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鹏,杨巨声,蔡 岚
如何激励公共部门雇员,使之做出选择并由此产生符合公共部门利益的行为?这是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大问题”之一,而对公共部门雇员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是理解这一“大问题”的关键。1982年,Rainey 就首次提出并解释了公共服务动机概念,认为公共服务动机就是人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动机。由于公共服务动机的概念有助于解释个人行为与公共部门绩效之间的关联,能够将个人与公共核心价值有效连接起来,各个领域和不同方向的研究者似乎都找到了各自的着力点:组织和行为研究者倡导的无私动机要素,恰恰是公共服务动机利他性的表现,这一表现将更有利于统一集体行动并提升公共核心价值;公共管理研究者在关注公共利益和目标的实现时,也可以从公共服务动机这一概念中寻求到一种合理的解释;绩效研究中的因素分析与测试,以公共服务动机作为切入点,构建诸如动机—态度—行为—绩效的逻辑链,借助实验法或其他统计技术进行研究,也不失为一条极具吸引力的途径,例如Belle 就做过类似的研究,进行公共服务动机与绩效实验测试。
这些着力点的存在,使得公共服务动机的相关研究日益流行。近年来,随着“动机和行为研究”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影响力的攀升,公共服务动机吸引了国内外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一些学者对公共服务动机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并试图将其引进和移植到中国场景。然而,当学者们兴致勃勃地开展具体的公共服务动机的测量、前因与后果变量等研究时,却经常发现与中国文化和国情相悖的情形,在实践应用上也频频遇阻。Kim和Vandenabeele等人曾就诸如“水土不服”的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由于各国文化差异的存在,各国学者提出的概念界定、测量维度乃至变量研究等均与最初源自美国场景的理论与实践相差甚远,也就是说,其他国家的实证研究结果并不能直接推广应用于中国场景。对此,Mikkelsen 和Schuster 等人基于10个国家的23000名政府雇员和数百个政府机构的大型调查数据,进一步研究了跨文化公共服务动机的测量以及该测量模型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发现在不同的国家,公共服务动机相关指标的解释力受到了挑战,并不直接具有可比性,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国内也有学者主张开展公共服务动机本土化研究,王亚华、舒全峰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的公共服务动机测量问卷,对中国基层乡村干部的公共服务动机进行研究,这一研究虽然有助于完善对公共服务动机理论在中国适用性的认识,但对本土场域下呈现的各种情形仅进行了简单描述而非深刻阐释。
总而言之,公共服务动机在中国场景下的解释力受到了挑战,迫切需要进行研究上的创新。本文尝试通过对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现状的梳理同时结合文献计量结论进行分析,第一部分试图从中发掘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的进一步研究方向;第二部分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第三部分呈现研究发现,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结论,讨论公共服务动机的主要议题;第五部分呈现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演进,并通过关键词分析呈现出部分潜在研究热点;第六部分承接前文的研究结果与总结讨论,探讨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创新方向;第七部分则是对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进行总结,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创新进行探讨。
本文集中探究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现况,并选取中文学术文献作为分析样本,考虑到文献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本文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作为数据来源,锚定关键词“公共服务动机”进行检索,考虑到国内最早的相关研究文献发表时间为2007年5月,这里将时间跨度确定为2007年5月至2021年4月,并在检查和过滤其中的非学术性文献之后,共获得129篇文献,构成本文文献计量的分析对象。
为了更为直观地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进行分析与可视化呈现。首先是关键词共词分析,共词分析的作用是通过对各论文中共现的代表性关键词的统计,分析某领域或学科中的主题结构,归纳概括出该学科领域的知识构成和研究动态;其次是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的聚类探究,在汇聚同质性关键词的基础上,实现对关键词的归类并以树状图的形式呈现;最后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进一步印证并确认研究议题的类型分布。基于上述过程得出的文献分析结果,可以提取总结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关注的主要议题,并把握已有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热点,为后文探讨研究创新提供参考。
