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芸:家庭要和学校分工培养孩子

2022-03-29 21:09天竺
现代家长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减

天竺

【人物名片】

沈祖芸,上海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副所长。有近30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曾为北京十一联盟学校、上海93所新优质学校共同体、深圳红岭教育集团、未来教育家项目等做过战略发展规划。

学校关心孩子的学业成就、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家庭则要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为孩子创造丰富的生活经历等

“双减”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自主

笔者:“双减”是2021年中国教育的关键词。有人调侃说,“双减”是“高速路上大拐弯”。对此,您怎么看?

沈祖芸:说“双减”是“高速路上大拐弯”,虽是调侃,但有一定道理。以往激烈的教育军备让抢跑、内卷、鸡娃成了常态,此时“大拐弯”正是教育的回归,回到“人之为人”的本质。换句话说,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成为人,而不是产品。

工业时代的标志是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而这种生产模式也给教育带来了深刻影响。孩子被当作产品来生产,“特等品”进清华北大,优等品进985、211,合格品进普通本科、大专……这是在用生产产品的方式来培养人。而知识时代的来临,唤醒了“人之为人”的意识。如果我们继续把孩子当产品培养,那他有可能被机器所替代。人可以适应各种变化,面对困难、挑战,能够灵活多变地解决多种问题,但产品不行。

“双减”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教育目的的回归。让孩子学会自主,让孩子成为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本意。

很多中国人都是在父母的指令下长大的:父母让考师范,父母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父母觉得公务员旱涝保收,明明自己不喜欢,也要让孩子去做。

当一个人没有学会自主,不会规划人生时,到了三四十岁,依然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目标,就会始终面临着危机。

我们只有把自主的权利交到孩子手里,才能真正帮助孩子适应未来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12年的培养,让孩子成为完整的人,让他走出高中校园时拥有独立意识,知道自己要什么、想去哪儿、擅长什么,面对社会,有足够的能力应对。

而“双减”政策的出台,加大了这种可能性。

“双减”后,学校不能简单地做减法

笔者:“双减”政策出台后,学校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对此,学校反应如何?

沈祖芸:去年我走访了很多学校,看到学校面对“双减”存在两种心态:

一阵风心态。有学校认为,改革历年都是紧一阵松一阵,等紧的这一阵过去,一切就会恢复原样,所以告诉老师们,加油,挺住,再苦一段时间就好了。事实上,“双减”后老师的课时量和工作量都会增加,如果学校不启动系统性的组织变革,老师内在的动力系统就不会持久。

简单地做加减法心态。有学校认为“双减”是物理层面的增减,作业没了,补课没了,不思考“双减”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简单地减“量”降“标”,其实受损失的还是孩子。

这两种做法都没把孩子的成长放在心上,只是为了应付政策或为了方便管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之为人”,而人的独立自主不是一夜形成的,要通过12年的能力培养逐渐实现。

但是我也欣喜地看到不少学校走在了前面,围绕“双减”开启了组织变革,或者从课程出发进行改变——呈现丰富可选的课程,支持学生学会自主。

如,重庆某小学的课程表显示,课时长度发生了变化,有15~20分钟的微课,有30~35分钟的短课,有50~60分钟的长课,长短课时的搭配,既符合小学生的专注规律,也保证了孩子动手做实验和小组互动的时间。

上海的一所实验学校的课程表显示,主题综合课程占了很大比例,意味着学校从分科教学转变为跨学科学习,让学生在接受挑战中,自定义学习路径,实现自主规划的目标。

北京一所12年一贯制学校的课程表,已经告别了分科教学,完全通过学习任务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还设置大量自选课和社团活动。

这么做的好处是,给孩子充分的选择,学习什么放弃什么,自己说了算;发展兴趣,让孩子找到自己愿意花时间去琢磨的事情;引导孩子思考“我为什么要学”“学这些对我有什么用”,让孩子产生内在动力。

评价体系在改变,不能等所有绿灯都亮起

笔者:虽然学校已有行动,但有些家长质疑,中高考评估标准不变,“双减”有什么用?

