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廉洁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及其启示

2022-03-30 11:41吴海红齐卫平庞程程
治理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反腐败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

吴海红 齐卫平 庞程程

摘要:廉洁政治是政治共同体公平公正地对公共利益进行决策、分配和付诸实施的活动,是人类对政治发展的美好追求。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建设廉洁政治作为自身发展目标,依托严厉惩治手段、构建体制机制、思想教育宣传展开了一系列自我革命的政治实践活动,廉政实践和廉政理论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从中国共产党廉洁政治建设的历程中可以得出以下重要启示:廉洁政治建设必须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前提,必须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遵循,必须把加强权力的制约监督作为核心内容,必须把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反腐败作为基本理念,必须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导向。

关键词:廉洁政治;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22)02-0065-01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党的自身建设的历史,得出一个重要的历史经验,即“坚持自我革命”,并指出“只要我们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①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了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的价值立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坚持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明确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厉行廉洁政治”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0页。。可见,中国共产党建设廉洁政治的政治决心和历史使命是一以贯之的,彰显了这一政治目标对于党自身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廉洁政治:概念及内涵

理清廉洁政治的概念及其内涵是探讨中国共产党廉洁政治建设的基础。首先对“廉洁”和“政治”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进行梳理。“廉洁”,在《楚辞·章句》中的解释是“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在《辞源》中的解释为“公正,不贪污”。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十分崇尚对廉洁的追求。廉洁被视为官德的重要体现。“礼义廉耻”不仅被视为“国之四维”,也是“仕者之德”。周朝将“六廉”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作为官员选拔重要标准。概言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洁就是秉持正义、洁身自好、不贪不占。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廉洁更多的指向为free from corruption,即不腐败。西方倾向从人性恶出发,建立保障不腐败的制度。休谟认为:“人们会由于目前的诱惑(常常不过是非常微不足道的诱惑)而偏离自己巨大而重要的,然而又是长远的利益。”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张若衡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页。西方政治强调分权制衡设计制度以遏制人性之恶。在西方的语境中,廉洁主要指负责任、公开透明、规则意识等。马克思主义认为,廉洁主要指坚持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消除特权、防止官僚化、禁止谋取私利。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廉价政府”的理念,列宁提出了“廉洁机关”的目标。“政治”一词在中国文献中较早出现于《晏子春秋》中的“君顺怀之,政治归之”,被广为熟悉的是孔子的解释“政者,正也”“治者,理也”。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政治可以理解为国家的治理和政府的活动。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看成是对城邦公共利益进行管理的“善业”。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主张“把政治系统描述成一个互动的系列,通过这种作用而为社会权威性地配置价值物”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67页。。《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的定义是:“政治是在共同体中并为共同体的利益而作出决策和将其付诸实施的活动。”韦农·波格丹诺(英文版主编)、邓正来(中译本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16页。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问题关系到阶级利益的分配。综合上述观点,“政治就是关于重要公共利益的决策和分配活动”。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由此,可以对廉洁政治作出定义:廉洁政治就是政治共同体公平公正地对公共利益进行决策、分配和付诸实施的活动。

如何界定廉洁政治的内涵,学术界有不同的探讨,尚未形成共识。庄德水从现代国家治理角度,认为廉洁政治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作为政治设计,既是政治理想和制度,也是一项具体的廉政工程;作为价值取向,为政治建设提供基本的发展方向;作为实践形态,是廉洁政治目标的实现过程。庄德水:《廉洁政治:内涵、结构与运行逻辑》,《廉政文化研究》,2013年第3期。任建明、马喆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分析了腐败的实质,认为廉洁政治不应仅限于政治领域或政府领域,还应指向国家层面,即不仅包括公共权力,还应包括私营部门。任建明、马喆:《廉洁政治:概念与目标》,《理论与改革》,2017年第5期。何增科认为,廉洁政治的内涵应该包括政党、政府、法律、选人用人、司法正义、腐败犯罪、不正之风七个方面的内容。《太湖廉政论丛》第二辑,中国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175-186页。一些学者对“廉洁政治”的定义直接引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相关表述,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作为判定标准。例如,席代凡提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者呈现出严密逻辑,统一于廉洁政治建设的有机整体,结合起来实现廉洁政治的最终目标。席代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反腐倡廉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综合上述不同分析来看,廉洁政治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从广义上讲,廉洁政治是包括清廉国家、清廉社会、清廉政党等多元政治主体在内的政治生态系统,既包括对公共权力、政府机构、政党成员廉洁行为的规范,也包括对社会主体、私人组织廉洁行为的塑造和廉洁文化的构建;从狭义上讲,廉洁政治主要指针对腐败即通常被定义为“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展开的保障公共权力廉洁性的制度设计和付诸实践的政治追求。本文所探讨的廉洁政治,主要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托严厉惩治手段、构建体制机制、思想教育宣传而开展的自我革命的政治实践活动,目标是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中,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有三层重要意义。

