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引领工艺,传承带动育人”高职雕刻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研究

2022-03-28 02:43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雕刻技艺艺术设计

张 翟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浙江 东阳 322100)

在国家推行民族文化复兴,政府扶持地方传统产业发展背景下,全国十多所高职院校面向当地木雕、玉石雕、皮雕、工艺家具等特色产业开设了雕刻艺术设计专业。宏观层面,该专业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主要是“243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中的“雕塑工艺品制造”[1],是一个传统工艺行业。其对应“全国职业分类大典”中主要职业类别是2-10-07-01特种工艺设计人员(运用特种原材料和技艺进行雕刻工艺品设计的专业人员)、6-21-07雕刻工艺品制作人员等[2],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雕刻艺术品设计、工艺礼品设计、数字雕刻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规格体现为“传统技艺、现代设计、民艺文化”三位一体的综合要求。总体而言,雕刻艺术设计是在2016年高职专业目录调整后出现的新专业,全国高校目前有毕业生的仅六七所,从专业建设顶层设计,到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开发等都处于摸索阶段。笔者以核心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基于对各院校课程体系及教学教法的调研分析,结合研制该专业国家教学标准的工作经验,提出以“设计引领工艺,传承带动育人”为理念的核心课程改革思路与方案。

1 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设现状

笔者基于《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部署和指导下,参与对全国15所高校、16家企业、103名专业毕业生的三方调研。其中院校调研考虑到全国兼顾,一般院校与“示范校”兼顾,选取了代表全国7省12市,并重点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等设计较为发达经济圈,对象包括苏州工艺美术、湖南工艺美术、上海工艺美术、浙江旅游等15所设有雕刻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技术院校,通过搜集培养方案、线上和线下调研、走访院校开展会议讨论等形式开展专业调研。从调研数据看,各院校雕刻艺术设计专业总学时在2 600~2 800之间(其中包含25%左右的公共基础课),实践性教学比例普遍为60%~70%左右,专业课程20门左右,一般设置雕刻工艺和艺术设计两条线,不同在于“工美”课程比例。有的院校美术造型和设计类课程居多,工艺技法类课程以及实训条件较缺乏,导致学生作品出不来,呈“重艺轻工”现象;也有的院校是以能工巧匠教学为主,大量的雕刻工艺课程,缺乏现代艺术设计视野的融入,学生作品数量虽多,但同质严重千篇一律,呈“重工轻艺”现象。这反映出当下雕刻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单一化,工艺和美术脱位,技术技能层面的传统雕刻工艺与文化艺术层面的审美、方法等脱节,设计思维无法转化成雕刻语言,设计方案难以落地,以及缺乏新型技术研发创新等问题,简言之缺乏“技艺融合”。

基础课层面各院校一般设置设计基础(构成、图案、设计思维、方法、表现等课程)、手绘表现(素描、色彩、线描等课程)、计算机表现(各类设计软件)、专业理论(美术史、工艺史、设计史等课程)四类课群,有4所院校设置了工艺和材料类课程。基础课总体而言是基于设计学基础的框架结构,同时也应结合雕刻艺术专业特色,融入工艺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打造具有民族艺术特征的设计+工艺基础课群。

专业课层面各院校总体是基于传统与现代雕刻艺术的“材料、技艺、设计、制作”设置课群,一般设有6~8门核心课,目录结构总体是类似的,问题集中在三点:一是实践平台的短板。雕刻工艺是传统行业,手工艺产业分布有较强的地域性,如东阳的木雕、苏州的玉雕、内蒙的皮雕等,不在产区的院校较难打造优质实训条件,导致工艺课难出作品,设计课难出产品。二是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分离。该问题的核心是师资功能的单一化,教设计的教师不会传统工艺,精通技艺的手艺人教师又缺乏现代设计眼界与知识,导致设计类课程与制作工艺课程难以衔接,设计方案难以落地。三是缺乏教学资源,核心问题体现在缺乏专业教材,尤其是工艺类教材,传统雕刻行业是师带徒口手相传为主,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与教程,需要校企合作共同研制专业教材。

拓展课层面一般包括工艺品鉴赏、市场营销、文创设计、装饰绘画、摄影基础、雕刻陈列与展示、书法篆刻、古建装饰等课程,涵盖民族文化与审美、技法延伸、创意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内容,依据地方特艺雕刻行业特色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2 “设计引领工艺,传承带动育人”的核心课程设置思路

基于15所专业院校调研分析,雕刻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总体参照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3],设置设计学通识基础,实际上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总体是相似的,甚至在未来可能依据几个模块进行打通。主要问题在于核心课程的构建依据,理论上应满足“传统技艺、现代设计、民艺文化”三位一体的人才规格要求,即核心课程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工艺制作能力、设计创意能力和传承文化素养。当下的教学困境是“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分离,根植于传统技艺的雕刻工艺制作难以和学院派设计思想、方案与审美相融合,以及普遍缺乏传承教育的有效路径,导致三位一体的规格培养难以达成,毕业生要么缺手艺,要么缺眼界,没有融会贯通,难以适应雕刻工艺美术行业要求。基于此本课题构建的核心课程理念是“设计引领工艺,传承带动育人”,对原本单一线性设置的课程内容进行串联与目标性改革。

