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妹
摘要: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机动车维修人才需求量随之快速增加。在新时期背景下,中职汽修专业作为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培养场所,要结合时代发展与行业需求培养人才。但目前汽修专业学生缺少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再加之汽修專业课程实践性强、难度较大,不少学生存在厌学倾向。对此,中职教师要强化对学生厌学问题的了解,立足当代中职生特点探索出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院校;教育改革;汽修专业
在新时期背景下,汽修人才需求激增,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职学校生源素质不足等问题。目前多数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对汽修专业课程教学效果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优质人才的培养。对此,中职教师要结合实际问题积极探索教育改革路径,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目前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一方面体现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当代中职生具有鲜明的独立个性,但教学管理条例与教学活动并没有结合当代学生特点进行调整,使得实际落实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层面,学生厌学情绪明显,对各项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不高,再加之汽修专业难度较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出现此问题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一是学生自身原因。学生对专业或课程本身的兴趣不大,更热衷于时代新鲜事物。二是教师教学原因。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创新性不强,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学校原因。学校在管理方面有待加强,强化学生实训条件与教学环境的建设,消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四是家庭原因。家庭是学生成长与生活的重要环境,同时也是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五是社会环境原因。多数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负担,难以建立学科学习自信。
二、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开展心理教育,提升学生专业自信
中职生存在厌学情绪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心理负担,对此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让学生建立起对自身与学科学习的自信。首先要进行正面自信教育。一方面教师要借助理论课程为学生讲解汽修专业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激发学生积极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学生的积极行为,同时要包容他们的不足,以保护学生自尊心的方式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其次要帮助学生摆脱不良习惯。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以便于开展针对性辅导。当代中职生喜爱网络环境,教师要对学生这一习惯进行正确引导与合理监督,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应用优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帮助学生摆脱网络不良习惯。
(二)创新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深度参与
随着汽修技术的不断深入,汽修专业学生所学掌握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同时难度也随之提升,学生很容易出现畏难与厌学情绪。对此,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的深度参与,主要包括以下手段:一是开展一体式教学模式。汽修专业的时间性较强,教师可以将现代汽修企业的岗位环境与实践训练联系起来,将汽修企业车间搬至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点。二是趣味性教学模式。教师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吸引学生了解。例如在讲解十字轴万向节时,教师可以将此知识点与人体关节联系起来,并邀请两位学生同时表演可活动关节的走路姿势、保持关节不动的走路姿势,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定义。
(三)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良好发展空间
社会、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是推动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从社会环境入手,通过强化社会宣传,改变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观念,为中职生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其次从学校环境入手,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学校是学生获得综合技能的重要场所,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丰富的课内活动与多样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最后从家庭环境入手,为学生营造出奋发向上的生活环境。家长一方面要发挥榜样力量,为学生个人发展做出积极引导,以潜移默化形式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管理,不能过于迁就子女,同时也不能过分约束,让学生能够加强对自我的约束与管理。在此过程中,家长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积极配合学校,以切实解决学生厌学问题,推动学生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吸引学生的课堂关注力,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模式,以此优化教学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可从学校与家庭方面入手,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家校共育等方法,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空间,为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德磊.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探微[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8):100-101.
[2]赖福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职生厌学原因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8.