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文学科资源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

2022-03-27 10:37李豪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提高利用心理健康

李豪

摘要:现代中学生受社会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状况。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现在还比较缺乏,学校教育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更是必行的。在心理问题的疏导方面,语文科目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认清心理健康的基本形势,充分利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课外语文实践等教育资源,就成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阵地。

关键词:利用  语文学科资源  提高  心理健康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一再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而当代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及家庭的多重影响,已经导致他们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孤独自闭、惧怕挫折、依赖性强、缺乏毅力等。近几年,青少年离家出走或自杀身亡,甚至杀父弑母的恶性事件,常见报端……铁一样的事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语文做为基础教育学科,育人的作用更不可替代。语文学科中包含大量形象丰富的内容,是对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最好素材。因此,充分利用语文学科资源,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一方面增长学生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二、利用阅读教学,激发学生情绪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萨克雷说:“读书能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因此,运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的不健康因素,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结构。

(1)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极广,既有文字训练,又有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穿凿于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进行正面引导。如在教学《石钟山记》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苏轼不迷信古人,敢于怀疑的精神,要让学生明白面对危险和恐怖的环境,任何人都会害怕,这是人之常情;学习苏轼战胜了恐惧,激发学生不畏艰难的信心和勇气。再如鲁迅目睹国民之麻木,毅然弃医从文,寻求救国救民新路子……前人先辈的探索精神,令学生钦佩。

(2)充分利用语文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要利用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让学生感受人性真善美,提升学生的情感温度。在学《涉江》时,别忘了对屈原崇高爱国情操的礼赞;讲《梦游天老吟留别》时,不能忘记对“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安能折腰事权贵”的精神进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这些极富情感的素材的挖掘,能使学生和课文中的人融合为一体,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通过一个思维碰撞过程,推动学生自我思考、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思想和人生。

(3)充分利用课外阅读。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和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语文教师可筛选符合学生阅读的时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读者》《中国青年》中许多佳文都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文的同时,净化自己的心灵,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再如《平凡的世界》能让学生感受到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平凡、执着的追求自己人生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如何于平凡中见伟大,让他们抛弃一些任性和不负责任的思想和习惯,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还在迷惘……。

“用别人的经历来丰富自己的阅历”,每一篇优秀作品都蕴含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只要充利用就能豐富学生们的阅历,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别样的“功效”。

三、利用写作教学,调节学生心理

学生的文章是思想的真实反映,从习作中可看出他们对人、事、物的看法和见解。利用语文学科作文和日记的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学生们身边的“心理医生”,利用作文题目的设置给学生开偏方;利用日记的阅读和回复来发现和诊治学生随时出现的心理问题,抓住读和写这个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既可以练笔,也可以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动态。为其心理保健筑起一道“屏障”。例如,我班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下这样的话:“我的人生到底要走向哪里?我像一只孤独的小船,飘零无处停泊……”这种迹象,必然让语文教师能深入解她的心迹,帮助她摆脱困惑。因此通过指导学生写“心理作文”也为心理保健筑一道有效的“预防线”。

只有从学生们真实的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才能有效的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

四、利用语文实践,培养学生性格

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另一阵地。其形式有课外阅读、朗诵会等。农村留守学生较多,很多学生长期与老辈人生活在一起,心理上几乎没有交流。养成了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自卑无言。我除了课堂上多让他们回答问题外,还特别注重利用语文活动对他进行训练,让他敢于开口说话,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内容有:“我的生活计划”、“我的假期生活” ……只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都得到肯定,他就会产生满足感,自然而然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起信心!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里深处。”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发展情况,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这项工作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探索和研究。

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让学生能愉快地面对每一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张敏芳.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J].语文学刊,

(3)周延江,李文治.关注细微心理,创设提问情景——中学语文课堂提问情景的预设和生成[J].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猜你喜欢
提高利用心理健康
画与理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