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朝玉
小 引
在议论文写作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发展等级写作要求中“材料丰富”的理解有偏颇,在写作时陷入“堆砌材料”的误区:一是把“材料丰富”直观地理解为材料多,一篇文章简直就是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材料库。二是多个材料性质相同,指向一致,就像一堆法庭举证材料。三是多个材料直接连缀,并排罗列,一篇文章无异于一个大拼盘。
技法点拨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议论文选择使用材料需要智慧,要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正如同五彩缤纷的花儿须遵从一定的物候规律次第开放。
一、站在事实的肩膀上写作:将议论分析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具体的论据在论证效力上高于抽象的论据,所以写议论文要靠事实说话,有一个论据说一分理。在选择使用论据时要学会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运用这个材料?它典型吗?有代表性吗?有撞击力和穿透力吗?一定要打牢议论分析的事实基础。
二、打开思维方,使论证驰骋在不同层次的论据之间。一篇议论文,最好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材料,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才能将观点撑起来,让观点看起来很立体、很饱满,很有说服力。具体地说,对于多个材料,要从性质上进行分类,同一性质的材料最好不要重复,要使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角度,要兼及古今中外,要具有正反对比性;多个材料要点面结合,有略有详,这样,不同性质的材料就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助攻”,使论证在不同的论据之间纵横驰骋,使文章层层递进,有血有肉,既具有强大的逻辑,又内容丰富而不枯燥乏味。
三、增强论点与论据的黏合度。议论文最重要、最基本的论证方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与“讲道理”是水乳交融的关系,道理和事实互相论证。既要能够从事实上升到抽象的道理,又要能够从抽象的道理还原到鲜活的事实。从事实进入道理,再从道理回到事实。从道理中进去,从事实中出来;从事实中进去,从道理中出来。这才是“活”的论证,深入浅出,八面玲珑,内容厚重。所以,我们倡导“观点+阐释+材料+分析”的段落论证方法。即提出观点后,要对观点进行阐释,这个阐释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立起观点,而且能带动支撑观点的材料,材料之后一定要有简要的分析,这个分析是连接观点和论据的桥梁,因此在分析时要抓住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把论据和论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分析材料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等。
四、打造轻盈靈动的“身段”:对主体部分进行合理的段落切分。现代人不钟情“将军肚”,更青睐于轻盈灵动的“身段”,所以在行文过程中,要注意段落的切分,相对详细的、完整的材料最好能独立成段,这样可以使整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形式上不至于真如一个“猪肚”,否则会给人臃肿的感觉。
时文引路
修身立德走好人生路
人民日报评论部
“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时代中国青年锤炼品德修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的德行、品性就好比木之根,水之源,只有不断修身立德,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实现海纳百川。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做到“独善其身”,更要立志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服务人民、追求“宽仁大义”。从五四运动中“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爱国青年,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垦荒青年,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的航天科研团队,可以说,广大青年立什么样的德,既是个人选择问题,更彰显着一代人的胸怀与境界,决定了整个国家和民族选择怎样的道路、坚守怎样的价值、成就怎样的事业。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修身立德没有捷径。广大青年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做到“见贤思齐”,在提高自我修养方面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有所收获。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把记载自己缺点的日志晒出来,公示己过,在众人监督下完善自己;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去世后,人们在其病床的枕头下发现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些榜样矗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也为广大青年点亮了人生航向。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一番事业。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修身立德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中。也只有在劳动实践、辛勤创造中,才能进一步磨练本领、砥砺品格,绽放人生的光芒。
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最活跃、最富朝气,拥有开风气之先的力量。广大青年坚持修身立德,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台阶,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底色和基调,广大青年都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就一定能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