沈祖芸:尽管中高考的筛选本质没变,但考试命题内容已发生变化,假以时日,必然会带来更大的调适和变革。

说中高考是“指挥棒”,我们可从两方面看:

一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在探索多元评价体系。如今从老师嘴里,你会听到很多以前没听过的名词,如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基于能力的评价等。这说明学校有了非常明确的意识——既要让学生适应得了明天,又要让学生赢得了今天。想走好这条路,就要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具有自我评估能力的人。

二是虽说中高考指挥棒没变,但考试命题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每套试题的最后部分都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退一步说,难道中高考取消就皆大欢喜了吗?不会。评价方式只会越来越回归能力与素养,而能力和素养的体现,就是真实世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

对此成年人是有体会的,职场从来不是条件完备、资源富足的,需要调用个人经验,通过不断学习去解决各种问题,问题的挑战性越大,职场人的能力和经验值就越高。

孩子也一样。我们不能再期待今天的孩子身处真空,也不能再用我们过去熟悉的填鸭方式让孩子学习。我们要让孩子在条件不够成熟、资源不够完备的环境中学会解决问题。任何成长,不管在校园还是在职场,都不可能等到所有的绿灯都亮起才行动。

学术能力和职业素养共同培养

筆者:据了解,有学校已经把学生素养,特别是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提上了日程。

沈祖芸:如果孩子在面临选择时,知道自己的语数外成绩,却不知道自己喜欢或不喜欢什么,这样的基础教育是不完整的。只有把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学术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让孩子从小去体验、探索,未来他才会选择心中所爱。

调查中,我看到有些学校的职业教育做得很不错。如某小学给学生们布置任务,给家庭做一周营养均衡的餐食搭配。

学生要和家人沟通,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社会性情感的培养),找到营养均衡的饮食(生物、科学学科),还要多样化地表达,呈现出方案(语文学科),并配合一些体育运动(体育学科)。

整个过程中,会有专业营养师指导,讲解平时他们是怎样工作的,让学生代入真正营养师的思维方式来做任务。

如果孩子在小学、初中能够认识职业,到高中能有进一步的职业体验、实习,12年下来,他就可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走的路。

笔者:“中考分流到职业学校”令家长们深感焦虑。对此,您怎么看?

沈祖芸:我觉得家长的这种焦虑以后会逐渐淡化,原因有三:

一、从成长规律看,孩子到了18岁,其动力系统和制动系统(通俗地说,就是踩油门和踩刹车)才发育成熟,此时走上社会比较合适。

二、从教育规律看,对K12(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一貫制会是一个方向,因为这能确保课程体系遵循孩子12年的成长而设计。事实上,北京、深圳、青岛等城市已经出现了不少K12一贯制学校,今后这样的学校会越来越多。

三、多样化的高中类型和形态会进一步生长。我国出台的“职教22条”中,有一句话是“探索发展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特色综合高中”,说明在我国出现职业能力和学术能力融合的综合高中指日可待。

三江并流,这告诉我们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方案来解决中考分流问题,这将大大缓解家长们对中考分流的焦虑。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本质是唤醒家长的责任意识,知道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有不可取代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笔者:今年《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中国家庭步入了依法带娃时代。依法带娃后,家庭教育和之前究竟有何不同?

沈祖芸:《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本质是唤醒家长的责任意识,知道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有不可取代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既不能把孩子“外包”给培训机构,也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学校,更不能随波逐流。

长期以来,家长们有大量的路径依赖,如只看分数、追求名校等。如今,我们要思考哪些是家庭一定不要去做的,哪些是家庭一定要去做的,即一个家庭需要确立的基本价值观。

家庭一定不要做什么?我建议:一定不要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追求分数;一定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每个家庭都可以思考符合自家孩子的“不做”,但上面两点是共同的底线。

家庭一定要做什么?我认为:家庭一定要和学校分工培养孩子。如学校关心孩子的学业成就、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家庭则要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为孩子创造丰富的生活经历等。

任何学习都是调用已有的经验去学习新知,生活经历越丰富,可以被调用的经验就越多,这也是“双减”之后,我提议家长要给孩子增加户外学习和亲子陪伴的原因,而不是把学科补习换成舞蹈、音乐、跆拳道等发生在一个个封闭环境里的学习。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替代的家庭行为是培养孩子的社会性情感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交往技能和负责任地决策五个方面。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家庭规则,如家务分担规则、家庭消费规则等。规则不要多,半年确立四五条,贴在家里醒目的位置,所有成员都要遵守。只有家长先做到,孩子才有可能做到。家长生活习惯不好,就不要指望孩子会有好习惯。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双减
“双减”之下,教育投资急转弯
“双减”政策下,“宇宙补课中心”海淀黄庄“人去楼空”
落实“双减”需多方协力
落实“双减”工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深入推进“双减”工作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