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最早的中文文献出现在2007 年,随后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虽然近两年的成果在数量上骤增,但仍然处于从模仿牵引到自主探究的过渡期,总体上研究成果依然有限(图1所示)。
图1 国内公共服务动机2007—2020年论文发表数量
从具体的研究文献来看,已有的129 篇文献中共包含330个关键词,累计出现频次为527次,运用SATI软件统计并综合比较关键词出现频次后,选取频次大于2 的47 个关键词进行列表展示(见表1)。在此基础上,利用equivalence系数转换后生成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为后续的分析做准备。
表1 高频关键词表
聚类分析有助于发现各个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其在样本研究文献中的分布规律,并以可视化的聚类图(谱系图)呈现,实现对样本研究文献相关议题的自动归类。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将上述的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导入到SPSS 中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选用系统聚类中的组内连接聚类方法得到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聚类图。
从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文献自动被归类成6个研究分支,咨询相关专家学者并整理修正后,这里自左至右分别将这些分支命名为“后果研究”“前因研究”“本土化融合研究”“测量方法研究”“公共部门相关研究”“公职人员相关研究”,如图2 所示。从自动归类的研究分支来看,类别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类别内部的关键词也比较趋同,聚类结果较为合理。当然,聚类分析的结论并不绝对,往往只是模糊化的区分,考虑到该结论可能存在的偏差,为了得出更为可靠的归类结果,后面将通过多维尺度分析进一步印证。
图2 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聚类图(谱系图)
为了修正可能存在的归类偏差问题,本文进一步基于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利用Euclidean距离度量模型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有三大聚焦区域,依图谱的左上、右侧、左下的顺时针次序可以依次归纳为“公共服务动机的基础研究”“公共服务动机的应用研究”“公共服务动机的本土化融合研究”三大类别。多维尺度分析基于关键词词组进行汇集,这些关键词词组所反映的研究议题可以对聚类分析的结果进行合理性验证,使得研究议题的分类更加稳健。
图3 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多维尺度图谱
社会网络分析图谱能够通过可视化呈现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同时其网络密度、中心性指标能够反映出各个关键词节点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本文借助这一分析方法,通过对公共服务动机研究议题的分化与联系状态的描绘,为议题的划分提供进一步参考。具体操作上,将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导入Ucinet 工具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得到如图4 所示的分析结果,其中网络密度值为0.1619,整体上的密度水平较低,中间位置与周边位置关键词连线密集程度差异较大,表明该社会网络存在主题分层。同时,点度中心度为20.16%,进一步佐证国内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出现主题分化的情形。
图4 社会网络分析图谱
从具体的分析图谱可以看出,围绕“公共服务动机”,形成了“公共部门”“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行为公共管理学”“精准扶贫”“测量”等关键词为中心的次一级网络子群,而这些子群的中心关键词又交织连接起其他相关关键词,整体构成了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主要议题,而且对比聚类分析结果,这些子群的分化和连接情况与聚类分析划分的研究分支基本重合。
通过对以上三种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并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发现聚类分析得出的五类议题与多维尺度分析汇集出的三组主题基本重叠,其中“测量方法研究”“后果研究”和“前因研究”可以归属于“公共服务动机的基础研究”;而“公共部门相关研究”“公职人员相关研究”则可以纳入“公共服务动机的应用研究”。并且从社会网络分析图谱来看,这些议题涵盖的相关关键词之间联结紧密,且进一步支持了聚类分析的结论。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公共服务动机研究所关切的主要议题:公共服务动机测量方法研究、公共服务动机前因研究、公共服务动机后果研究、公共服务动机的应用研究、公共服务动机的本土化融合研究。