第一设计引领工艺。据全国开设此专业院校调研反馈,传统雕刻技法对基本功要求高、工艺类型种类繁多,仅雕法就有圆雕、浮雕、镂空雕、透雕等几十种,3年高职要想全部学会学通不现实,工艺既不能全学也不能不学。因此用设计引领工艺,根据设计项目的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工艺技法研究是当下必要可行的教学改革。理论层面上包豪斯设计教学理念已有描述:现代设计是技术与艺术,形式与功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包豪斯宣言》中提到:“艺术不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艺术家是一个能随心所欲的工艺匠人”。为此创建“设计+工艺”一体的项目课程,推行了“形式+技术”结合的项目制教学,以设计引领工艺创新,项目引领教学改革,由形式设计师傅和工艺技术师傅双导师进行教学,这也符合设计类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第二传承带动育人。雕刻艺术,乃至大部分工艺美术专业,均是基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传承育人必不可少,这也符合国家近年来推崇文化自信的指导思想。传统手工艺领域传承育人的精髓在于师徒结队,在师傅手把手传授技艺的同时也传递着技艺文化。通过师徒结队贯穿工艺技法类核心课程全过程,由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人以工艺导师的身份与学生进行结队,大师以做代教以身代言,学生通过与大师的朝夕相处深刻感受优秀手艺人的品德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和认同,养成传承品质。

雕刻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应是一个三层进阶框架(图1):基于现代设计学科基础为引领,融入传统图案、表现技法等民族艺术的雕刻方案设计,设置木雕设计、玉雕设计、石雕设计等特艺设计类核心课程;基于对设计课程的方案落地,包括落实图纸方案、材料方案、技法应用、科技创新等内容,设置雕刻材料(传统用料及现代综合材料)、雕刻手工艺(传承非遗技艺,创新技法表现)、数字雕刻(科技融入雕刻的数字化实验)等工艺制作类核心课程;基于工艺大师等平台,通过工作坊形式实践性课程,完成从方案到作品最终到产品、艺术品的成果转化。

3 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

基于“设计引领工艺,传承带动育人”的核心课程设置理念,开设3~5门设计类核心课,包括中国传统图案、线描表现技法等理论与表现,以及木雕设计、玉雕设计、石雕设计等项目设计课程;在设计类课程目标的引领下开设2~3门工艺制作类核心课程,包括雕刻材料、雕刻手工艺、数字雕刻等,涵盖传统与现代的综合工艺教学(见表1)。

表1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层面,一是教学平台搭建,深入挖掘雕刻工艺美术的行业资源,尤其是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人,手工艺名匠等特艺领域,联合政府企业等多方资源,通过“人才共育、标准互通、技术共享、利益共同”,合作统筹顶层设计,科学定位培养目标,校企共创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聘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品牌设计师、企业技术骨干等作为专兼职教师引领专业教学,推行“作品-产品-商品”成果导向,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二是教学团队组建,基于专业核心课程“艺术设计+传统技艺”的教学特点,前期打造一支“设计学科班教师+雕刻技能大师,专任教师+企业能工巧匠”的“双跨界”教学团队,通过从设计到制作的教学贯通,双方合作教学研究,后期培养成为能传承中国工艺、能运用数字设计,衔接传统技艺与现代制造的“双能力”新时代技术技能大师和雕刻艺术设计专业名师。三是推行工作室或工作坊式的项目课堂,基于企业工作岗位和技术标准设置技艺工坊,对接工艺规范,建设雕刻间、模型间、样品间等工艺教学工位;基于文化设计与产品研发设置创意工坊,对接设计时尚,依据文创产品主要领域开展设计教学;基于手工艺文化研习与传承设置大师工坊,由大师指导传统技艺,开展艺术创作,使学生感受、认同民族文化,树立工匠精神、培养职业素养。

4 结 语

雕刻艺术设计在高职专业目录中是个新专业,但其对应的领域是个具有几千年传承历史的民族工艺行业。该专业并不是培养制造“古董”的民艺匠人,而是以现代设计的思想、视野、审美、方法、科技为引领,融入民族雕刻艺术的造物观与巧工技,培养出具有民族艺术基因的现代创新设计人才。古为今用,既不能脱离传统行业固有的雕刻语言从而纸上谈兵,也不能固守传统不求突破,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应贯彻“设计引领工艺,传承带动育人”的基本思想,构建科学合理,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传统行业转型需求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雕刻技艺艺术设计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星.云.海》
《花月夜》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On art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