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评
摘 要:石涛遍览名山大川,赏尽天下奇景,在学习瞻仰了前辈大师的绘画作品后,逐步摆脱原来的思想,渐渐发展出自己的绘画风格,在扎实的绘画功底上融入了自己恣意洒脱的个性。石涛在艺术上的成就和他敢于创新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石涛绘画艺术的变迁,对于进一步认识中国绘画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绘画创新;艺术特色;石涛
一、石涛的生平与早期作品
《十六罗汉应真图卷》
石涛早期的画作上经常有“若极”的名款,为何是若极而不是本名石涛或者苦瓜和尚呢?史料记载,石涛是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的十世孙,朱亨嘉的长子,原名朱若极,籍贯是广西桂林。石涛出生于明朝统治末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腐朽的统治使社会动荡不安,最终明朝覆灭。这种国恨与家仇深深影响着石涛,影响了石涛桀傲不羁的性格和他晚年弃僧还俗的选择。石涛早年作画正是他在武昌的时期,在武昌顺着长江向东出发,他欣赏了许多名胜古迹,积累了不少作画素材。当时的画手们大都摹仿董其昌的绘画风格,董其昌代表作品《山水图》册堪称经典,笔法清新秀逸,多以干笔皴擦。在康熙年间,董其昌的画风和绘画理论也十分流行,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因此,石涛的早年作品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董其昌理论的影响。此外,受梅清的影响,石涛的画作景物秀丽奇特,运笔方法多方硬曲折,景色苍茫浑厚。现存石涛最早的作品是他16岁时作的《山水人物花卉册》。从作品中能看出石涛在早年学习传统山水的天资。《山水人物花卉册》画法虽然有些朴实与不成熟,但却是石涛作品中少有的充满童趣的作品。对比他以后的画作,《山水人物花卉册》虽然在意境和笔法技巧上稍有欠缺,但是已经能够展现出他恣意豪放的个性与气质。
石涛的《十六罗汉应真图卷》(图1),是他早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早期的石涛将古法用笔与气韵生动紧密结合,以中国画传统表达方式——线条来刻画,达到传神的效果。对于中国绘画而言,线条就是造型,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在当今画坛对石涛的研究中,大多认为他早年师法李公麟,也有许多专家认为他其实更倾向于师法丁云鹏。而从《十六罗汉应真图卷》的笔墨风格来看,他似在摹仿丁云鹏。然而无论师法于谁,石涛都将其精华吸收并保留个人特色,甚至突破了前人的思想,这个年纪的石涛,可谓是天赋异禀。据说这幅画作石涛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完成,可见其耐心与细心。梅清对这幅作品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神采飞动,天趣纵横,笔痕墨迹,变化殆尽。”这幅画作是石涛早年工笔人物画的代表作。构图上异兽与人物交相呼应,位置错落有致,和山石、古树、河畔相衬,人物身上的线条浑圆苍劲、粗细不一,浓淡、干湿分明,似有“吴带当风”的韵味,清润秀丽和恣意洒脱在这幅画中和谐共生。从画面中可看到,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的表现,都非常精细,用笔的方式粗细结合,整体中有着“工兼写”的特点,似动似静,秀逸闲静,又沉郁豪放,在绘画的创造性上具有很大的突破。石涛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罗汉,细笔勾勒树木和云龙,淡墨渲染,使得画面生动至极。这体现了他恣肆流畅的笔墨技巧,可见石涛早年的白描手法功底扎实。石涛不是刻意死板地习古,而是突破了僵硬的学习理念,灵活地将自己的心境与情感在线条上表达出来,将那种一波三折、抑扬顿挫、情感波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早年的遭遇对他绘画艺术的影响非常大。
二、石涛艺术生涯中期作品的蜕变
唐宋时期的画作大多为绢本,随着后来造纸技术越来越发达,宣纸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中国画的颜色在宣纸上有了更好的发挥。经过唐宋元时期的慢慢演变,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在技法上有了新的突破,以淡雅着色为主。石涛中期作品的着色特点就非常突出,尤其是笔墨与颜色的融合达到了一种“奇”的效果,很好地表现了色彩元素。石涛多用赭石与花青设色,偏向于浅绛,表现了一种稳重感,这又跟青绿山水、金碧山水等重彩的山水画的格调完全不一样。像以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为代表的青绿山水,颜色丰富,但是笔墨的运用并不是很突出。这类画作以色彩表达画面的气韵,色彩丰富、独树一帜,和石涛的用笔着色相比完全是两种格调。石涛灵活行笔勾皴山石结构,苍劲有力,一处小景却能透露出全景的浑厚。石涛在运用简单的笔墨之后,将色彩用于画幅当中。颜色的运用取决于具体画面的主题要求,但无一例外,石涛这一时期的作品都用色精湛且透露出清新而典雅的美學品格。石涛大胆创新,在极个别的作品中做到以色代墨,赋予了色彩“笔墨”的特性,同时也注入了自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用笔的精神空间,虽然是在用色,其实是在用笔,归根结底没有脱离笔墨的精神。这种创新与当代的一些“糟粕水墨”表现的“创新”完全不同,这也是石涛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站稳脚跟的原因。