上述的分析与总结客观呈现了国内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主要议题领域,而如何将这些研究发现应用于中国场景?这需要立足于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国情。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公共服务动机存在差异,国内有学者选取福建省部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的337个有效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动机水平普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同时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比如规模庞大的公职人员队伍,以及与之对应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公共服务对象,其提供公共服务的难度和挑战之大世所罕见,这更加需要研究如何更好地协调公职人员与公共服务对象的行为并达成公共治理目标。下面将总结讨论中国情境下公共服务动机关注的主要议题:
测量方法方面,Perry 设计了包含24 项问题的测量问卷,涵盖了测量公共服务动机的四个维度:“参与政策制定的吸引力”“对公共利益的承诺”“同情”“自我牺牲”。国内学者在这一测量设计基础上进行了验证或拓展:朱春奎、吴辰以中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服务相关部门公务员为调研对象,检验并修订了Perry 的四维度模型,增加了“互助意愿”维度;李小华保留了其中的“同情”和“政策制定”两个维度,并将Perry 四个维度中的“自我牺牲”与“对公共利益的承诺”合二为一,表述为“公共利益维度”,同时增加了“造福社会”和“自我实现”两个新维度,整合修正后的这个新模型丰富了Perry 的模型,并反映了中国情境下公共服务动机的新情形;张廷君使用福建省公务员样本,分析并证实了除“同情”之外的三个维度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并补充了“民主治理意识”这一维度,进一步充实并修正了Perry的测量量表。陈世香、苏建健基于测量环境和个体差异的角度,认为伴随地理空间范围的扩大,多元方法和测量理性应该被纳入测量方法的研究之中。
前因研究,即对影响公共服务动机的前置因素的研究。Perry将公共服务动机的前因分为个人、社会和组织这三大类因素,个人因素如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差异和性别差异,组织因素如组织目标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直接影响,社会因素如社会传统对公共服务动机的潜在影响。国内学者肯定了个人、社会和组织因素的作用,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特点:李小华验证了个人的人口学特征变量对公共服务动机有限度的解释力;胥彦、李超平进一步用元分析方法检验了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公共服务动机的相关关系,尤其说明了在中国情境下,职位等级对于公共服务动机强弱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个体所处的职位等级越高,则公共服务动机越强烈,然而,这一结论在国外情境下未能得以验证,但却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相吻合,如儒家思想所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另外,也有学者从组织目标的角度出发,验证目标清晰度对于工作绩效的显著影响,认为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组织目标对于激发公共服务动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朱喆、徐顽强等则在组织因素中选取了组织支持感这一维度,认为组织支持感对公共服务动机存在正向的效应。
后果研究,即对公共服务动机影响人或组织行为和态度的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分别从人、组织方面进行了探索:从人的角度出发,刘帮成发现中国情境下的“人情关系”对职业选择的显著影响,而这一人情纽带在传递职业信息和氛围的同时,往往也掺杂了与公共服务动机相关的观念,孙德超、周媛媛关注到个体内在动机对工作压力的形塑,认为公共服务动机水平的提升能有效缓解基层扶贫干部的工作压力。
从组织的角度出发,陈振明、林亚清认为领导关系型行为对下属变革型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公共服务动机在其中发挥着完全中介的作用,林亚清、张宇卿以380名厦门公务员作为研究样本,发现公共服务动机在组织内部的领导成员交换与变革型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唐健、方振邦验证了服务型领导对公务员创新行为存在的显著正向影响,且公共服务动机在两者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
可见,从以上基础性研究议题领域的研究看,国内学者已经丰富和改进了Perry 的方法和理论,但无论是测量方法还是前因研究,均未能超越旧有的西方理论和方法的窠臼。
公共服务动机的应用性研究涉及的议题十分广泛,Perry建议公共服务动机的应用研究可以从绩效、组织激励机制和动机—职业选择这三个视角切入。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也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展开了有益探索:
