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设计中的“标准化”与“个性化”

2022-03-29 02:07李苗
美与时代·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现代设计标准化个性化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单一的“标准化”设计产品已经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即使“标准化”原则在工业背景下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利刃,但仍要以人的实际需求为第一要素,要根据时代背景、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权衡“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关系,切莫走向“过度标准化”。否则,只会抹杀人的个性,把人当作“物”,从而变成机器的奴隶。

关键词:现代设计;标准化;个性化

现代设计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上看,工业革命以来的设计探索都可以纳入到现代设计的范畴,而成熟的现代设计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现代主义风格,因为这种风格能够被机器批量生产,真正实现了为大众服务。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设计风格逐步由手工艺风格向工业化风格过渡,随之也出现了设计的“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关系的探讨。设计的“标准化”指的是同类设计要具有零部件标准一致和外观简洁的特点;设计的“个性化”指的是同类设计要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们对设计的“标准化”和“个性化”关系的认知过程。本文针对现代设计“标准化”和“个性化”的优缺点进行简要分析,最后揭示两者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为当代设计师在两者之间提供理论参考。

一、现代设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之争——科隆论战

(一)科隆论战产生的背景

19世纪初期,欧洲各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批工业产品被投放到市场,但设计却并未跟上工业革命的步伐,使得出现了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约翰·拉斯金与威廉·莫里斯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主张。由于对工业化的否定和对机械的抗拒,两个人的探索均以失败告终。德意志工作同盟的核心人物赫尔曼·穆特修斯和亨利·凡·德·威尔德认识到这点的不足,便在承认机械化和批量化生产的前提下,渴望将手工工艺与现代技術结合起来。在寻找“艺术”与“技术”的平衡点中,赫尔曼·穆特修斯提出“标准化”原则,满足了资本家与政治家的需求,但与艺术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因此,亨利·凡·德·威尔德便替艺术家们发声,提出“个性化”原则。这两方面的对峙,使得科隆论战成为现代设计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

(二)科隆论战的内容

1907年,担任柏林工商大学应用艺术学院院长的赫尔曼·穆特修斯就已经致力于促进“标准化”设计的进程。德意志工作同盟成立后,他更加坚信走“标准化”道路才是真正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需求。赫尔曼·穆特修斯将自己的想法总结为“十点纲领”,力挺机械生产,认为机械和新技术是改进德国设计的前提,坚决反对以装饰和手工业为基础的“德国青年风格”,倡导设计必须追求目的、注重实用功能、注重成本核算,大力宣传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赫尔曼·穆特修斯的观点引起了政治家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共鸣。他们认为设计是服务于社会的,并非属于艺术家们的“特权”。因而,赫尔曼·穆特修斯的“标准化”设计得到了大批人的支持。其实,赫尔曼·穆特修斯认为“标准化”与艺术家们的创作是不可分的,只不过是艺术家自由创作的前提改变了而已。

赫尔曼·穆特修斯的观点引起亨利·凡·德·威尔德阵营的颇为不满,于是威尔德也从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角度出发,写了“十点反对意见”。他认为,只有独立的艺术家才能提高公众的品味,而要求艺术家遵循“标准化”进行创作只能导致艺术家的双手被束缚,无法在创作中表现出他们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且设计不应该受到政治的约束。从中可知,亨利·凡·德·威尔德把艺术家与设计放在了社会发展的主动地位,他的想法得到了许多建筑家、艺术家、手工艺者的支持。他们担心“标准化”的设计会使人类成为技术和机械的附庸,担心设计的同质化兴盛。因此,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出“个性化”与“标准化”之间产生了矛盾。

这场论战很难分出胜负,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赫尔曼·穆特修斯的“标准化”似乎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顺应了企业家、政治家的利益,同时也满足了大众的实际需求。而且,在当时加入工业同盟的设计师中,众多成功的设计案例为赫尔曼·穆特修斯论点的正确性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亨利·凡·德·威尔德的“个性化”认为,“标准化”会剥夺艺术家在创作中拥有的基本权利——自由,也得到部分人的支持。随着战争的爆发,这场论战也不了了之,但科隆论战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它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一个新论点的确立,更是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也为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现代设计“标准化”的优点和缺点

