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王颂歌,杨英,娄玉钤,张攀科,刘传慧
【摘 要】 研究总结背痹的证治方药、规律,以提高临床疗效。背痹为肢体痹之一,在风湿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常见痹病之一。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背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背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虚邪瘀3候6型:邪实候(风寒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正虚候(气血亏虚证、肝肾亏虚证),痰瘀候(痰浊痹阻证、瘀血阻滞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背痹;背部肌筋膜炎;强直性脊柱炎;肢体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虚邪瘀
背痹是以背部疼痛、沉重,甚则转侧不利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正虚感邪,或损伤而致经络闭阻所致[1]。背痹为肢体痹之一[2],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背痹为常见风湿病,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内经》所描述的“背痛”“腰背痛”“背膂痛,不可以俯仰”,均为本病的不同临床表现。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论有“痹侠背行”“脊背痛”“胸背痛”等。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称本病为“背偻”及“腰背痹”,对后世影响较大;并载有导引法治疗本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在针灸部分列“肩背病”论治本病。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提出“背偻如龟背”。元·朱震亨根据临床表现及发生部位,论有“背胛节痛”和“背冷痛”等。明·朱橚《普济方》最早提及背痹,强调针灸治疗本病。王肯堂《证治准绳》专设“肩背痛”,进行详细论述,对病因病机有很深的理解及体会。清·张璐《张氏医通》指出本病治疗应加羌活、防风等引经药物。现代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最早独立章节,对背痹理法方药进行完备。
西医学的背部肩胛肌筋膜炎、强直性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等可出现背痹表现[4]。
1 背痹的病因病机
背痹的致病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外因是风寒湿热等邪侵袭,痹阻经脉;或长期姿势不当,引起背部劳损。内因是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背部筋骨肌肉失养,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致背部经脉痹阻,气滞痰瘀,不通则痛。
1.1 感受外邪 外感风寒湿等邪是引起背痹的重要因素,风寒湿邪侵袭,或风寒湿邪蕴久化热,湿热内蕴,痹阻经脉,致背部困痛,或肩背沉重而痛;或因体虚外邪侵袭太阳经脉,而致背痹。如《素问·缪刺论篇》曰:“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灵枢·经脉》曰:“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诸病源候论》曰:“风寒搏于脊膂之筋,冷则挛急,故令背偻。”《备急千金要方》曰:“腰背痛者,皆是……卧冷湿当风得之。”明·李梴《医学入门》曰:“风湿多侵乎上,肩背麻木。”孙一奎《赤水玄珠》曰:“有因湿热肩背沉重而痛。”《张氏医通》曰:“因湿热者,肢节疼痛,肩背沉重。”清·林佩琴《类证治裁》曰:“寒湿相搏,但头汗出,背强身痛。”“肺受风热,而肩背痛。”马培之《马培之医案》曰:“背之中行属于督脉,……一着风寒湿邪,则经气不行,腰脊板强。”
1.2 正气亏虚 年老体虚,或劳倦过度,气血不足,背部肌肉、筋脉、关节失养,而致背部酸痛麻木,形成酸麻为主之背痹。肝藏血主筋,肾藏精生髓主骨,先天禀赋不足,或劳倦内傷,或久病失调,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行,痹阻经络,而致背痹。如《灵枢·本藏》曰:“肾高,则苦背膂痛,不可以俛仰……;肾坚,则不病腰背痛。”《备急千金要方》曰:“腰背痛者,皆是肾气虚弱,卧冷湿当风得之。”“虚则肩背寒栗,气不足以息。”《证治准绳》曰:“气不足以息而肩背痛。”清·陈士铎《石室秘录》曰:“背脊骨痛者,乃肾水衰耗。”秦之祯《症因脉治》曰:“内伤肩背痛之因,元气素亏,又复伤损,则肺气不足而作痛。”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失血背痛者,其虚亦在阳明之络。”吴澄《不居集》曰:“骨髓空虚而脊背痛,……此皆非外邪有余,实由肝肾不足所致也。”
