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鱼

2022-03-31 18:13邱俊霖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2年3期
关键词:东吴鱼肉三国演义

邱俊霖

鱼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肉类食品之一。鱼肉细嫩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可以说,自人类诞生以来,鱼肉便一直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和能量来源之一。在饮食文化发达的中国,鱼肉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里,便有鱼的“戏份”。

《三国演义》里的鱼,多用作形容词,比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之后,刘备便以带兵去徐州堵截袁术为由企图脱身。而且自喻为“笼中鸟”“网中鱼”,并感慨自己离开曹操就像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了。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刘备也说:“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这是将自己比作鱼,将诸葛亮比作水了。

当然了,《三国演义》里的鱼也不全是陪衬,在赤壁之战中,鱼甚至还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赤壁之战中的鱼并没有以生物的形式出现,而是被熬制成了“鱼油”。周瑜在三江口纵火,黄盖准备火船二十只,用来助燃的便是鱼油,最终火烧赤壁,曹操败走华容。

此外,在第八十六回,曹丕率领三十万大军伐吴,来自东吴的名将徐盛再一次使用了火攻,这次他依然用到了鱼油,最终击退了曹丕的进攻。东吴所在的江南,临江靠海,鱼类产量大,而东吴可谓将鱼的价值利用到了极致。

除了熬油,《三国演义》里的鱼还有观赏之用。比如,刘禅刚刚即位,曹丕乘机联络五路大军攻蜀,那时的诸葛亮便是把自己一个人宅在家里,靠着观鱼来疏解心情。刘禅亲自上门拜访,看到了在观鱼的诸葛亮,便很纳闷:曹魏马上打过来了,相父竟还有心情观鱼?

后来我们都知道,原来诸葛亮宅在家里观鱼是不愿泄密,实际上他早就在运筹帷幄了,最后安坐家中,便以不同方法震慑了各路兵马,最终兵不血刃地将来势汹汹的五路大军威胁消解于无形中了。

既然提到了鱼,就不能不说吃的事儿。在《三国演义》当中,戏份最足的鱼是鲈鱼。在第六十八回中,曹操在邺城称魏王之后,天下已经谣传他将篡位称帝了,这时候,一向在西川隐居的左慈突然出山,来到了邺城。

由于左慈有法术,露了几手后众官大惊,于是便邀请左慈一起参与饭局,没多久,厨子端了一道鱼脍出来。所谓鱼脍,就是生鱼片,古人称之为脍或鲙,是以新鲜的鱼肉生切薄片而成,然后蘸着调味料吃的。

见到这道鱼脍,左慈却嫌弃地说:“脍必松江鲈鱼者方美。”曹操说:“千里之隔,安能取之?”左慈说:“此亦何难取!”便让人拿钓竿来,在堂下的鱼池中釣出了数十尾大鲈鱼,放在殿上。左慈还交代:“烹松江鲈鱼,须紫芽姜方可。”最后又变了一盆紫芽姜出来,里头还藏着一本《孟德新书》。后面的情节大伙儿也都知道,其实左慈是对曹操的行为不满,所以来戏耍了曹操一番。

但不管怎么样,根据这段描写,却能看出松江鲈鱼味道鲜美,自古以来便是天下闻名。而且古代的吃货们对如何吃鱼是颇有研究的,鱼脍也是古时最为流行的吃鱼方式之一。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八回里还提到神医华佗曾为广陵太守陈登治过病。陈登的症状是心中烦懑,面赤,不能饮食。华佗给陈登服了药水,陈登吐出了三升虫子,而且全是赤头且首尾动摇的寄生虫。至于病因,华佗的解释是吃多了鱼腥的缘故。

当然了,这并不是鱼的错,而正是和鱼肉食用方式有关。《后汉书·方术列传》对于陈登吐出来的寄生虫如此描述:“头赤而动,半身犹是生鱼脍。”看来,陈登吃鱼,吃的便是生鱼片,在当时卫生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生鱼肉自然容易滋生病菌、影响身体健康。

其实类似情节在《水浒传》中也有体现,比如宋江与戴宗、李逵、张顺初会时在琵琶楼上宴饮,张顺拿了几尾鲤鱼让酒楼加工,其中一个加工方式便是“叫酒保切鲙”,宋江吃多了鲜鱼,后面便拉了二十多次肚子。

在《三国演义》最后一回的大结局当中还出现了武昌鱼的身影。话说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打算从建业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左丞相陆凯上书劝阻时便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童谣。这倒不是当时的人有什么偏见,而是作为地方政权的东吴,其根基在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如果迁都武昌,需要用大量人力和物资逆流而上去供应东吴朝廷,这样不值得,人们自然不愿轻易迁都,于是这首童谣也就流传开来。

至于童谣里提到的“武昌鱼”,学者认为只是泛指当时武昌一带的渔产。因为现代意义的武昌鱼学名为团头鲂,是1955年才由鱼类生态学家易伯鲁教授确定并命名的。但《三国演义》中的这首童谣却也说明:在古代,长江中游的鲜美鱼鲜便已经闻名遐迩了。

直到今天,鱼肉依旧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鱼给人们提供了营养、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而人们所赋予鱼的丰厚文化内涵,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盼。

猜你喜欢
东吴鱼肉三国演义
鱼肉是控制血糖的“好帮手”
浅论“太伯奔吴”的历史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诸葛亮治蜀思想研究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善良的美味
巧做鱼肉松
三国演义
论西晋统一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