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理论下的小学音乐课本剧教学

2022-03-26 14:02:02陆延平
幸福家庭 2022年20期
关键词:课本剧古诗词融合

陆延平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學”。基于此,广大教师应树立学科融合理念,不断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在小学音乐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基于融合理论开展跨学科音乐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追溯历史渊源,发掘课本剧教学的融合元素

(一)诗词文学,感受韵律之美

中国诗词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小学音乐课本剧的重要融合元素。我国自古就有“诗乐合一”的说法,人们将诗词歌赋合起来称为“诗歌”;《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各地的民歌;秦汉时期,国家设立了乐府,专门收集民间的诗词歌赋,并管理乐舞教习工作;唐诗被称为“有声之诗”,宋词有词牌,元曲有曲牌,它们都可以吟唱。由此可见,古诗词与音乐是联称并举的。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将古诗词作为课本剧的融合元素之一。例如,苏少版小学音乐课本中收录了一些古诗词歌曲,如《游子吟》《小儿垂钓》等,这些作品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吟诵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然后指导学生将作品编成剧本,开展表演活动。

(二)儿童歌舞,深化艺术体验

儿童歌舞是一种将音乐、诗歌、舞蹈等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其基于儿童的实际生活,以童话、神话故事为题材,让儿童变身“小演员”,演绎戏剧性的故事。在苏少版音乐课本中,有不少音乐作品都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捉泥鳅》《春游》《顽皮的小闹钟》等。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选择这些作品进行剧情的创编,演绎歌舞剧。在演绎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个性化想法融入其中,丰富自身的艺术体验。

(三)教育戏剧,引导健康成长

教育戏剧指的是教师用戏剧或剧场的技巧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创造性的表演活动展开认知学习。戏剧也是课本剧的重要融合元素之一,学生在戏剧表演的时候能够进入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真切的感受,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比如,学生在选择剧本、角色的过程中会互动交流,这提高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学生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会设计合理的情节,让台词更精彩,这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学生在角色分配、戏剧排练的过程中会深入了解人物,感受其人格魅力,这在潜移默化中锤炼了他们的道德品质。苏少版音乐课本中,有不少故事情节性强、人物形象丰满的音乐作品,如《草原小姐妹》《谁说女子不如男》等,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些音乐作品时,要让其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将作品改编成戏剧并呈现出来。

二、聚焦课程标准,把握课本剧教学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艺术课程的理念是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音乐课本剧编演的过程中,要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把握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传承性原则,熟悉民族文化

为了体现《标准》提出的“以美育人”的教育宗旨,教师在设计课本剧时应注重传承性原则,要让学生在活动中熟悉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草原小姐妹》是一首蒙古族风格的歌曲,教师基于融合理论开展小学音乐课本剧教学时,可以将历史、文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知识融入其中。教师可以设计“搜索资料知民俗、编演剧本演民俗、交流讨论探民俗”这三个环节。在“搜索资料知民俗”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上网搜索各种与蒙古族有关的知识,了解其服装、餐饮、居住环境、传统节日等方面的信息。在“编演剧本演民俗”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一是如何加入能体现蒙古族民风民俗的剧情,如加入喝羊奶、挤羊奶、放牧等情节;二是如何将蒙古族音乐完美融入课本剧。在“交流讨论探民俗”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使学生深入了解祖国各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二)发展性原则,增强审美意识

《标准》提出要“重视艺术体验”,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课本剧教学时,要把握发展性原则,在活动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古典音乐《野蜂飞舞》是一首世界名典,是歌剧《萨旦王的故事》中的一个曲目。教师基于这首歌曲开展小学音乐课本剧教学时,可以设计“聆听猜剧情、设计歌舞剧、拓展赏音乐”这三个环节。在“聆听猜剧情”环节,教师让学生聆听音乐作品,并猜想这种欢快的节奏可能演绎出怎样的情节。在“设计歌舞剧”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创想,指导其编写萨旦王的故事,并思考《野蜂飞舞》这段旋律适合怎样的剧情和歌舞表演。在“拓展赏音乐”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的古典音乐,并让学生辨析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不同之处。通过编演音乐课本剧,学生接触了自己之前不了解的音乐形式,审美格调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创新性原则,提升综合素养