1.3 他痹所致 其他痹病日久,耗伤脏腑气血,背部关节筋脉肌肉失养,而致本病;或与背部相邻部位的痹病,病势较甚,邪随经而至背部,发为痹病;或相邻部位之痹牵扯而致。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肺痹引胸背。”“心痹引背。”《金匮要略》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备急千金要方》曰:“胸痹达背痛,短气。”“腰背相引而痛,痛甚则咳唾甚。”“胸痹引背时寒。”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胸痹之病,……或彻引背痛。”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曰:“背与心相引痛者,寒气客于背俞之脉,注于心,相引痛。”
1.4 痰瘀气滞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聚湿成痰;或寒湿困脾,水湿不化,痰饮内停,流注背部,而致背痹;或劳损外伤,瘀血壅滞;或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而致背部刺痛,痛处固定。如《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曰:“秋脉……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针灸资生经》曰:“背膊痛,胸中有瘀血,肩背不得屈伸而痛。”金·李杲《东垣试效方》曰:“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曰:“背痛者,痰气之所聚也。”《赤水玄珠》曰:“观书对弈久坐而致脊背痛。”《类证治裁》曰:“肝浊逆冲,从腹而上攻背痛。”
综上所述,本病病位在背部,可涉及肩胛部及腰脊部,与肾、肝、脾等脏腑关系密切。背痹的致病原因为外感六淫之邪侵袭,或营卫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或长期姿势不当,或慢性劳损及外伤,或他病他痹所致,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致背部经脉痹阻,或背部筋骨肌肉失养,而为本病。本病病因虽为繁多,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5]三个方面。基本病机是背部经脉痹阻,不通不荣。病性有虚有实:疾病初期表现以邪实为主,多为风寒痹阻、湿热痹阻,或痰瘀阻滞;中晚期以虚证为主,多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
2 背痹的诊断要点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多因感受外邪,劳损外伤等因素而诱发;背部疼痛不适,可连及肩胛和腰脊部,疼痛性质有冷痛、热痛、酸痛、隐痛、沉痛、刺痛等不同;多伴背痛板滞,牵连颈项,项背强痛,肩胛不舒,或肩背重滞兼有恶寒,或睡后背部酸痛,肢体麻木,起床活动后痛减。gzslib2022040118003 背痹的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主要辨经络、虚实:风寒侵袭背部,背痛板滞,兼有恶寒,脉浮紧,若肩背痛不可回顾者,此为手太阳经受邪;如背痛项强,腰似折,颈似拔,此足太阳经不通行。本病初期发病多由外因引起,邪气偏盛,多属实证,表现为外邪阻滞,气滞痰瘀;久病迁延,或内伤引起者以正虚为主,多表现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初病未久,邪盛正实,经络痹阻,气滞痰瘀,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久病迁延或体虚之人,邪少正虚,多肝肾不足,气血不足,治疗应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兼以祛邪。临床可选用引经药,如防风、羌活等疗效会更好。背痹伴发经筋痹者,应兼顾治疗。另外,本病治疗应重视针灸、推拿等疗法,配合功能锻炼。本病按“虚邪瘀”辨证可分为3候6型。
3.1 邪实候
3.1.1 风寒痹阻证 背部游走冷痛,疼痛剧烈;背痛项强,遇寒加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头痛身重,腰似折,颈似拔;舌质淡,苔白,脉浮,或浮紧。以背部游走冷痛,疼痛剧烈,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畅,致背部冷痛,疼痛剧烈,遇寒加重,头痛身重;风性善行而数变,故疼痛游走;寒主收引,使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腰脊疼痛,难以转侧;风寒之邪痹阻足太阳经,故可见背痛项强,腰似折,颈似拔;舌质淡,苔白,脉浮紧皆为风寒痹阻之象。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方中羌活、独活皆为辛苦温燥之品,可祛风寒、通利关节而止痹痛;防风、藁本祛风胜湿,且善止头痛;川芎、蔓荆子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加细辛、制附子、干姜温阳散寒,通络止痛;狗脊、桑寄生补肝肾,祛风湿。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效。若寒邪较甚,背部冷痛明显者,重用制附子,加杜仲、续断、淫羊藿;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