其一,建设廉洁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页。。这是马克思主义廉洁政治观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具有内在一致性。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实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1945年,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二十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89-190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64页。“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66页。这些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党情、国情、民情,对廉洁政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作出的概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也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追求廉洁政治的政治决心。

其二,建设廉洁政治是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礎,是兑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治承诺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把廉洁政治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把反腐败上升到攸关党生死存亡的高度。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面临四种危险、四大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腐败治理的好坏与亡党亡国联系在一起,“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这些论述深刻阐释了廉洁政治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将廉洁政治建设与党的生死存亡相联系,体现了正视腐败问题的自觉性,更表明了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被腐败吞噬会亡党亡国,反腐败才能兴党兴国,这些重要认识实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政治建设深厚的理论底蕴。

其三,建设廉洁政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4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为根本原则,以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包含了民主法治、廉洁高效、公平正义、执政为民等价值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政治本质上是廉洁政治,而腐败本质上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页。,与现代政治文明截然对立。与历史上剥削阶级建立的政治文明不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治文明,内含了廉洁政治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为廉洁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廉洁政治建设也顺应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发展要求。肃清贪腐、保障人民权益、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廉洁政治建设的根本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建设廉洁政治的实践探索

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尽管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面临的各种风险考验不断变化,但始终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并在人民的拥护支持下实现了长期执政,这与其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追求廉洁政治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追求和建设廉洁政治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建设廉洁政治的整个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廉洁政治建设的初步探索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复杂的国内社会环境,中国共产党从颁布反腐倡廉法规文件、开展反腐败斗争和廉政教育、创建纪检监察体制入手,为建立民主清廉的政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政治建设的良好开端。

第一,颁布反腐倡廉的法规文件。1926年8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知》提出:“应该很坚决地洗清这些不良分子,和这些不良倾向奋斗,才能坚固我们的营垒,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82页。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制定的反腐倡廉文件,对投机腐败分子混入党内的情形起到了防治作用。1931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中央巡视条例》是第一部具体的关于巡视工作的党内法规,对中央巡视员的条件、任务、工作方法以及职权进行了详细的规定。1941年中共中央发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八条规定:“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5页。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注重通过颁布法规条例为廉洁政治建设建章立制。

第二,开展反腐败斗争和廉政教育。在1932年至1934年苏维埃中央政府开展肃清贪污浪费、官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廉政运动中,江西瑞金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因贪污腐化被判处死刑,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被枪决的贪污腐化分子。这是中国共产党打响惩治腐败分子的第一枪,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贪污腐化作斗争的坚定决心。针对部分公职人员贪污腐败现象,我们党除了开展坚决的反腐斗争,还通过创办报刊、开办学校、树立典型、设立制度、书写标语等渠道宣传党和政府的反腐倡廉方针,教育中央苏区和苏维埃政府的党员干部群众,取得了较好效果。曹京燕、卢忠萍:《中央苏区廉政文化的当代伦理价值》,《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評的方法,对学风、党风、文风进行整顿,加强党员和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从而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底线。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9页。,涵盖了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作风要求,为全党敲响反腐警钟。