可为与有为
全国甲卷考生
当今社会竞争加剧,人们压力倍增,于是,“躺平”成了流行语,“佛系”成了主义。仰望星空的眼神逐渐空洞,低头专注的仅仅是方寸之间,这些“万事不可为”之心态确实不该是我们青年所应有的。请谨记,相信“可为”才能实现梦想,坚持“有为”才能书写华章。
诚然,有些时候,无为可能是为了避免“内卷”加剧,可能是调整人生的赛道,这些无为还有存在的理由。但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不相信“可为”却是青年一代的砒霜,而非蜜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总书记此言高屋建瓴,引人深思。当今社会纷纷扰扰,前有“精致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蒙蔽了无数人的双眼,后有“佛系”“丧文化”“躺平族”让人消极颓废,这些都是不相信“可为”者的自我麻痹。但是,假如青春没有高远的志向,青春的躯体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假如青春没有向往的远方,青春的我们,又怎能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遥想当年,华北狼烟四起,青年梦想着读书;国力衰微之际,青年梦想着学艺;改革春潮涌动,青年梦想着创新。唯有抛弃心头“无所作为”的执念,心中有梦想,肩头甘磨砺,人生才能紧随奋斗的脉动熠熠生辉。
坚持“有为”,方能实现梦想。奋斗不仅应在心头冉冉升起,更应在行动上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又提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诚哉斯言。在白衣执甲、风雨同舟的人海中,有那些有为的青年;在一方有难、全国支援的人潮中,有那些有为的青年;在凝心聚力、执着守望的身影里,有那些有为的青年,他们就是我们的楷模,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青年一代,要从我做起,自觉抛弃“不可为”的想法,自觉抵制“不作为”的做法,做时代的书写者,做红色江山的接班人。君可知,仅靠夙兴夜叹不能“封狼居胥”,仅靠朝思暮想不能“王师北定”,难道不是吗?空谈之声即使再澎湃,也敌不过在荒漠风沙中,建设西北塞罕坝的护林者手上的厚茧;空谈之声即使再激昂,也敌不过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那布满血丝的双眼中所透出的报效祖国的赤诚。
“时代青年茂风华,传承精神谱新章”。就让我们从今日起,和无所作为划清界限,做一位有为之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请相信,大有可为的时代,你我皆能大有作为!
点 评
这篇文章使用材料很有特色。第2段列举中国历史进程中立德为国的经典名言,列举现当代历史上的典型事例,均以排比出之,突出“面”的广泛性。引证和例证之后均有分析,把论据与论点有效联结起来。第3段在阐释观点之后举例证明,所举事例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也富有时代感,例证之后同样进行分析,使论据与论点黏合。
佳作展示
在议论文写作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发展等级写作要求中“材料丰富”的理解有偏颇,在写作时陷入“堆砌材料”的误区:一是把“材料丰富”直观地理解为材料多,一篇文章简直就是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材料库。二是多个材料性质相同,指向一致,就像一堆法庭举证材料。三是多个材料直接连缀,并排罗列,一篇文章无异于一个大拼盘。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议论文选择使用材料需要智慧,要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正如同五彩缤纷的花儿须遵从一定的物候规律次第开放。
一、站在事实的肩膀上写作:将议论分析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具体的论据在论证效力上高于抽象的论据,所以写议论文要靠事实说话,有一个论据说一分理。在选择使用论据时要学会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运用这个材料?它典型吗?有代表性吗?有撞击力和穿透力吗?一定要打牢议论分析的事实基础。
二、打开思维方,使论证驰骋在不同层次的论据之间。一篇议论文,最好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材料,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才能将观点撑起来,让观点看起来很立体、很饱满,很有说服力。具体地说,对于多个材料,要从性质上进行分类,同一性质的材料最好不要重复,要使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角度,要兼及古今中外,要具有正反对比性;多个材料要点面结合,有略有详,这样,不同性质的材料就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助攻”,使论证在不同的论据之间纵横驰骋,使文章层层递进,有血有肉,既具有强大的逻辑,又内容丰富而不枯燥乏味。
三、增强论点与论据的黏合度。议论文最重要、最基本的论证方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与“讲道理”是水乳交融的关系,道理和事实互相论证。既要能够从事实上升到抽象的道理,又要能够从抽象的道理还原到鲜活的事实。从事实进入道理,再从道理回到事实。从道理中进去,从事实中出来;从事实中进去,从道理中出来。这才是“活”的论证,深入浅出,八面玲珑,内容厚重。所以,我们倡导“观点+阐释+材料+分析”的段落论证方法。即提出观点后,要对观点进行阐释,这个阐释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立起观点,而且能带动支撑观点的材料,材料之后一定要有简要的分析,这个分析是连接观点和论据的桥梁,因此在分析时要抓住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把论据和论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分析材料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等。
