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义广
摘要:目的:观察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经活检或手术确诊,共有胃肠道肿瘤患者35例,对所有样本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总结临床数据。结果:35例患者中,存在结肠腺癌患者17例,7例空结肠恶性间质瘤,存在胃部平滑肌肉瘤5例,4例小肠平滑肌肉瘤,存在胃淋巴瘤2例;诊断期间存在一例结肠腺癌患者漏诊,其余和病理诊断一致,可知诊断准确率为(34/35)97.1%,>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胃肠道肿瘤临床上诊断准确率较高,和病理检查诊断对比无差异,临床可作为临床评估疾病的重要依据,保证患者疾病诊疗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胃肠道肿瘤;诊断价值
有报告指出,胃肠道肿瘤是临床上病死率、发生率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疾病,多数患者放化疗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多采取手术对症治疗干预。在疾病早期确诊实施手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疾病的预后效果。以往,胃肠道肿瘤患者多经胃肠道造影、纤维肠镜诊断评估,但受到患者多种因素的影响,诊断准确率存在一定差异。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进步,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1]。本文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有胃肠道肿瘤患者35例,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抽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录入的胃肠道肿瘤患者35例开展分析研究,男女比例18:17,年龄汇总≥27,≤73,年龄均值为(50.43±3.52)岁;临床症状:黏液便、渐进性腹痛、便血,肠梗阻症状不明显。3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中,肛门坠胀1例,7例大便次数异常,腹胀、腹痛合并症状9例,10例单纯型腹部包块,单纯型腹痛8例。
1.2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型号为GE-LOGIQ9,探头频率参数为5.0MHz以内,3.5MHz以上;告知患者提前8小时禁食禁水,给予胰腺、胆囊、肾脏、肝脏进行常规检测,随后对患者盆腔、腹膜后淋巴结进行检查,采取多角度探查,针对疑似胃肠道肿瘤患者进服500毫升温水,随后实施多角度、多体位检测,对胃肠道位置进行反复探查,查看血流状况,以脉冲多普勒测量血流参数。
1.3观察指标
汇总患者胃肠道肿瘤病灶大小、血流频谱时间,患者临床特征、肿瘤性质等,总结检测准确率。
1.4统计学意义
对本文患者例数、诊断准确率采取% 统计,给予X2值统计,患者的年龄指标采取()统计,对数据均开展SPSS21.0汇总,对卡方值、t值、P值进行分析,P在0.05以下则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3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肿瘤直径13.6cm以内,2.8cm以上,均值直径为(8.21±0.98)cm,其中,差你在“假肾征”患者11例,超声呈现肠壁或胃壁为不均匀偏心性增厚;在患者腹腔内出现分叶状的低回声肿物6例,超声呈现肿物内部回声较均匀,胃肠道、肿块间联系较密切;存在囊实性腹盆腔占位5例,超声表现为内部不规则无回声区;存在局部肠道蠕动消失或减弱患者4例,超声呈现患者胃肠道中间强回声;存在腹主动脉周边肿大淋巴结和肝脏占位患者9例,超声观察到占位内部存在少量血流。
35例患者均通过病理活检和手术确诊,其中,存在结肠腺癌患者17例,7例空结肠恶性间质瘤,存在胃部平滑肌肉瘤5例,4例小肠平滑肌肉瘤,存在胃淋巴瘤2例;诊断期间存在一例结肠腺癌患者漏诊,其余和病理诊断一致,可知诊断准确率为(34/35)97.1%,如表1所示。
3.讨论
胃肠道肿瘤中以腹部占位发生率较高,患病群体40岁以上患者居多,女性发生率低于男性。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变化,胃肠道肿瘤呈现年轻化趋势。多数胃肠道肿瘤患者表现为消瘦、脓血便、肠梗阻、腹痛、腹部不适等,少数患者临床无显著症状,多在术中或体检期间检出,但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2]。所以,临床针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开展早期诊断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多能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改善患者疾病预后质量,减少患者的死亡情况。以往,临床多采取纤维内窥镜、气钡双重造影进行检查诊断,前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患者承受痛苦较多,尤其部分伴随基础性疾病、躯体功能较差的患者使用纤维内窥镜存在一定风险。后者检查具有局限性,其仅能观察胃肠道内的黏膜和形态,难以对周边组织病变情况分析,无法体现疾病的严重程度。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上升,且具有安全性高、操作便捷、重复性使用等优势[3]。有报告指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占位性病变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病灶是否存在轉移情况,汇总对周边器官组织的侵犯情况。此外,超声可清晰、直观的显示胃肠道黏膜增厚、肿块实际情况,并呈现病灶转移情况、淋巴结受侵犯程度等,为临床医师评估疾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据[4]。文章研究指标汇总可知,和病理诊断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1%,P>0.05。所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明确肿瘤病变情况、病灶大小、形态、转移情况、侵犯情况、病灶性质等,有效弥补传统检测方式的不足,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对症治疗。
综上所述,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一步提升疾病的检出率,保证患者的诊断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胃肠道肿瘤诊断的意义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9):80-81.
[2]汤祎,谢宏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10):1175-1176.
[3]李萌.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7(31):133.DOI:10.16281/j.cnki.jocml.2020.31.117.
[4]庞发.胃肠道肿瘤CT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1):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