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中 李智辉 贺保国 王文朝 牛 杰 郑先福
(1.郑州郑氏化工产品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2;2.河南省作物化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郑州 450002;3.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2)
芒果原产于印度,属于漆树科、芒果属、芒果种。芒果有“热带果王”之称,产地主要分布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其中海南是主要的产区之一。海南具有悠久的芒果栽培历史,1993-2003年芒果种植面积扩张最快,每年平均新增种植面积4 024 hm2,在 2008年种植面积达 4.66万hm2,产量可达30.55万t[1]。根据海南统计局发布数据,2019年末海南种植面积为5.69万hm2,产量为 67.6万t。
台农芒果自然生长成熟的果实相对较小,可食部分小导致口感不佳,因此膨大果实提高可食部分非常重要。日本早在1997年就有使用赤霉素和氯吡脲膨大欧文芒果的案例[2],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在芒果上使用氯吡脲膨大果实的研究较少。噻苯隆是一种高效的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在贵妃芒果上使用可促进果实膨大、增大果形指数,且成熟时无残留[3],不良现象为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影响果实转色,目前国内未见噻苯隆在台农芒果上的应用研究。为了探究氯吡脲、噻苯隆、赤霉酸对台农芒果果实的膨大效果,以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开展了本试验。
2020年试验在海南省三亚市南新农场19队桥头村芒果基地开展,芒果品种为台农,树龄20年,行距3.5 m,株距3 m。
供试药剂: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0.1%噻苯隆可溶性液剂、4%赤霉酸可溶性液剂,均由郑州郑氏化工产品有限公司生产提供。一组对照药剂为市场认可的农肥产品,另一组对照药剂选择市场上有正规证件的产品,即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和3%赤霉酸乳油。
试验设置8个处理,分别为噻苯隆1 mg/L+赤霉酸 30 mg/L(A)、噻苯隆 2 mg/L+赤霉酸 30 mg/L(B)、噻苯隆4 mg/L+赤霉酸30 mg/L(C)、氯吡脲 2 mg/L+赤霉酸30 mg/L(D)、氯吡脲 4 mg/L+赤霉酸30 mg/L(E)、氯吡脲 8 mg/L+赤霉酸 30 mg/L(F)、对照氯吡脲2 mg/L+赤霉酸 30 mg/L(G)、农肥产品(H)、空白对照(CK)。
试验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2棵树。每棵树选择不同方向,标记6~8个花絮,保证调查果实不少于10个,测量标定花絮上的所有果实的长和宽。4月13日采收时测量标定果实的长、宽和单果质量,果实自然后熟后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体物含量。芒果膨大期共施药4次,于2020年2月27日第1次用药。用药次数与当地用药习惯保持基本一致,每隔6 d用药1次,共用药4次,间隔6 d调查1次。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全树均匀喷施,用水量为2 L/株。
芒果果实的长和宽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采收时使用电子天平测量果实单果质量;自然后熟后测量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手持式糖度折光仪进行测量;果形指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由表1可知,施药前氯吡脲4 mg/L处理的果实的纵径显著大于空白对照,其他药剂处理的果实的纵径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施药前所有处理的果实横径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采收时所有药剂处理的果实的纵径、横径均显著大于空白对照,果实横径指标中噻苯隆4 mg/L的处理显著大于对照氯吡脲和农肥产品的处理,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促长效果;所有药剂处理的果实的纵径和横径增长量均显著大于空白对照,噻苯隆、氯吡脲处理的膨大效果与药剂的使用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药剂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空白对照处理的果实的纵径、横径增长量最小,分别为28.87 mm、25.72 mm;噻苯隆4 mg/L处理的果实的纵径、横径增长量最大,分别达到57.06 mm、34.91 mm。
表1 不同药剂处理对果实大小的影响
由表2可知,果形指数指标中除了氯吡脲2 mg/L处理,其他药剂处理的果形指数显著大于空白对照,药剂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芒果果实为长圆形,果形指数越大,果形越修长美观,符合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可溶性固形物指标中所有药剂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小于空白对照,噻苯隆2 mg/L、噻苯隆4 mg/L、氯吡脲2 mg/L 3个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小于其他药剂处理,空白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20.45%;噻苯隆4 mg/L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为16.02%。噻苯隆处理随着药剂浓度增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降低,呈负相关关系;氯吡脲处理随着浓度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变化不明显。单果质量指标中所有药剂处理的单果质量显著大于空白对照,噻苯隆4 mg/L处理的单果质量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噻苯隆4 mg/L处理的单果质量最大,达127.01 g;噻苯隆、氯吡脲处理随着药剂浓度升高,单果质量呈上升趋势。噻苯隆处理的单果质量增加率为58%~76%,氯吡脲处理的为46%~56%,对照氯吡脲和农肥产品处理的分别为42%和46%。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芒果果实的影响
噻苯隆是一种高活性的细胞分裂素类的植物调节剂,高浓度用于棉花脱叶,低浓度用于促长、果实膨大、增产等,噻苯隆广泛应用于葡萄[4]、苹果[5]、金桔[6]等作物的膨大增产。本试验中噻苯隆和赤霉酸对芒果有良好的膨大效果,膨果效果与使用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与高兆银[3]在贵妃芒、田庆恒[7]在紫花芒上的试验结论表现一致;噻苯隆处理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显著降低,而高兆银[3]的试验结果表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有所降低,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田庆恒[7]的试验表明噻苯隆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反而升高,与本试验结果相反,可能与品种、田间管理、处理的时间和次数的不同有关。相同浓度下噻苯隆的膨大效果优于氯吡脲,表明在台农芒果果实膨大上噻苯隆的活性要高于氯吡脲。
氯吡脲广泛应用于黄瓜[8]、猕猴桃[9]、葡萄[10]、西瓜[11]等作物的果实膨大增产上,本试验中氯吡脲对台农芒果有良好的膨大效果,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郭利军[12]在台农芒果上的试验和朱敏[13]在贵妃芒果上的试验结果一致。氯吡脲可显著降低芒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与郭利军[12]在台农品种的试验结果不一致,与朱敏[13]在贵妃芒果的试验结果一致,但其结果并未达到显著水平。郭利军[12]认为,氯吡脲在台农果实膨大期使用,膨果效果不佳,而本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氯吡脲配合赤霉酸在果实膨大期多次使用芒果果实膨大效果明显,果实单果质量达105.83~113.17 g,根据果实“S”型生长曲线理论,在果实快速膨大期用药比较合理。
试验结果表明,台农芒果在果实膨大期使用噻苯隆1~4 mg/L和赤霉酸30 mg/L、氯吡脲2~8 mg/L和赤霉酸30 mg/L膨大增产效果显著,且可增加果实的果形指数,使果实修长美观,显著增加果实的商品性和可食率,且无不良症状产生。使用膨大剂后虽然可降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但基本不影响口感,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