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群,唐 娥
传染病事件是指因传染病造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部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对传染病防治、传染病突发事件监测及应对等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应健全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体系,做好相关人员培训管理工作[1-3]。儿童因自身免疫力低下,加之缺乏传染病防护知识,成为传染病高发群体,且发病随季节等因素变化而出现波动[4]。但作为非传染科医务人员,儿科护士传染病事件应对处置能力不一,张文燕等[5-6]研究显示,儿科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整体较好,但准备能力、救援能力方面仍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开展专项护理培训。本研究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了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方案,并在儿科护士传染病事件应对培训中应用,探究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儿科2019年1月—2021年10月60名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全日制护理专业毕业生;已获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非实习、进修护士;工作时间超过1年;知晓研究,且有一定兴趣。排除标准:半年内曾参与传染病事件应对规范化培训;因病假、事假缺席培训;问卷填写无效。按基础资料有匹配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护士年龄(26.59±2.18)岁;工作年限(2.35±0.63)年;入职后传染病事件应对培训次数:1~5次19人,>5次11人;培训前传染病事件应对能力评分(121.43±3.28)分;传染病防控护理质量评分(94.83±4.18)分。观察组护士年龄(27.03±2.10)岁;工作年限(2.48±0.59)年;入职后传染病事件应对培训次数:1~5次20人,>5次10人;培训前传染病事件应对能力评分(121.80±3.21)分;传染病防控护理质量评分(95.02±4.11)分。两组护士年龄、工作年限、入职后传染病事件应对培训次数、培训前传染病事件应对能力评分、传染病防控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培训,通过集中授课、小组讨论及工作坊等形式开展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儿科传染病应对护理要求与规范、儿科常见传染病知识、儿科传染病上报监测、传染病患儿隔离监管等,设置培训课时为40课时,培训考核方式为现场问答、演示,如护士未通过考核则继续受训,直至考核合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培训基础上应用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方案,具体如下。
1.2.1 构建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方案 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方案。
1.2.1.1 构建指标条目池 本研究根据文献回顾分析法获取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指标。选取PubMed、中国指南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为检索数据库。中文检索关键词:儿科、传染病/传染病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预防护理、护理培训/规范化培训。英文检索关键词:pediatrics,infectious diseases/infectious disease events/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response capabilities/preventive care,nursing training/standardized training。检索时间设置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研究人员在上述数据库内检索相关文献,按相关性排序,剔除重复文献、结构不完整文献,最终得到合格文献共27篇。研究人员通过对检索文献的阅读、分析,筛选得到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50个,据此构建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方案初稿,并从儿科选择4名护士进行预试验。
1.2.1.2 编制函询问卷 研究人员参照相似文献、结合院内专家意见编制函询问卷,问卷分为致专家信、问卷主体、专家情况调查3个部分。致专家信: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问卷填写说明。问卷主体:调查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指标重要程度,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50个,以Likert 5级评分法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价,包括完全不重要、不重要、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分值范围1~5分,每个指标后设置有“意见补充栏”[7-8]。专家情况调查:包括专家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职级等)、函询内容熟悉程度、判断依据。
1.2.1.3 开展专家函询 ①组建函询专家组:从我院传染科、儿科、护理部选择护理专家、护理管理专家共12人,组建函询专家组。专家遴选标准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超过15年;中级及以上职称;工作涉及传染病预防领域;对本研究有一定兴趣,且自愿参与专家函询。所选专家中男3人,女9人;年龄(46.38±3.28)岁;工作年限(20.38±3.17)年;学历为本科8人,硕士及以上4人;职称为中级9人,副高级及以上3人。②开展专家函询:研究人员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函询问卷,问卷调查周期为1周,研究人员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依据重要性评分(<3.5分)、变异系数(>0.25)对指标进行剔除,结合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修订,并据此确定函询问卷主体部分,编制第2轮函询问卷并发放,1周后回收问卷,结合专家意见再次修订指标,将修订后指标反馈至专家,以核对指标是否反映专家意见。
1.2.2 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方案应用 研究人员根据儿科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指标确定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考核方式,据此设计培训方案,并将培训方式反馈至函询专家,结合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完善。培训人员根据完善后方案开展培训工作,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调查培训效果,据此确定后续培训事宜。
