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志男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2-050-02
摘 要 人才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学校肩负着创造人才的重任。身體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就不能适应社会环境,无法正常生活。只有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达成不断发展的目标。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需要通过具体干预措施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进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 公共体育 公共艺术 现状 对策
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本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体育和艺术两者间相差甚远,两者并不具备必然联系,然而这是多数人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和艺术慢慢的相互融合,体育艺术学科诞生,这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下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体育艺术类课程是高校体育、美育教育的综合体现,是体育与艺术相互融合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教育改革体系不断地革新和进步。伴随着体育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体育各专业体系的分支也越来越精细、准确,也更加顺应现代体育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高校公共体育艺术教育模式现状分析
(一)对公共体育艺术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文化素养都较低,出现这一普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公共体育艺术课程教学还是没有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也就导致高校的公共体育艺术课程教学水平都很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和艺术文化素养的培养,高校教师也同样如此。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算其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正是因为教师理念存在的偏差,导致高校的公共体育艺术课程沦为边缘化课程。虽然近几年国家一直倡导重视体育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还推出了一些政策,扩大体育艺术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但是短时间内还是无法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1]。
(二)学生对公共体育艺术课学习兴趣不高
体育艺术课程作为新课标改革过程中的一个新兴事物备受众人关注。在各高校实际的体育艺术教学过程中,学校经常模糊了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概念,进而导致了课程名称的界定尚存模糊,分项教学的竞技性倾向与课程目标出现偏差,从而使体育艺术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导致了体育艺术课程的课堂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由于高校体育艺术课程在自身设置方面存在着缺陷,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艺术课的兴趣。因此,各高校体育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2]。
(三)公共体育艺术课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活动少
体育艺术课程是体育与艺术交融的产物,其中融合了体育的灵动性和艺术的柔美性。因此,在体育艺术的讲解过程中,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实现体育艺术的教育价值。而高校在体育艺术课程的讲解过程中,为了片面地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提高课堂效率,通常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模仿为辅”的教学方式,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体育艺术教育模式虽然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不多
高校开设体育艺术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锻炼出一个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体育艺术课程的过程中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怀。但是,一些高校由于受活动场地较少的限制,教师虽然讲解了体育艺术课程的知识,由于没有足够的活动场地,而不得不放弃实践演练活动。这也使得体育艺术教学成为了“纸上谈兵”的一席空话。没有足够的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空洞的理论知识很容易被学生所遗忘。反过来,这种形式也制约了体育艺术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3]。
二、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塑造形体美
在体育艺术项目的练习过程中,练习者要保持一种端庄、挺拔的姿态,并且精神饱满愉快,面带笑容,这就要将外形美与内在美融为一体。经过长期的练习,不仅可以得到健康的体魄,还可以培养出高雅气质,同时产生塑造形体美的效应,这些都满足于现代青年人的现实需求。
(二)锻炼学生思想意志
参加体育艺术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可以培养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能力,使个人更好地融入小社会群体,锻炼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艺术项目要求练习者有强烈的责任感,通过体育艺术项目的学习可以培养练习者不怕吃苦的精神。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可培养出敢于吃苦,迎难而上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将体育学科与艺术学科相结合展开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这样创新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有效的拓展,体育艺术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也会快速提高。
(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而将艺术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之中不仅充分发挥出了艺术学科的优势,而且还挖掘出了体育学科中的“美学价值”。学生在感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体育艺术课堂不再枯燥,内容和形式都更加丰富。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在情境教学中去体会体育精神以及运动的美,实现了学生身心素养的共同发展。
(五)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体育艺术课程将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融为一体,涵盖了多种教学内容,主要以练习者自身的身体练习为主,配合各种配套的音乐来开展。其对场地、器材条件要求不高,练习起来简便安全,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人群开展,所以体育艺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对于高校来说,开展体育艺术类项目可以极大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六)增强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艺术类项目的练习常常伴随着较大负荷的身体活动,对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机能都有着显著的效果,可以使练习者消耗多余的脂肪,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协调灵敏性,表現健美的体姿,促进身体各项机能的提高[4]。
三、高校公共体育艺术教育模式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公共体育艺术课程的重视
想要真正对公共体育艺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那么就必须要加强对体育艺术课程的重视,否则无论制定多么详细的计划都只能是一纸空谈。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高校领导还是体育艺术教师,都必须要明确公共体育艺术课程的价值与意义。教师在创新教学的基础上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对体育的需求、爱好和兴趣、体现个性化教育。公共体育艺术课程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艺术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对艺术文化的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艺术兴趣,间接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合格的水平,将全面发展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对体育艺术课程的重视,可以循序渐进地在高校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体育艺术氛围,从而为公共体育艺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5]。
(二)提高体育艺术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教师自身的专业性技能及综合素质对于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必须重视对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的专业培训。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提高教学的专业素养,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艺术文化兴趣和体育特长,着力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牢基础。要顺应社会发展,跟上时代潮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展现出良好的教学状态和优良的师德师风,增强学生对体育艺术课的宏观认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时常关注体育艺术教学的前沿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了解关注学生,将新知识新理念能够应用到课堂上,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与内地其他高校的联系,聘请专业性知识较强的老师来本校授课、交流,对相应的教师进行培训,建立教学资源平台。
(三)多给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
高校在具体的体育艺术教学过程中应多安排一些富有表演性、师生互动性强的教学内容。学校不能光从开展课程上努力,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类活动,增加对体育艺术类项目的了解,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体育艺术知识组织实践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课余时间多支持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艺术活动,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艺术的积极性,通过参加体育艺术实践活动,提升自身修养。
在“全面发展”目标下,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艺术课程来说,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只有不断创新高校公共体育艺术课程才能不断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才能够逐步适应社会对于公共体育艺术课程教学的期待,才能不断顺应“全面发展”目标的要求。与此同时,不断增强高校公共体育艺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全面激发学生的体育艺术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体育艺术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体育艺术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身体健康、综合素质强的新一代人才[6]。
四、结语
高校的公共体育艺术课程应该不断创新,朝着思想新、方法多、融合好的方向发展,把握好其价值定位和目标设计,紧靠高校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本质特点,在“全面发展”目标的指引下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探寻教学模式,以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艺术课程的特色发展与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秋宝,范丹丹.“健康理念下”喀什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改革与探析[J].内江科技,2020,41(12):102-103+143.
[2]陈嵩,李游.健康促进工程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3):89-90+93.
[3]任静涛,石金亮.公共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181-182.
[4]李冲.高校艺术体育类课程的构建与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04):108+203.
[5]何芳,王娜娜.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探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4):59-63.
[6]徐彩云.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创新与发展研究[J].艺术品鉴,2019(06):338-339.
★课题项目:2019年度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全面发展”目标下高校公共体育艺术教育价值研究》,立项编号:2019B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