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
摘 要:中职院校承担了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是国家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中职院校的机电专业一向都是较为热门的专业,并且社会对机电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较大。在机电专业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职业道德,在工作实践行为中代入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学生今后的工作行为和质量做出更高的保障。本文浅析了中职院校机电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期望可以给予中职院校中广大的教职工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中职院校;机电教学;工匠精神;培养策略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其体现了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职业品质,机电专业的教学所培养出来的都是技术型人才,其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完全依照既定的设备使用流程和使用规范完成工作,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减少工作中受伤或是产出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因此,在中职院校的机电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对课程额体系做出适当的调整,不仅需要充分了解正确的思想观念,还需要将其融合到工作行为中,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质量人才。
一、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工匠精神是思想方面的培养,因此,机电专业的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有学会说呢过的思想观念正确,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其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如今,不少中职院校都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有一部分教职工认为中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地方,只要教师能够将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思想观念。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颁布,大众开始关注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亦是如此,专业技能的学习固然重要,思想的培养和提升也非常重要[1]。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和开设德育教育课程并不冲突,对于学生来说,其今后的生活中不仅需要工作,还需要社交等,在其生活的过程中,处处都能够体现个人的修养和思想观念,开设德育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有积极的思想基础,只有自身的思想观念正确,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而在专业课中融入德育教,则属于工匠精神培养的第一步,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已汇总啊工作内容进行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加明晰工作行为中职业道德的边界和行为的准则。
二、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工匠精神的本质就需要在工作中进行体现,单纯的理论教育可以让学生明白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但是无法将自身的思想转换成行为,因此,中职院校的教职工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其能够在实践行为中得到更大的进步。首先,在机电专业课程设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安排中适当的加入实训任务,也可以为实训任务专门开设课程,实训与在课堂中授课不同,学生有机会在实训中得到实践的锻炼机会,并且教师可以在学生实训的过程中在一旁进行观察,了解学生的行为及想法,在出现不符合职业道德或是行为准则的行为出现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纠正,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初步形成工匠精神的观念。其次,中职院校可以与一些大型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在学生毕业之前安排学生渠道大企业中实习,实习就是工作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工作以后,充分了解到工作的内容、流程和职责,才能充分了解到遵守职业道德的意义,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的综合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且教师需要在机电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这一教学行为需要教师自身具备工匠精神,还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因此,在机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中职院校作为校方,应该对机电专业的教师定期的开展交流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机电专业的最新知识,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只有在自身专业能力较强的情况下才能将其他知识融入到课堂中。在培训交流活动中,机电专业的教学教师还可以与德育课的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到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引导学生思想的辦法,帮助教师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提高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另外,作为中职院校的教师,自身应该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并不是单单指在自身授课专业方面不断的进行学习,还有自身的教学能力也需要不断的进步,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能够很好的做到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机电专业的课堂中[2]。
四、总结
综上所述,根据现如今中职院校中机电专业的授课情况来看,教师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过少,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不少学生出现重视理论知识,轻视思想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因此,中职院校机电教学的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静.如何在中职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职业,2020(22):83-84.
[2]许绍华.浅谈如何在机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