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陪着孩子成长»心得体会

2022-03-29 00:15刘汉军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好胜心正确引导因势利导

刘汉军

摘要:班主任工作核心内容即对学生的精神关怀。而如何巧妙的利用学生的逆反心理,达到教育、引导学生的目的:需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打破错误的思维模式,正确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

关键词:逆反、正确引导、好胜心、好奇心、因势利导。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教育,是灵魂的唤醒”。而班主任的工作正是以人格引导人格,以情感陶冶情感,以德性培养德性。因为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正是充满着个性差异的具体的人,所以让每個学生得到正确健康的精神成长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即对学生的精神关怀。

传统教育理论认为:“消除逆反心理的根本办法是动之以情,与学生在情感上建立联系,,然后再给予适应的引导和教育。”即“以心换心”的教育方法,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以谈话为主,以理解为前提教育方式。而如何巧妙的利用学生的逆反心理,由近及远的达到教育、引导学生的目的呢?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心理研究表明,产生逆反心理的基础有三种:一是好胜心;二是好奇心;三是思维定势的影响。所以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打破错误的思维模式,正确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教育目的。

一、及不犹过,适当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曾引用胡子宏《美丽歧视》一文,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大伟的同学多次复读,一气次英语老师说“如果你考上大学,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他气坏了,对老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考上大学”。结果第二次高考分数由第一次差一百七十多分到只差十七分,第三次高考,超过分数线八十多分。他当时只想证明自己不是孬种。多年后老师回忆这段往事不免言语哽咽:“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已没有作用了,关键是要用锋利刀子去做他们的心灵手术。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

当然上述例子仅仅是一个特例,因为我们毕竟面对的是大众教育,是众多稚嫩的心灵,但当我们理智的思考一下这位老师言语深刻的用意后,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适当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在其中注入催人奋进的力量,以他山之石来攻玉,必将成为另类学生一生中最宝贵最坚强的力量。

这种当主体尊严受到挑战时出现的逆反心理,心理学上称为自主逆反。但教师用呵斥、讽刺等简单粗暴手段对待学生,或从相反角度,不关心、不理睬、不管教学生等,都会引起主体对施教者的不满和抵触,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以诚挚、深沉的爱为前提,要让自己严格要求的对象时时从自己的行为中强烈感受到你真正关心学生命运,渴望学生成才的火热的心。我曾有这样一个学生,成绩极差,对教材要求背诵的东西从来不背,多次催促仍没有效果。有一次课堂上我对他说:“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不用背诵就可以保证学好的话,那可以同意你不背,你能保证吗?”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他涨红了脸说可以。我微笑说:“大丈夫一言”,他马上回答说:“驷马难追”。结果在期末考试中他果然取得了好成绩   二、堵不如疏,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对客观世界有一种强烈的认知需求,但往往老师向他们郑重宣布禁止的东西,他们反而越想接触。如玩电子游戏、早恋、抽烟、喝酒等。如果老师实行强行压制,甚至使用侮辱、歧视性的语言,势必会给学生造成身心的伤害,逆反心理就更加尖锐和突出。因为我们越压制,越是遮遮掩掩,学生的好奇心就越重,逆反心理就越强。

人的是非感必须经过环境的激发,而班会课正是提供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教师平等参与和学生进行心灵互动,此时师生关系不再是支配关系,而是商谈,在互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亮出自己的感情体验,心灵的感悟,既“审美”也“审丑”,在合理适时的进行“案例解析”,教师要抓住契机,或启发、或深发拓展、或升华。重在与学生心里融合和情感的激荡,而不是一味的说教“因为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并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用心灵去体会的”(俞悦)充分利用好奇心,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舒展和发挥。

二,因势利导,辩证看待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的影响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主要基础。思维定势就是由于见多了,听多了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固的思维定势。它影响或决定着一些人按照一定的固定的倾向、格式、观念去反映考虑理解教师的言行,由此而产生怀疑,拒不遵从的逆反心理。如果用强扭的教育方法,其结果往往造成师生之间感情的隔阂和对抗情绪,学生有意识的违背老师的意愿行事,这势必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使教育的难度加大。同时会使学生性格中的“闪光点”熄灭,“棱角”磨平。这固然使一些学生“听话”,但这些孩子丧失了独立的性格,缺乏自信、自强和坚强的毅力。这些孩子又如何自立于竞争激烈的社会呢?

(一)顺应思维定势的积极因素

鲁迅小说《祝福》中祥林嫂逢人便诉说她的儿子被狼叼走的不幸,起初人们很同情她的遭遇,但后来听多了就变得不耐烦了,甚至还采取嘲笑的态度。教育中,假如对方对你有某种思维定势,教师的如实说教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拒绝。如同小孩会讨厌父母的唠唠叨叨一样。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避免这种机械、重复的说教。此时你不妨顺应其思维定势,将正确话说成错的,将错的说成是对的等等。比如你若想让某人说某事可行,但他对你存在思维定势,你就应该说“不行”这时对方就会说可行了。

(二)避免思维定势中消极因素的产生

教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采取和平民主的态度,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寓教于乐,精心育人。及时消除误解,切忌让学生产生情感障碍和心理隔阂,既要做“良师”也要做“益友”。

学生消极思维定势的产生,往往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心与了解,把教育学生的权利凌驾与学生的人格之上。由此而采取的主观、粗暴的教育手段,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加剧因此教师放弃“封建家长制”的作风,应把严格的父爱、慈祥的母爱、朋友间的关爱给予每一个学生。当双方有了分歧,应和学生坦诚相处,共同商量解决。如果要让学生禁止某种行为,也必须说明充足的理由让学生信服。

综上所述,在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中,正确合理的与错误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对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如学生对不端的人格,虚假的内容,粗暴、片面思想方法等不满和抵触)我们要肯定和鼓励。培根说过“天性好比种子,它能长成香花,也能长成青草。”所以变成香花还是青草,关键是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有没有掌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

猜你喜欢
好胜心正确引导因势利导
浅谈课堂应变技巧
过年了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正确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关于好胜心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性心理
怎样与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过招”
正确引导开发幼儿潜能的研究
太想赢,未必是好事儿
山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