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体的生态烙印

2022-03-28 05:39李壮
牡丹 2022年4期
关键词:体态蒙古族草原

不同的运动体态体现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歷史文化促成不同的人体运动体态,由此产生人体运动的“动力定型”这一概念。本文主要以蒙古族民间舞蹈为主题,先简要介绍“动力定型”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阐释舞蹈形态学中促成人体运动“动力定型”的四大文化因素,从“动力定型”的四大文化因素的角度结合蒙古族民间舞蹈,探究各文化因素与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关联性。

一、“动力定型”的概念

舞蹈形态学中提到:“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我们运动的人体沉积了历史文化的生态烙印;许多看来‘天生如此’的人体运动体态,其实是不同文化生态所促成的人体运动的‘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指人在长期固定的环境中生活、活动等一系列的动态行为,在“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行为习惯,促成人体动作的定型。“动力定型”这一概念最早是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学说为理论基础而建立的运动生理学体系,是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对人体运动的分析和说明。

“动力定型”在人的大脑形成固定的动作系统后,能够使人相对应的动作在无意识状态下实现,在运动生理学的学术名词为“动作自动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舞蹈动作技能的本质就是动觉自动化。换句话说,就是人在有意识的身体训练中自觉加强深化的“练习的动”。例如,一个舞蹈动作,舞者对着镜子练习时,舞者的大脑需要控制身体调整动作,纠正错误,直至这个动作正确、满意为止,在这个过程中,舞者经过长期训练形成了这一动作的“动力定型”。这是一个由人的生理、心理的动觉控制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人体的外部感受器官(眼睛、耳朵等)和内部感受器官(由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共同完成。

从训练学的角度讲,舞蹈技能的获得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的练习,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在熟练之后可以不经过大脑刻意思考做出动觉控制的“自动化”。“动力定型”训练可以使舞者动作信息库得到长期积累,提高身体能力和条件,在舞蹈训练和舞蹈表演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日常训练中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方法,它的运用日趋广泛化、普遍化。

二、实现人体动作“动力定型”的文化要素

舞蹈形态学中提到,人体的运动及“动力定型”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在“动力定型”的过程中,人体动作的“动作自动化”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舞蹈的角度看,人体运动的“动作自动化”包括两种来源:一种是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不自觉形成的,吴晓邦先生称为“习性的动”;另一种是人在有意识的身体练习过程中主动强调深化的“练习的动”。其中,舞蹈形态学认为“练习的动”可作为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运动人体的生态烙印。

(一)人的生理机能

舞蹈形态学指出,人生理机能的差异首先是人最终区别于动物而独立出来的,其次是人类自身两性的生理差异。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体态标志是“直立”。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人的双手得到解放,促进了大脑的开发。人的体态语(尤其是手语)迅速发展起来,使人的肢体语言成为在口语产生前最常见的情感交流方式。

在人的生理机能中,两性不同的生理特点一定程度导致了两性不同体态及运动方式的差异。

(二)人的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对人体运动“动力定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地理因素尤为突出。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长期生活在大草原上,以马为友、与野兽为伴,其舞蹈风格特点极具特色,多模仿鹰、马等动物的动作。不难看出,这是由其草原生存环境所决定的。又比如,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照射强烈,藏族民间舞的基本动作是颤膝,动势向下,这种带有鲜明特点的藏族舞蹈就是在西藏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作为生存环境的地理条件差异所产生的不同的“动力定型”,东北秧歌为小步快走、陕北秧歌为大步跳跃,两者不同的原因之一便是地理条件差异。东北为平原,地形平坦,适于小步快走;陕北为高原,地形繁杂多样,适于大步跳跃。此外,影响运动体态的地理条件还包括地形、植被、纬度和气候等。

(三)人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任何文明都存在其特有的生产方式,舞蹈中出现的劳动动态或体态、运动方式就是生产方式对人体运动的影响。出现的劳动动态并不一定是人有意识的模仿行为,而是在长期劳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类而言,是一种大脑无意识的学习行为。

(四)人的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形成于特定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约定成俗”,具体分为物质生活习俗和精神生活习俗两大类。

物质生活习俗包括穿着的服饰、饮食习惯、居住习俗等,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的运动方式和运动体态。就服饰对人体动态的影响而言,一是服饰对运动人体的束缚,如傣族的筒裙及从头到脚、无处不饰的苗族银饰,由于苗族银饰较重,对头部和肢体都有一定的限制;二是服饰给运动人体某种满足感或完成其表现欲望,如“肚皮舞”。精神生活习俗对人体运动体态的影响在于社会礼节、精神信仰和情感传达。关于社会礼节的动态,如见面时的点头鞠躬等,而情感传达的动态,如“眉开眼笑、瞋目扼腕、掩面而泣、捧腹大笑”的表现等都会成为人体运动体态的“动力定型”。

三、文化因素在蒙古族舞蹈中的关联性

(一)蒙古族人的典型体质特征

从体质人类学角度来看,我国北方汉族、印第安人都属于“蒙古人种”,从这一方面讲差异化不是很明显,所以不过多赘述。蒙古族同胞一般都是身材魁梧,笔者认为这些跟地域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有较大关系。但是,“蒙古人种”的概念,在当今学术领域等诸多层面存在争议。

(二)蒙古族舞蹈与草原生存环境

蒙古族起源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的额尔古纳河流域,原本居住在森林中,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之后族群逐步扩大,为了生存和繁衍,蒙古族逐渐走出森林,来到与之接壤的更为广阔的草原地带,由狩猎逐渐转变为游牧,从此在广阔的草原上繁衍生息,逐步发展强盛。

