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 楠,孟亚玲
(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媒介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工具之一,深刻影响着人们看待和理解事物的方式。大量研究表明:媒介不仅是一种信息载体,也具有自身的技术体系和文化体系。每种新型媒介的出现都会加速推动社会的进程,使媒介自身与社会不同角色之间的交往和联结发生根本性变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线电视、智能手机、可触屏电脑等现代传播媒介逐渐普及,中学生越来越多地浸入到虚拟的信息生态环境中。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指出,目前我国青少年对社会的基本认识、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把握,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内容是通过传媒获得的。社会化理论也认为,在现代社会里,大众媒介发挥着与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相同的作用,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思辨能力弱、批判性思维不强,尚不能全面看待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媒介及媒介传播的多元文化的冲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需加强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帮助中学生摆脱网络的束缚,顺应时代潮流,促使其成长为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现代青年。
“拟态环境”又称“假环境”或“准环境”,即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构之后向人们呈现的“非完全真实”的景象。其最早出自于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李普曼的著作《舆论学》。拟态环境理论指出,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多元化以及人们实际活动范围的有限性,人们不可能对所有事物亲自体验,对不能亲身感知人、物体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信息在头脑中建构形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营造出了一个区别于传统拟态环境的新环境——“网络拟态环境”,即人们借助网络媒介并运用网络化的符号系统描绘、摹写、重构和再现现实而构建的信息环境,在此环境中,原本处于受众一端的普通民众在信息传播链中的角色多重化:不仅可以充当信息的接收者,还可以作为言论的发布者、传播者、评论者,相比在以单向传播为主的传统拟态环境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虽然相对自由但更加透明。
“拟态环境”是与现实环境相对应的一个术语。作为人与现实环境的插入物,其传播着特定的思想意识形态及价值观。人类受其传播内容的影响而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及动作行为,从而反作用于现实环境。根据媒介技术的先进程度,可将拟态环境分为传统拟态环境和网络拟态环境。凭借书籍、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介表现出来的现实环境一般称为传统拟态环境;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机终端等网络媒介呈现出的现实环境便形成网络拟态环境。
传统拟态环境与网络拟态环境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及传播机制等方面有所区别。传统拟态环境实现的是精英向大众群体的信息传播,一般是单向的物理介质的传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受众与受众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传统拟态环境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角色和交互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拟态环境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交互关系
传统拟态环境中传播的内容是经过媒介生产者选择和加工的事实性内容,借此影响、激励大众,引领民众形成社会共识,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和导向性。相对于现实环境,存在一定的“正向偏离”。在网络拟态环境中,受众获取的信息多是依据受众的兴趣图谱和关系图谱,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分析产生。互联网赋能个体自由表达的权利,使得传播的内容具有主观性、情感性、体验性和关系性。传播渠道也转变为关系介质。网络拟态环境中的传播者和受众之间角色和交互关系如图2 所示。
图2 网络拟态环境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交互关系
媒介素养起源于英国,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法国等相继提出并迅速发展,各国学者对此也各抒己见。笔者认同的观点是: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思辨与创造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1992 年,新华社翻译出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交流报告》,报告中介绍了“媒介教育与青年”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国际趋势。此后,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陆续展开。
借鉴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笔者认为,我国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以通识教育为主,核心任务为指导学生正确、合理、充分地利用媒介传播资源,提高学生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获取、解读、评估、创造能力。
媒介传递的信息有真假、优劣之分,对正处于智能时代的中学生来说,有效地获取媒介信息是他们需要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获取媒介信息是指利用媒介高效地获取所需的内容,比如能鉴别各种媒介上的不良内容;能对媒介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并提炼有价值的内容;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最新资讯及重大事件的消息;能利用知乎、百度文库、哔哩哔哩等软件获取免费的学习资源及学习指南等。