四、打造轻盈灵动的“身段”:对主体部分进行合理的段落切分。现代人不钟情“将军肚”,更青睐于轻盈灵动的“身段”,所以在行文过程中,要注意段落的切分,相對详细的、完整的材料最好能独立成段,这样可以使整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形式上不至于真如一个“猪肚”,否则会给人臃肿的感觉。
修身立德走好人生路
人民日报评论部
“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时代中国青年锤炼品德修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的德行、品性就好比木之根,水之源,只有不断修身立德,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实现海纳百川。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做到“独善其身”,更要立志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服务人民、追求“宽仁大义”。从五四运动中“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爱国青年,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垦荒青年,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的航天科研团队,可以说,广大青年立什么样的德,既是个人选择问题,更彰显着一代人的胸怀与境界,决定了整个国家和民族选择怎样的道路、坚守怎样的价值、成就怎样的事业。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修身立德没有捷径。广大青年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做到“见贤思齐”,在提高自我修养方面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有所收获。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把记载自己缺点的日志晒出来,公示己过,在众人监督下完善自己;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去世后,人们在其病床的枕头下发现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些榜样矗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也为广大青年点亮了人生航向。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一番事业。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修身立德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当中。也只有在劳动实践、辛勤创造中,才能进一步磨练本领、砥砺品格,绽放人生的光芒。
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最活跃、最富朝气,拥有开风气之先的力量。广大青年坚持修身立德,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台阶,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底色和基调,广大青年都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就一定能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
可为与有为
全国甲卷考生
当今社会竞争加剧,人们压力倍增,于是,“躺平”成了流行语,“佛系”成了主义。仰望星空的眼神逐渐空洞,低头专注的仅仅是方寸之间,这些“万事不可为”之心态确实不该是我们青年所应有的。请谨记,相信“可为”才能实现梦想,坚持“有为”才能书写华章。
诚然,有些时候,无为可能是为了避免“内卷”加剧,可能是调整人生的赛道,这些无为还有存在的理由。但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不相信“可为”却是青年一代的砒霜,而非蜜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总书记此言高屋建瓴,引人深思。当今社会纷纷扰扰,前有“精致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蒙蔽了无数人的双眼,后有“佛系”“丧文化”“躺平族”让人消极颓废,这些都是不相信“可为”者的自我麻痹。但是,假如青春没有高远的志向,青春的躯体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假如青春没有向往的远方,青春的我们,又怎能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遥想当年,华北狼烟四起,青年梦想着读书;国力衰微之际,青年梦想着学艺;改革春潮涌动,青年梦想着创新。唯有抛弃心头“无所作为”的执念,心中有梦想,肩头甘磨砺,人生才能緊随奋斗的脉动熠熠生辉。
坚持“有为”,方能实现梦想。奋斗不仅应在心头冉冉升起,更应在行动上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又提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诚哉斯言。在白衣执甲、风雨同舟的人海中,有那些有为的青年;在一方有难、全国支援的人潮中,有那些有为的青年;在凝心聚力、执着守望的身影里,有那些有为的青年,他们就是我们的楷模,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青年一代,要从我做起,自觉抛弃“不可为”的想法,自觉抵制“不作为”的做法,做时代的书写者,做红色江山的接班人。君可知,仅靠夙兴夜叹不能“封狼居胥”,仅靠朝思暮想不能“王师北定”,难道不是吗?空谈之声即使再澎湃,也敌不过在荒漠风沙中,建设西北塞罕坝的护林者手上的厚茧;空谈之声即使再激昂,也敌不过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那布满血丝的双眼中所透出的报效祖国的赤诚。
“时代青年茂风华,传承精神谱新章”。就让我们从今日起,和无所作为划清界限,做一位有为之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请相信,大有可为的时代,你我皆能大有作为!
点 评
本文在使用材料论证时最大的特点是:正反对比论证。第2段先从反面以“前有”“后有”的方式列举“不可为”的现象,然后列举中国现当代历史中青年之表现。第4段把“空谈”之声与努力拼搏的建设者、科学家进行对比。正是这样的正反支撑,使论证的逻辑严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第3段在论证结构上使用了“观点+阐释+例证+分析”的方式,把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