3.1.2 湿热痹阻证 背部灼热疼痛、重着;遍身肢节烦痛,痛有定处,烦闷不安,口渴不欲饮,溲黄,或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以背部灼热疼痛、重着,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湿热之邪留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背部灼热疼痛,遍身肢節烦痛;湿性黏滞,痹阻不通,故背部重着,痛有定处;湿热相搏,则烦闷不安,口渴不欲饮;湿热下注,故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湿热痹阻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蠲痹通络。
方药:当归拈痛汤(《医学启源》)加减。方中羌活祛风胜湿,通痹止痛;茵陈清热利湿;猪苓、泽泻利水渗湿;黄芩、苦参清热燥湿;防风、升麻、葛根解表疏风蠲痹;白术、苍术燥湿健脾,运化水湿邪气;人参、当归益气养血;知母清热养阴;加丹参、鸡血藤活血通络;生地黄、龟甲补肾增知母滋阴清热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蠲痹通络之效。若湿邪盛者,加萆薢;热邪盛者,加忍冬藤、败酱草;痛甚者,加海桐皮、虎杖、秦艽、威灵仙。
3.2 正虚候
3.2.1 气血亏虚证 背部酸痛、麻木不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心悸不寐;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以背部酸痛、麻木不仁,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气血不足,背部经脉失养,故背部酸痛、麻木不仁;血虚不荣,故面色无华,头晕目眩;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故心悸不寐;气虚则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皆为气血亏虚之征。
治法:益气养血,通络止痛。
方药: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方中人参、熟地黄益气养血;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黄芪益气升阳;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川芎活血行气;加羌活、防风、桑寄生祛风湿,通络止痛;丹参、鸡血藤养血活血;制首乌、杜仲补肝肾,养阴血;香附、醋延胡索理气通络。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通络止痛之效。若寒邪盛者,加制附子、细辛。
若观书对弈久坐而致脊背痛者,补中益气加羌活、防风。(《张氏医通》)
3.2.2 肝肾亏虚证 背部隐痛,昼轻夜重,腰膝酸软;活动不利,足跟疼痛,下肢无力,头晕耳鸣,面色?白,小便频数;舌质淡,苔薄,脉细弦无力。以背部隐痛,昼轻夜重,腰膝酸软,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故背部隐痛,活动不利;肾阳不足,阳不制阴,则生内寒,故疼痛昼轻夜重;腰为肾之府,肾精不足,故腰膝酸软;足少阴肾经循足跟,故足跟疼痛,下肢无力;肝肾亏虚,肾精亏耗,清窍失养,故头晕耳鸣,面色?白;肾阳不足,膀胱失约,故见小便频数;舌质淡,苔薄,脉细弦无力均为肝肾亏虚之象。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方中独活、桑寄生、杜仲、怀牛膝补益肝肾,祛风湿;防风、细辛、桂心、秦艽祛风散寒除湿,利筋骨止痹痛;茯苓、党参、甘草健脾补气;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合为四物汤补血养血和血;加香附、醋延胡索理气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通络止痛之功。若肾阳虚者,加淫羊藿、制附子;肾阴虚者,加生地黄、龟甲、山萸肉。
3.3 痰瘀候
3.3.1 痰浊痹阻证 背部沉痛,肢体困重;肩背作痛,麻木不仁,胸闷痰多,或背驼作痛,或恶心欲呕,胃脘满闷,纳呆,或便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滑,或弦滑。以背部沉痛,肢体困重,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痰浊阻滞背部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不痛则痛,故背部沉痛;痰浊痹阻肢体肌肉,则肢体困重,麻木不仁;背痹日久,重者可见背驼作痛;痰饮停于胃脘,则令胃失和降,故恶心欲呕,胃脘满闷;脾失健运,运化失常,故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滑或弦滑,皆为痰浊痹阻之征。
治法:祛痰通络,蠲痹止痛。