第三,创建纪检监察体制。为了巩固党的一致性、权威性,1927年党的五大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党首次创立专门纪律检查机构,明确了中央、省级监察委员会的组织设置、职权、地位。1928年党的六大提出撤销监察委员会,党的纪律遵守情况由各级党部审查,成立审查委员会,主要任务是“为监督各级党部之财政”。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健全根据地省、县、区三级工农检察部或工农监察委员会,监督、检察本级苏维埃政府机关是否正确执行上级政府颁布的政策法令,有权将政府工作人员的贪污受贿行为报告法院,以便实施法律上的处罚制裁。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廉洁政治建设的曲折前进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夕,面对“糖衣炮弹”的诱惑,党中央对党内权力腐败、领导干部贪图享乐以及公职人员官僚化的现象保持高度警惕。1949年11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要求成立中央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正式将纪检工作作为党的经常性工作开展。1951年底,我国在党政机关和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在严厉惩治贪腐行为的同时注重发挥人民群众检举监督作用,并针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审。不仅如此,1956年党的八大还提出了一系列廉政建设的思路主张,强调从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加强廉政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加强对党和政府的监督等,这对新中国的廉洁政治探索具有开创性意义。这一时期的廉洁政治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适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有助于保持党员干部的纯洁性,为执政初期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支持,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条件下廉洁政治建设的有益探索。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时期的反腐实践中,“许多正确的宪法原则和法律规范由于缺乏实施机制而不能有效地贯彻实施”李义凡:《解放初期我国反腐败制度建设的主要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导致制度的约束力大打折扣。同时,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打击面过宽和干部受到伤害的现象,影响了社会主义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阶级斗争色彩。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受到“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廉洁政治建设与国家其他建设让位于大规模的阶级斗争运动,不仅中断了反腐倡廉建设已取得的一些有益探索,而且由于失去了基本民主法制保障,造成了廉洁政治发展的失序状态。在“文化大革命”前期,中共中央为推动廉政建设,颁布了节约开支、保护国家财产相关的通知文件,但是在党和国家各级机关瘫痪状态下,这些通知文件由于缺乏有力的执行机构,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1975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状态开始逐渐改变,当时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的邓小平同志提出进行全面整顿,“整党主要放在整顿各级领导班子上”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中国共产党开始纠正和扭转党内以及社会上的不正风气,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为彻底解决“四人帮”问题和纠正廉洁政治建设的无政府状态作出了巨大努力。

(三)改革开放时期廉洁政治建设的恢复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思想解放使将贪污腐败作为阶级斗争表现形式的观念转变,中国反腐败战略出现了重大转变,即从“政治运动式的阶段性反腐”逐渐转向“制度性的长效性反腐”林尚立:《以政党为中心:中国反腐败体系的建构及其基本框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廉洁政治建设体现了综合治理理念,从注重惩治向惩防结合、重在预防转变,并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开辟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建设道路。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反腐败“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页。。1979年11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对领导干部日常生活的各项待遇标准作了详细规定。反腐败工作从反对和纠正领导干部特殊化开始推进,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克服特权现象、解决腐败问题的决心。为了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中共中央陆续颁布实施多项专门打击经济犯罪的法律规定。到1982年底,全国揭露并立案审查的各类经济犯罪案件达164万多件,占案件总数的54%。陈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6页。在恢复原有的体制机制基础上,对严重的经济腐败现象进行严厉打击,为开启中国特色廉洁政治建设之路奠定基础。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市场经济深刻转型中制度漏洞增加导致的多样化腐败形势。1993年,党中央确定了反腐败斗争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不正之风三个方面为切入口。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新时期腐败治理思路,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体制工作格局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1998年,中共中央推动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教育活动,多次召开“三讲”教育工作会议,成立“三讲”教育办事机构和巡视组,此项活动是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重要举措王可园:《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百年探索:理论创新和基本经验》,《探索》,2020年第5期。。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并把腐败治理纳入其中统筹部署。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党的十七大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的五大建设布局之中,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十六字方针。中共中央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核心展开,致力于构筑立体惩治腐败体系,颁布指导廉洁政治建设的规划性文件,实施推动廉洁政治建设的相关党内法规,设立国家层面上的预防腐败专门机构。总体而言,廉政建设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廉洁政治建设的纵深推进

在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部署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75页。,从政治高度对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工作的重要性加以确定。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败斗争基本方针的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以高压态势推进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在廉洁政治建设上迈出意义非凡的重大一步。

第一,从形成“不敢腐”的反腐败态势来看,党的十八大后反腐败强度显著提高,惩治腐败的震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过勇:《十八大之后的腐败形势:三个维度的评价》,《政治学研究》,2017年第3期。坚持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党中央不仅严肃查处了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一批副国级以上高官违纪违法案件,也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基层微腐败绝不姑息。2012年底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转变党风、文风、会风的有力抓手,为党员干部树立了行为准则,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该规定为开展源头反腐工作奠定了良好开端。