1.绩效研究方面,孟凡蓉、马新奕和李小华、董军分别证实了公共服务动机与个人工作绩效的正相关性,有学者更进一步探索了公共服务动机与绩效的内在关联性,认为公共服务动机与组织承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组织承诺是员工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且与绩效关联;张平、刘伟民运用元分析方法综述了已有的35 篇公共服务动机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总结发现公共服务动机对工作绩效存在正向影响,是促进工作绩效提升的有效内驱力,上述研究均从正面回应并验证了Perry的研究预设。
2.组织激励机制研究方面,叶先宝、李纾阐述了公共服务动机所倡导的内生激励有助于弥补以外部激励为主的现行激励机制的不足;朱光楠等人则引入了与组织激励有关的外显变量工作投入,认为公共服务动机对工作投入有正向影响;谭新雨、刘帮成等从贡献—激励视角研究公务员离职倾向与变革态度问题,认为公共服务动机对公务员的离职倾向与变革态度(支持或抵制)起到了加剧或缓冲作用。
3.动机—职业选择方面,高翔、黄张迪验证了大学生党政机关职业选择差异的影响来源,发现与公共服务动机相比,个人政治效能感更能解释上述差异,这一研究与Perry 倡导的研究预设相背离,原因是该研究的职业选择对象是中国党政机关,这一机构具有独特特征,虽然工作压力和责任大,但能提供制定公共政策的机会,因而大学生个人政治效能感的不同更能解释他们党政机关职业选择的差异;郑佳雯、孔舒越等验证了个人动机和行业环境感知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发现公共服务动机与未来的新闻工作职业选择呈正向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正面回应了Perry的研究。
显而易见的是,上述这三方面的应用研究虽然在中国场景下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理论进行了拓展,但既往研究仍然局限在Perry 的框架之下,应用研究在针对中国情境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方面略显乏力,缺乏有解释力的基于中国情境的分析框架。
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学者认为,公共服务动机是一个全球性概念,具有相似但不一定完全相同的特质,并含有地方特色发挥的空间,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公共服务动机蕴含的异质性,则凸显跨文化视阈下情境对照与本土融合研究的必要性。了解国内特定文化背景与思想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公共服务动机的内涵以及由此衍生的不同情形: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与现代生活的互嵌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共服务动机;另一方面,文化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重要资源,也是衍生公共服务动机的动因。
遗憾的是,本土化融合方面的研究较少,有限的论述更多是一些初步的探索,诸如有研究显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动机缺乏同情心维度;也有从中国传统文化本位角度出发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儒家文化和伦理赋予中国情境下的公共服务动机以特定内涵,进而在公共服务动机的不同维度上具有特定的表现,这一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内在联系;还有研究者将国内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当前正是从模仿走向自主研究的新阶段,认为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研究者应立足于中国文化语境,建构立足中国文化意义的公共服务动机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研究主要议题的梳理与阐述,可以看出,尽管国内研究者已经相对全面地涉及公共服务动机的五大主要研究议题,但大多中国场景下的研究仅仅是对西方舶来理论和方法的微调,更像是拿来主义的修修补补,而非真正扎根中国本土文化田野的理论探索与范式演进。理论研究上,未能触及制度层面,深入的系统化、制度化的理论探究尚且寥寥,对更为深入的现象和问题的阐释和指导依然有限,缺乏严谨的研究与合理的回应;在研究方法上亦步亦趋,无论是测量方法,还是对前因、后果变量的分析,未能实现研究方法理念和工具上的突破,面对不断革新的方法论和技术工具,也较少考虑将其融入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之中。
上文对国内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主要议题领域进行了横向上的阐述,反之,从研究的纵向演进切入发现,这些议题在时间上也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特质:笔者借助NVIVO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进一步的主轴编码分析,参考已有的阶段性划分标准,并通过对研究内容相近年份的合并汇集形成了公共服务动机研究演进的几个主要阶段。这里选取每个阶段对应的前20 个关键词按频数顺序进行排序,如表2所示:
1.公共服务动机的初步引入阶段(2007—2010年)
早在1982年,西方学者Rainey便提出公共服务动机的概念,25 年后才被系统性地引入中国语境。2007 年李小华首次系统介绍了西方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动机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从起源、内涵、维度以及类型等方面进行基础性介绍,随后学者们进一步从特征、测量方法等维度对公共服务动机做了更为全面的论述。这一时期的关键词列表也呈现出概念性和基础性的特点,表2中,该阶段的关键词如:测量途径、“经济人”假设、间接测量、直接测量等均属于基础性的研究范畴,该时期对公共服务动机的背景知识介绍和基本问题引入占据主导,较少关注公共服务动机的测量问题,该阶段的研究相对简易。
