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苡维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计算是数学中必不可少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在做计算题时更加得心应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非常重要,这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数学计算的熟练度,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他们在做一道计算题时,运用简便计算可以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效率,而后也能为一些复杂的算式打下坚实的基础。就目前来讲,学生对于简便计算的掌握程度还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混合算式中缺乏对知识的思考以及运用,平时缺乏简便计算的动机等,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根据这些问题找到改善措施,以便于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简便计算能力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不仅仅只是为了教会学生机械式的公式或计算,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课堂上所学会的知识,要学会运用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在课堂上的练习要转移到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因此,作为数学最基本的计算方式得到了重视,尤其是简便计算能力。当学生掌握简便计算能力,一方面可以提升自我逻辑,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一、培养学生简便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对运算的熟练度
培养学生简便计算能力,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运算的熟练程度。简便运算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小学生在计算时理清数学逻辑,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帮助他们平时能够独立完成简便计算的数学题。如果小学生在平时未能掌握简便计算的能力,那么他们就很难找到关于计算的有效方法,在做题时看到计算题,常常不能用最简单的方式算出答案,会耽误很多时间,从而影响他们完成作业的效率。如果小学生已经掌握了简便计算的能力并且会运用,那么他们处理数学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哪怕平时从来没见过这一类题目,他们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算出正确结果,所以培养小学生简便计算能力非常重要。
2、为复杂算式打下基础
从小学接触数学开始,学习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提高小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快速获取到正确答案,还可以为今后复杂的算式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就是从简单的计算开始,这是数学的基础,如果想要在后期得到进步,那么基本功必须要扎实在数学这个科目的学习当中,年级越高其课程的理论性就越强,所以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必须要熟练并且会运用简便计算的能力,当多种复杂的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时,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应的数学逻辑。如果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不扎实,这就会导致多种数学知识相结合时,其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加困难,还会对学习耐心造型影响。
二、小学生对简便计算能力的掌握程度
1、缺乏對复杂算式的掌握
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当中最基础的知识,上课认真听讲,平时多练习就可以掌握这一项技能。但长期只进行相对简单的简便计算,那么在后期,若遇到复杂算式也很难将简便计算能力运用其中。数学教学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不能缺少对复杂算式的拓展练习。如果平时学生的解题思维一直停留在相对简单且基础的简便计算,根本不利于后期对复杂算式的掌握,也就不能让小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得到良好提升。
2、缺乏简便计算的动机
让学生充分掌握简便计算能力,可以提高其逻辑思维,但要让学生主动去掌握,还需要教师在精神层面上给予支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并没有在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中去学习简便计算,缺少了这一动机,就很难让他们主动去学习。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内容,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想每天都看到数学字符,平时若没有生动形象且有趣的教学活动,那么他们也很难投入到学习当中,反而会觉得学习简便计算非常枯燥,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要给小学生营造一种有趣的学习氛围,从精神层面上去鼓励并支持他们学习简便计算。
三、培养小学生简便计算能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复杂计算拓展练习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逻辑意识,同时也为了培养小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师,很有必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小学生进行复杂计算的拓展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复杂计算拓展练习很符合当下教学环境,这就必须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简便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多去研究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内容。在锻炼小学生复杂计算的过程当中,他们掌握了简单的基础运算,在计算复杂算式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解题方式。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中,数学教师可以在学习分数乘法的同时,将分数加法和分数减法运用其中,通过一道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先自由思考并回答。当学生想到结果之后,哪怕答案错了,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并告知正确的运算方式和答案。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复杂算式的练习,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从而不断加强他们对简便计算能力的掌握。
2、设置相对趣味的学习氛围和练习
在培养学生简便计算能力的同时,必须要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才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接受知识。在进行简便计算的练习中,学生必须全神贯注,长时间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学习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掌握简便计算能力的时候需要准备相对趣味的学习氛围和练习,让小学生在简单轻松的氛围中去学习,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师可以扮演商贩,在手上拿着4/5升果汁,然后抽出两位学生当顾客来购买果汁,从而引出问题,“两位顾客每人能买到多少果汁?”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扮演练习,可以让学生熟悉简便计算的技巧。在课堂上设置较为趣味和丰富的场景并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简便计算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是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落实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种方式可以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这一能力的基础练习,在平时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在课堂上多设置趣味的学习氛围,只有帮助学生提高简便计算的能力,建立好良好的数学基础,才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肖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对策研究[J].读写算,2021(30):149-150.
[2] 李建华.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9):99-100.
[3] 武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