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龙 郑晶晶
(安徽大学 合肥 安徽 230026)
国务院于200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非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财富,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随着2018年我国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的合并,正式拉开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的帷幕。另外,2020年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中共中央再次明确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加强对“非遗”的一体化保护。[1]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成为当今重要的发展趋势,不断涌现出非遗保护融入当代生活的新型发展模式。为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推动落实安徽文旅融合模式一体化发展,健全公共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文旅融合模式发展过程中,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促进“非遗 + 文旅”融合模式发展。[2]文旅融合模式进一步整合了文化和旅游的资源,提升了现有文化的旅游价值,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其文化附属价值,创造了文旅一体化产业链的互补效益,使得文旅两大产业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3]同时,文旅融合模式积极响应文化强国战略,把文化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完善现代文化产业模式。
本文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以图谱的形式清晰、直观地说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范围。通过对CiteSpace软件的运用创建了知识图谱,对中国知网文献进行了定量检索,展示知识的横截面作为论证依据。在CiteSpace软件中导入所选的文献资料,绘制多个关键词共现图谱,并利用其可视化功能,解析我国文旅融合模式与非遗的保护研究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一方面,对该研究领域已发表的文旅融合模式发展与非遗保护调研进行归纳、比较与梳理;另一方面,对文旅融合和非遗保护进行期刊文献分析,提炼出文旅融合的发展问题。以主题、关键词的形式在数据库进行检索“文旅”和“非遗”两大类。选择主题词“文旅融合”和“非遗保护”,时间跨度为2000年1月至2021年6月,共检索到相关研究文献113篇;其中,学术期刊文章66篇、国内会议论文共 5篇、硕士论文6 篇、报纸类文献5篇、特色期刊31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选取113篇文献作为数据样本。
图1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1.文献发文量年度分布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中国知网(CNKI)上发表的研究文章数量,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化。首先,研究领域历年发表的著作数量,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历史发展趋势,说明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其次,年度发文量是衡量文旅融合模式与非遗的保护研究的热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相关研究主题发文量的时间跨度首先设置是从2000年至2021年,可以了解到文旅融合模式与非遗的保护研究该领域于2017年开始被关注,随后其论文发表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1篇、2018年的4篇,2019年的31篇、2020年的52篇再到2021年的67篇,逐渐成为研究焦点。
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相关主题文献发文量逐年呈现上升趋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于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文化部和旅游局行政化整合,并发布了相关政策,由此拉开了“文化+旅游”的融合的帷幕;另一方面,现阶段非遗保护暴露出来的问题需要解决和改善,政策的推进提升了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的关注度,从而促进研究发展。文旅融合模式发展与非遗保护研究将是未来人们关注的新热点,也从侧面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目前有待进一步商榷,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2.作者分布
文旅融合模式处在个体研究阶段,呈现散店分布态势,研究者集群有待进一步加强。笔者在CiteSpace中将节点类型设置为作者,时间跨度为2017-2021年,获取得到文旅融合模式发展与非遗保护的研究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图1)。由图1和图2中笔者发现,整个图谱中作者节点之间的联系很少,说明该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合作较少,大部分是个人独立研究,仅有少部分是合作研究,以小协作形式居多。在CiteSpace找到“Filters”,选择“show the largest connected components only”输入数字(即得到前几个网络合作类团),本文数据中选择输入数据为“10”,见图2前10个网络合作类团图谱。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得到图1、图2有关作者共现知识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作者是独立研究其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合作意识,需要加强研究人员之间的研究交流与合作。
图2 前10名网络合作类团图谱
3.机构分布
主要集中在旅游专业高校机构,“非遗+文旅”的融合模式有待探索。从中国知网(CNKI)的文献来源分布的角度看,湘潭大学共发了3篇相关文献,是文献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金陵科技学院、江南大学、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以及湖南师范大学各发文献2篇论文并列第二名。通过中国知网(CNKI)对该领域文献来源分析,可知高校是现阶段文旅融合模式发展与非遗保护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
如图3显示研究机构多数为独立研究,大部分机构之间并没有形成明显的聚类团,少量研究机构之间有合作关系。如,济南大学文化和旅游学院与中国旅游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与贵州师范学院旅游文化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数字艺术学院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有合作。但大多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很少,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虽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从文献发文量来看该领域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而其研究人员、机构之间合作较少。