2.公共服务动机的验证研究阶段(2011—2016年)
由于前一阶段已经较为全面地引入、厘清和界定了公共服务的概念,自2011 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成果聚焦对公共服务动机相关变量以及测量维度、方法的检验和修正。该阶段研究的普遍做法是基于国内第一手调查资料和数据,通过量化分析进行验证性研究,并结合研究结论对原有的变量和测量指标进行再修正。这一时期的关键词列表同样也表现出验证性研究的特点,表2中,该阶段的关键词例如:影响因素、前因变量、关键变量、维度等均可归属于变量问题和测量问题范围,在这个阶段,运用国内调查样本来验证原有变量测量的适用性成为研究的主要关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已经开始有少数学者尝试本土化研究,但该特征尚未成为研究主流。
表2 研究演进的分阶段关键词列表
3.公共服务动机的本土化探索阶段(2017年至今)
随着对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不断推进,先前引入变量的适用性和测量方法逐渐得以检验和修正,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引入和验证层面,便无法真正解释中国情境下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必须基于本土情境构建有解释力的特色理论体系。2017年以来,一些研究开始更多地立足本土,扎根基层、乡村、社区,结合中国社会和文化特性试图对公共服务动机进行本土化改造,这也是外来理论要实现与本土环境融合的必由之路,一种理论只有将之根植于特定环境才能对其衍生的问题具备天然的解释力。这一阶段的关键词列表也出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表2中,该阶段的关键词如:基层干部、基层公务员、乡村治理、驻村干部等凸显了这个时期的本土化研究趋向。当然,从数量上看,本阶段涌现出的研究仍然不足,且存在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即:为了本土研究而局限于本土,大量研究仍然着眼于对变量和测量方法的检验和修正,这一研究方向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依托研究阶段的划分有助于厘清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脉络,但上述阶段的边界并非清晰分明,部分内容间存在交叠,比如验证研究至今一直在进行,不少研究者仍然继续引入西方公共服务动机的新测量方法、新变量,并代入到中国场景中进行验证,甚至本土化研究早在验证研究阶段就已经开启了尝试性探索。
通过研究演进规律的分析,公共服务动机的国内研究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有不同的研究侧重点,那么未来的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将走向何处?本文使用CiteSpace 工具通过计算关键词突现率来发现潜在研究热点(见表3),并依据列表中的突现关键词,在本文文献数据库中找到相应的文献结合进行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组织公民行为”“公务员”“服务型领导”“基层公务员”“利他主义”“乡村治理”“工作绩效”这七个关键词成为近5 年的突现关键词:
表3 近5年来研究突现关键词列表
1.组织公民行为。该关键词具有较高的突现率,作为公共服务动机验证研究的内容,一方面,可以用以验证公共服务动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加强该领域研究对于完善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变革型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研究的兴起,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利于理解公职人员的行为塑造过程,进而有益启示政府部门培养公职人员的公共服务动机。
2.公务员与基层公务员。因这两个关键词指向同一个群体,这里对其归并分析,对这个群体的分析也是国内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公开媒体频频报道公务员“懒政”现象,公务员的工作倦怠问题也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中,具体来说,如何提升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水平以缓解工作倦怠逐渐成为公共服务动机领域的重要问题。此外,由于对中国情境下公共服务动机测量的发掘与适用中国情境研究框架建构的需要,更多研究面向基层、乡村和社区中的基层公职人员。
3.服务型领导。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来,相关的研究日渐增多,服务型领导作为实现服务型政府这一建设目标的关键,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部分研究从领导行为的角度切入,通过分析领导特性来验证其与公共服务动机的关系,对于公共部门转变领导方式,从而激发员工的公共服务动机,完成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
4.工作绩效。对公共服务动机与工作绩效关系的探究是该领域常青的研究问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 年Perry 和Wise 提出的动机—绩效的假设。随后许多学者就公共服务动机如何提升绩效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可以说是公共服务动机相关研究中最为经典、最具争论的研究方向,未来依然将会是该领域的重要关切。