《标准》提出要“突出课程综合”,基于此,教师在课本剧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性原则,要引导学生在具有新意的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例如,《踏雪寻梅》是一首经典的歌曲,教师在编演课本剧时,如果只是让学生演绎乘坐雪橇的场景,同时加入歌舞表演,则显得缺乏新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忆与雪有关的古诗词、历史故事,将其融入课本剧的改编中,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有的学生将《梅花》这首古诗词作为歌词融入《踏雪寻梅》中,让这首歌曲更富有意境;有的学生将“雪夜访戴”的历史故事融入剧情,在剧情创作方面展现出了较强的创意性;有的学生擅长绘画,制作了一些以雪景为主题的背景板,在表演中结合舞蹈推动画板更换场景,在舞台表现形式上展现了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等。通过创意的改编活动,学生将语文、历史、美术等各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使课本剧的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生动、形式更新颖。

三、指向课堂需要,探讨课本剧教学的融合活动

(一)设计情节冲突,丰富剧情

编写剧本需要设定合理的情节冲突及丰富的剧情,但是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基于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指导活动,通过各学科知识的融合,辅助学生顺利创作剧本。例如,在创编《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课本剧时,学生打算展现花木兰从军前后的变化,但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设计剧情。此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诵读《木兰辞》,启发学生关注这首诗歌是如何安排戏剧冲突的,并鼓励学生巧妙借鉴。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发现《木兰辞》讲述的整个事件都贯穿了矛盾冲突。故事一开始,就有“可汗大点兵”和“阿爷无大儿”的冲突,花木兰决定从军。于是,学生想到在编演剧本的時候,可以加入花木兰的心理描写,以体现人物的内心冲突。在行军阶段,诗歌中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这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学生想到在编演剧本的时候可以加入一段歌舞表演,以烘托荒凉的情景下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在战争结束后,花木兰要在“尚书郎”和“还故乡”之间作出选择,这又是一个矛盾冲突。受此启发,学生在编演剧本时加入了一段花木兰在朝廷上辩论的情节,以表现她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剧本中顺利地加入了矛盾冲突,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满,剧本的主题思想也得到了升华。

(二)合理演绎台词,烘托人物情感

指导台词训练也是教师在音乐课本剧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台词方面,学生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设计符合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台词,二是如何讲好台词才能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应融合文学、戏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演绎《五月五赛龙会》这个课本剧时,学生将屈原的故事融入剧本,但是在设计台词时产生了困扰,因为《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的语言晦涩难懂,不适合用作台词。同时,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通过台词表演来展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融合法,让学生先阅读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看看作者如何设计台词、如何通过台词展现人物特点。学生通过阅读发现,台词设计可以多样化,如“可怜我屈原空怀一腔爱国热血,却不知道挥洒到何处”这句话同样能表现主人公的爱国情怀。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话剧版的《屈原》,学生观摩后发现,专业演员在诵读台词时字正腔圆,并配合昂首挺胸的动作,以展现人物形象。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编写出了更符合人物形象的台词,同时也学会了通过戏剧化的表演,用充满感情的台词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烘托人物情感,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课本剧的演绎。

(三)辨析唱段风格,塑造人物性格

教师可以将舞蹈、戏剧等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唱段中塑造和展现人物的性格。例如,在演绎《游子吟》这个课本剧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先诵读这首古诗词,体会深厚的母爱,然后让学生探讨如何在课本剧中表现这种母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可以结合唱段的内容设计一些舞蹈动作,如母亲拥抱孩子、缝补衣服、母子依依惜别等。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欣赏一些和母爱有关的影视剧,看看剧中的演员是如何演绎人物的。这让学生受到了启发,如有一名学生在演唱时运用了“哭腔”技巧,巧妙地改变了声音的呈现方式,完美展现了舐犊情深的母亲形象。通过这次课本剧的表演,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演绎唱段时,只有与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加入合理的舞蹈动作,才能塑造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

音乐课本剧将课本作为基础、将音乐作为途径、将戏剧作为表现手段,采用学科融合的方式,将各种元素巧妙地融为一体。基于融合理论开展小学音乐课本剧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美、表达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课本剧古诗词融合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