图3 文献来源机构分布图谱
4.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keyword”选项,在文献中进行关键字检索统计,得到我国2017-2021年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共现图谱以及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4、图5所示),根据图谱中的节点变化(圈越大就代表论文发表越多,圈环的紫色外环表示节点中介中心性高)了解到在这5年期间该领域以“文旅融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个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较为突出,其次以“非遗”“非遗项目”“旅游开发”“保护”和“非遗传承”为热门关键词。
图4 2017-2021年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5 2017-2021年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聚类图谱
研究热点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关键词热度则表明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关键词聚类分析基于关键词的共现分析,通过运用聚类统计将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简化。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年份进行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得到图6,该图表既能从纵向很好的展现出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领域在同一年度的研究热点,又能从横向展示出不同年度的关键词热度。从图6中反映出我国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及主题。
图6 2017-2021年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时空图谱
结合不同年份的关键词热度及衍生相关研究方向,得到我国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的研究处在持续发展中。例如图6中2017年至2021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维度来看其热点是由“文旅融合” 演变为“旅游文化”“区域博物馆”“发展传承”“传承保护”,显示了国内对文旅融合主题的探讨,反映出研究者对“文化+旅游“的融合模式主题的关注程度较高。在此阶段,通过主要关键词“活态传承”“产业升级”“传承体系”和“保护性开发”等,说明“非遗保护”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其非遗保护体系变得更具全面性、针对性。
综合上述表明,2018-2019年相关文献量激增,从1篇到31篇,显示出该领域相比之前,研究水平有所提升,研究力度大幅提高,研究人员开始深入探索文旅融合对非遗项目的影响。研究问题的角度显示出一定的水平和创新性,展示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反映出文旅融合模式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非遗保护的发展路径。
我国“非遗+旅游”IP的建构路径有待明确,文化旅游方式有待探索。以安徽省为例,其非遗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需要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步伐。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安徽省旅游总收入7241亿元,增长 16.8%。可见,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深入实施“非遗文化 +”“旅游+”战略,构建文旅融合模式发展依托与当地的非遗文化,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与游客体验,创新非遗的传承和展现形式,要转变对其固有观念,摒弃保守的思想包袱。非遗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其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使得文化旅游对其开发程度不高,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旅游规模。消费者对文化旅游品牌认可度较差,影响人文旅游体验感,对非遗品牌建构存在一定影响。因此,非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必须立足于对其保护和传承上,更新观念,积极推进“非遗+旅游”IP旅游生态路径应用方面的创新。
从CiteSpace软件中获得一系列“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时间切片图谱(见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通过对图谱进行分析,反映出不同年份的研究主题变化情况。如图7可清晰的看出非遗项目与文旅融合模式是从2017年提出的,以此类推,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随着时间轴进行推移,其时间的跨度和其相关研究的连续性逐渐呈现正相关关系。
图7 2017年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时间切片图谱
图8 2018年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时间切片图谱
图9 2019年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时间切片图谱
图10 2020年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时间切片图谱
图11 2021年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时间切片图谱
现阶段,非遗与旅游的融合领域结构还比较偏简单化,基本局限于重旅轻文的旅游模式,深度合作方面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掘文化内涵不够深入,非遗文化资源是非遗文旅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吸引旅游者的法宝。但是,目前对非遗文化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且有很多地区的独特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和开发,忽视了对非遗文化的更深层解读和呈现。因此,“非遗+文旅”融合模式的表现形式的创造性不佳;其次,“非遗+文旅”融合模式无法形成其特有的品牌定位,景区特色定位不够准确、清晰,展示其非遗文化内容过于单一、游客参与度低、体验感不佳,因此对游客不具备较高的吸引力,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大众的兴趣,导致目前大部分非遗文旅业态在整个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绝大多数的非遗文旅景区局限于某一地区或者村落,难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旅游不仅是经济性的文化产业,也是文化性的产业经济,旅游只有依托文化内涵才能更有生命力,确立鲜明特色的非遗文旅的主题,打造非遗文旅业态的体系。[4]但目前非遗文旅业态类别单一并且同质化高,无法满足游客对非遗文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并且在其价格品质方面缺少梯次维度。留给游客消费的空间和场景过于简单直白,存在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没有完善非遗文旅的产业链等问题。虽然,对核心非遗文旅给予了充分空间和投入,但是品质体验化不高,且都存在商业化、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于非遗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推进以非遗文化的展示、保护为主题的非遗文旅融合模式。