(一)“标准化”的优点

赫尔曼·穆特修斯曾言:“建立一种国家的美学手段是确立一种标准,以形成一种统一的审美趣味”。标准化是工业化文明的法则之一,是工业化社会的必然选择。他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环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产品的标准化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在“标准化”原则影响下,产品的零部件生产一致、适应机器的批量化生产、造价低、满足大部分人群的需求,使得国内和国外市场对产品需求量加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其博览会展馆——水晶宫,就是园艺家约瑟夫·帕克斯顿首次利用标准化预制单元构件装配而成的。整体外形是阶梯形的长方体,外观没有多余的装饰,建筑材料只用到了铁架、木头和玻璃,突显出工业生产的机械特色。整体工程总施工时间为9个月,体现了“标准化”造价低、耗时少、生产效率快等一系列优势。它开创了采用标准化构建的先河,预示着“标准化”时代的到来。

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师、建筑师中,路德维·密斯·凡德罗追随老师彼得·贝伦斯的脚步,追求简单明快的建筑风格,提出了“Less is more”的设计口号,主张设计要满足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需求,强调“建筑的统一性”“结构的诚实性”等设计理念。他1929年设计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如图1),因运用了现代主义建筑中的“标准化”原则的基本特征——简单、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形式而一举成名,成为世界公认的设计大师,该设计作品成为他设计生涯的转折点。美国作家汤姆·沃尔夫曾言:“密斯的原则改变了世界都会三分之一的天际线”。由此看来,一点也不夸张。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1911年时就完成了现代设计“标准化”原则下的工厂建筑——法格斯鞋楦厂(如图2),该厂房具有良好的外形与功能,由此,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便被设计界认为是一名一流的设计师。他秉承了赫尔曼·穆特修斯的“设计为社会服务的原则”,注重设计的经济性,采用简单无装饰的材料,从而使人们能够享受设计。

(二)“标准化”的缺点

“标准化”原则虽为现代主义设计开辟了道路,但过于强调功能,反对任何装饰的理念,忽略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产品设计的标准化,使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失去了艺术的魅力,影响了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情感,显得机械呆板、缺乏人情味和历史感。加之二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在美国得以继续发展,它却带着浓重的美国商业符号色彩,形成了“国际主义风格”,而受到后現代主义的批判。如路德维·密斯·凡德罗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如图3),为了达到理性和减少主义的形式,甚至可以完全忽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与后现代主义建筑家罗伯特·文丘里设计的“母亲之家”(如图4),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后现代主义实则是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修正与反叛,在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上加上了装饰,从而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

即使“标准化”原则在工业背景下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利刃,但仍要以人的实际需求为第一要素,要根据时代背景、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而适当权衡“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关系,切莫走向“过度标准化”原则,否则,只会抹杀人的个性,把人当作“物”,从而变成机器的奴隶。

三、现代设计“个性化”的优点和缺点

(一)“个性化”的优点

在工业革命未到来之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欧洲的手工艺人是集设计、制作、销售于一体的,每一件产品都独一无二,连手工匠人都无法制作出第二件同样的“复制品”。手工行会的出现使产品更加专业化、更加奢华,外观精美舒适,满足了贵族对美的所有幻想。无论是后期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还是二战结束后的现代主义运动,都提倡设计中的“个性化”原则。这样的设计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家、设计师的主观能动性。

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设计的米拉公寓(如图5)便是极好的“个性化”代表作。建筑完全采用“有机主义”特点,无论是外表还是内部均使用曲线风格,建筑外观如同融化时的“冰淇淋”,完全体现了设计师大胆的创造力和多元化融合的艺术风格,给欣赏者带来审美感受的同时也反映了高迪的浪漫主义。

英国波普设计中著名的女设计师玛丽·匡特以服装设计为主。它的设计活泼、青春、色彩强烈,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她设计的“迷你裙”(如图6)、“热裤”最为流行,具有新鲜和现代的感染力,打破了墨守成规的服装风格。同时,她针对的也不仅仅是少数权贵的高端市场,将重点放在更为广泛的大众青少年市场,遵循了“无须隽永,但求流行”的设计理念。

(二)“个性化”的缺点

工业革命到来后,昔日豪华浮夸、富丽堂皇的手工艺品面临着大众的质疑。在以机器为劳动工具的工业化时代背景下,个性化产品真的符合时代的潮流吗?