5.利他主义。利他主义作为公共服务动机理论的认识论,也是公共服务动机的内核本质,研究者们通常用它来与公共选择理论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进行比照,理性经济人假设以自利动机作为出发点,而公共服务动机理论的利他主义则是选择从利他无私动机出发。对这方面研究的关注有助于深入理解公共服务动机的意涵,进而用来解释将来可能遇到的更多现象和问题。
6.乡村治理。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关于乡村治理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备受瞩目,分析乡村治理中利益关联主体背后的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各方主体公共服务动机的发生机制和内在机理,对于提升中国乡村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已有研究大都注意到乡村干部这一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其他关联主体如村民、乡镇干部的角色作用的阐释及其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相对有限,仍需深入探究。
正如上文所述,从议题领域看,现有立足中国场景的公共服务动机议题大多只是对引入理论的修补;从研究演进看,从公共服务动机的引入到验证性研究,从验证性研究到本土化改造,学者们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研究情境相对单一;而对未来的潜在热点分析也为研究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参考。总体来说,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的已有研究在方法上基本承袭传统路径而未能突破,理论上缺乏制度层面的深入解释,亟须探索出更为契合本土情境的全新视角。下文拟从方法、理论和视角上尝试提出中国场景下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创新方向:
近年来,伴随理论演进和技术优化,学科间的边界日益模糊,部分公共管理研究者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引入公共管理的核心主题,从个体行为和态度这一微观角度切入分析,并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即“行为公共管理学”。目前行为公共管理主要应用的研究场域聚焦在公共服务动机和领导力等,尤其是公共服务动机主题,与行为公共管理使用的技术手段和倡导的方法论深度契合。
从国内已有研究来看,早期的研究大多是思辨性论文,以介绍性西方理论为主,理论综述和分析占主体;而后经验研究逐渐占据主流,其中量化研究大多是运用中国本土调查数据和资料,对公共服务动机相关变量进行因果关系推断和验证,而定性分析研究则以具体案例为依托,将公共服务动机结合中国本土治理实境进行阐释,较少运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实际上,这些方法和工具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也非常适用,尤其是实验法作为因果推断的金标准,将其应用于公共服务动机的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验证,尤其是基于本土化场景中的实验设计有着更好的解释效度。
因此,在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方法创新层面,可积极融入行为公共管理学的方法论和技术工具:首先,行为公共管理学是从个人行为和态度这一微观角度切入,而行为往往受到动机的驱使。例如Belle 就使用了来自意大利中央政府高管人员的实验数据,考察了公共服务动机对公共管理者预期努力行为的影响;其次,行为科学的研究工具同样适用于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例如更丰富的测量量表、关键事件分析以及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等,这些技术工具在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中具有价值。借鉴这些研究工具和方法,有助于更深入地开展公共服务动机研究;最后,最为核心的是进行方法论思想的融合,行为公共管理整合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例如心理学广泛使用的现场实验或实验室实验这类比较严格的因果推论研究范式,行为科学常用的基于个体行为的观察、记录和测量基础上的行为实验设计等,这些研究范式和设计均可融入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成为其方法论的有力拓展。
社会科学中有许多基于制度的理论,许多研究领域有着悠久的制度主义传统。那么,能否将这一制度主义传统贯彻到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中来?已有研究或以个体层面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为研究视角,或是基于中国情境下各种实践层面的开展应用,而现有的一些理论也缺乏足够的解释力。例如,就公共服务动机所关切的个体选择、行为与公共利益关系这个重要的研究导向来说,公共选择理论是一个相关的可用理论,该理论将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应用于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中,适用于解释公职人员理性自利动机,然而,对与之相对立的公共服务动机研究中公职人员的无私动机,运用这一理论却无从解释。面对诸如此类的理论困境,创新是唯一出路。
