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娇姣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者对学生主体的认识不断加深,在实际教学当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发展特点,并推动了诸多新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当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及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良性发展。本文在了解小学数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寓教于乐的视角,提出了几点有效性教学手段,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寓教于乐;有效性
引言:
小学数学教育是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学生认知的重要途径,但是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状况来看,其教育作用和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基于此,教师作为授业解惑者,应针对教学状况做出改变,认识学生主体在教育活动当中的地位,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创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此保证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1.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者踏上了教改的征程,并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但从实际状况来看,新教学理念及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应试观念影响深刻。如今考试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方式,同时学生的成绩还关乎着教师的薪资、晋升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只能按照考试内容以及标准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做题能力,从而取得好的成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落实不足[1]。第二,教学方式单一、固化。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单纯地运用灌输式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比较死板,其主要教学流程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一言堂现象严重,不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而数学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少进行自主思考,那么很难将数学知识内化,只能停留在浅层学习当中,影响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会对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模式差生厌倦的心理,其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并且很容易形成固化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将来的发展。
2.寓教于乐,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2.1借助游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具有好动、爱玩的特点,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十分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影響其学习效率。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一特征,在数学课堂中添加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趣味性元素,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如游戏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同时还要把握好游戏的时间,保证游戏活动的适当性。例如,在互动环节当中,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我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开展有趣的点名活动[2]。首先,将学生的名字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当教师要点名提问的时候,按下开始的按钮,然后学生的名字就会在大屏幕上滚动,当教师按下结束的按钮就会停止滚动,谁的名字停留在大屏幕上,就由谁来回答教师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同时会更加重视提问环节,对于教师的问题会积极思考和寻找答案,同时课堂氛围会十分活跃,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2.2运用信息技术,创建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并且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不仅可以为数学课堂增添新的色彩,并且利于学生理解。良好的教学情境,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促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的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如果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情境教学模式相结合,可创建一个直观性的情境,能够增强教学效果[3]。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本校的照片播放到多媒体上,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照片的内容想一想各个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拉近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建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当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事物,其兴趣也会被激发。当教师讲解完基本的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围绕学校的照片,用坐标表示出国旗、教学楼、食堂等事物的位置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在小组成员的激励下,每位学生都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讨论活动当中,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能够做到寓教于乐,可大大提升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认真研学新课程标准,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在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活动当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保证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将新颖、有趣的元素融入到数学课堂当中,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保证其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伟.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2013(16):109-110.
[2] 赵录敏.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农村科技,2015,(12):68-68.
[3] 张 翠 娟.小学数学新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寓教于乐[J].小学科学(教师),2014,(07):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