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突破一道高考题

2022-03-27 21:59李昌成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最值向量

摘 要:平面向量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工具,它将代数和几何紧密联系起来.有关向量的试题可以从代数和几何两个角度思考,再辅以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突破难题,仅在纯向量知识间思考问题,难以奏效.

关键词:向量;最值;等价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4-0013-03

近日一名爱钻研的好学生向我请教了一道向量填空题,我一看便知这是多年前的一道高考压轴题,解法历历在目,但他觉得无从下手.由此看来,此题作为一道经典压轴题,名不虚传,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到位,对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要求较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研究学习的素材.

1 题目再现

题目 给定两个长度为1的平面向量OA和OB,它们的夹角为120°.

图1如图1所示,点C在以O为圆心的圆弧AB上变动.若OC=xOA+yOB,其中x,y∈R,则x+y的最大值是.

2 分析解答

本题以平面向量为背景,考查最值问题,对学生的等价转化能力要求较高.由于部分学生对向量知识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向量的工具性理解不深刻,导致很难实现题设向目标函数转化,通俗地讲,不能将向量中的x,y剥离出来.因此,本题要在剥离x,y上下功夫.总体而言,既可以整体剥离出x,y,也可以单独剥离出x,y.以下是我和学生从几个视角探究问题的历程.

视角1 利用向量性质a2=a2,摆脱向量对目标函数的束缚.

解法1 因为OC=xOA+yOB,

所以OC2=(xOA+yOB)2.

即1=x2+2xyOA·OB+y2.

由于OA·OB=1×1×cos120°=-12,

所以1=x2-xy+y2.

进而3xy=(x+y)2-1≤34(x+y)2.

解得x+y≤2.

结合平行四边形法则易知x>0,y>0.

所以当且仅当x=y=1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2.

评注 本解法依托性质a2=a2,将x,y从已知向量关系中整体剥离出来,再借助均值不等式完成最值的求解,将向量问题等价转化为均值不等式问题,思维有一定跨度,平时要加强训练.

视角2 从数量积的角度切入.

解法2 设∠AOC=α,α∈[0°,120°],则

OC·OA=xOA2+yOB·OA.

即cosα=x-12y.①

OC·OB=xOA·OB+yOB2,

即cos(120°-α)=-12x+y.②

①+②,得

x+y=2[cosα+cos(120°-α)]=3sinα+cosα

=2sin(α+30°)

≤2.

所以当且仅当α=60°时,等号成立.

评注 因为数量积的运算将向量转化成标量,能够将x,y从已知向量关系式中单独剥离出来.如何构造数量积是一个难点,构造几个数量积是方程组的思想确定的.本题命题者将x,y的系数进行了巧妙处理,使得无需解方程组求x,y,否则都需要解含参方程组,这是本题本质所在.此法对于任何ax+by问题均可解答.

视角3 从向量坐标切入,利用解析几何思想消参.

解法3 以点O为坐标原点,以OA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那么A(1,0),B(-12,32).设C(m,n),则m2+n2=1.

由OC=xOA+yOB,得(m,n)=x(1,0)+y(-12,32).

于是m=x-12y,n=32y.

所以(x-12y)2+(32y)2=1.

以下同解法1.

评注 本解法有参数方程的思想,利用单位元整体消参,需要学生有这个前瞻性认识,否则会因为增加的变量而放弃思路.和解法1殊途同归,也印证了好的高考题目入口宽,收口紧的特征.向量和解析几何相结合倒是一个常见命题点.本解法单独剥离x,y,却整体处理了最值.

视角4 利用已知结论处理.

引理 O是直线l外一点,P,P1,P2是l上任意三点,则OP=mOP1+nOP2,其中m+n=1.图2

解法4 如图2,连接AB交OC于点D,于是OD=mOA+nOB,m+n=1.

而OC=λOD,

所以x+y=λm+λn=λ(m+n)=λ.

由数形结合易知,

当点C与A或B重合时,λ取最小值1;

当点C在圆弧AB的中点处,λ取最大值2;

當点C在圆弧AB其它位置时,1<λ<2.

综上,1≤λ≤2.

所以x+y≤2.

评注 本解法包含了“等和线定理”思想,但没必要给学生介绍该定理,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但需要学以致用,这个引理在教材中以习题的形式出现过,希望大家重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变式升华

通过研究发现,命题者给考生留足了解题通道,甚至在答案数值上都做了设计,显示了数学的简洁美.这其中也给投机取巧者提供了机会.从基本不等式的角度来看,考生猜其在中间位置取得最值,解答易如反掌.为了提倡掌握问题本质,学习通解通法,我们可以将问题改为:

变式1 x+y最值和为.

变式2 x+2y的最大值为.

变式3 x2+y2的最小值为.

变式4 2xy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5 x2-y2的取值范围是.

略解2 由前文解法2知,

cosα=x-12y.①

cos(120°-α)=-12x+y.②

由①②,解得

x=13sinα+cosα,y=23sinα.所以x+2y=53sinα+cosα

=2213sin(α+φ).

存在α0∈[0°,120°],使得sin(α+φ)=1.

所以2213sin(α+φ)≤2213.

故x+2y≤2213.

4 教学反思

4.1 关于深度教学

平面向量作为工具,和很多知识和技巧都有紧密联系.但是教材把它放在三角函数两章之间,表象上有脱节之嫌.事实上,我们在很多章节都可以螺旋式地开展深度教学,让向量和其它知识融合起来,体现其工具性和灵活性,并且从代数和几何的两个方向加以应用.4.2 关于一题多解

通过一题多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全面探索同一问题,寻求新颖的解题方法;还有助于开阔解题的思路,提高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已有知识的潜在能力;还可使学生克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

参考文献:

[1] 李昌成.用同构法突破2020年部分高考难题[J].中学生理科应试,2020(11):19-20.

[2] 黄祥勇.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深度教学[J].数学通报,2018,57(07):29-32+63.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最值向量
空间向量的应用A卷
向量的分解
含绝对值的最值问题的解法
例谈三角函数最值问题解法
例谈三角函数最值问题解法
剑指圆锥曲线最值问题
向量垂直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向量五种“变身” 玩转圆锥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