强调个体纵向对比,减少学生学习过程心理负担,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拥有积极进取的心理,不断突破自我取得进步。且通过分层评价,能够及时了解不同层级学生学习效果,为下一阶段的分层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也可借助定期分层评价进行层级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动态分层。
4 青少年篮球分层教学意义
4.1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篮球兴趣
在年少时学习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更有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对于提高身体素养和心理素养、社会认知都有一定帮助。很多青少年因为身体发育、学习能力等原因在初学篮球阶段体会不到篮球带来的乐趣,还可能因为学习效果不好对学生心理认知(自尊自信和动机)产生影响,会使他们放弃甚至对篮球学习产生排斥。在分层教学评价体系中,弱化以运动成绩为指标的评定,而更加强调个体的成长,会使学生再学习过程中降低心理负担,更加关注运动过程中自我进步和成长带来的满足。依据特定指标进行分层教学,将一些要素相近的学生进行分层学习,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有效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培养青少年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
4.2 有利于提高青少年体育素养
体育素养涵盖了身体、心理、社会和认知四个领域。青少年长期从事体育运动不仅能提高其运动技能水平、促进生长发育,还能通过丰富的运动体验强化心理认知,包括不同的情绪体验(胜利、失败、自尊自信等等),强化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使其不管困难或失败都对运动坚持不懈,相信学习和努力能带来进步。同样,Spaaij也认为经常参加团体性、互动性较多运动项目的儿童少年今后患抑郁症、焦虑症的风险会大大降低。卢伟等学者指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周围环境互动,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更好的纳入新的认知结构并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在社会领域主要是与人协作、沟通和领导,提高参与者与人交往的能力;认知领域主要是思考、理解做出决定并遵守规则,并将一些习得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分层教学能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提高,完善其各方面的人格。
4.3 有利于提高篮球课程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法是“保底不封顶”,在达到最低目标要求的情况要尽可能掌握更多运动技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发挥。通过定期评定层级学习效果进行动态分层,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学习过程中教与学的信息联系和反馈。在篮球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含义是全体性,即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基础的篮球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简单的比赛能力。分层教学能够根据不同组别的任务目标要求,对不同层级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并针对学习效果对教学目标进行动态调整,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有收获,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特征。
5 结语
通过对青少年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用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分层教学的实践经验,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在青少年篮球教学中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可满足不同层级学生需要,有效激发青少年篮球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篮球运动,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打下基础。(2)在篮球课程评价体系中除特点的考核标准,还应注意不同层级、不同个体之间的前后比较,才能更加清楚直观的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目标。(3)在篮球分层教学过程中强化了学生情感方面的体验。分层教学内含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动态分层中接受挑战,互帮互助,自尊自信应对挫折挑战能力得到提升。篮球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为其他课程提供了参考借鉴,促进体育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的合理运用,帮助教师认识到个体差异存在的客观性,提高教师教学方法的针对性运用和区别对待,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最优的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了成功的信念和自信心。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