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琳 聂 丹 冀 明 吴咏冬 李 鹏 蒋宇亮 吕富靖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以急性上腹痛为首发表现,并伴有血清淀粉酶的异常升高为特点的一类内科急症。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炎症涉及全身多个脏器、多个系统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其不仅引发多个脏器衰竭,还可以造成胰腺局部并发症,如胰腺的脓肿、胰腺组织坏死、胰腺假性囊肿等,病死率高达10%~30%[1]。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者合并感染治疗效果不佳,需外科手术治疗[2]。对于SAP 患者早期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进食,避免进食引起的胰液分泌。但长期禁食会引起诸多问题,如营养不良、肠道菌群异位、内环境和免疫功能紊乱等[3]。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引发难治性感染等临床问题。
良好的肠内营养支持可以维护肠道屏障的功能,显著降低感染和脏器衰竭的发生率,直接影响SAP的转归和预后。本研究报道2010 年7月~2020 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感染科和重症医学科对26例SAP 患者入院72h内留置经鼻空肠营养管,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取得的较好效果。
1.研究对象:总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于2010 年7月~2020 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78例,纳入标准:符合2014 年版《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食管静脉曲张、肠梗阻患者;②严重心功能不全者;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共58例患者,均于起病24h内入院,共有4例患者因急性胰腺炎第2次入院,其余54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首次入院。二次入院的患者治疗方案与首次住院患者无明显差异。根据是否入院后72h内留置经鼻肠内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划分为普通鼻胃管组(对照组,n=32) 和经鼻空肠营养管组(观察组,n=26)。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为27~62岁,平均年龄为49.6±8.9岁,病因包括酒精性6例(10.3%), 高脂血症性2例(3.4%),占胆源性胰腺炎20例(34.5%),其他病因4例(6.9%)。其中2例患者为第2次因急性胰腺炎入院;1例为男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另1例为女性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组男性18 例,女性8 例,年龄为26~64 岁,平均年龄为48.9±9.3 岁,病因包括酒精性4例,高脂血症性3例,胆源性16 例,其他病因3例。其中2例男性患者为第2次因急性胰腺炎入院,1例病因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另1例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胰腺炎相关评分、评级方面:Balthazar CT 分级均为D、E 级,Ranson 评分>3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选患者均为CT分级为D、E级;其中观察组共26例患者,D级为22例,E级为4例,对照组共32例患者,D级为27例,E级为5例,经过统计学检验,两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nson评分所有患者均>3分。
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两组患者在上述多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治疗方法: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近,10年来并未有根本性的变化[4]。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1)一般治疗:吸氧、心电监护、禁食、禁水、胃肠减压、记录出入量。(2)药物治疗:液体复苏、抑制胃酸分泌、抑酶、胆管引流。(3)特殊治疗:大量腹腔积液的患者行腹腔穿刺引流,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机械通气,其他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48h 内肠道功能略恢复后,留置经鼻肠内营养管,48~72h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具体步骤:采用电子鼻胃镜(奥林巴斯GIF-XP260N)经鼻进入十二指远端,造影管带导丝在X线引导下进入空肠近段(图1)。
图1 鼻胃镜经鼻进入十二指肠水平段造影管带导丝通过十二指肠
X线下注入少量60%泛影葡胺,证实导丝及造影管位于空肠(图2、图3),保留导丝,沿导丝在X线监视下放置三腔空肠营养管,保证胃端位置,将营养导管远端置入Treiz韧带下至少30cm处空肠近段,X线监控下注射造影剂证实营养管位于空肠后,体外固定导管(图4)。即开始经鼻空肠管缓慢滴入糖盐水保证鼻空肠管的通畅[3]。每日灌注大黄水100~150ml,促进肠道运动恢复;给予肠内营养剂,次日开始滴入短肽肠内营养液(百普力)250ml,并逐渐增加至全肠内营养,同时可逐渐灌输清水、米汤、果汁、菜汤及牛奶等,逐渐添加至1000~1500ml/d。以上步骤均遵循“容量从少到多、速度从慢到快”原则。治疗过程中若出现严重并发症存在手术指征,如胰腺坏死、重度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等,转入外科行手术治疗。经由空肠营养管注入大黄水目的是为了恢复肠道的运动,为后续的经空肠营养管注入肠内营养液做准备,而对照组患者为经鼻胃管引流,并未有营养支持的作用,患者的营养问题依赖于静脉的全胃肠道外营养来解决。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对比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SAP的临床疗效分析,具有可比较性。
图2 X线下造影管带导丝到达十二指肠
图3 X线下造影管带导丝到达空肠段
图4 X线下空肠营养管到达空肠段
3.观察指标:治疗10天后的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包括胃肠减压引流量、腹部胀痛缓解时间及转归,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血清清蛋白等以及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死亡)情况。
1.两组SAP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其转归: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日平均胃肠减压引流量增多,腹胀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中转手术率降低(P均<0.05), 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其转归