地理环境对民间舞蹈人体运动体态的影响是极为重要且多方面的,人体运动体态与其生存的地区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本文从地域和气候两方面分析。

地域方面,蒙古族常年以草原为家,以马为伴,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有翱翔在天际的草原雄鹰、大雁,有有条不紊、蓄势待发准备捕获猎物的草原狼,还有蒙古族生活中最重要的伴侣——蒙古马。蒙古族人崇拜敬畏大自然,他们对草原野兽猛禽都有一种亲近感,在蒙古族舞蹈中,蒙古族人通过模仿草原野兽猛禽来娱人娱己,模仿马的形象或骑马形象来歌颂蒙古族草原马的不离不弃。蒙古族舞蹈中反映草原生存环境的舞蹈动作形成了蒙古族舞蹈多以上肢动作为主,伴随着上肢肩部动作的独特人体动态特征,如蒙古族人民套马的动作、下雪的时候抖动袍子的动作、狩猎成功之后模拟草原鸟兽的动作形态等。

气候方面,草原气候环境恶劣,降水量少而不均,气候干燥,冬季寒冷且漫长并伴有大风雪天气。大风雪天气就是白灾,又称“白毛风”,这是一种在暴风雪天气因狂风扬起地面的积雪如同缕缕白色毛发而得名,能见度极低,威胁着草原牧民和牲畜的安全。夏季温热干旱且短暂,气候条件恶劣,炎热干旱,草原会出现火灾等自然灾害,同样威胁着牧民和牲畜的生命安全。每年因自然灾害、狼害等损失的牲畜不计其数。草原就是蒙古族人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铸就了蒙古族人勇猛、机智、彪悍的民族性格,同时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的刚劲有力、挺拔豪迈等风格特征。

动物题材的蒙古族舞蹈作品以雄鹰、鸿雁、天鹅、狼、马等为主要表现对象。以草原飞禽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经典蒙古族舞蹈作品有《又见鸿雁高飞》(中央民族大学,刘洪斌)、《博回蓝天》(中央民族大学,万玛尖措)等;以狼为主要表現对象的经典蒙古族舞蹈作品有《狼图腾》(北京舞蹈学院,黄云松)、《蓝色游吟》(广东舞蹈学校,张云鹏)、《苍狼》(内蒙古大学,呼德勒)等;以马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经典蒙古族舞蹈作品有《牧马舞》(贾作光)、《驯马舞》(查干朝鲁)、《奔腾》(中央民族大学,马跃)等。这些经典舞蹈作品无一不是蒙古族特征鲜明的草原文化的体现。

(三)蒙古族舞蹈与游牧文明

游牧是蒙古族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常年骑马放牧,随遇而居,是在草原环境下生存的最佳生产方式,是经过历史检验,人类在草原生存的最佳生产资料经营方式。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方式简易且粗放,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利用草原最经济最有效的生产经营方式。

蒙古族牧民对祖辈传承下来的劳动经验怀有热烈浓厚的感情,因而将先辈传承的劳动生活中的动作转化为舞蹈,以此来怀念歌颂先辈。例如,蒙古族饮食中具有代表性的马奶、马奶酒等,在此生产劳动的基础上,蒙古族舞蹈工作者对挤马奶的生产劳动动作进行提炼、美化,创作出《挤奶员舞》。

(四)蒙古族舞蹈与生活习俗

先来看蒙古族人民的物质生活习俗,从其服饰、饮食分析。一是服饰穿着,蒙古袍是蒙古族中特色鲜明且具有代表性的服饰,蒙古袍具有多功能性的特点,除了可穿着外还可在夜晚降温后当作被子盖,方便适应马背生活的需求。在上述内容中提到,在草原雪天时将蒙古袍上的雪抖掉的动作,就形成了蒙古族舞蹈中独特风格的肩部动作。同时,蒙古袍又厚又重,所以就使得他们的体态动作比较笨重又铿锵有力。二是饮食习惯,传统的饮食分为肉制品、奶制品、以奶为原料的饮品三个种类,蒙古族人一日三餐都有奶和肉,因为他们每天吃肉喝奶的饮食习惯,为身体骨骼、肌肉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摄入,所以他们基本上都是身材魁梧、肌肉强劲的特点。

再看蒙古族人的精神生活习俗。蒙古族人敬佩强者,崇拜勇敢无畏的英雄,他们自身也勇于努力成为强者。在一年一度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中,就有赛马、射箭、摔跤比赛,这都是证明自己成为强者的机会。其中,蒙古族摔跤(博克)起源之时具有军事训练的目的,后来成为蒙古族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并流传至今,是蒙古族英雄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体现。蒙古族舞蹈《博克雄风》正式表现蒙古男儿能征善战、英勇顽强的英雄主义精神。

四、结语

通过舞蹈形态学中的“动力定型”理论来解释运动人体的生态烙印,利用这种方式考察蒙古族舞蹈,使得人们能够更为清晰地看到和解释蒙古族民间舞蹈动作的由来,发现舞蹈动作与生存环境、劳动生产生活、生活习俗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了解民族文化的深刻含义。蒙古族民间舞蹈正是与蒙古族人民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密切相关的体态动作的“动力定型”。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作者简介:李壮(1995—),男,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舞蹈学基础理论。

猜你喜欢
体态蒙古族草原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