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 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浙江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上海市评论学会副主席、上海文史馆官员等。
下过乡、当过工人,曾任浙江歌舞团管弦乐队首席小提琴;先后获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美国华盛顿大学(UW)硕士、肯特大学(KSU)博士;曾任《音乐艺术》常务副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等。
研究领域:中国音乐史学、音乐人类学及其相关的学科建设,主要聚焦城市音乐文化及“音乐上海学”研究、宋代音乐历史与文化的阐释。作为首席研究员,主持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工作,带领团队进行多元音乐文化结构的研究,特别是音乐人类学与音乐史学研究的交叉结合,提倡音乐作为文化表现的学术思想,探索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
出版主要著作:《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及其理论与方法》《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修订版)、《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新修订版)、《百川汇流的声景—作曲家梁雷的人文叙事》《Ethnomusicology的理论与方法英文文献导读》(四卷,与曹本冶合作)、《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图鉴(1927—1941)》《海上回音叙事》《丝绸之路琵琶行—大师吴蛮及其世界音乐之旅》《世界音乐人文叙事及其理论基础》《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等十余种;译著:《族群性、身份认同和音乐—地域的音乐建构》《作乐:音乐表演与聆听的社会意义》《八个城市音乐文化:传统与变迁》等;发表主要论文逾百万字;主编:“音乐上海学丛书”“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文库”“西方经典音乐人类学译丛”“音乐人类学跨文化研究译丛”“宋代音乐文化的研究与阐释”(11卷)、《中国历代乐论》(8卷)、《宋代音乐研究文论集》(11卷)、《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1980—2010)》(5卷)等。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音乐史学基本问题研究》(首席专家,2018年),以及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两项、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项目多项。先后获上海市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银奖、连续第四至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著作和论文三等奖、上海市第十、十四届哲社成果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