安徽存蓄积淀了大量丰富的非遗文化遗产,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共生中传承与保护。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遗产,打造成有地域特色、民俗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探索具有徽派文化旅游特色的新业态。非遗和旅游共生价值体系呈现正相关关系,旅游生态逐渐与文化旅游发生关联。但我国旅游产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旅游业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因此,需要以新方法、新手段、新模式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例如,通过VR、AR技术手段实现非遗产品制作或模拟其场景对其非遗项目进行创新,[5]实现其活态传承与发展。完善“非遗+旅游”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构建“非遗+旅游”共生价值体系,如图10、图11所示。
利用区域内优良的非遗文旅产业为区域赋能,提升区域非遗文化旅游发展的动能。以促进区域文旅产业全面升级,突出具有地域性的非遗文化特色,深度解读区域文化精髓,提炼出展现区域形象,同时具有亲和力的品牌和IP。建立“非遗+文旅”融合新模式,打造非遗文化展示平台,让非遗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助力旅游业迈上新台阶。
现阶段,旅游行业逐渐步入文化为主导的生产力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首先,做好“非遗+文旅”融合的统筹规划,突出其特色非遗文化品牌引领,加以深度挖掘非遗文化、传承的非遗文化,这使得非遗文化产业成为旅游业的支柱产业。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聚类图谱存在交叉,关联性发展呈现聚心状,存在天然合作基础;其次,要深入开发和利用非遗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向区域支柱产业的转变;再次,提高创新意识,宣传、打造“非遗+文旅”融合模式品牌形象,提高“非遗+文旅”融合模式品牌的文化吸引力,适应旅游业发展新趋势;[6]最后,旅游业经历了观光旅游的初级阶段,随着我国国民人均收入的显著提高和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进入了假日旅游的新阶段,非遗文化旅游正在逐渐兴起,重视旅游与非遗文化的“联姻”,科学统筹非遗文化产业赋能、明确其品牌定位,从而进一步对其品牌升级,如图4、图5所示。
从非遗文化到旅游产品、从景区到服务模式,让科技为文旅融合全面赋能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探讨新技术为文旅融合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去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展示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年轻群体的需求。要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展示非遗文化,增加其趣味性。因此,非遗文化展示方式中可以通过添加虚拟现实技术和设备,使人们可以通过3D效果去“真实”地体验到非遗产品制作或模拟其场景,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避免不必要的场地搭建。另外,通过VR技术让人们从感官上更加清晰了解非遗文化的魅力,这将是一次美妙的体验;也可以利用三维数字媒体艺术来创造审美和动态的艺术效果,或者将“非遗”作品进行4D展示,通过声音和图像引导人们在参观过程中逐步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基于此,应使得非遗文化与科技的进行深度融合,更好地向人们输出非遗文化中的精华,打造更加优质的“非遗+文旅”融合模式。[7]
在经济转型、消费升级以及产业结构重大战略调整等宏观背景下,人民群众对旅游的需求动机、内容、意图以及价值诉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打卡式”旅游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年轻人群的需求,非遗文化IP和产品矩阵成旅游产业增长新爆点。[8]
游客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上。对非遗文化的诉求也各不相同。目前,旅游的主要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更注重的是个性化的旅游体验,[9]2017-2021年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时空图谱,存在强烈的热度关系。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在“非遗+文旅”融合模式中增加更多游客可以自行操作的项目,并根据受众的年龄、习惯、消费观念和文化背景,来满足不同类型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利用新技术与非遗文化的结合,依托非遗文化大IP吸引游客流量,进而带动一系列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非遗产品矩阵从而达到经济效益,更好的把文化优势转换成经济效益,[10]如图6所示。
遵循非遗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在新业态中发挥产业优势,释放产业效能。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相关文献我们可以知道,近年来,人们在选择旅游项目时有37%的人会考虑其文化因素。选择文化旅游项目的游客数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因此,有研究人员认为文化旅游的不同方式可能会影响游客对旅游体验的抉择。
文旅融合模式一体化依托于非遗文化为其开发的指导思想。非遗文旅的开发应成为文化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整合文旅融合模式,强调以非遗文化为灵魂,以旅游模式为载体,以产业为导向。文旅融合与非遗保护关键词时间切片图谱,逐年以扩充式的切片面积发展,且呈现文旅融合上升趋势。该模式有利于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丰富非遗文化元素,深化非遗文化特色,促进更多非遗文化资源,将更多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业中,可以提高非遗文化旅游体验质量,丰富旅游内涵,突出非遗文化旅游特色,带动非遗文化旅游产业,以旅游为载体去更好的诠释非遗文化,进而拓展非遗文化旅游市场,构建以“非遗+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非遗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审美趣味、高超的技艺和方法,从非遗文化中汲取的营养可以在“非遗+文旅”融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1]如图7-图10所示。
“非遗+文旅”融合为当下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面对日益复杂的旅游市场环境,我们不仅要认识非遗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更要认识文化旅游的价值。但也要不断的去进行创新,要有效地将非遗文化资源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动态地进行综合创新,要不断优化文化旅游体系,不断开拓“非遗+文旅”融合的新途径、新形式推动非遗文化保护与文化旅游的共同发展。本文仍存在一定局限,文章中选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数据,所收集的文献数据范围不够全面,下一步需选择多个权威性的数据库文献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