1.3 评价指标 ①传染病事件应对能力:培训1个月后,采用阚庭[9]编制的“医务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问卷”对儿科护士传染病事件应对能力进行评价,问卷分为3个维度,包括预防能力维度、准备能力维度、救援能力维度,共有36个条目,上述维度对应条目数分别为3个、4个、29个,均采取5级评分法,分值范围1~5分,对应分级有完全不了解、不了解、一般了解、了解、完全了解,评分越高表明应对能力越强;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57,内容效度0.870,内部相关系数为0.772[10]。②护理质量:培训1个月后,采用自制的“儿科护士传染病预防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共有3个维度,分别为传染病风险上报监测、应对处置、协调沟通,共有24个条目,均采取Likert 5级评分法,包括“非常差”“差”“一般”“良好”“优秀”,分值范围1~5分,科室护士长结合护士受训后传染病防控护理表现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42[11-12]。
2.1 专家函询结果
2.1.1 专家积极性与权威度 ①专家积极性:本研究以问卷回收率、专家意见提出率对专家积极性进行评价,问卷回收率=(回收问卷数/发放问卷数)×100%,专家意见提出率=(提出意见专家数/专家总数)×100%;第1轮函询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意见提出率为11/12=91.67%,第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意见提出率为8/12=66.67%。②专家权威度:专家权威度=(专家熟悉程度+专家判断依据)/2[13],两轮函询专家熟悉程度均为0.848、专家判断依据为0.912,经计算得到专家权威度为0.880。
2.1.2 函询意见协调度 本研究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W)评价专家函询意见协调程度,Kendall′sW系数范围0~1[14],第1轮函询意见协调系数为0.274,第2轮函询意见协调系数为0.258,显著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3 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方案 本研究通过2轮专家函询得到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46个,研究小组根据指标确定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课时,据此构建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方案,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指标重要性评分及变异系数见表1。
表1 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指标重要性评分及变异系数
2.2 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方案应用结果
2.2.1 两组传染病事件应对能力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传染病事件应对能力比较 单位:分
2.2.2 两组护理质量评价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质量评价比较 单位:分
非传染科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相较于传染科护士偏低,且相关培训机会较少,对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相关政策或要求缺乏了解,导致临床防控效果欠佳,是儿科传染病发生的主因之一。刘慧娟等[15]研究显示,非传染科医务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学历水平、救援经历、相关培训等,且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有培训需求,故临床应做好儿科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工作。
本研究在儿科护士中实施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方案,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问卷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评价量表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本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的儿科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方案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培训,原因在于本研究所选函询专家均为高年资、高学历且涉及传染病应对护理领域的医护人员,专家积极性系数为1.000,专家权威度为0.880,且两轮函询意见协调度系数分别为0.274、0.258,提示函询专家可靠性强,函询意见可信度高,据此构建的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方案科学性强。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函询得到的儿科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指标包括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考核内容4个一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培训目标下设二级、三级指标包含了传染病事件应对能力、护理质量评价内容,以此为目标构建的培训方案目的性强,有助于提高儿科护士传染病事件应对能力。本研究在培训方式指标筛选过程中考虑了传统培训方式的缺点,经筛选得到的问题引导教学、思维导图教学、护理剧本演绎3种培训方式在教学生动性、引导性、直观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问题引导教学法开展培训,根据儿科传染病应对护理理论内容、物品设备管理、风险防范监管、护理教育、质量控制等内容设置问题,引导护士思考问题、自学相关知识,并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明确各知识点间关联性,能强化儿科护士对相关知识的认知、记忆,使其掌握儿科传染病应对护理知识。本研究通过护理剧本演绎法对物品设备管理、风险防范监管等情景进行模拟,能强化儿科护士对传染病应对预防、准备、救援操作的掌握,锻炼儿科护士协调沟通能力,有助于提升其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改进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的传染病应对专项护理培训方案完善、科学,在儿科护士传染病事件应对护理培训中应用能明显提升护士传染病事件应对能力,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