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云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学习借鉴西方文明优秀成果,为培育“培养学贯中西、内外兼修、有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支撑的现代人”,珠海容闳学校建立了“扎根传统,走向国际”的课程体系,探索出“扎根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国际理解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校的特色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一、课程目标:培养学贯中西、内外兼修的现代人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键在于建构基于传承传统文化基因的特色课程体系。珠海容闳学校(以下简称“容闳学校”)提出把学生培养为“学贯中西、内外兼修,有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支撑的现代人”。这一目标包括:一是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上的优秀文明成果。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施路径上,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成果,并将其为我所用。使学生既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又富有世界公民素养;二是合理扬弃中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重新焕发其生机活力,使学生具有现代文明素养,成为能与世界先进文明对话的当代学子。
容闳学校提出弘扬“绿色教育”,主张推行有温度的教育,滋养、温润学生的心灵,为青少年的成长铺就生命的底色。“绿色教育”有三重意涵:其一,大自然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种子,就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其二,大自然启示我们,最自然的生长往往是最健康、最茂盛的生长。最好的教育在于提供给学生一个最自然、最真实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像树木一样,一天天自然、稳健地成长;其三,大自然还启发我们,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深才能叶茂,草木培根,君子固本,教育应该培根固本,为学生的成长固本培元。
二、课程设计:构建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
容闳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设计课程,包含“国家课程体系”“拓展型课程体系”“探究性课程体系”三大组成系列,形成了“多样性、多层次、多选择”立体多维的课程体系,以实现课程发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一)落实国家课程,夯实学业基础。容闳学校的语文教学以国家统编教材为基础,融入传统国学经典课程,精心打造校本教材,积极引导课外大量阅读,为学生打造开放的、立体的、大语文课程体系。小学语文在教学策略上,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模式,以保证教学质量,致力于构建“提前识字、大量积累、注重实践、夯实基础”的学科特色;中学语文倡导“大学科观”的理念,以“落实基础、传承经典、创编体系、拓展能力”为课程构建的发展方向,广泛、深入地阅读,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以大量富有特色的习作促进学生读以致写、读写结合,丰富学生的思想,为学业的进步、学习成就的取得夯实基础。
(二)整合国家课程,奠定成长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容闳学校在尊重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处理,开发建设了一批校本选修课程,并根据不同潜质与特长的学生发展的不同方向和需求,按照分级分类、选择性、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开发原则,构建了多层次、高选择的校本课程体系,统称为“校本化国家基础课程”。如容闳学校将专业美术院校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工艺、设计等相关专业课程融入中小学美术课程当中,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形成了具有容闳特色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三)开发国学课程,扎根传统经典。中华传统文化突出表现为以儒家经典为主,影响着国人的认知结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国学教育成为了容闳学校的底色。在容闳学校九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中,自六七岁的童蒙至十五六岁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系统工程。国学课程设计分为四个台阶:分别是小学的初级段,诵读《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小学的中级段,诵读《唐诗选》《论语》《大学》;小学的高年级,诵读《孟子选》《尚书选》《礼记选》;初中阶段则诵读《诗经选》《周易选》《中庸》《老子》等,如此设计既参考了古代教育的次第安排,又考虑到现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循序渐进,不断向前。
(四)拓展学力课程,提高学习能力。容闳学校逐级拓展学力课程,逐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基本学习能力。如一年级进行童谣教学,二年级童诗,三年级对联,四年级灯谜,五年级剧本表演,六年级辩论课程。此外,低段引入《四字童铭》《365首儿歌》及各类绘本,高段诵读5部经、234首古诗、41首词以及18首现代诗;推荐100本儿童文学作品、增设口语交际课以及不同主题、要求有别的特色习作训练,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见其增,日有所长”,逐渐地学会学习。
三、课程实施:“中体西用”,内外兼修的建设路径
“‘中体西用’,内外兼修”的建设路径,即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西方先进技术为用,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文明,增進学生的国际理解。
(一)开发节日课程,熏陶中西文化。容闳学校借助常规的“一书、两礼、三餐、四课、五节、六艺”活动,为容闳学子精心设计了“传统文化营养餐”,营造国学文化氛围,让师生在国学体验中感悟生命之源、教育之源、文化之源、文字之源……追寻“根文化”。同时,积极探索并开展主题性课程整合,逐渐形成“经典·生命·根(经典吟诵会操)”“国学·课堂·范(探讨成熟的课型)”“中华·太极·建”(教职工大型太极四项会操)“经典·艺术·润”“中华·文字·瀚”等系列成熟的国学主题性活动,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成效。该校采用国家统编Go For It教材与剑桥Messages教材相结合为英语教材;积极举办感恩节、万圣节、复活节体验周、格莱美金曲之星等西方传统文化节日体验活动;举行西式美食制作、高桌宴会礼仪、纽约时装周等西方文化感知活动,以及英文广告创意大赛、纽约Style体验日、奥斯卡之夜体验日等特色拓展活动;大力开展游学英伦、探索美国、书信往来等对外交流活动,使容闳的中小学生在丰富多彩、变幻多姿的活动中体验西方文化的多样性,增进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
(二)与学科课程自然融合,努力融通中西文明。容闳小学科学以新加坡科学教育教材为主题,将西式科学教育的先进方法融入教学之中,奉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理念,配以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给孩子最大的空间锻炼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容闳音乐课程想要给孩子们一种有音乐陪伴的生活方式,培养孩子终身的音乐修养。常规音乐课和选修课是构成容闳音乐课程的两大板块。前者融贯中西,既包含葫芦丝、古筝、巴乌等传统民乐课程,也保留了钢琴、欧洲古典音乐赏析等西方音乐的教学内容。容闳学校还开创“2C”(C= Communication=交流,C= Creation=创新)E时代,引航容闳英语教学方向。容闳英语人坚持大输入成就大输出的理念,以交流和创新作为教学的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运用创新能力。
(三)立足学校环境历史,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需要立足学校的实际,一方面要遵循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体现出《纲要》的精神引领,将学生的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使传统文化课程的选择、组织和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体验紧密联系。一方面,容闳学校立足于校园环境,将传统文化巧妙融入其中。创建的容闳书院为苏州园林风格,融合诸多传统建筑元素,移步换景,清幽雅静,设有国学院、音乐厅、陶艺馆,让学生身临古典建筑之境,触摸传统文化之魂;另一方面,容闳学校基于学校办学历史及人文环境,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校名命名者“容闳”先生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容闳精神具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容闳精神具体表现为:“上下求索,远渡西洋以叩求学之门”——的独立自强精神;“挑灯夜战,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勤学苦读精神;“敢为人先,启百年留学历史之先河”——的开拓创新精神;“教育救国,随就死犹未悔”——的爱国爱民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应使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从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文明,从中国走向世界,才能培育出学贯中西、内外兼修、有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支撑的现代人。
【本文系深圳市教育规划课题“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高中语文深度教学模式构建研究”(zdzz19015)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