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院校大学生留省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3-26 07:34
黑龙江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生源意愿

张 丹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阐述,相比丰厚的自然资源和资本来说,提高劳动人口中人才的质量更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目前全国各地区出台的人才政策看,各省份和城市正在为提高当地的人力资本竞争力而产生激烈的竞争[1]。为了有效改善吉林省人才就业环境,减少高质量人才的流失,吉林省从2018年开始出台了两版人才政策,在落户、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等很多方面给予越来越好的人才政策扶持。吉林省是农业大省,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提高农业院校大学生留在吉林省就业的比率,改善大学生留省就业的环境,满足大学生的就业意愿,留住更多优秀大学生在吉林省就业,对提升吉林省就业人口中的高层次人才比例,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吉林省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与分析

1.1 理论基础

根据美国学者E.S.Lee提出的“推拉理论”,人口发生迁移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推动人口离开某地的推力因素,二是吸引人口迁入某地的拉力因素[2]。高校大学生毕业后,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毕业去向,在选择就业城市的过程中,会衡量各种因素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本研究为了探究吉林省高校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留在吉林省工作,将影响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因素分为生源地X1、政府政策X2、期望薪酬X3、人际关系X4、家庭支持X5、城市建设X6、生活成本X7、地区经济发展水平X8等8个因素。另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划分,把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8个因素分别归属到五个需要层次当中:生活成本对应生理需要,生源地、政府政策和城市建设对应安全需要,人际关系、家庭支持对应社交需要,期望薪酬对应尊重需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应自我实现需要。

1.2 数据来源与数据整理

本研究选取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校生共376人进行问卷调研,包括问卷星调研和纸质问卷,其中男生140人、女生236人;生源地来自吉林省的人数是164人(占比43.62%),生源地不是来自吉林省的人数是212人(占比56.38%)。统计结果显示,愿意留在吉林省就业的人数是136人(占比36.17%),不愿意留在吉林省就业的人数是240人(占比63.83%);倾向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是136人(占比36.17%),倾向于国有企业就业的是108人(占比28.72%),倾向于民营企业就业的是84人(占比22.34%),倾向于自我创业的是32人(占比8.51%),倾向于外企和出国的是16人(占比4.26%)。在就业和生活的城市选择方面,73.75%的人选择想在一二线城市或者地级市以上的地方工作和生活。87%的人期望薪酬在5 000元人民币以上。

1.3 影响农业院校大学生是否愿意留在吉林省就业的主要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选择留在吉林省就业的大学生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离家近能陪伴亲人;工作稳定且竞争小,生活节奏慢且轻松;生活压力相对较低;熟悉吉林省环境,有归属感。选择离开吉林省就业的大学生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省内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少,不利于开拓视野;省内企业薪酬福利较差;省内个人发展上升空间小;所学专业在省内没有就业前景;受亲友的就业意愿影响;省内商业环境较差,实体经济利润少。

2 回归模型构建

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将大学生留在吉林省就业的意愿作为因变量,划分为两个选项,即愿意留在吉林省就业和不愿意留在吉林省就业。在回归模型中,留在吉林省就业意愿作为因变量Y,其取值是0和1,服从二项分布;8个影响因素Xi作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如下:

Y=ln(p/(1-p))=β0+βiXi

(1)

式(1)中,Y为留在吉林省就业的意愿;P为愿意留在吉林省就业的概率;X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β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β0为回归方程常数项,赋值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吉林省农业院校大学生留省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赋值表Tab.1 Assignment table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ployment willingness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 in Jilin Province

3 回归结果分析

3.1 回归模型拟合度分析

回归模型的拟合度主要通过回归结果中的“模型汇总”表和“Hosmer和Lemeshow”得出。根据调查数据,通过SPSS 20.0软件分析结果得出(见表2),-2对数似然值=127.150,NagelkerkeR方=0.434,说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且整体数据的拟合正确率为73.3%。Hosmer和Lemeshow检验中的P值为0.549,大于0.05,说明回归方程有效。

3.2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由表2可知:

第一,从生理需要角度看。生活成本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假设不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总收入明显提高。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65 762元,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30.1%下降到27.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34.1%下降到30.1%,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基本实现小康[3]。高校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并没有首先考虑生活成本,满足生理需要,而是以更高层次的需求为主。