第二,从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来看,形成了全方位、高效率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在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结合的理念下,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处分法》等法律法规,完善了反腐败的国家立法;出台修订了多部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根本,以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为四大板块的党内法规体系,强调了“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行为规范。全面加强党内监督,形成了“四个监督”全覆盖的监督格局:纪律监督全覆盖,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派驻监督全覆盖,盯紧“关键少数”;巡视监督全覆盖,解决“同体监督”难;监察监督全覆盖,实现了监察权力对公职人员的全覆盖 。

第三,从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来看,任何严格的法制约束也无法替代党员干部发自内心的自觉自律朴林:《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理论思考》,《理论探讨》,2020年第5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五次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经历了严格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坚定了理想信念,提升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夯实了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2页。党的重大会议报告将思想教育、党纪国法教育与反腐败斗争的紧密联系作了明确规定,为实现广大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指明了具体路径。

三、中国共产党建设廉洁政治的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建设廉洁政治的奋斗历史,构成了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画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探索和理论发展凝聚着丰富的中国经验,正是这些经验的启迪才得以推动现阶段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总结利用好这些经验,有助于开创性地推动廉洁政治建设迈向新征程、取得新进展。

(一)廉洁政治建设必须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前提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廉洁政治建设稳步前进的关键所在。党的百年历史表明,正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不断克服和纠正了党内思想腐化、权力异化、政治蜕变等不良倾向,才有力地维护了中國共产党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而彻底的革命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具有彻底反腐败的政治决心。在政治态度、法律制度、机构设置、策略选择等反腐败诸多要素中,居于首位的是反腐败主导者的政治决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党在不同时期,对此都保持着高度的政治警觉和行动自觉。在井冈山时期,枪决贪官谢步升时,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腐败不清除,苏维埃旗帜就打不下去,共产党就会失去威望和民心!与贪污腐化作斗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谁也阻挡不了! ”冯国权、刘平:《镜鉴——与党员干部谈反腐倡廉》,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3页。这是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以坚决的行动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定的反腐败决心。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公权力被腐蚀、被“围猎”的风险加大,党中央更是把反腐败斗争提高到关乎事业兴衰成败、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最大限度遏制腐败的滋生蔓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14亿”的政治担当,坚持高压反腐、持而不懈正风肃纪,以雷霆万钧之势“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拨正了党和国家前进航向。事实已证明,党领导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事实还将继续证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最终一定能够决战决胜反腐败斗争。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党和执政党的地位决定了其领导廉洁政治建设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党的领导,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也提升了廉洁政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八大后开展的监察体制改革,就是党改进领导方式和提高廉洁政治水平的重大政治决断。改革后的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察机关合署办公,一方面整合了国家反腐败力量,改变了过去由于职责不清、职能交叉所导致的“九龙治水”、效率低下的现象,加强了党对反腐败职能机构的集中统一领导;另一方面,在以垂直领导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下,有利于党中央对整个国家监察体系的领导,从而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贯穿于纪检监察的全过程张世飞:《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论坛》,2018年第3月下期。。监察体制改革用制度形式把党的领导固定下来,从决策程序上确保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廉洁政治建设必须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遵循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页。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巴黎公社是“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的“廉价政府”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5、105页。。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初心和立场的充分体现,也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过程中的鲜明特征。

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向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支配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11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监督政府思想的起源,是中国共产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创新监督方式的伟大创举。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河北省委在向中共中央华北局提出关于刘青山、张子善的处理意见中指出:“以如此高级干部知法犯法,欺骗党,剥削民工血汗,侵吞灾民粮款,勾结奸商,非法营利,腐化堕落达于极点。若不严加惩处,我党将无词以对人民群众,国法将不能绳他人,对党损害异常严重。”刘伟忠、宋海庆:《反腐败斗争十五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2页。这不仅指明了腐败的严重危害性,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惩治腐败、维护群众利益的鲜明立场。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78页。党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扶贫环保中的腐败行为以及严厉查处为黑社会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公平正义,人民群众政治上、物质上和社会上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对党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满意度不断提升。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实践充分证明,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指向的廉洁政治建设,是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关键。