方药:导痰汤(《校注妇人良方》)加减。方中竹茹、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木香、陈皮祛湿化痰,理气通络;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白术健脾祛湿;五加皮除湿止痛;独活、怀牛膝祛风胜湿止痛;加白芥子、皂角刺祛痰散结通络;炒山甲、地龙搜剔经络,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祛痰通络、蠲痹止痛之功。若体虚者,加黄芪、党参;疼痛甚者,加制乳香、制没药。gzslib2022040118003.3.2 瘀血阻滞证 背部刺痛,痛有定处;肩背疼痛拒按,昼轻夜重,或有肌肉萎缩,周身拘急不利,皮肤不荣,甚或甲错;舌质黯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细涩。以背部刺痛,痛有定处,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背部瘀血阻滞,经脉痹阻,故背部刺痛,拒按;血瘀为有形之邪,故痛有定處;夜间血行延迟,瘀血加重,故昼轻夜重;气血凝滞,肌肤失养,故肌肉萎缩,周身拘急不利,皮肤不荣,甚或甲错;舌质黯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细涩,皆为瘀血阻滞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方中桃仁四物汤养血活血化瘀,川牛膝通利血脉,引药下行;枳壳、柴胡行气,气行者血自通;全蝎、地龙通经活络止痛;细辛温通气血止痛;加黄芪、续断、杜仲补肝肾、益气血;秦艽、羌活、鸡血藤通经活络。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若瘀血明显者,加三七、制乳香、制没药。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19岁,1992年5月5日初诊。以背沉胀酸痛10 d为主诉。10 d前患感冒刚愈,即出工挖河。休息期间卧眠湿地,醒后即觉1~4节胸椎部沉胀疼痛,背上如负千斤。现在症:背沉胀酸痛,遇凉加重,入夜痛甚,咳嗽及头向后仰亦痛。舌质稍红,苔薄白,脉沉弦。诊断:背痹(风湿痹阻证)。治宜祛风除湿,散寒通络。处方:葛根18 g,威灵仙18 g,钩藤15 g,秦艽9 g,羌活12 g,桑寄生30 g,当归15 g,鸡血藤18 g,香附18 g。3剂,水煎服。外用痹证膏1张贴患处。
1992年5月10日二诊:背痛消失,沉胀减轻,食欲欠佳。上方加焦三仙各18 g,继服3剂。
半个月后来述痊愈[6]。
按:本案中医诊断为背痹,为邪实候风湿痹阻证。本案患者感冒刚愈,正气未复,劳累后身卧湿地,风湿之邪乘虚侵入督脉,阳气被遏,经气不行,筋脉失柔,故项背强,仰俯不能自如。方用葛根、威灵仙、秦艽、羌活、桑寄生祛风湿、通经络;当归、鸡血藤活血养血。络通痛止,湿祛胀沉除,仰俯自如,诸症自愈。综上所述,本方以祛风除湿祛邪为主,兼以活血化瘀通络,同时养血扶正。虚邪瘀三者兼顾,仍以祛邪(风湿之邪)为主,故获良效。
5 背痹的预防与护理
避免外感风寒湿等邪,注意保暖。防止背部外伤;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纠正不良姿势,保持背部正常生理曲度,配合背部功能锻炼。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坚持配合综合理疗。生活宜有规律,起居有常,饮食应清淡,营养宜丰富,勿过度劳累[4]。
6 结 语
背痹以背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古代医籍多称“背痛”,临床单纯背痛者较少见,多兼肩胛项背、腰背或胸背疼痛。背痹,病位在背部,可涉及肩胛及腰脊,与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其病因有外感邪气、正气亏虚、痰瘀气滞等多种因素,多因感受外邪,劳损外伤等因素而诱发,但总不外“虚邪瘀”三方面。病机关键为背部经脉痹阻,不通不荣。本病有虚有实,实证多为风寒痹阻、湿热痹阻、痰瘀阻滞;虚证多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背痹治疗,当分清虚实辨证论治,或祛风散寒,或清热利湿,或化痰通络,或活血化瘀;或益气养血,或补益肝肾,使背部经脉气血流畅,背痹自除。治疗背痹,在辨证施治的同时,注意运用引经药,如防风、羌活、狗脊等。另外,背部经筋痹可兼顾治疗。本病总体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 李满意,娄玉钤.背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4):34-40,76.
[2] 李满意,娄玉钤,潘宏伟.肢体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9):54-60,72.
[3]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4]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95-201.
[5]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6] 娄高峰,娄玉钤.娄多峰论治风湿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