构建基于公共服务动机的制度理论或许是进行这一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就公共服务动机研究本身而言,目前尚缺一套系统性的理论,如果从制度层面切入则有助于达成这一目的。Perry 和Van⁃denabeele 认为公共服务动机就是在各种制度背景下作为某种社会身份的个体所产生的社会化结果。就中国场景下的理论创新而言,从制度与个体关系入手构建基于公共服务动机的制度理论是一个可行的引入点:一是个体行为本身也需要遵守既定的规则和适当性逻辑,个体层面的公共服务动机行为有其身份根源和社会化的过程,围绕这些要素可以发展出一般性的制度化规则;二是可借鉴已有理论,例如动机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就提供了个人动机的环境因素解释,认为组织环境与个人内在需求的交互,使得个体与环境因素产生密切的关联;还有“人—组织契合理论”也提供了个人特征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解释,认为个人价值观和组织价值观可以产生互补性契合,而如果人和组织之间产生了这种契合,那么其行为动机将会达到更高的水平;三是基于已有理论构建新的制度理论,可以验证制度环境的回应性与个体公共服务动机之间的一系列假设,或者介于个体行为的规则与动机之间提出假设并加以验证,尝试构建出有解释力的制度理论。
近年来国内公共服务动机本土化研究进展迅速,学者们也意识到立足本土开展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意义:其不但能使得公共服务动机在具体的实务中真正发挥作用,而且有助于在中国情境中修正和补充这一理论,但如果研究仅仅立足于本土,就容易一叶障目,无法从比较研究中汲取养分,从而进一步优化和延展理论。国外已有学者试图构建跨文化的公共服务动机模型,事实上,如果进行不同文化情境下的比较研究,或者直接基于跨文化情境开展研究,的确可以观测到不同文化、制度、社会场景下公共服务动机呈现的不同差异。
同时,引入跨文化比较研究视角也是顺应研究演进规律之举。公共服务动机研究演进的规律显示,从公共服务动机的引入到验证研究,从验证研究到本土化探索,如果说已有的这些研究完成的是“走进来”的研究进程,那么开展跨文化视阈下的比较研究则是一种“走出去”的行为,在未来的研究中,既要能“走进来”也要能“走出去”。在走进来与走出去的路径交互中,与拥有相似文化背景的研究进行比较并借鉴其先进经验,将会进一步缩短探索过程,加速本土化融合研究进程。
通过对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的相关研究议题的梳理、研究演进规律与潜在热点的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1.研究议题的分析与总结。研究议题分为五个领域:首先是三大基础性研究领域即测量方法、前因、后果的研究。国内研究者不论是测量方法还是前因及后果研究,均在Perry 提出的若干设计指标和路径上有所修正和发展,不但丰富了原有的公共服务动机理论的内涵和结构,且进一步总结和发展出更多的增量知识成果;其次,应用研究方面,国内不少学者意识到并关注公共服务动机对于公职人员选拔和培养的作用,以及对于组织激励机制构建的影响,这些应用研究有利于公共部门制度设计的合理化,而合理的制度设计能有效增进公共服务动机,进而提升公共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效能;再次,本土化融合研究方面,立足本土价值观,在描述中西文化背景下公共服务动机异同的基础上,从公共服务动机内涵到相关表征开展了全过程探索,尽管研究成果仍然相对较少,但对于理解中国情境下的公共服务动机意义重大。
2.研究演进的分析。研究演进呈现出知识演化的规律性,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公共服务动机的初步引入阶段、验证研究阶段、本土化探索阶段。通过研究演进的分析,厘清了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发展脉络。
3.研究潜在热点的挖掘。经过突现关键词探究,发现组织公民行为、公务员、基层公务员、服务型领导、工作绩效、利他主义、乡村治理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借助潜在热点的挖掘,明确了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前沿问题。
从整体上看,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创新,具体而言:在研究方法方面,随着研究方法论、研究工具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公共服务动机研究方法上亟待抓住这一创新契机;在理论创新方面,公共服务动机作为源自美国公共部门雇员研究中的舶来概念,尽管中国学者已经开展了一些本土化的探索,但缺乏系统性的制度研究,进一步的研究创新可以从制度理论创新入手;在研究视角方面,引入跨文化比较研究视角有助于观测不同研究背景下的各种差异,在比较和借鉴中加速本土化融合研究的进程。
作为在国际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理论,自从诞生以来,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在主流国际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被充分讨论。本文回顾了国内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议题、演进并对其进行了热点分析,结论均表明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研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此提出的研究创新方向也可供参考。当前中国公共服务动机研究仍显不足,期待更多学者的参与,开展更高质量的理论研究和更扎实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