第二,从安全需要角度看。生源地的P值小于0.05,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生源地是吉林省的大学生留省就业意愿是生源地不是吉林省的大学生意愿的9.030倍,根据马斯洛对安全需要的解释,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倾向于避免恐惧和焦虑,人们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生源地是吉林省的大学生对选择留在吉林省就业,不用去异地生活,会更好地满足安全需要的心理。生源地不是吉林省的大学生选择离开吉林省就业,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安全需要。政府的创业就业政策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假设不符。可能是宣传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力度不够。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实施范围、条件和程序等实质性内容并不了解[4]。部分学生缺乏主动了解政府就业政策的意愿。城市建设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假设不符。有学者研究证实我国居民对基础设施的满意度最高,这与我国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相吻合[5]。虽然好的城市建设让市民生活满意度提升,但是随着各城市环境差距的逐渐减小,城市建设不被大学生列为就业的主要考虑因素。

表2 吉林省农业院校大学生留省就业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Tab.2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mployment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 in Jilin Province

第三,从社交需要角度看。人际关系和家庭支持的P值小于0.05,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为考虑人际关系而留在吉林省就业的意愿是不考虑人际关系留在吉林省就业意愿的0.318倍,且人际关系影响因素与大学生留在吉林省就业意愿是负相关关系,即外省人际关系比较好的学生选择离开吉林省就业的意愿更强。家庭支持大学生留在吉林省就业的意愿是没有家庭支持的2.775倍,说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大学生留在吉林省就业会产生很重要的正向影响。

第四,从尊重需要角度看。期望薪酬的P值小于0.05,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期望薪酬影响因素与留在吉林省就业意愿负相关,随着大学生对期望薪酬水平的增加,留在吉林省就业的意愿就会降低。薪酬是影响高学历流动人口工作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提高薪酬、福利补助等经济方面的回报才能增加高学历流动人口的满意度[6]。高校毕业生对薪酬期望越高,向发达省份流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五,从自我实现需要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P值小于0.05,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校大学生留省就业意愿是不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学生的0.370倍,且这个影响因素与留在吉林省就业意愿负相关,说明大学生越重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会离开吉林省。这是因为很多大学生认为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的地区会有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就业机会和升职机会[7]。

3.3 结论

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影响农业院校大学生留在吉林省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源地、人际关系、家庭支持、期望薪酬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5个方面,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需求主要是看就业地能否陪伴家人,是否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能否得到合适的薪酬,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等方面,生活成本和就业政策不是特别关心的问题,这可能和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生理需要的满足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是第一位的。

4 吸引吉林省农业院校大学生留省就业的对策

4.1 制定人才引进政策要区分生源地

对于生源地不是吉林省本地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政策倾斜,可从父母、配偶和子女安置等角度给予更多政策扶持[8]。让户籍是外地的毕业生更快地适应吉林省的工作生活,产生归属感,减少未来的流动性。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人才引进和发展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

4.2 加强对当地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

调查研究显示,高校半数以上大学生不了解或不太关心政府就业政策,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盲目地选择经济发达省份寻找就业机会。吉林省高校可以通过学校官网、校内宣传栏、LED大屏、学生会等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省内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让在校大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创业政策对未来就业选择的益处[9]。

4.3 合理引导大学生薪酬期望

薪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也是各地区吸引人才、提升地区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高校毕业生选择北京、上海、深圳就业的主要原因是一线城市薪酬水平更高。但是一线城市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也不容小视,应合理引导大学生就业薪酬期望,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选择适合的就业城市[10]。

4.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匹配

随着《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批复,吉林省要深化改革,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让更多高层次人才在吉林省找到用武之地。随着吉林省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逐渐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劳动力大量流动。目前,产业结构能否与就业结构相匹配是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吉林省存在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第三产业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象[11]。目前的产业劳动力需求与高层次人才就业需求难以有效匹配[12]。增加产业中高层次人才的就业岗位数量,会增加更多高层次人才留吉就业的机会。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生源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
跨省生源调控
强本固基,建设高质量的农业院校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