2.实验室检验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较治疗前血清、尿淀粉酶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血糖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观察组(P均<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血浆的蛋白、C 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
3.临床疗效分析:对照组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衰竭,观察组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科急腹症,多于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胰酶在胰腺内部被异常激活,之后引起胰腺组织对自身脏器组织造成刺激和损伤,进一步导致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功能受损。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其中重度急性胰腺炎存在较高致死风险。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来说,是一种以胰腺组织的坏死、弥漫性出血,胰腺微循环发生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此时,患者因胰液外漏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亢进,降低胃肠道蠕动节律,损伤肠道黏膜屏障,身体处于病理性应激反应和高代谢状态导致蛋白质损伤、流失严重,继发内环境及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影响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也是重症胰腺炎患者胰腺周围感染和全身的严重感染的触发环节。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生时,肠道黏膜屏障会因为炎症水肿而出现功能损伤,继发菌群移位导致感染。
急性胰腺炎早期病程中,即可发生胰腺液体外渗,损失大量的体液,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增加,优先保证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此时,胃肠道黏膜处于相对缺血的状态,肠黏膜缺血敏感度高,可出现肠黏膜早期损伤,再灌注后液体恢复,肠黏膜上皮坏死脱落,肠黏膜损伤加重,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黏膜屏障功能丧失,蠕动明显减慢,肠道菌群转移,大量细菌繁殖,炎性介质和有毒物质的激活通过肠道进入体循环,导致炎性反应持续加重,全身多器官衰竭。因此,近年来随着不断增加的内科保守治疗,尤其是防治肠道菌群移位的意识不断增强,患者病死率大幅下降,由原来的>80%下降到20%~30%,近10年降至15%左右[4, 5]。这些都和营养支持治疗的不断完善密不可分。胰腺液化坏死继发感染是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继发感染机制为胰腺炎急性期因炎性风暴、细胞因子释放等多种因素造成肠道黏膜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同时长期的禁食和静脉营养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肠壁通透性升高,最终发生细菌异位造成胰腺坏死组织的感染[6]。所以,肠道黏膜屏障对SAP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肠内营养可大大减少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效缓解高代谢状态,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的迁移和失衡,加速患者肠道吸收和动态功能的恢复。肠内营养可减少或阻断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释放,并使营养管穿越过十二指肠乳头,避免食物刺激诱导胰腺外分泌,使患者的胰腺得到充分休息,促进肠道蠕动,有效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继发感染、肠道功能衰竭和肠道细菌易位的机会大大降低,使患者顺利度过急性期。因此,应加强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7~9]。在临床中,缺乏进行肠内营养最佳时间点的统一标准。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治疗,缩短肠外营养时间,可以有效保护肠道屏障,同时促进肠道功能恢复[10~12]。目前的临床研究推荐SAP 患者应在入院后48h 内进行肠内营养[13, 14]。
SAP患者由于肠道功能衰竭,因此消化道分泌的液体以及残存在消化道内的食物需早期引流,减少食物对消化道、消化器官,尤其是胰腺的刺激;而引流管的远端必须到达小肠,达到机体的营养功效及保持消化道内容物对小肠黏膜的刺激。经鼻腔的三腔营养管中有一根为减压头,在X线引导下置于患者胃内进行减压引流。在内窥镜的引导下,营养管的小肠段通过幽门和屈韧带到达小肠进行营养。这是将NDT应用于SAP的原则。由于三腔营养管也有一个强大的引流系统和减压功能,它可以迅速缓解腹痛、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同时减少肠道细菌和毒素存留时间、减少肠腔内压力,有助于病程缩短和一般情况改善。
本研究证实,观察组中转手术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病死率虽然有下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样本量少所致,有待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随着食物的消化吸收,肠道黏膜释放的胰蛋白酶将会受到刺激,而当食物离幽门越远,人体释放的胰蛋白酶将会越少[15]。因此,当三腔营养管的喂养管远端离幽门超过90cm时,将低脂营养配方经喂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既可以使营养物质于空肠吸收,又能避免营养过程对胰头、胃、十二指肠分泌刺激,保持胰腺分泌功能相对静止利于修复,符合SAP的治疗目标[16]。
本研究中观察组SAP 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C反应蛋白水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 (P<0.05)。血清白蛋白具有营养、运输和维持机体免疫的作用,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观察组中患者因NDT而实现经消化道吸收氨基酸而合成血清蛋白;观察组患者的鼻胃管一般放在胃内,无法越过十二指肠大乳头而实现肠内营养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是减压引流,减少胃内容物对胰腺外分泌的刺激来缓解症状,治疗胰腺炎。
经鼻胃管患者的营养问题主要以静脉的全胃肠外营养来实现。血清中的血淀粉酶及尿液中的尿淀粉酶反应胰腺的外分泌功能,本研究中血清血淀粉酶、尿中的淀粉酶恢复到正常值的时间明显增快,血CRP恢复到正常值的时间明显缩短。研究结果表明,经鼻三腔空肠营养管的早期使用可有效提高胃肠减压引流效果,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病情,改善营养状况,缓解腹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对SAP 患者早期经鼻空肠管营养管置入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在SAP的综合治疗中广泛地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