(三)廉洁政治建设必须把加强权力的制约监督作为核心内容

加强权力的制约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廉洁政治的必然要求。一个权力不受监督制约的政党,不仅谈不上高效科学的领导,更谈不上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1881年,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恩格斯强调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巴黎公社实行由人民监督公职人员、国家机关的伟大创举。1918年,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要运用“多种多样的自下而上的监督形式和方法”列宁:《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6-507页。,消除苏维埃政权权力运用过程中易于出现的弊端。这些理论和实践为中国共产党进行权力制约监督的积极探索提供了有益经验。从廉洁政治建设实践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明确将加强权力的制约监督作为核心内容。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政务人员交代条例》,通过详细的政务人员工作交接规定,规避职务交接中可能发生的中饱私囊行为,其实质是以具体程序规定监督权力交接。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黨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受监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页。,并强调以制度来制约监督权力,通过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制机制,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反腐之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正确处理好制度和权力关系根本之策的生动表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单列一章,提出一系列宏观战略部署,为如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指明了方向。

实践证明,不受制约监督的权力必然会滋生腐败。现实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敷衍应付的制度形式主义的现象并不少见,不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必然影响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因此,必须提高权力的监督力度。齐卫平、陈冬冬:《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政党推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要加强重点人重点事的监督制约,完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机制,加强对金融、政法、国企、工程建设等腐败多发易发领域的监督,进一步规范亲清政商关系、斩断“围猎”和被“围猎”的利益链。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完善权力监督体系,推动党内监督与其他各种监督的协同贯通,形成监督合力,让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四)廉洁政治建设必须把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反腐败作为基本理念

运用法治思维反腐败是实现建设廉洁政治目标的科学手段,法治思维运用与否影响着反腐倡廉效果的好坏。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只有以严密的反腐败法规体系来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

从历史实践来看,中国共产党在管党治党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运用法治反腐思维,逐步健全完善的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不竭的内生动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以法律原则的形式规定必须建设廉洁政治,初步形成了法治反腐的有益经验。1980年,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强调,“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1页。,与腐败犯罪分子作斗争要使用法律武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1页。通过党纪国法共同发力,把全面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使反腐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廉洁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善治的前提基础是良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为中心的国家反腐败法律体系和全方位党内反腐倡廉法规体系的建立完善,标志着反腐败斗争真正实现了在法治框架内运转。同时,反腐倡廉法律法规的有效性与严格执行程度密切相关。一方面,要树立法治反腐思想观念。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案件的查办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审理案件,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到反腐败案件司法公开的探索中去。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反腐败法律法规。纪检监察干部要率先带头学习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按规矩制度调查办案,防止“用组织程序代替法律规范、用工作纪律代替法律规定、用领导意志代替纪法要求等行为”龚堂华:《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学习时报》,2018年1月1日第3版。。

(五)廉洁政治建设必须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目标导向

推动廉洁政治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巩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廉洁政治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立足点是通过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发展,提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水平。而廉洁政治建设蕴含的合法性、信息透明、责任、法治、有效等基本价值理念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10頁。,正好契合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价值诉求。换言之,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洁政治建设的初心和使命在于实现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自我提高,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激发执政党队伍干事创业的生机活力。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制度建设的现代化,制度建设的质量是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同样,廉政制度化水平是衡量国家廉政治理能力高低的关键指标。改革开放后,面对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度集中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以推动制度化水平的手段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将廉洁政治制度建设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5-36页。。这些论述无不体现了制度的体系化建设为反腐倡廉深入推进提供了良好支撑,从而把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变化,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廉洁政治建设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通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为各项具体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有效运作的根本依循,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要保障。实现廉政建设的路径创新,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构建更为有效的廉政体系的必然选择。多元合作理念的融入,有助于形成预防和打击腐败的行动网络,构筑全面、协调、高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并且可以进一步发挥舆论、群众民主监督等外部监督的作用,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长效廉政监督体系。

四、结语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32页。这个重大的政治判断表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继续朝着廉洁政治的方向努力,勇敢面对“四大考验”,坚决战胜“四种危险”。新时代,为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首要的政治前提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同时,还要依托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和法治思维,巩固廉洁政治在国家治理中的战略地位。中国共产党切实以廉洁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前进,就一定能够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王 宁)

收稿日期:2021-06-16

作者简介:吴海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齐卫平,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庞程程,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激发干部‘廉而有为’的路径研究”(编号:20BDJ017)。

①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70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5页。

③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7页。

④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4页。

猜你喜欢
反腐败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当前腐败问题的分析研究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浅谈反腐败工作的关口前移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反腐倡廉大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积极运用“黄绿红”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电力企业打造反腐倡廉生态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