使用媒介信息也是中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属于应用层面的范畴。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原则之一是学以致用,而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也是通过其本身的使用价值来衡量的。使用媒介信息主要是指学生对计算机、智能手机、无线电视、iPad 等常见媒介上的信息进行操作。如学生会使用基本的office 办公软件;会用电脑下载、安装软件并定期清理电脑垃圾;会用手机进行网购、导航、查看节日与天气预报、在线阅读、在线学习等。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中将分析归为高阶目标。分析媒介信息是指辨别各种媒介上的信息,通过思考,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从多角度判断信息的来源、意图,判断信息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准确性。如在收看新闻联播时,能仔细分析报道的内容及其内涵;对来路不明的可疑信息要反复核查;能针对不同媒介上的相同内容进行有理有据地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
评价是高阶思维之一。评价媒介信息是指根据已有经验发表对媒介所传达的信息的看法,要求中学生能客观公正多角度地看待与评价媒介信息。例如,能深层次地分析明星代言的产品、广告,做出理智分析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应尊重每个人对网络内容持有的不同看法;能判断媒介内容制作者发布内容的针对性以及内容的优劣。
创造性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体现。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如今的智能时代,无不体现出创新的强大生命力。创造性既指从无到有的创造,也指根据已知探索未知的创新。创造媒介信息是指将头脑中的奇思妙想展现出来制作成媒介产品的过程。如熟知短视频、电视剧、电影的制作流程,并尝试制作;能修改、加工网络图片,制作简单动画等;能利用快手、抖音、剪映、微信公众平台等进行创作并分享。
探索中学生媒介素养培养路径,需明确其内涵。图3 由媒介素养的内涵维度及4 条培养路径构成。综合文献相关内容,将媒介素养的内涵总结为四个层面:一是认知层面,即对媒介概念的理解;二是能力层面,即对媒介的使用和进行媒介产品创作;三是价值层面,即挖掘媒介情境的教育意义;四是情感层面,即对媒介使用类型的倾向、偏好。
图3 媒介素养培养路径
我国中小学正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尽管如此,许多教师和家长仍然观念陈旧,一切以学生的成绩为重,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不允许学生参加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不允许学生使用平板、计算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机会以及缩小了学生的认知视野。国家政策的出台是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保障,我国对中学生的媒介接触及使用存在保护主义倾向,如不让学生看电视、不允许学生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进教室等。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教师、家长要转变对媒介的态度,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相关部门有必要研究并制定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标准规范,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试点,在时机合适时可进行大规模推广。另外,需对试点学校的校长、教师、家长进行统一培训,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学生在校时间长且学校教育有一定的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因此,学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利场所。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学生使用媒介出于不同的动机。教师应激发学生使用媒介的正向动机,即“知识型动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在学校的媒介平台及其他媒介平台上获取学习资源;要利用教室的电子交互白板举行主题班会,主题可涵盖媒体的历史、版权法、宣传、网络礼仪和所有权、媒体的“阴暗面”等;应带领学生解读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组织学生在线观看视频、报告会、访谈,讨论重大社会热点事件并思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素;应抛出真实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如谁给我这个信息?他们为什么要提供这些信息?还有其他消息来源说同样的话吗?花一定的时间去处理这些信息了吗?
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仍是媒介素养教育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对思想观念、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培养,说教绝不是最佳的方法,需要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如在学校的宣传栏、教室内部墙面上及其他显眼的位置张贴有关媒介的墙纸,让学生无形中增强对媒介的认知。家庭氛围是其他环境无法相比、不可替代的。家长应制定合理规范的技术规则,与孩子共同遵守,比如限制上网时间、合理安排使用媒介时间、晚上不允许将手机放在房间里、可以适当玩一些不耗费时间的益智游戏等,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媒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媒介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校应当定期邀请校外媒体机构或媒体从业人员进校交流。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展览媒介作品、讲述媒介作品制作过程以及媒体的运作模式,鼓励学生利用抖音、快手等APP 制作一些富有创意的作品。允许学生在业余时间浏览微博、知乎上的热门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参与讨论、转发。
网络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拟态环境”问题加剧。学生使用媒介越来越趋向于娱乐化,利用电子产品盲目追星、追剧现象严重,如何利用好网络媒介,使媒介为学生所用,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