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芳
摘 要:本文分析了混改国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与国企之间存在股权制约并拥有一定话语权时,能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反之,国企混改对内部控制质量没有影响。并提出了提升国企混改有效性的建议,如提高混改国企高管业绩敏感性,混改国企接受媒体社会的监督,将混改国企纳入市场竞争环境中。
关键词:国企混改;内部控制质量
一、引言
国企效率低下源于公司治理中所有者缺位和国企被赋予的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责任,国企改革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国企改革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从产权改革的角度,主张国企股权民营化;另一种是破除国企垄断保护地位,让其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国企改革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国家鼓励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产权多元化,让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率,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国企混改有哪些良好效果呢?经济效率方面,国企混改可以减少国企过度负债,减轻政府压力,因为国企存在政治关联,在融资方面存在特殊照顾;国企混改可以减少过度投资,对国企的政策性倾斜和政府的父爱之手,使得即使国企投资失败也很少存在破产风险;国企混改同时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国企官僚化制度使得企业敢于创新改革。国企混改也存在不良风险,国企混改后,国有股比例下降,会因非国有大股东掏空行为而降低投资效率和企业绩效,不利于企业创新。治理效率方面,国企混改后高管薪酬和晋升与企业业绩存在重大关系,所以会提升国企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降低高管的道德风险和代理成本。内部控制能提升企业业绩和降低抗风险能力,那国企混改对内部控制质量有哪些影响呢?
二、国企混改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
国企效率低下源于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国有资产的真正所有者为国家,国家授权国资委管理国有资产,权力层层下放后,管理链条过长,对国企高管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约束。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如薪酬、晋升和更多空闲时间,管理者的绩效考核与国企的业绩不挂钩。国企一般都是受国家保护、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行业,高利润很大程度是缺少竞争产生的红利,而非生产出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国企高管一般是委派官员,不是在市场中摸爬滚打中胜出的企业家,对市场机会和企业管理不够专业,缺少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因此企业管理往往带着官僚体制的烙印。从企业外部看,由于国企所在行业一般是受保护的行业,存在行业准入限制,缺乏竞争,管理者和员工没有优胜略汰的危机感,在稳定的环境中会丧失改革的魄力和勇气,所以上到管理层下到员工都是在缺乏竞争和危机感的环境中发展,经营效率和效果必然是低效的。那对国企混改是否既可以对国有资产进行保值增值,又能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率和效果呢?
国企混改中,让民营企业参股到国有企业中,形成股权多样化,股权相互制衡,从而提高国企运营效率。国企混改后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吗?民营股份以利润为导向,股东、管理者利益与公司绩效紧密相关,一方面民营股份可以进入垄断行业,增强了竞争性,民营股份为了生存发展会完善国企制度、流程,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绩效,提高公司创新能力和投资效率。国企混改中必然会发生利益冲突,管理者风格、管理制度流程的融合。实施国企混改就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和效果吗?民营企业如果仅仅只是参与股份,而没有真正的话语权,那国企混改中,只有表面形式上的股份改造,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制度流程的完善,那国企混改中,参股类型和参股比例多少才是最有效的呢。民营企业所占股份过大会担心国有资产流失,民营企业所占股份太小又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国企改革。
内部控制目的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确保财产安全完整,经营合规性。混改国企能否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呢?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的传导路径是怎样的呢?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民营企业参股国企最根本目的是获得最大化投资报酬率,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内部控制与国企混改在目标上是相通的,那国企混改是如何影响内部控制质量的呢?国企混改后,民营资本参股国企,股权多样化和股权相互制衡,使得全民所有者的国企产权明晰,国企业绩与管理者薪酬和晋升密切相关,管理者有了业绩压力和动力,会想方设法提高公司效益。发改委也强调让国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让其参与到市场优胜略汰的过程中。国企混改后,民营资本拥有更多话语权,会优化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制度和流程。另一方面国企混改后,对企业经营风险更为敏感,对企业经营投资风险管控审批更为严格,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这可抑制国企高管过度投资和在职消费,提高混改国企整体效率,降低混改国企运营成本,提升社会整体效益和国企效益。国企用人是非市场化的用人制度,国企高管一般拥有官员背景,人员流动性少,国企高管没有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所以对市场机会敏感性不够。民营企业参股国企,都是市场化的用人制度,薪酬晋升与能力、公司业绩高度相关,这能大大激发员工的活力。国企混改后为了保值增值国有资产,提高混改国企运营效率,对企业信息披露要求提高,接受发改委、社会、媒体的监督。特别是当今互联网、媒体普及,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传播速度很快,媒体民众的监督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效果。总体而言,混改国企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主要从国有资产产权更明晰、市场化的用人制度、更广泛的信息披露制度。
混改国企,当非国有资本拥有话语权时,能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非国有资本占有一定股权比例时,非国有资本在董事会、股东大会上拥有话语权,委派董监高参与公司治理,股权相互制衡。非国有资本对风险敏感,在尽可能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投资报酬率最大化,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分析公司内部环境的基础上,识别分析评估公司风险,并采取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最终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对控制活动进行监督检查。非国有资本拥有话语权时会优化公司组织结构、流程,完善公司制度,控制筹资、投资经营风险。国企存在投资过度,投资效率低等问题,这会大大降低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国有企业因政治关联和所有者缺位,政策性负债整体偏高;国有企业缺乏市场化的用人考核制度和多维度的业绩评价机制,导致其运营效率低。非国有资本拥有话语权时,公司效益是其唯一评价标准,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投资会更谨慎;市场化的用人考核制度会引入到混改国企中;参股企业没有政府兜底,过度负债会加重企业负担。综上,当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企业,并拥有话语权时,会降低公司投资、筹资和运营风险,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而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另一方面,混改国企有可能会降低内部控制质量。非国有资本参股到国有企业,不同的企业文化背景、管理制度、流程,不同的管理方式,分歧差异越大,融合难度阻力越大。非国有资本参股到国有企业中,也有混改失败的风险,会降低内部控制质量。
三、国企混改影响内部控制质量传输渠道
那混改国企如何才能改制成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呢?国企改革中存在内外勾结侵占国有资产,国企管理者是否只是为了政治晋升和响应国家号召而进行形式上的混改呢,这违背了国企混改的初衷。那需要为国企混改创造什么样的内外部机制呢?首先,将市场化的用人考核机制应用到国企人员管理中,国企高管任职晋升与其能力业绩相挂钩,提高高管业绩敏感性。其次,在互联网发达的网络社会,人人都有发言权话语权,将国企改革的不良事件增加媒体的曝光率,将其纳入社会媒体监督,从而提高国企混改违规人员的声誉损失。最后,国企所在的行业一般是壟断行业,这是国企效率低下的深层次的原因,竞争者少,使得国企缺乏改善的内部动力,国企与其他企业间缺少竞争,国企内部员工也缺少竞争,竞争是一个企业创新与优化产品服务最根本的动力。因此可以适当降低垄断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将国企纳入到市场竞争环境中,让其独立,让混改国企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参考文献:
[1]林钟高,丁茂恒. 关系型交易、战略选择与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与经济研究,2019(3):61-78
[2]马连福,王丽丽,张琦. 混合所有制的优序选择:市场的逻辑.中国工业经济,2015(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