工业革命初期,机械虽已出现,但仍未普及,设计师一方面关心产品的坚固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又无法完全放弃装饰性,希望通过装饰性来显示设计师和生产者的水平,满足市场需求,迎合人们的趣味。如18世纪英国晚期出现的胡椒研磨器和乔治三世的银质显微镜。这些精密的仪器由于过度装饰,影响了使用效率,只能沦为贵族的玩物,并不能做到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

工业革命使纺织业、汽车业、家具业、陶瓷业等快速发展起来。汽车在刚刚发明的时候只是少数权贵的玩物,直到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了T形汽车后,方使得汽车很快普及开来。但T形车过于强调“标准化”,因“个性化”不足而停产。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对新的市场需求和大众的消费趋向迅速做出反应,制定了“有计划的废止”制来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他们对汽车式样的重视,成功地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该制度虽然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但由于只讲究外型,而忽略了汽车的性能,同时还引导了消费者盲目追求外观的畸形消费心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遭到了环境保护者的谴责而衰败。在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中,日本汽车以外形简洁、性能优异、价格低廉迅速占领美国汽车市场,成为汽车第一生产大国。由此看来,“个性化”设计的造价高、成本高、外形独特等特点,虽然可以满足少数人的审美需求,但大多数人仍以实用性为第一要素,同时社会需求也是如此。

四、对“标准化”与“个性化”的思考

科隆论战距今已有107年之久,站在当今社会的角度该如何来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关系,是每个设计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面对时代的变迁,需要我们用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去诠释。

“标准化”生产已成定局,但这种设计理念在当代背景下需要我们重新去思考。“标准化”以机器为主进行批量化生产,大量的机械产品取代了手工艺品,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但忽略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地域文化特色,使得产品失去了“温度”。在提倡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手工艺保护的当代,设计师们也对继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艺、传统民俗文化有了很大的认同感。设计本就是以人为主体,好的设计不仅可以通过任何客观条件进行生产,而且还可以通过人的主观目的去创造出新的产品,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也实现了设计师的自我价值。

“个性化”提倡艺术是艺术家的自由表达,该设计原则在工业化背景下受到了反驳。可在当代,却为理性、冰冷的机械生产披上了“温暖的外衣”。在科技进步的当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高质量化,但精神层面的东西正在逐步流失。“个性化”强调艺术家精神的自由表达为科技发达的当代增添了许多感情色彩,同时也使得艺术家的地位得以保障。因此,适当的“个性化”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发展来说可谓是“锦上添花”。

五、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单一的“标准化”设计产品已经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如今,许多设计师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诸多原创设计中继承前人的设计理念,发扬优秀的工匠精神,将自己的设计灵感注入设计作品中,再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出来,销往世界各地,成为“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桥梁”。这既是设计师重拾自己初心的表现,也是当今设计崛起的信号。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2]马冰,王群.“类型”与“个性”的争论——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论战[J].新建筑,2006(5):72-74.

[3]孟祥斌.以往鉴来——科隆论战给我们的启示[J].北方美术,1997(4):12-14.

[4]张霞.“标准化”论争的历史境遇与价值[J].美术,2011(4):122-123.

[5]奚溪.科隆论战带给工业时代设计的百年思考[J].青春岁月,2014(9)36-37.

作者简介:李苗,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编辑:刘贵增

猜你喜欢
现代设计标准化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指南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浮世绘艺术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湖南花瑶挑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