其他作品像《陶渊明诗意图》《策杖图》《观音图轴》都是石涛中期时的画作。他的《观音图轴》笔法取自梅清,画面以观音与简单的石头为主,运用圆润且有韵律的线条勾勒观音和山石,从观音的面庞可看出线条的细腻。画面整体是用观音脸部细腻的线条与观音衣着和山石的颤抖线条进行对比。这一时期的《独峰石桥图轴》,笔法虽然取自梅清,但是观者已经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石涛的笔墨个性,那种恣意放纵、郁茂酣畅,无不反映着石涛创作风格的变化。《山水清音图》是石涛具有代表性的体现风格变化的作品。在这幅画中,他灵活运用虚实与黑白的调和,通过水和树的布局表达一种空灵的环境感,笔墨上轻重结合,粗细有当,使得山更挺拔,树叶疏密有致。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是石涛创作中期比较著名的代表作,此画主要以细笔皴擦、线条勾勒的皴法进行创作,起初墨色较淡,后慢慢转浓。作者反复运用“勾”“点”“皴”,特别是运用“点”法,使得画作层次丰富,墨色干湿浓淡分明,非常饱满。其中“点苔”是此图中最奇的地方。所谓山水画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都不是将景象固定,而是采用截取的手法,将所见所想放到纸上,以经营位置、营造意境。石涛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将树木山石组合成秀美山川,整幅画大气磅礴,山川俊逸,水流秀丽,屋舍俨然,墨色时重时浅,淋漓尽致,近中远空间安排妥当,画面构成感甚佳。在用笔上,石涛多以细笔、线条勾皴,方硬圆润妥当,“皴”的运用相比之下不多,“点”与“线”结合巧妙。
三、石涛晚期艺术思维的升华
石涛51岁回到扬州定居,漂泊了大半生的他终于有了落脚地,开始了晚年的创作生涯。这段时期石涛的绘画技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笔法畅快淋漓,线条严谨,笔法灵活多样,恣肆大胆,每一个落在纸上的墨点都恰到好处。在晚期,石涛敢于将各种颜色放入自己的山水画,例如用赭石天然色代替了墨去皴擦山石的质感,用石绿天然色配合赭石在线条上尽情运用“点”法,虚实结合,意趣无穷。石涛在这一时期的用色非常讲究,花青、赭石、朱砂三色并用,艺术思想也是相对成熟。大量的悠闲时光让他有了充沛的创作精力,所以他在这个时期的作品创作较多,而且精巧绝伦,这一时期是后世眼中石涛最有代表性的创作阶段。
《余杭看山图》(图2)是石涛晚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其根据自己当年游览余杭美景时的记忆绘制而成,整幅作品运用鸟瞰式的构图,展现了余杭的秀丽风景。石涛以虚空的笔墨、流畅自然的笔势描绘了他从浙江余杭城外远眺大涤山的景象,画面丘陵纵横、山脉绵绵,一览无余的山势景象令人心驰神往。《石涛画语录》中有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一画”,即以线条贯穿整个画面。从《余杭看山图》中能感受到石濤对于“一画”的理解与运用达到了新的高度。他脱离古人笔墨观,以中锋用笔表现山石、树木的结构,将墨与色体现在山石内部,使山石造型更接近自然,一以贯之,石涛擅长用中锋用笔的这种“一画”表达心中的物象。古人讲“先需得法,中需有法,后需变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这里所说的就是大师无技巧的高度与境界。石涛把“一画”作为绘画的本体,让线条与自然相结合,实现天地与自我的内在统一,达到“一画”的境界。“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就是说达到至高境界的人进行艺术创作时已经没有了一定的法度,完全是遵循自己本身的艺术规则。在完成了这幅作品之后,石涛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有了新的感悟,作画的状态也更加随心所欲,线条的运用、墨与色的表现也有所提升。
石涛的晚年画作大都追求将绘画理论与笔墨技巧相结合,强调山水画以笔墨和取景为本质,在创作中要身心自由,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他将前人的作画经验进行了批判性的总结,主张自我个性的表达,把绘画艺术成功地与哲学联系在一起,将中国画的创作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石涛艺术特色对后世的影响
在近代,石涛的画论与绘画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学习他的创作原理、创作原则、创作方法、用笔用墨与构图原理等。石涛是一位承前启后、树立新风的画家,他不仅是中国画大师,也是绘画美学大师,他独创革新的绘画精神永远鼓舞后人。石涛对于山水画的理解是很独特的,他绘画构思变幻莫测,用笔栩栩如生,用墨恰到好处,他将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入笔墨,创作了诸多名作。因此他的画作,时而沉郁厚重,时而轻快明净。石涛画作中的“点”也来得随意,虽看似任意分布在画作四周,但是却有着极强的存在感。石涛山水画能达到如此境界,是他学思广远的缘故,他深悟佛道,却身在俗世,生活于他而言就是一场修行,修行的成果则体现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流传于世。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陈国平.石涛:上[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
[3]朱良志.石涛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天津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